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就是秦放歌的小提琴協奏曲排練,都先過一遍再說。他本來說是讓龍雪瑤先去練會小提琴的,肖雨然和吳泓芹都撤退練琴去了的。但龍雪瑤不肯,她還振振有詞,「我看你和捷克愛樂的合作,收穫肯定比自己練習大,而且,你不也經常再說要多聽多感悟的嗎?」秦放歌也笑,「我是怕你聽得太多遍會覺得厭煩。」但是龍雪瑤還急了起來,「怎麼會,只要是你的演奏,我怎麼都不會覺得膩的,你還聽我練習那麼多遍不成熟的作品。
然後秦放歌也就只能任她在旁邊當觀眾,龍雪瑤也是挺懂的,還說,「等下跟你一起見了寧阿姨秦叔叔,我再回去練習不遲啦!反正我小提琴隨身帶著很方便的。」杜佳麗把這些都看在眼裡,龍雪瑤如此勤奮好學,她這個當母親的,也可以算是她的音樂啟蒙老師,又怎麼好勸阻她。而且,龍雪瑤說得也確實又道理,這個單純的姑娘,情商或許真的不怎麼高,但對小提琴的執著和熱愛卻是無以倫比的,也讓她在音樂上特別敏感。
就杜佳麗自己,也是想聽聽他現場的小提琴協奏曲演奏,跟捷克愛樂樂團的合作,本來就是一樁盛事,強強合作,還是近距離的。正式演出的時候,觀眾席都在很後面去了。秦放歌倒也沒跟她們多說太多話,就還是積極準備和捷克愛樂的排練,排練的目的就是找出問題解決問題,誰都不指望一遍就能做到最好。特別這首小提琴協奏曲,風格特別的東方化,作曲的方式方法和西方古典音樂,都是有顯著不同的。對卡爾帕奇指揮下的捷克愛樂樂團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考驗,儘管他們演奏的曲目和風格很國際化,對中國樂曲也多有涉獵。
秦放歌的小提琴是主角,但樂隊協奏部分同樣重要,而且,小提琴不像鋼琴那麼全面,龍雪瑤演奏隨想曲的時候就要秦放歌鋼琴伴奏來著。這會,龍雪瑤也呆在前排的觀眾席位上,音樂廳的排練室很小,距離也是相當近的。當然,她喜歡更近一點的距離,特別就和他兩人的時候。但現在的感覺也不錯,在龍雪瑤看來,這世界名團捷克愛樂,也是秦放歌找來專門為兩人做陪練和陪襯的,特別是兩人合作雙小提琴協奏曲的時候,這樣的感覺尤其強烈。
普天之下,也只有秦放歌有這麼大的面子,這也是最讓她開心和興奮的地方。秦放歌正式演奏的時候,也是相當的投入,演奏出來的音樂,悠揚動人,他用音樂所描繪,或者說所想表達的情感和東西,也特別清楚,關鍵他所演繹的音樂形象很立體。他的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本來就是比較標題性的音樂,就很好的點了題,又是特別有中國風味的音樂,不能不讓人聯想到中國春天的景象。
杜佳麗和其他人通過這個標題也就知道秦放歌的野心,春夏秋冬,之後肯定都是會有的,一年四季不寫全完全不是秦放歌的風格,就算現在沒拿出來,將來遲早都是會進行創作的。龍雪瑤也是真的沉浸進了音樂的世界中,她對小提琴的痴迷和熱愛,跟對秦放歌的情感不相上下,眼下這簡直就是最完美的結合,都是她的心頭最愛。耳中聽著他所演奏出來的精彩音樂,眼光則是完全落在他的雙手上,甚至都有些看不過來的意味,他的演奏上速度並不算特別快,這本來也不是以炫技為主的曲子。
龍雪瑤探究是更深入的演奏技巧,如秦放歌經常講的那樣,不是你帶著怎樣的情緒演奏,就一定能演奏出什麼樣的情緒來,小提琴和其他樂器一樣,歸根結底都還是靠物理原理髮聲的。掌握其中的訣竅是最基礎的,就比如小提琴的左手揉弦和右手運弓,該如何發力,從什麼角度,以怎樣的力度和柔度,前後如何銜接。演奏得太奔放肯定是不行的,很多愛炫技的,搞得整個人都跟抽風一樣,不知情的,還以為他多厲害呢!實際上,在這樣近乎癲狂的情況下,對樂器的精細掌握更加困難。
演奏小提琴本來就是特別需要精巧技術的活兒,哪怕只是細微的力度不同,演奏出來的音樂也會差別極大,正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絕大部分小提琴演奏家包括龍雪瑤自己,平時的練習,基本就是練習手指的肌肉記憶。秦放歌的話,似乎練過一次之後,就跟人形自走電腦一樣,身體的肌肉完全記住了這些動作和程序。只是,他在具體處理的時候,還是力求有新的變化,都知道他厭惡一成不變,也愛玩新花樣。這也最能帶給觀眾們新鮮感,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滿足他自己的新鮮感。
他這四十來分鐘的小提琴協奏曲演奏下來,臉上身上都不見有汗,若換了龍雪瑤自己去的話,不出幾身汗就說明她沒演奏好,因為這對演奏家的體力要求是相當高的。捷克愛樂樂團的成員們倒還好,絕大部分都是坐著的,就算是站著的,最辛苦的也就是指揮家了。其他像是演奏三角鐵的演奏家,簡直不要太悠閒,半天輪不到他。這小提琴協奏曲的排練結束後,少不得又是一陣的商業互吹。秦放歌是習慣了也張口就來,卡爾帕奇也是老油條,也都知道肯定不完美,還有需要繼續提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