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粉被評為對外輸出「新四大文化」之首,卻有人吐槽它「太低端」?

2020-12-16 澎湃新聞

螺螄粉被評為對外輸出「新四大文化」之首,卻有人吐槽它「太低端」?

2020-11-04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據媒體報導,近日,網友評選出中國對外輸出的「新四大文化」:螺螄粉、廣場舞、中國網文、網購中國商品,其中螺螄粉排名榜首。相關數據顯示,柳州螺螄粉上半年出口額已達750萬元,為2019年全年出口總值的8倍。

社交媒體上,很多人為走俏海外的中國美食點讚,但也有一些人認為螺螄粉之類的小吃「太低端」,吐槽這樣的輸出「不太體面」。

在一些人的意識裡,文化輸出必然要和詩詞、京劇、園林等聯繫在一起;在一些人的想像中,承載著中國文化走出國門意義的必然是名家作品、高鐵產品、共享技術等「高大上」的東西,而螺螄粉之類的小吃「實在難登大雅之堂」。從社會心理分析,希望展現那些流光溢彩的東西,心情可以理解。只是,生活除了陽春白雪的華美,也有下裡巴人的質樸;中國文化,除了雲髻高挽的端莊,也應該有煙火人家的溫婉。

一些人對螺螄粉「登堂入室」不以為然,很大程度上是對它缺乏深入了解。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非常出名的特色美食,聞起來雖然臭,吃起來卻酸辣爽口,「聞之開胃,想之流涎,回味無窮」。《舌尖上的中國》等節目令它聲名遠播,一些食客「不吃螺螄粉,不做柳州人」的感慨吸引著很多人為了嘗鮮而來。這樣的特色美食在世界範圍內走俏,受到不同國家和地區食客的熱捧,形成別具特色的文化景觀,何嘗不是一樁美事?

以文化視角觀察,螺螄粉是柳州地標性美食,其製作技藝也是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正逐步申請國家和世界級非遺,這是它「高大上」的一面。據報導,目前柳州市螺螄養殖面積近4萬畝,產值達7500萬元。全部螺螄粉原材料種植養殖規模達50多萬畝,帶動原料基地農戶20萬人就業,其中貧困戶4500多戶、約2.3萬人,人均年增收超過9000元。柳州螺螄粉已成為貧困農戶增收的「扶貧粉」「脫貧粉」。一碗走向海外、惠民增收的小小螺螄粉,也折射著中國波瀾壯闊的減貧圖景。

除了柳州螺螄粉,中國的廣場舞在很多國家和地區也廣受歡迎。中國網絡文學海外用戶數量已達3193.5萬,在北美、東南亞地區尤為流行。國家郵政局數據表明,2019年,我國出口的快件量超過了21億件,又快又好的中國商品也有海量擁躉。這些在海外受到熱捧的產品和現象體現著中國對外輸出文化產品越來越豐富的大趨勢,體現了中國文化與世界越來越密切的融合。

螺螄粉等產品走俏海外是件好事。我們既不必有「不體面」的憂慮,也不能僅僅滿足於此——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文化的交流應該有更廣泛、更多元、更豐富的載體。正如進博會「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務,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中國走向國際、成為爆款的產品越多越好。

閱讀推薦

來源/ 光明日報、澎湃新聞

原標題:《螺螄粉被評為對外輸出「新四大文化」之首,卻有人吐槽它「太低端」?》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2021高考作文時評素材:中國「新四大文化」輸出,螺螄粉位居榜首!
    「新四大文化」的輸出「體現了中國文化與世界越來越密切的融合」。文章先破後立,觀點鮮明。由提出問題始,至解決問題終,立論謹嚴,結構完整。①據媒體報導,近日,網友評選出中國對外輸出的「新四大文化」:螺螄粉、廣場舞、中國網文、網購中國商品,其中螺螄粉排名榜首。據公開數據顯示,柳州螺螄粉上半年出口已達750萬元,為2019年全年出口總值的8倍。
  • 螺螄粉輸出的也是中華飲食文化
    據媒體報導,近日,網友評選出中國對外輸出的「新四大文化」:螺螄粉、廣場舞、中國網文、網購中國商品,其中螺螄粉排名榜首。相關數據顯示,柳州螺螄粉上半年出口已達750萬元,為2019年全年出口總值的8倍。社交媒體上,很多人為走俏海外的中國美食點讚,但也有一些人認為螺螄粉之類的小吃「太低端」,吐槽這樣的輸出「不太體面」。
  • 味極道廣西柳州螺螄粉項目介紹
    外地人在吃味極道螺螄粉的時候常常抱怨:「怎麼沒有螺螄肉?」事實上,正宗的螺螄粉是不放螺螄肉的。螺螄粉之所以叫做螺螄粉,是因為它的湯是用螺螄熬成的緣故。對於味極道螺螄粉來說,一碗湯淡而無味的螺螄粉是不會有人吃的。精心熬製的螺螄湯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燥、辣而不火、香而不膩的獨特風味,成為當地名吃之冠。它的主料是圓米粉,和我們平時吃的米粉(米線)不同。通常是用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幹切粉)在清水中浸泡軟化之後再煮。
  • 廣西柳州首個螺螄粉飲食文化民間博物館開館
    新華社南寧1月9日電(記者盧羨婷)廣西柳州螺螄粉飲食文化博物館近日開館,這是柳州首個以螺螄粉為主題的民間博物館,致力於保護和傳承柳州螺螄粉文化,助力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2012年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柳州螺螄粉一夜走紅,如今,柳州螺螄粉在國內各大城市已擁有5000多個實體店,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也開設了門店。目前螺螄粉手工製作工藝已被列入柳州和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螺螄粉的流傳,螺螄粉的歷史淵源,螺螄粉的發源地
    辣椒是在明末從美洲傳入中國的,起初只是作為觀賞作物和藥物,進入中國菜譜的時間並不太長。辣椒強勢進入中國後,掀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飲食革命,柳州人將之融入螺螄粉並加以發揮,才有了螺螄粉。
  • 一碗粉代表了一座城,廣西為螺螄粉建起了一座博物館!
    螺螄粉可以說是廣西柳州人的摯愛,當地流傳這樣一句話:「不食螺螄粉,枉為柳州人。」於是,有人嚷嚷著要為螺螄粉建立一個博物館。還真別說,經過兩年半的籌建,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柳州螺螄粉飲食文化博物館建成開始迎客。博物館坐落於柳州市魚峰區葡萄山路,館內分為展示區、生產區、演示區、體驗區和購物區五大區域。展示區內又分四大展區:探·螺螄粉之源;觀·螺螄粉之路;品·螺螄粉風味;謀·螺螄粉大業。
  • 螺螄粉裡為什麼一顆螺螄也沒有? 為什麼螺螄粉聞起來有點臭?
    螺螄粉裡為什麼一顆螺螄也沒有? 為什麼螺螄粉聞起來有點臭?時間:2017-03-22 12:50   來源:小知食堂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螺螄粉裡為什麼一顆螺螄也沒有? 為什麼螺螄粉聞起來有點臭? 繼沙縣小吃、黃燜雞之後,廣西螺螄粉成為一股在神州大地崛起的美食新勢力。 ?
  • 柳州螺螄粉歷史悠久,柳州螺螄粉是誰發現的?真的是韓國的嗎?
    螺螄粉深受廣大國人的熱愛,最近成為一種火爆全網的「網紅美食」。它那麻辣口味讓人回味無窮,久久忘懷。雖然有人說螺螄粉味道太刺鼻,不過只要吃一口就會停不下來。只是深愛螺螄粉,但你知道螺螄粉的歷史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螺螄粉的來歷。
  • 一碗螺螄粉,半年賣出50億元
    2008年,螺螄粉手工製作工藝成功入選廣西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讓這一地方小吃注入了文化內涵,其兼具「地域特色」和「老字號」屬性。然而,當時螺螄粉在全國的推廣受到了「味道制約」,許多第一次品嘗螺螄粉的人都覺得「太臭了,無法下咽」。
  • 「螺螄粉」還是「螺絲粉」?愛它更要讀對它!
    「螺螄粉」還是「螺絲粉」?愛它更要讀對它!「不知道正確讀音的還有打成螺『獅』粉。」「螺螄粉裡有螺螄,沒有螺絲。」「小時候一直覺得螺螄的尖尖是因為長得像螺絲才叫螺螄的。」這兩天,「十大語文差錯」公布後,螺螄粉的錯誤寫法和叫法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這一次盯上了螺螄粉……
    這次它把目光投向了一種「有味道」的食物——螺螄粉。近日,有網友發現某韓國網友發布了一張吃螺螄粉的照片,指出螺螄粉兼具拉麵的韌性、泡菜的鮮香酸甜和火雞面的辣味:「是我們大韓民國流淌在血液裡的傳統口味!」並發出了想為螺螄粉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號召,一眾韓國網友留言表示支持。
  • 中秋節螺螄粉對月餅下手了,背後的營銷邏輯是什麼?
    網購預售期排到一個月之後,線下商超早被搶購一空,Morketing 了解到,品牌螺螄粉月銷量能達到100萬單+,6000萬人在微博呼喚螺螄粉自由,每天有320萬人搜索「螺螄粉」產品、詞條、或者相關圖文視頻。豆瓣中,有近6萬人的討論小組「螺螄粉fans」,討論畫風從口味測評轉為發貨速度吐槽——「三月初買的四月中旬還沒發貨,一氣之下買了別家!」,「太感人了,歷時40天,終於給我發貨了!」
  • 繼螺螄粉拉肚子後,李子柒做「臘牛肉」被吐槽,網友:這誰敢吃?
    導語:繼螺螄粉拉肚子後,李子柒做的「臘牛肉」又被吐槽,網友:這誰敢吃?不過最先認識李子柒的時候,還是從之前一個螺螄粉的視頻開始吧,其實螺螄粉是柳州的一種美食,在視頻中,李子柒自己做各種食材,就連粉都是自己做的,大家都特別的羨慕,覺得她手藝特別不錯;現在李子柒的螺螄粉也是火了起來,很多人都喜歡吃,就是價格比較貴一點,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因為這是李子柒自製的螺螄粉,但是最近李子柒的螺螄粉好像也是出了問題了
  • 柳州第三屆螺螄粉小鎮文化節開幕
    柳州第三屆螺螄粉小鎮文化節開幕式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莫一科 攝柳州螺螄粉小鎮群山環抱,景色怡人。廣西新聞網記者 莫一科 攝螺螄粉小鎮文化節之百螺宴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莫一科 攝百螺宴美食之螺螄鴨腳煲。廣西新聞網記者 莫一科 攝柳州螺螄粉小鎮風景怡人。廣西新聞網記者 莫一科 攝從高處俯瞰螺螄粉小鎮。
  • 五菱牌柳州螺螄粉 你想吃嗎?
    每經記者 李星 每經編輯 張北「吃螺螄粉就像吃臭豆腐一樣,沒吃的時候覺得味道太奇怪,接受不了。吃過後,就容易對它上癮。」螺螄粉的「死忠粉」趙麗(化名)笑著說,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已經快兩個月沒去吃了,饞得緊。
  • 一年賣出100億的螺螄粉,真香!
    如果你在一些敏感的人面前吃螺螄粉,那是要被吐槽的,因為味道真的太臭了。而且如果你敢吃,甚至還會被認為是「英雄」。所以螺螄粉,因為本身產品的獨特性,自然產生了很多話題。而在微博上,關於螺螄粉的熱搜話題也源源不斷。
  • 螺螄粉「出圈」
    恐怕沒有哪個可以像螺螄粉一樣「出圈」——「螺螄粉還不發貨」「李子柒建螺螄粉廠」等全年有關螺螄粉的話題接連不斷,使八桂這一特色米粉數次登上微博熱搜。在時下一些「非遺」產品日漸式微的狀態下,一碗螺螄粉卻釀出了新潮味,在傳承人眼裡,它的走紅之路就像其烹飪出鍋的歷程。
  • 螺螄粉的起源之說
    在柳州從事40多年文物考古工作的劉文認為,從一個小的方面來說,柳州的歷史文化發展軌跡就是一段採集食用螺螄的歷史。 愛民幹撈螺螄粉 40多年前,中國考古學者在白蓮洞、大龍潭鯉魚嘴等遺址發現了大量的螺螄殼堆積物。
  • 廣西特產小吃:柳州螺螄粉介紹
    柳州的螺螄粉,聞名遐邇,中國獨一無二據說在很久以前柳州人只有螺螄粉單一的螺螄吃法,除了一些配菜,幾乎很少還有人在加入其它的什麼東西。後來有一位開螺螄店的老闆異想天開把螺螄配合青菜烹飪而後又逐漸加入粉絲(現加入米粉),沒想到收到很好的效果。
  • 螺螄粉之讓人不解的黑暗料理,放過螺螄粉吧!
    大眾對螺螄粉的看法是實打實的兩極分化,喜歡吃的人覺得它是人間美味,不喜歡吃的人會覺得它奇臭無比。越來越多的人好奇這一神奇的食物,螺螄粉也成為了大家口中的網紅美食。隨著螺螄粉的走紅,美食博主們的腦洞也越開越大,各式各樣的創新螺螄粉出現在大家的視線裡。其中不乏大量的黑暗料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讓人不解的黑暗螺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