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十一個堅持」,習近平為全面依法治國標定航向

2020-12-23 青海普法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外界注意到,這場最高規格的會議,首次提出並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

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法學專家分析,自中共十八大以來,從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到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到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再到此次會議全面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內涵和時代意義,進一步健全了執政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標定全面依法治國的行進航向。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法學院院長王軼告訴記者,在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下,特別是習近平在此次會議中提出「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等「十一個堅持」,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背景下去思考,全面依法治國的進一步升級,本身可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供法治保障。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只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範性、協調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

受訪學者注意到,同兩年前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提出的「十個堅持」相比,此次新增了「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內容。

在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看來,對於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而言,法治的核心要義在於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通過法律開展各方面工作,可防止因個人的隨意性而使社會發展偏離人民的意志,確保所有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拒絕任性。

「其實觀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發展歷程,我們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同中國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有著密切關聯。」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認為,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在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時,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尤為重要。憑藉法治這一重要利器,解難題方可從容不迫。「這是歷史基因,是經驗傳承,亦是執政黨重視法治、厲行法治的應有之義。」

習近平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整體謀劃,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法治政府建設是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規範行政決策程序,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僅時隔半個多月,習近平在本次會議中,就全面依法治國同法治政府建設的關係作出進一步論述。

王軼分析,法治政府建設在全面依法治國過程中如此重要,主要在於法治政府的建設一頭連著民眾的切身利益,另一頭連著中共依法執政的最終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講,法治政府建設作為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將為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建設起帶動作用。

申衛星同樣認為,全面依法治國重在「全面」,但重點是法治政府建設。政府要帶頭守法,依法行政,在實施前要於法有據,實施過程中要遵守相應程序。

「總書記對於全面依法治國同法治政府建設這組關係的全新論斷,特別是『率先突破』四個字意味著,法治政府建設得更為定型、高效,不僅是推動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建設過程的重要一環,更能為全面依法治國奠定堅實基礎。」申衛星說。

「從微觀視角看,總書記提出的要求,顯然很有針對性。」馬懷德認為,目前中國法治建設中確實存在一些短板弱項。怎麼解決?就需要通過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規範行政決策程序。唯有此,才能令政府的施政效果同人民利益與訴求相契合。

文章來源丨中新社

相關焦點

  • 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實質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就其主要方面來講,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精闢概括的「十一個堅持」。這「十一個堅持」,既是重要戰略思想,又是重大工作部署,我們必須深入學習領會,吃透七個方面的精神實質。
  • 【法治習語】依法治國篇: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國際國內環境越是複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執政地位、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作者:李林(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原所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既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保證人民在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主體地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也保證了人民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主體地位。這是我們的制度優勢,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區別於資本主義法治的根本所在。第二,以公平正義為崇高價值追求。公平正義是人民的期盼。
  • 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集中起來說,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精闢概括的「十一個堅持」。全面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要把握好以下三點。  第一,深刻理解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 高層之聲|習近平同志《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出版發行(附主要篇目...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習近平同志圍繞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
  • 陳冀平: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時代內涵
    黨的十八大指出法治是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並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提出「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針。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深刻認識到全面依法治國在現代化建設和治國理政中的突出地位和重大作用,將依法治國推向新境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緊密結合,開創性地提出建設法治中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加強理論思維,不斷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取得新成果,總結好、運用好黨關於新時代加強法治建設的思想理論成果,更好指導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全面回顧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總體要求,用「十一個堅持」系統闡述了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戰略部署,深入回答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加強理論思維,不斷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取得新成果,總結好、運用好黨關於新時代加強法治建設的思想理論成果,更好指導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全面回顧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總體要求,用「十一個堅持」系統闡述了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戰略部署,深入回答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 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要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在全社會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習近平法治思想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文章強調,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
  • 全面依法治國的這份成績單,掂掂它有多重
    「十三五」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法治中國建設謀新篇、開新局的偉大實踐中,創造性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推向新的歷史高度,為全面依法治國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回顧過去不平凡的五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這些成就,值得關注。
  • 開啟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徵程
    原標題:開啟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徵程 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開闢了全面依法治國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新時代。
  • 八、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
    1.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81)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 開啟法治中國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依法...
    在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國家治理的深刻變革,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不可或缺的堅實保障。  2014年金秋十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大幕拉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全面展現在世人眼前。  2018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主題為「我國歷史上的法治和德治」的第37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並發表重要講話。講話深刻揭示了法治與德治的辯證關係,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法與道德關係的理論,闡明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為我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指明了方向。
  •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為建設社會主義...
    本報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王比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交流會21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更好發揮人大職能作用。
  • 為何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
    公報回答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係十八屆四中全會對依法治國做了全面部署。
  • 人民日報評論:書寫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
    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國具有基礎性、保障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引領和規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明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工作布局、重點任務,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
  •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在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重點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個方面的要求,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 執住「牛耳」推動全面依法治國踏上新徵程
    七年前的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提出了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的論斷。同年11月,賡即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其目的顯然是為了更好地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促進憲法實施、助力推動全面依法治國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