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納米生態毒理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2020-12-15 科學網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吳李君課題組承擔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子課題「人工納米材料的環境生物效應研究」取得系列進展。該團隊通過建立新型的納米毒性暴露方式,利用模式生物秀麗隱杆線蟲(C.elegans)研究了典型納米材料多壁碳納米管(MWCNT)和納米銀(AgNPs)直接和間接暴露的生態毒性,並揭示了其相關作用機制。

C.elegans在毒理學研究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包括基因組信息明確、突變品系豐富、操作方便等。該團隊利用MWCNT對C.elegans進行直接處理,研究納米材料的直接暴露毒性,證明MWCNT能夠對C.elegans的壽命、子代、體長以及胚胎發育造成顯著的毒性效應,而經羥基化修飾的MWCNT毒性顯著減少,表明功能化修飾後可調控MWCNT的毒性效應。這為功能化修飾的納米材料的安全評估提供了評價指標。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doi:10.1166/jnn.2016.13747)上。

研究納米材料的間接暴露毒性對全面評價納米生態毒性具有重要意義,而目前納米材料毒性研究大多集中在直接暴露上。課題組利用E.coli到C.elegans這一典型二元食物鏈系統研究了納米材料間接暴露對生態毒性的影響。研究表明,經食物鏈傳遞到C.elegans中的AgNPs對C.elegans造成了顯著的毒性效應。更為重要的是,在沒有AgNPs持續暴露的情況下,經食物鏈傳遞對親代造成的損傷可以持續到子代,體現了AgNPs的生態遺傳毒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doi: 10.1038/srep36465,2016)上。

利用C.elegans對納米材料進行生態毒性評估的最大難題在於納米材料在培養介質中的分散問題。納米材料在傳統的線蟲培養基,如NGM、KM中,非常容易團聚或解離。課題組利用半流體培養基(NGG)來分散納米材料,表明AgNPs可以非常均勻地分散在NGG中,並且Ag+的解離相對穩定,說明AgNPs在NGG中可以穩定存在。TEM等表徵也顯示AgNPs在NGG中有非常好的分散性。C.elegans毒性研究表明,相比於傳統的培養方法(如NGM固體,KM液體等),利用NGG培養系統得到的納米毒性分析更加準確和靈敏,比如利用種群增長指標,0.01 μg/mlAgNPs在NGG中就表現出了對C.elegans顯著的毒性。相關研究工作以A novel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toxicity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Caenorhabditiselegans為題發表在Chemosphere(10.1016/j.chemosphere.2016.11.011)上。

上述研究不僅證實了釋放到環境中的納米材料的直接暴露毒性,也反映出了納米材料對生態系統的間接暴露毒性以及生態遺傳毒性,為研究人員更加準確地評估納米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實驗依據。相關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4CB932002)的資助。(來源: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鄒如強課題組在納米多孔能源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鄒如強課題組在納米多孔能源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具有分級孔道結構多孔碳材料的製備及其儲能應用》(「Facile preparation of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s from metal-organic ge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energy storage」)發表在Nature
  • ...研究及其環境毒理分析、納米材料、納米生物材料及納米器件的研究
    所在院系: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環境工程 化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核技術及應用 環境科學與工程 研究領域
  • 東華大學在碳納米管紗線結構與功能調控領域的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東華大學紡織學院許福軍副教授課題組基於仿生原理對碳納米管紗線的結構與性能進行調控,取得系列進展。 碳納米管紗線是一種多層級結構的純碳納米管線狀集合體。目前,紡絲得到的碳納米管紗線內部結構鬆散,相互作用較弱,導致碳納米管各項優異性能不能在宏觀尺度上有效進行傳遞。需要調控其微觀結構,改善其宏觀力學和電學性能,擴大其應用前景。肌肉纖維具有特殊的多層次結構,人們通過多次機械訓練後的肌肉纖維柔韌性和力量得到顯著提高。
  • 超疏油表面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先進潤滑與防護材料研究發展中心張招柱研究員帶領的複合潤滑材料研究組在超疏油表面的製備及功能化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中國毒理學會第九次全國毒理學大會(第二輪通知)
    為促進我國毒理學的發展與學術交流,定於2019年9月17-20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湖濱國際酒店)召開中國毒理學會第九次全國毒理學大會(CST-Ⅸ)。會議由中國毒理學會主辦,山西醫科大學和山西省毒理學會承辦,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協辦。大會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毒理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前沿理論與技術發展做大會報告。
  • 合肥研究院在多孔氧化鋁光子晶體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在多孔氧化鋁光子晶體的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具體表現在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及其光學性質研究方面,相關成果相繼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Scientific Reports,
  • 東華大學查劉生課題組在SERS基底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目前國內有很多課題組致力於SERS基底的研究工作,東華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查劉生教授課題組近年來針對SERS分析方法中存在的結果重複性差、適用分析對象較少等問題,研究了幾種新型的SERS基底,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 力學所納米結構陶瓷塗層界面粘結性能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在納米結構陶瓷塗層與合金基底的界面粘結性能、納米結構塗層的導熱性能和彈性性能等研究上取得了新進展,揭示了界面粘結性能及相關力學性能的微結構尺度效應及其物理機制。  陶瓷塗層由於具有良好的熱絕緣、抗氧化及耐腐蝕等優異性能,在機械工程、化工、生物醫療、電子、航天航海等眾多領域都有廣泛應用。
  • 合肥研究院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2016-06-15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梁長浩課題組最近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TMC/C)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 寧波材料所等在強耦合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寧波材料所等在強耦合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18-06-20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當強耦合產生時,其系統在某些方面的特性與原始特性相比將會出現巨大差異,例如光學響應、電學響應與振動響應都會在強耦合時發生明顯的改變。由於現階段缺乏對此類現象的深入研究,導致其很難充分在實際問題中得到應用。但強耦合現象時材料特性產生的諸多變化有著很大的應用潛力,例如目前有研究表明利用強耦合現象可以對生物科技材料的化學反應速率與螢光光譜特性進行改性,從而滿足所需的要求。
  • 理學院量子光學團隊在混合量子體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理學院量子光學研究團隊在基於金剛石NV center單自旋體系與超導諧振腔強耦合機制及操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蓬勃副教授、李福利教授等人與北京大學肖雲峰教授、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Peter Rabl教授等人合作,從理論上提出了微波諧振腔和鑲嵌在金剛石納米機械振子中的單個NV center之間的相干量子接口。這項研究成果最近發表在美國物理學會應用物理領域頂級期刊《物理評論:應用》 (Phys. Rev.
  •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氟基固態電解質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氟基固態電解質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20-03-16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李馳麟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氟基固態電解質方面取得進展,開發出一種納米複合結構的開框架富鋰相氟基固態電解質Li3GaF6,並實現了對固態電池的成功驅動,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能源/材料類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 2020, 28, 37-46.上。
  • 日本吐噶喇海峽黑潮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日前,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朱小華研究團隊與日本鹿兒島大學中村啟彥教授團隊合作,在吐噶喇海峽黑潮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近9年的船載聲學都卜勒流速剖面儀測流數據,中日團隊得到了吐噶喇海峽黑潮的時空分布特徵。
  • 同濟曹國鑫課題組在二維材料力學性能表徵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同濟曹國鑫課題組在二維材料力學性能表徵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   時間:2019-04-04  瀏覽:
  • 東華大學納米材料研究有重大進展
    東華大學納米材料研究有重大進展 2005-11-10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東華大學材料學院承擔的《高聚物基納米特種功能纖維及製品
  • 蘇州納米所在高性能納濾膜研究中取得進展
    蘇州納米所在高性能納濾膜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05-23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在這一工作中,研究人員首先將納米顆粒(以ZIF-8為例)沉積在單壁碳納米管膜表面,以此單壁碳納米管/納米粒子複合膜作為支撐襯底,在界面聚合過程中,超薄聚醯胺分離層沿著納米顆粒的外輪廓生成。
  • 東華大學俞建勇院士在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材料取得系列進展
    但靜電紡納米纖維材料普遍存在力學性能弱、由其形成的納米纖維集合體結構穩定性差等突出問題,嚴重限制了其在功能性紡織品領域的實際應用。近年來,如何實現結構穩定、力學性能優良、功能持久的微納米纖維集合體的高效可控制備成為了新的挑戰和研究熱點。
  • 近海生態系統與生態毒理國際研討會首期論文發表—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主辦的「近海生態系統與生態毒理國際研討會」(2018年)會議論文,首期18篇論文近日在《生態毒理學》以專刊的形式發表
  • 南京土壤研究所在土壤生態系統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等4則進展(國內土壤科研進展2021年第5期)
    導    讀南京土壤研究所在土壤生態系統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等4則進展
  • 科研動態丨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科研動態丨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2020-07-02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