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玻璃心」,怎樣教會孩子保持良好心態,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2020-10-18 66的浩媽

朋友家的孩子非常的情緒化,每次考試沒考好就容易哭,在學校不開心了也容易哭喪著臉,情緒低落。家長其實也沒有給他太大的壓力。

反倒是孩子自己容易鑽牛角尖想不開,朋友夫妻倆還不是那種非常嚴格的父母,考不好就非打即罵的,她們從來沒有在考試成績不好方面來懲罰或是責罵孩子。

這就是所謂的「玻璃心」,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這樣的人還真不是少數。經受不了任何挫折,容易走極端,覺得周圍人都看不起自己。



其實說白了,就是自己想太多了,自己怎樣與他人無關,與自己的心態和內心的建設是有很大關係。

歷練不夠,孩子就是容易敏感、自卑、情緒化。

所以作為家長該怎樣引導孩子這樣容易有不好的心態的呢?

1:心態情緒化和遺傳因素有關

就像上面我朋友的例子,家庭教育的壓力不大,但是孩子容易情緒化,這就要追根溯源到遺傳因素了。很多家長就是悲觀主義者,容易敏感,孩子也是如此。



基因是很奇妙的東西,即使生活裡壓力不大,他們也容易居安思危,所以在遇到生活或是學習上的挫折就很容易陷入情緒的崩潰的邊緣,提不起勁。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家裡過於溺愛,把孩子保護的太好,怕他們經受風吹雨打,什麼事情都包辦,除了學習其他都不會,培養出來很多高分低能的孩子。

生活上多是誇獎他們,過於抬高了他們自我的認知,他們同樣經受不了挫折,很容易玻璃心,一聽到不認可的聲音就容易牴觸或是放棄。

2:告訴孩子不要愁眉苦臉

老祖宗有句俗語叫「一臉苦相」的人註定過不好這一生。

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心態好了,有了積極向上的心理,面相上才是樂觀的,面對困難才會百折不撓。



每個人一生中總有起起伏伏之時,不可能一帆風順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也說不準什麼時候就不如意了。

所以一定要告訴孩子,環境和際遇我們沒法改變,但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做一個豁達一點的人,還是可以做到的。

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一次沒考好,下次再接再厲,沒什麼大不了。

和同學因為誤會而產生矛盾,說清楚,如果對方還不原諒,自己又沒有做錯,那就隨他。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自己,也沒有權利要求所有人都喜歡自己,但是作為自己一定不要否定自己,首先要擁抱自己、愛自己,才能去愛別人,體諒他人。

3:情緒是可以控制的,不要被情緒左右了人生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要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被否定的聲音而牽著鼻子走,別人否定就代表自己真的不行嗎?

不一定的吧。有的人就是仗著自己階級或是職位比你高一點,就利用職權行事各種損人利己的事,生活裡要遠離這樣的人。

自己的優點當然會有人欣賞,不可能一個人任何優點都沒有。



控制不了情緒的人多半也是很痛苦的,時候後悔剛才的一舉一動,覺得都不可思議。冷靜下來一想,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但是人就是情緒化的動物,容易受情緒控制,真正能控制情緒的,算是高手了。真正的智者情商高的人,也許容易做到,但是我們大多數都是凡夫俗子。

總結

很多網友甚至說,我就是來人間「湊數」的。所以在人間湊數的日子裡,能夠控制情緒,不用每天把不開心掛在臉上,哪怕晚上寫在日記裡,躲在被子裡哭泣,也比每天愁眉苦臉要強。

所謂的磁場效應就是,就是一個人正能量滿滿的時候,好的事情都會圍繞你來,周圍的磁場就會吸引更好的人際關係和人生際遇。



如果一個人整日苦著臉,身邊的磁場就是陰雲密布的,自然吸引不來好的資源和人氣了。

雖然,人生漫長道路艱難,道理都懂,依舊過不好這一生,但這就是人生常態,沒有辦法。一邊喝著雞湯,一邊艱難前行。

相關焦點

  • 做到以下幾點,幫助您的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網絡照片,如有侵權,告知則刪我想,所謂良好學習習慣可從以下幾點來分解:玩耍與作業相衝突的時候,知道先完成作業再玩耍;作業比較多或比較難的時候,能耐住性子堅持完成;課文與字詞需要反覆抄寫與複習時,每一次重複都像第一次一樣認真,而不是因為讀過寫過默過便心生敷衍。 —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一點,可翻看我之前寫的《大語文時代,你知道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嗎?》
  • 打不得,罵不得,「玻璃心」的孩子怎樣煉成「鑽石心」
    說孩子聽話,在家從來沒人大聲跟她說過話。我們聽了,也只能嘆氣了。在家長看來,孩子這是要強的表現。其實,他沒有意識到,孩子就是「玻璃心」。所謂「玻璃心」,是指那些容易受到打擊,心理承受力不強,過分脆弱的人。這種「玻璃心」的孩子,受不得一點挫折,敏感而脆弱。
  • 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合伙人,如何做到教育一致性,要學會以下幾點
    面對這樣的問題,最好做到教育統一性,才能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所以在教育觀念無法一致的情況下,家長自己要做到以下幾點,雖然不容易,除了陪伴和感受到父母的愛,教會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學會尊重人,在人際交往中怎樣學會與人溝通。
  • 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做到以下幾點,可以輕鬆解決
    如何增強孩子的免疫能力?做到以下幾點,會有顯著的效果孩子在幼兒園裡經常感冒發燒一直困擾著很多的父母,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在幼兒園裡少感冒,甚至不感冒呢?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來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1.補充蛋白質蛋白質是構造組織和細胞的基本材料,又與其它各種形式的生命活動保持著緊密聯繫。蛋白質的基本構成單位是胺基酸。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的主要成分,是供給氮的唯一來源。人體的一切細胞組織都是由蛋白質組成。補充蛋白質能夠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那麼哪些食物可以攝取豐富的蛋白質呢?父母可以給孩子食用牛奶、禽蛋、肉類、豆製品、特別是小蝦米,其中的蛋白質含量非常之高。
  •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注意以下幾點
    良好習慣怎樣培養,一個人生活、衛生習慣好,就有益於身體健康成長;文明禮貌習慣好,品德就優良;學習習慣好,就能取得好的學業成績。總之,習慣對人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就都至關重要,父母應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家長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良好的習慣的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對幼兒的教育要滲透於日常生活中,做到堅持不懈。
  • 做到以下幾點,孩子的變化讓你驚喜
    因此,我認為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步。1、良好的習慣養成必須得親自實踐才能有做好的機會。所以,給孩子制定了一條規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儘量不插手,孩子想去嘗試做的事情儘量帶她一起參與。比如,穿衣服,鞋子,疊被子,飯前擺凳子,飯後擦桌子,刷牙,洗臉,梳頭髮,擀餃子皮,包餃子,和面等。當孩子擀餃子皮時,擀得歪七扭八。
  • 孩子的成長和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來看以下幾點你做到了嗎?
    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父母的教育越好,父母的修養水平越高就越容易培養出色的孩子,所以孩子的教育需要從小抓起,我們來看看父母應該怎樣言傳身教,才能把孩子教育成為出色很棒的孩子。想把孩子教育好,以下幾點非常重要,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就需要找對正確的教育方式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就需要找對正確的教育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父母要想把孩子養成一個乖孩子,那麼自己則需要成為一個稱職的父母,有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太高,導致孩子在生活中的任何小事情都不會放過自己,一旦做錯,父母的壓力將會永遠圍繞在腦海中,而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
  • 如何培養一個高情商孩子?只需要做到以下4點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的高情商,需要做到以下4點:雖然現在放開了二胎,但大多數的孩子還是獨生子女。他們每天面對的,還是自己的父母家人。而跟父母家人呆在一起,通常他們得到的,是包容甚至縱容。所以,長期跟家人呆在一起的孩子,大概率是不會跟同齡人相處的。所以,這就需要家長帶著孩子,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孩子在跟與自己一樣大的孩子相處時,家長能夠發現孩子的優點與不足。
  • 孩子總是坐不住怎麼辦?需要注意這幾點
    坐不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一、注意力不能集中身體條件是孩子一切活動的基礎,良好的作息習慣能夠幫助孩子保持旺盛的精力,這也是孩子擁有專注力的先決條件。第二,提供安靜的環境。對於三年級以下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足夠的意志力排除外界的幹擾。
  • 警惕孩子的玻璃心
    孩子只要一鬧起來,眼裡就只剩下他自己,對周圍所有人態度惡劣、言辭尖酸刻薄,甚至在很多場合瞎鬧騰,令父母很難堪。父母困惑,感慨孩子內心脆弱,凡事經不起敲打,就像玻璃一樣易碎,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玻璃心"!玻璃心的定義:是一種網絡用語,意指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樣易碎,用來形容敏感脆弱的心理狀態,經不起批評指責或者嘲諷。
  •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自信獨立的性格呢,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現在很多家長覺得以前自己吃過的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經歷一遍;便事事親力親為,殊不知,這樣不僅讓孩子養成依賴的性格,而且還會累壞自己。所以有時候要讓孩子明白,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 孩子數學學習成績差:你需要以下方法來幫孩子提高
    也不完全是,因為孩子進入中學以後,獲取的知識更多,學習上碰到的重難點知識也越來越多,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以下這幾點是孩子數學成績下降的幾個原因:這裡一方面是孩子自己馬虎大意,緊張導致的現象,另一方面就是迫於家長對好成績的渴望,壓力太大的原因導致的。上面我們分析了孩子數學成績下降的原因,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孩子提高自己的成績呢?
  • 有教養的孩子必備的15條禮儀,你家孩子做到了嗎?
    有教養的孩子一說話就贏了,同時也是面向未來最好的名片,你家孩子做到了嗎?生活中讓孩子學會遇到比自己優秀的人時;能由衷地讚美別人,並且擁有謙卑之心能報有向別人學習的心態。7:學會讓孩子懂得傾聽,即使有反對意見的時候。對於他人不同的觀點,亦或當別人指出自己的不足的時候,能夠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懷抱謙卑之心,及時糾錯。
  • 「放養」教育做到這些,孩子才能真正受益
    如果真的希望孩子變得越來越好,就不可能一味放手,任由孩子釋放天性,而要做到以下幾點:教會孩子懂得並理解規則培養他們的敬畏之心讓孩子理解規則,是教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教會他們保護自己的重要一步。只有教會孩子理解並遵守規則,才能保證他們能健康快樂成長。孩子最開始是沒有敬畏之心的,就像他們只知道火可以做飯,可以取暖,卻不知道玩火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失控的火威力很大傷害也很大。
  • 為了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溝通無障礙
    那麼,與孩子交流時如何營造良好的氛圍,使交流能夠順利進行?父母需要做以下事情。首先,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時應該與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當他們做錯事時,他們需要父母的鼓勵和支持,而不是父母的批評和鼓吹。作為父母,我們必須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願望,而不是總是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我們必須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他們的感受,蹲下來認真聽取孩子的觀點,使用平等與孩子溝通。當成年人不喜歡說話時,一方的態度會很高。同樣的孩子不喜歡他們的父母以這種姿態與自己交流。他們喜歡朋友式的交流。
  • 心態決定高度,怎樣讓孩子有個好「心態」?父母要知道這8個重點
    ,有時候還容易嫉妒他人,想要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父母就要打破孩子消極的心態,讓孩子形成自律的習慣,怎樣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心態是每一位父母都必須要學習的,父母需要讓孩子具備哪幾種心態呢?在生活中,父母不僅要教會孩子成為一個有禮貌有素質的人,同時還要讓孩子懂得泰然自若地面對拒絕,不要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總是為他人著想,委屈自己,最後讓自己活得卑微,教會孩子勇敢的說不,才能讓孩子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取悅自己,愛護自己,同時,父母也要讓孩子坦然的面對別人的懷疑,對他人的消極評論,充耳不聞,只有泰然自若的心態,才會讓生活中增加更多快樂
  • 近期兩起學生墜樓事件告訴父母:治癒孩子「玻璃心」比成績更重要
    墜樓的小學生平時成績優秀,墜樓的大學生給媽媽發送一條這樣的信息,想必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作文寫不好,好好修改就可以了,作弊被抓好好反思,回家哭一場,好好學習不就完事了嗎?父母千萬不要慣出孩子這樣的「玻璃心」,因為終有一天,玻璃碎了會扎你一身血!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態?「積極的心理暗示法」助力孩子一生幸福
    一個人保持積極向上、擁有良好心態是很重要的,父母通過培養孩子積極的心態,可以幫助孩子獲得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積極樂觀的人更快樂,更容易滿足,有助於身心的健康,而這種心態應該從小開始培養。尋找、積累、強化那些美好的積極的事物,是給孩子生活最甜蜜禮物。好的心態可以讓我們對生活充滿希望,對社會充滿感恩。每個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要培養一個良好的心態,發揮每個孩子的最大潛能。
  • 養兒子的家庭,要教會孩子做到這幾點
    那麼養兒子的家庭,該教育他們做到哪些呢1:不要過於嬌慣養男孩不要嬌慣孩子,在養育男孩的過程中,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要教會孩子有擔當。偶爾幫媽媽背背包,拿些東西,或是幫助力氣小的女同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男孩如果太嬌生慣養,什麼都不讓他們做,讓孩子躲在父母老人身後,經不起任何挫折,玻璃心,如果到了青春期遇到一點不愉快就過不了自己那一關,很容易受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