研究這些「迷你月亮」有什麼科學意義呢

2020-12-17 驕陽網

從古到今,月亮一直陪伴在地球左右,似乎從來沒有兄弟姐妹。但其實,還有一些迷你月亮,也曾經繞地球運轉,任職地球衛星一段時間後,飛向星...

從古到今,月亮一直陪伴在地球左右,似乎從來沒有「兄弟姐妹」。但其實,還有一些「迷你月亮」,也曾經繞地球運轉,「任職」地球衛星一段時間後,飛向星際空間。

11月23日,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利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洛厄爾發現望遠鏡(Lowell Discovery Telescope, LDT)所收集到的數據,揭示了已知的第二個「迷你月亮」的部分特徵。通過研究,科學家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個「迷你月亮」的自轉速度和軌道特徵,證明其是一個自然天體,而非人造的太空垃圾殘骸。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天文學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什麼是「迷你月亮」?為何其他靠近地球的小型天體不會被認為是「迷你月亮」?這些「迷你月亮」有哪些科學研究價值?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行星科學與深空探測實驗室副研究員趙玉暉。

短暫的「魅力」引來小型天體

2006年9月,科學家發現了已知的第一顆「迷你月亮」2006 RH120,這是一顆直徑大約5米的近地小行星,通常都是圍繞太陽公轉,但大約每20年左右會接近地月系統一次。

今年2月,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月球和行星實驗室的卡特琳娜等人發現了第二個「迷你月亮」,被命名為2020 CD3。2020 CD3的直徑約為1—1.5米,相當於一輛小汽車的大小,其距離地球最近時約13000千米。

何為「迷你月亮」?趙玉暉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道:「『迷你月亮』是指像月球一樣繞地球運動的、尺寸較小的天體。從動力學上講,它處在繞地球運動的軌道上,受到的主要作用力為地球的引力。」

為何其他靠近地球的小型天體不能稱為「迷你月亮」?趙玉暉表示,因為這類天體主要受到太陽引力作用,繞太陽運轉,只是恰巧在某個時刻與地球距離比較近或者繞太陽運轉的軌道與地球的軌道比較接近。

因此,是不是「迷你月亮」,需要判斷其主要受到的作用力,如果地球「魅力」足夠大,吸引了天體繞地球運轉,這個天體才能被稱為「迷你月亮」。

不過,「迷你月亮」不同於真的月亮,它們不能一直「守護」在地球周圍。這是因為,在繞地球運轉的過程中,「迷你月亮」雖然主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但也同時受到來自太陽、月球的引力,以及太陽光壓等攝動力的影響。由於「迷你月亮」所處軌道的特性,這些攝動力可能會對它的軌道產生較大的影響,使其不能穩定地繞地球運動,而會離開地月系統,回到圍繞太陽運轉的軌道上。

未來會發現大量的「迷你月亮」

那麼像地球這樣的天體,其衛星一般從何而來?是天生的還是像「迷你月亮」這樣後天捕獲的?趙玉暉表示,這兩種情況都存在且有明顯的差別。

一般而言,天生的衛星體積較大且是順行的,其運行的軌道距離行星較近且軌道面傾角較小。而那些距離行星較遠、逆行,且在大偏心率或者高傾角的軌道上運轉的不規則小天體,被認為是後來捕獲的衛星。

當然,也有一類因自然原因後天形成的衛星,比如月球,就被認為是地球受到撞擊之後濺射出的物質所形成的。

「迷你月亮」2020 CD3軌道近地點遠比地月距離近得多。據悉,「迷你月亮」其實並不稀少,可能有大量小型天體圍繞地球運轉,只是已知的相對較少。隨著望遠鏡等設備的技術革新,科學家預計,在接下來的10年內,會發現大量的「迷你月亮」。

假如未來真能發現大量的「迷你月亮」,它們又如此靠近地球,我們是否可以實地探測?研究這些「迷你月亮」有何科學意義?

這些小天體由於與地球距離較近,便於觀測,可能成為未來空間探測任務的潛在目標。

趙玉暉表示,對於「迷你月亮」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這些小型天體的來源、物理性質和動力學特性,以及與其他小行星和彗星族群的異同等,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太陽系的演化過程。

研究人員也指出,因為這些「迷你月亮」距離地球很近,未來會吸引科學家探測,以便於了解這些天體的真正起源。除此之外,未來這些天體很可能會作為太空資源,具有潛在的商業價值。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迷你月亮」 科學家揭示第二顆「迷你月亮」部分特徵
    什麼是「迷你月亮」 科學家揭示第二顆「迷你月亮」部分特徵 科技日報 | 2020-12-14 10:17:03 11月23日,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利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洛厄爾發現望遠鏡(Lowell Discovery Telescope, LDT
  • 什麼是「迷你月亮」?地球未來或擁有一批太空「護衛」
    通過研究,科學家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個「迷你月亮」的自轉速度和軌道特徵,證明其是一個自然天體,而非人造的太空垃圾殘骸。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天文學雜誌》(TheAstrophysicalJournal)。什麼是「迷你月亮」?為何其他靠近地球的小型天體不會被認為是「迷你月亮」?這些「迷你月亮」有哪些科學研究價值?
  • 什麼是「迷你月亮」?為何其他靠近地球的小型天體不會被認為是...
    11月23日,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利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洛厄爾發現望遠鏡(Lowell Discovery Telescope, LDT)所收集到的數據,揭示了已知的第二個「迷你月亮」的部分特徵。通過研究,科學家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個「迷你月亮」的自轉速度和軌道特徵,證明其是一個自然天體,而非人造的太空垃圾殘骸。
  • 科學家揭示第二顆「迷你月亮」部分特徵
    11月23日,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利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洛厄爾發現望遠鏡(Lowell Discovery Telescope, LDT)所收集到的數據,揭示了已知的第二個「迷你月亮」的部分特徵。通過研究,科學家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個「迷你月亮」的自轉速度和軌道特徵,證明其是一個自然天體,而非人造的太空垃圾殘骸。
  • 科學家揭示第二顆「迷你月亮」部分特徵 地球未來或有一批太空...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天文學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什麼是「迷你月亮」?為何其他靠近地球的小型天體不會被認為是「迷你月亮」?這些「迷你月亮」有哪些科學研究價值?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行星科學與深空探測實驗室副研究員趙玉暉。
  • 揭第二顆「迷你月亮」部分特徵,地球未來或擁有一批太空「護衛」
    11月23日,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利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洛厄爾發現望遠鏡(Lowell Discovery Telescope,LDT)所收集到的數據,揭示了已知的第二個「迷你月亮」的部分特徵。通過研究,科學家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個「迷你月亮」的自轉速度和軌道特徵,證明其是一個自然天體,而非人造的太空垃圾殘骸。
  • 科學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呢?科學是真理嗎?你怎麼看呢?
    科學到底是什麼呢?科學這個詞彙是和具體語境密切相關,只有在具體語境中才能準確理解的默意詞彙,所以我們很難給科學下一個統一和同一的定義。首先,我們還是給科學下一個抽象而泛意的定義:科學是人類依賴實踐發現和證實的,關於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的真理體系,包括關於實踐的方法論。
  • NASA證實新發現的迷你月亮是六十年代的火箭推進器
    如今這個神秘物體——代號「2020 SO」,已經成為地球的新一個「迷你月亮」。根據NASA在夏威夷莫納克亞山的紅外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以及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開展的軌道分析,NASA於12月2日證實,該物體是一枚60年代的火箭,來自於勘測者2號探月任務,於50多年前發射升空。
  • 中秋賞月,1500年前的月亮和今天的月亮有什麼不同?
    後來,幾百年的中秋節,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中國人長期對月亮的追逐、想像與探索。當人類抬頭看月亮的時候,會知道過去人的愛欲憂愁,願望祈禱,產生親歷者般的呼應。月亮的永恆與輪迴,讓人類幾千年的活動有了意義。而人類對於月亮的研究也從未停止....1500年前,甚至是億萬年前的月亮和現在的月亮有什麼不同?有人說45億年前,月球形成了(可能是由於地球與火星大小的原行星之間的巨大碰撞造成的)。
  • 迷你世界驚喜不斷,月亮公主、沙盒創意建造大賽齊登場
    作為一個自由度超高的遊戲,迷你世界一直以來都備受廣大沙盒遊戲愛好者的青睞,在為玩家帶去驚喜和歡樂的同時,迷你世界也為玩家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讓玩家能夠在遊戲中盡情揮灑自己的創意,創造一個又一個屬於自己的夢。迷你世界沙盒創意建造大賽更是讓許多玩家的創意被更多人看到,還有萬元大獎,為玩家實現夢想提供資金助力。
  • 什麼是科學呢?科學包括什麼呢?現在是科學的新時代嗎?
    什麼是科學呢?科學是要在實驗事實面前,要勇敢的面對:證實了,不趾高氣昂;被證偽了,也不強詞奪理,死不認輸!科學是一個「歷史過程」:總會有新理論,總會有「新科學」,總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有「夏曆」天文曆法創始人,就有張衡、祖衝之,直到錢學森、王淦昌、潘建偉等。
  • 科學家說,地球的「迷你月亮」又走了,下次重逢在千年以後
    」,由於該天體非常小,大約只有不足4米的體積,因此,科學家也將其稱作是「迷你月亮」。不過,遺憾的是,這個「迷你月亮」與地球的短暫相會已經結束了,科學家已經發現,小行星2020 CD3的軌道已經開始偏離,預計,它將很快離開地球軌道。
  • 什麼是超級月亮?下一次又是什麼時候?
    INKBOTTLE當滿月或新月發生在月球最接近地球的近地點時,通常被稱為超級月亮。5月7日晚,我們將迎來可稱得上是「超級月亮」的「大月亮」。如果天氣清朗,我們將看到一輪圓滿的大月亮,掛在夜空散發著皎皎清輝。
  • 迷你世界小馬寶莉《月亮公主》裝扮確定,暑假2款皮膚免費獲取!
    前言:迷你世界最近可以說是更新不斷、福利不斷,從官方確定《小馬寶莉》聯動皮膚上線,到野人夥伴全新玩法的上線,一直推出各種福利活動,而最近迷你世界官方又來了一波福利活動,還沒有皮膚裝扮的玩家這次終於可以免費獲取了。
  • 神經塵埃、腦波打字 2018年的腦科學要研究什麼
    神經塵埃、腦波打字、迷你大腦……  2018年的腦科學,要研究什麼  本報記者 劉 霞  人腦可謂人體最複雜、最神秘的器官,無數科學家殫精竭慮,也不過才揭開其奧秘的冰山一角。  21世紀是腦科學時代。
  • 研究速度的科學意義
    2018年有報導說,中國研究團隊對高速飛機作風洞測試,該飛機從北京飛到紐約只用2h。不久前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宣布說,他們有一個用火箭實施城際旅行的構想,目標是從一地到另一地所需時間不超過1h。量子糾纏態的超光速傳播速度又說明了什麼?如此等等。……雖然筆者於2017年發表過一篇文章「對速度的研究和討論」,但還有再作論述的必要。物理學中的速度概念是由Newton力學而定義的,上述概念能否用來描寫微觀粒子的運動?從理論的嚴格性出發,回答是不行;但在一種半徑典的描述中,物理學家仍然使用建基於描寫宏觀物體運動的速度定義。
  • 科學爸爸講座精採回放--關於月亮的那些事兒
    麻煩的是,人們現在在海邊開了濱海公路,對這些螃蟹的生活方式產生嚴重影響,螃蟹要學著過馬路看紅綠燈!很辛苦,到後來墾丁公園管理處看不下去,就發動了志工,去「護送螃蟹過馬路」。臺灣現在在生態保育的觀念上,越來越進步,志工們只要看到有螃蟹從森林裡出來要去產卵,就會把路上的車子攔下來,讓螃蟹優先過馬路。
  • 論文的研究意義寫什麼內容呢?
    內容要求:研究的意義與背景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  書寫技巧: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不要都寫成是堅持黨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
  • 氣象史研究對氣象科學究竟有什麼用?
    氣象史研究對氣象科學究竟有什麼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石雲裡的文章《康熙宮廷裡的一縷機械論科學之光:在華耶穌會士介紹溫度計的另一著作》和《我的氣象生涯:陳學溶百歲自述》中陳學溶先生所講的雨量觀測故事都結合了「中西古今」氣象史,研究意義和價值令人深思。  石雲裡的研究講述了溫度計傳入中國的故事。史學家認為,世上最早的溫度計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於公元1593年發明的。
  • 開展南大洋研究的科學和現實意義
    5月9日-11日,國際南極與南大洋研究領域和中國極地科學與海洋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杭州,對南大洋觀測系統研究展開深入討論。近年來,我國在南大洋開展觀測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有什麼規劃?為此,《中國海洋報》記者採訪了陳大可院士。  記者:為何要研究南大洋?南大洋觀測系統國際計劃的目的是什麼?  陳大可:南大洋是環繞南極大陸,連通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遼闊大洋,在地球系統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