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奧伊斯特拉赫演奏《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2020-12-16 騰訊網

前蘇聯著名的小提琴家。五歲開始學琴,先後獲得全蘇小提琴比賽一等獎、全蘇表演家比賽會優勝、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二等獎、依薩伊國際小提琴比賽會優勝、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二等獎、依薩伊國際小提琴比賽冠軍等。演出節目幾乎包括所有古典和現代最優秀的小提琴作品。具有驚人的表現力和精深的技巧,被譽為"莫斯科的帕格尼尼",獲得"蘇聯人民演員"稱號和史達林、列寧獎金。1939年起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他的學生中,有現已聞名於世的小提琴家伊·奧依斯特拉赫(其子)、維·皮卡依曾、斯尼特科夫斯基等。

1908年9月30日,大衛·奧伊斯特拉赫生於黑海邊上的港口城市敖德薩。他的父親是個書商,業餘喜歡拉拉小提琴,彈彈曼陀林以自娛;母親是敖德薩歌劇院合唱隊隊員。在家庭的影響下,奧伊斯特拉赫從小就喜歡音樂。他聽了媽媽唱的歌劇片段,常會模仿著哼上幾句。他的音樂天份引起了以擅長教育兒童聞名的小提琴家斯託利亞爾斯基的注意。這位奧爾的弟子把他帶到自己的班上學琴,這一年奧伊斯特拉赫才滿5歲。

1935年,他榮獲全蘇音樂演奏家比賽第一名。隨後,他開始了向國際樂壇的進軍。幾個月後,他在華沙亨利·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上榮獲第二名;1937年,他在布魯塞爾伊薩伊國際小提琴比賽中擊敗來自21個國家的68名選手,榮登冠軍寶座。

1928年,奧伊斯特拉赫移居莫斯科,得到莫斯特拉斯教授等音樂界著名人士的指點,藝業更上一層樓。30年代開始,他頻繁到全蘇各地巡迴演出。1937年這次比賽評委之一的蒂博寫道:"奧伊斯特拉赫的名字從今天起開始傳遍全世界。世界各國都在盼望能夠聽到他的表演。"這次比賽的勝利不僅為奧伊斯特拉赫登上國際舞臺鋪平了道路,而且為他藝術風格的確立定下了方向。

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風格呈現出多樣和逐漸演進的特點,宏大的氣魄,巨大的音響,崇高的理想,真誠的感情,這些是他成熟期最具個性的標誌。他的人情味使許多人覺得特別親切,但也有人嫌其俗氣。他的演奏特點通過自己大量的教學工作,對蘇聯、東歐甚至全世界的小提琴學者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中間好的一面不言自明,負面的後果也不容忽視。奧伊斯特拉赫開揉指忽冷忽熱之肇端,即在同一個樂句中有些音符用揉指,有些音符不用揉指,兩者沒有中間的過度層次,也不是出於聽覺或根據音樂的內在需要來使用。這種拉法跨越國界在當今許多年輕小提琴家身上相當普遍地存在。大衛·奧伊斯特拉赫由於本人修養高,能夠把這點不足巧妙地掩飾過去,後繼者卻為此吃盡苦頭。

相關焦點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在古典音樂領域,我們也常能見到這樣的「榜單」,今天我們將要分享的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就是一首被歸入「榜單」的作品,它與貝多芬、勃拉姆斯、以及孟德爾頌的三首小提琴協奏曲一同被樂迷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 敏茨演奏《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秋》
    9歲首次登臺演奏,10歲與以色列愛樂樂團首次合作,成功地舉行了音樂會。1968年秋,在一場原本應由帕爾曼擔任獨奏的音樂會開始前,帕爾曼因故不能到場。於是,11歲的敏茨臨時替代帕爾曼,與以色列愛樂樂團合作,在祖賓·梅塔的指揮下成功地演奏了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引起巨大的轟動。
  • 齊默爾曼演奏《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協奏曲》
    6歲學習小提琴,先後師從蘇聯小提琴家格拉多夫、德國小提琴家加沃裡洛夫、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的首席科雷博斯。 小時候,他鑽在桌下玩耍時,總能聽到父親與幾個朋友在演奏室內樂。他還記得,父親是黑膠唱片的發燒友,周日的家中總是全天放著各種小提琴唱片,才5歲時,他就深為前蘇聯小提琴家列奧尼德·科岡的錄音而著迷,「有一天我自己跟父親說,我想學小提琴。」
  • 聽朱利安·拉赫林演繹老柴《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繼昨天聆聽了由郎朗擔任獨奏的柴科夫斯基鋼琴協奏曲之後,今晚再給大家推送一首柴科夫斯基的巔峰之作《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擔任獨奏的是立陶宛小提琴家朱利安·拉赫林。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 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與貝多芬、孟德爾頌以及勃拉姆斯的同類作品並列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然而,這樣的傑出地位並非一蹴而就,這部作品的上演著實頗費周折。
  • 全國首屆小提琴協奏曲比賽落幕
    這是疫情之後國內首個線下小提琴專業賽事,共有來自全國各省區的232名選手報名參加。最終,經過激烈角逐,33名選手分別獲得5個組別的前6名。線下賽重啟意義重大「讓學生真正鍛鍊演奏水平和表現力,還是要在舞臺上。」評委會主席、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童衛東表示,舉辦協奏曲專項比賽旨在檢驗我國小提琴專業教學成果,促進小提琴教學質量和演奏水平提高,發現並選拔青少年小提琴演奏人才。
  • 他這四十來分鐘的小提琴協奏曲,演奏下來,臉上身上都不見有汗
    而且,龍雪瑤說得也確實又道理,這個單純的姑娘,情商或許真的不怎麼高,但對小提琴的執著和熱愛卻是無以倫比的,也讓她在音樂上特別敏感。就杜佳麗自己,也是想聽聽他現場的小提琴協奏曲演奏,跟捷克愛樂樂團的合作,本來就是一樁盛事,強強合作,還是近距離的。正式演出的時候,觀眾席都在很後面去了。
  •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帕爾曼指揮巴倫博伊姆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是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首,自古一直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這首樂曲旋律柔美、格調高雅、規模宏大,頗具王者風範。 本曲完成在1806年。
  • 什麼樣的協奏曲最適合中國作曲家?
    比如,宗教裡的彌撒、安魂曲、眾讚歌,被後來的近似者替代的康塔塔、田園詩,被標題音樂取代的不帶標題的交響曲,以及被作曲家自己淘汰的協奏曲。曾幾何時,作曲家還身兼演奏、經紀、樂務和舞臺監督數職,協奏曲曾是他們最親密的「小夥伴」,也經常被「玩壞」。比如,李斯特就常在協奏曲的樂章之間插演奏自己的獨奏作品,讓樂團乾等一邊,觀眾也可以在樂章間鼓掌。
  • 莫扎特 第4、第5小提琴協奏曲 交響協奏曲
    推薦曲目  《D大調第四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第三樂章  海菲茨的演奏一向以嚴謹冷峻而著稱,他演奏的莫扎特《第四小提琴協奏曲》在整體的把握上很注意勻稱與對比。
  • 小提琴曲《劉三姐》回故鄉 「劉三姐」有洋派頭
    它就是小提琴協奏曲《劉三姐》 。小提琴協奏曲《劉三姐》是數年前由中央音樂學院羅新民教授創作的,當年由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與中國愛樂樂團在北京首演。然而,這部具有濃鬱廣西民間特色的作品,卻一直未在它的故鄉立足並贏得聽眾。1月20日,由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廣西電視臺聯合主辦的小提琴協奏曲《劉三姐》廣西首演式在廣西音樂廳隆重舉行。
  • 杜達梅爾指揮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希拉蕊·哈恩
    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協奏曲》(Mozart:Violin Concerto No. 3),作品號K. 216,1775年9月12日於薩爾茨堡完成,當時只有19歲的他,一口氣完成了四首小提琴協奏曲。
  • 紀念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60周年
    1959年5月27日,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全曲在悽婉唯美的「化蝶」章節後,尾聲的收音輕如羽毛。隨著這片羽毛輕輕落下,上海蘭心大劇院的觀眾席一片寂靜。幾秒種後,潮水般的掌聲向在臺上惴惴不安的表演者俞麗拿和在臺口的作曲家陳鋼、何佔豪湧去。
  • 如何培養專業小提琴演奏人才?
    在黃老師近五十年的教學生涯裡,像袁融一樣優秀的學生還有很多,比如獲2007年度「德國唱片評論獎」和2008年度「回聲」古典音樂獎的小提琴演奏家、羅伯特·舒曼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於雅媚,獲德國科隆音樂學院小提琴演奏碩士、現任西安音樂學院管弦系副主任田暉等。
  • 把小提琴演奏到這樣的程度,他的音樂天賦,實在是天選之人
    秦放歌攜著小提琴出場,自然又收穫一陣熱烈無比的掌聲,也不管網上有怎樣的風波,基本也都不會影響到音樂會現場的演出,觀眾都格外的熱情。甚至在上半場演出的時候,都沒有能讓大家特別表現。指揮家王樹祥和愛樂樂團的全體成員都已經各就各位,秦放歌還是去跟小提琴首席溫駿以及指揮王樹祥握手後,準備開始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的演出。
  • 為紀念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60周年,音樂劇場《真愛·梁祝》拉...
    記者 | 林子人編輯 | 黃月11958年,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的陳鋼與何佔豪創作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這是中國「小提琴民族化」的首次重要嘗試:《梁祝》以越劇曲調為素材,採用交響樂與中國民間戲曲的手法,呈現「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中「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等經典情節。次年5月27日,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上海蘭心大劇院首演,18歲的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
  • 【中國夢·踐行者】中國首部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者:《梁祝...
    俞麗拿大洋網訊 「《梁祝》最大的貢獻是讓小提琴這把西洋樂器說了中國話,讓中國的聽眾可以聽懂它,繼而接納它」,說此話者,正是中國第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首演者俞麗拿。上海音樂學院的「小提琴民族學派實驗小組」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為的就是要讓小提琴能講中國話,能為中國的聽眾所聽懂。一開始是改編一些現成的、好聽的民歌或者民族性器樂曲,比如用小提琴來拉《二泉映月》《旱天雷》等,「我們到外灘去表演,演奏完以後,大家笑眯眯地聽懂了。我們在這個琴上拉中國的語言,大家就不抗拒這個樂器了。」
  • 維瓦爾第 四季 小提琴協奏曲
    (小提琴為樹葉的沙沙聲,重複的二低音聞狗吠聲,小提琴獨奏為牧羊人在打盹兒)III.『春』第三樂章中的短詩如下:「這時候,美麗的水神出現了,於是牧羊人為她吹奏笛子,在明媚的春光下,水神與牧羊人翩翩起舞。」Summer - 夏I.
  • 小提琴演奏中應該追求什麼樣的音色?
    如何將一件樂器的多種音色挖掘出來,並自如的演奏,則是演奏家(者)的重要任務。有的人適合慢節奏的樂曲 輕輕拉一曲小夜曲或者小步舞曲 琴的音色就會顯得空靈輕巧 相比之下 這樣的琴再去拉節奏快曲調激昂的協奏曲就會略顯力不從心。在西方音樂發展史上,各個時期的音樂對音色的追求都有所不同。
  • 俞麗拿:讓小提琴講中國話 50多年專注演奏教學
    俞麗拿在演奏小提琴。資料照片俞麗拿今年78歲。「因為我是《梁祝》首演者,大家就知道了我的名字。」在上海音樂學院教學大樓裡,記者見到了剛剛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的俞麗拿,她說,「大家都以為我在文藝單位,其實大學畢業我就留校當了老師,到現在已有56年教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