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美版《甄嬛傳》開始在「全球在線視頻點播網站網飛(Netflix)」海外頻道播出。《甄嬛傳》被介紹為這樣一個故事:「在1772年的中國,皇帝的妃子們為了爭寵謀權,在背叛、陰謀和腐敗中備受折磨。」名字被直接翻譯為Empresses in the Palace(《宮中的后妃們》)。
中國文化產品逐步滲透西方文化市場
早在進軍美國之前,《甄嬛傳》就已經在亞洲圈紅過一把,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的電視臺都有播出過該劇。以日本為例,《甄嬛傳》2013年由BS富士引入播出,定名為:《後宮爭權女》。在日本也有不少粉絲,在該劇的論壇,許多網友對劇中華美的服飾和宏大的場景讚不絕口,還有網友表示,在看過《甄嬛傳》、《步步驚心》之後,下一步準備看《紅樓夢》。
在有著共同文化背景的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地區,憑藉著文化常識和共同文化圈的影響,還是有部分產品可以在相類似的文化圈中稱雄的。如《甄嬛傳》《潛伏》《還珠格格》,主要在東南亞地區傳播流行、易中天《品三國》系列在韓國的熱賣。
而在歐美等世界主流文化國家,我國的文化產品雖然鮮有佔據一席之地,但近年來,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國際文化貿易能力的不斷提高,也在向歐美的文化市場滲透。
為使《甄嬛傳》更適合美國本土觀眾,美版《甄嬛傳》邀請曾執導過《速度與激情》系列的華裔導演林詣彬按照美國的思維和節奏對原片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重新剪輯,並補拍了一些鏡頭。原有的76集劇集,最終剪輯成為6部電視電影和12集電視劇兩個版本:電視電影每集90分鐘。
據媒體報導稱,美版《甄嬛傳》播出之後,該片評分迅速由兩星升到四星(滿分為五星),這在網飛是很不錯的成績。
在國內不被觀眾看好的《喜洋洋與灰太狼》其實早已與美國迪士尼結盟,授權將迪士尼《小神龍俱樂部》中的小龍形象加入《喜羊羊與灰太狼》大電影4中。迪士尼還收購了《喜羊羊與灰太狼》在北美播出的版權,在北美播出後受到觀眾們的歡迎。
去年11月,劉慈欣的小說《三體》英文版在美國上市。在美國亞馬遜該書的頁面評論部分,有241條評論,66%的讀者給及了五星(滿分五星)評價,17%的讀者給出了四星評價。並在留言中表達了對該書的喜愛,也有讀者認真分析了該書的不足。可以看出,這本中國科幻小說經翻譯後,對於美國讀者的閱讀沒有任何障礙,且能夠享受閱讀帶來的享受。
「文化折扣」是我國文化產品輸出面臨的最大問題
儘管如此,我國成功輸出海外的文化產品仍然十分有限。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文化折扣」一直存在於中國與海外的國際文化貿易中。
拿《甄嬛傳》來說,在翻譯過程中,文化上的障礙仍然另國內粉絲惋惜「不能充分展現中國語言的魅力」;改編過程中,也因為文化上的差異,而不得不去掉許多經典片段。
當年《無間道》代表香港參加奧斯卡,連提名都未獲得。而兩年後,依此改編的《無間風雲》卻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不能不說《無間道》含蓄內斂的風格以及以佛經當中的「無間」為指向的主題在文化理解上拉了電影在國際舞臺參賽的後腿。
「文化折扣」也是目前中國文化產品對西方市場對外輸出時面臨的最大問題。總體來講,西方觀眾對於中國的文化產品「新鮮感」更多餘真正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