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看一本書《史丹福大學人生人生設計課》,裡面有一個練習:尋找工作中的心流時刻,記錄自己每天工作中哪些能讓自己全身心投入並感到幸福及成就感的時刻。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並開始在自己的效率手冊中的每日記錄下添加一行「每日工作高光時刻」,記錄了一段時間,我也截取了部分的記錄:
2019.3.5
在工作中通過自己摸索,成功了運用一個小工具解決了工作效率問題。
2019.3.10
自己完成了在職研究生的初稿並和導師進行電話溝通討論下一步的安排,發現自己的溝通能力、分析能力及看待問題的邏輯能力都有所提升。
2019.6.1
自己成功通過在職研究生論文答辯,從開始選題到獨立完成一個小課題,感到很有成就感。
2019.7.1
調到了新的部門,開始學習新的內容,感覺很興奮。
2019.8.25
被上級委以重任,開始獨立做一小塊項目的時候,雖然壓力變大但同時可以鍛鍊自己工作能力。
2019.11.28
結束了一個項目,感覺在項目中和項目負責及項目成員溝通都很融洽,縱使項目中遇到了很多問題,但是大家心比較齊,一起討論解決,整體感到很愉快。
2019.12.30
做年終總結的時候,隨著自己一條一條地梳理總結,發現自己幾年的工作成果還是挺豐富的。
列出這些記錄後,我也總結了在工作中能讓自己注入能量的時刻點是:
(1)工作本身具有挑戰性、能鍛鍊自己工作能力的
(2)能夠感到持續進步
(3)更喜歡在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4)喜歡學習新的知識和內容
(5)比較融洽的人際關係
在寫這個話題的同時也聯想到最近同事小G也在說,感覺進入職場好幾年年了,經歷過初期成長期及升級到一定位置的平穩期,在自己對各項工作都熟悉後反而容易形成倦怠期,所以需要我們給自己注入能量,當時我和同事小G也有相同的感受,但隨著我開始記錄每天工作中的高光時刻後,發現自己又開始變得有活力了,又重新找回了工作中的快樂、成就時刻,就像生活中的小幸確一樣,通過這次的記錄與梳理,更加明確了自己努力方向與價值,推薦你也列一下,通過記錄自己每日的高光時刻,找回動力,給工作賦予除了「工資」之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