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允許安樂死致死亡人數劇增 英被警告勿效仿

2021-01-10 環球網

荷蘭在6年內安樂死人數即翻番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葛鵬】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9日報導,一名資深歐洲監察人員西奧•布爾(Theo Boer)8日告誡英國議員和同行,不能允許安樂死,他的祖國荷蘭2002年將安樂死合法化,結果僅6年後每年安樂死的人數即翻番,今年更將達到創紀錄的6000人,而2006年這一數字還只有1923人。

布爾教授表示:「一旦『瓶中妖怪』被放了出來,就很難再把它收回去了。」他8日因為英國工黨前大法官提出的「協助自殺法案」進入二讀階段而介入英國議員的討論。

據報導,7年前布爾教授曾認為,一份「好的安樂死法律」將維持一個相對較低的死亡率,但是,他8日再次表態時,卻相信安樂死合法化使這一本該是最後手段的措施變成了一般性醫療程序。他說,安樂死現在在荷蘭已變得非常流行,「其正成為癌症病人治療過程中的一項內定模式」。

報導稱,布爾教授認為安樂死合法化將致災難性的後果,如同1967年英國允許墮胎,現在英國每年發生將近20萬起墮胎。

反安樂死人士呼籲政客聽從布爾的警告,一名活動家表示,「布爾教授所說並不出人意料,『協助死亡法案』就是在玩火,尤其是現在保障措施不到位的情況下。」

據報導,審議中的該「協助死亡法案」,要求必須由心智健全的病人在不受其他人影響的情況下提出安樂死請求,得到兩名醫生批准,才可以執行。

相關焦點

  • 荷蘭允許12歲以下絕症兒童安樂死,爭議四起:界限是什麼?
    圖源:Getty 海外網10月15日電 荷蘭政府已批准計劃,允許對1至12歲的絕症兒童實施安樂死。據英國廣播公司14日報導,荷蘭衛生部長雨果·德容格(Hugo de Jonge)13日對此表示,這一規則的改變將幫助一些兒童「免遭絕望和無法忍受的痛苦」。 據悉,目前在荷蘭,12歲以上的患病兒童在本人及其父母的同意下,安樂死是合法的。此外,一歲以下嬰兒在父母同意的情況下,也可以合法被實施安樂死。
  • 為什麼中國法律不允許安樂死?
    -荷蘭在6年內安樂死死亡人數猛增  1993年2月9日荷蘭參議院通過法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安樂死立法的國家,而在英國等一些國家,安樂死仍沒有「合法化」。  為了避免濫用安樂死,造成非正常的死亡,荷蘭安樂死合法化法案本身規定了非常嚴格的條件:  「首先,病人必須是成人,申請安樂死的病人必須自願,而且必須是病人深思熟慮之後所作出的堅定不移的決定;其次,病人必須在無法忍受病痛的情況下才能申請安樂死;再次,病人所患疾病必須要經過兩名醫生的診斷,慎重的確定安樂死的方式。」
  • 荷蘭將允許12歲以下絕症兒童安樂死,引發爭議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 14日報導,荷蘭政府將允許醫生對1至12歲的絕症兒童實施安樂死,使荷蘭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允許對兒童實施安樂死的國家。這一決定引發極大爭議。俄羅斯RT網站報導截圖荷蘭衛生部長雨果·德容格(Hugo de Jonge)13日在給議會的一封信中宣布了這一改變,聲稱這一規則的改變對於幫助「一些處於絕望和無法忍受的痛苦中的絕症兒童」是必要的。
  • 荷蘭一醫生被訴違反安樂死法 英媒:系該國第一起公訴案例
    參考消息網11月12日報導 英媒稱,荷蘭一名醫生將成為第一個因違反荷蘭安樂死法而被起訴的醫生。這名醫生曾在一名74歲女患者的咖啡中加入鎮定劑,隨後在其家人按住她的情況下給她注射了致命藥物。報導稱,這是自2002年荷蘭擬訂安樂死法以來的第一起公訴案例。安樂死法允許醫生在可以證明患者正在承受無法忍受的痛苦並在知情狀態下做出死亡選擇的條件下,對病人實施安樂死。處於本案中心的患者住在養老院,患有嚴重的痴呆症。5年前,她曾籤署一份生前遺囑,表示希望接受安樂死,前提是自己在實施的時候神志清醒。
  • 英媒:比利時實施全球首例未成年人安樂死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徐珍珍】英國《獨立報》17日援引比利時聯邦安樂死委員會的消息稱,比利時一名未成年人近日接受了安樂死,這是2014年該國解除安樂死年齡限制後,首位申請安樂死的未成年人。比利時聯邦安樂死管理與評估委員會主席迪斯特爾曼斯在發給比利時《新聞報》的一封郵件中稱,這起案例是該國一名醫生上周向委員會報告的,提出申請的未成年人罹患晚期重疾。
  • 荷蘭醫生遭訴違反安樂死法 被指該國首起公訴案例
    原標題:荷蘭一醫生被訴違反安樂死法 英媒:系該國第一起公訴案例參考消息網11月12日報導 英媒稱,荷蘭一名醫生將成為第一個因違反荷蘭安樂死法而被起訴的醫生。這名醫生曾在一名74歲女患者的咖啡中加入鎮定劑,隨後在其家人按住她的情況下給她注射了致命藥物。
  • 荷蘭安樂死合法化會不會引發連鎖反應
    4月10日,荷蘭一院(即上院)以46票贊成、28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一項「安樂死」法案,使荷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去年11月28日,荷蘭二院(即下院)已經以104票贊成、4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這項法案。
  • 全世界最自由的國家, 允許安樂死與性交易, 當地人民依舊秉公守法
    荷蘭這個國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大家對於荷蘭的印象大部分都是當地的田園、風車以及當地的足球文化。而荷蘭實際上不僅僅是高度發達的國家,還是全世界最自由的國家。有多自由呢?  而當地不僅性交易是合法的,還是一個性交易非常發達的國家。
  • 誤認注射藥物醫療糾紛與安樂死
    安樂死,是指對於身患絕症,治癒無望,或者處於難以忍受的極度痛苦之中瀕臨死亡的病人,應其要求,採取措施,使其死亡或加速其死亡。那麼,如何看待誤認注射藥物醫療糾紛與安樂死?下面小編為您詳...1、如何看待誤認注射藥物引起的糾紛?
  • 自殺診所:20年間,幫助1905名患者進行了安樂死
    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地方,它可以讓身患絕症的人在裡面安然的度過最後的時光,這個地方就叫「自殺診所」……現在,英國越來越推動允許「協助死亡」,根西島或將成為英國第一個擁有「自殺診所」的地方。這種想法其實是片面的,安樂死可分為積極與消極、自願與非自願這幾種情況。消極安樂死是停止治療和搶救措施,任由晚期病人自行死亡。這也是一般醫院早就實行的,能夠被人們所接受的。積極安樂死是由醫生用藥物手段加速結束病人痛苦的生命,讓病人安然舒服地離開人世。
  • 17歲荷蘭少女選擇安樂死,受法律保障,父母無法阻止
    簡述安樂死根據荷蘭的法律,只要年滿12歲,就可以選擇安樂死;並且,如果年滿16歲,在父母反對的情況下,也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死。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經過醫生的診斷和評估。如果醫生認為,病人的痛苦是難以忍受,且無法治療,會持續終生的,就可以批准安樂死。
  • 「寵物安樂死」針劑現網購平臺 官方:可致人死亡
    寵物能否安樂死?  近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全國爆料熱線:M17702387875@163.com)發現,網購平臺上出現公開售賣「寵物安樂死」針劑的店鋪,買家僅需提供簡單信息即可購買。  「寵物安樂死」針劑也引發對人體危害的擔憂。
  • 荷蘭計劃合法化12歲以下兒童安樂死,父母同意即可合法終結孩子生命
    據英國媒體《太陽報》10月14日報導,荷蘭政府計劃將合法安樂死的年紀進行調整,1歲到12歲的絕症兒童在父母的同意之下也可以合法接受安樂死。這一政策引起了一些基督教政治家的惶恐和反對。荷蘭衛生部長於戈·德揚(Hugo de Jonge)稱這項政策的調整可以幫助一小部分「沒有絲毫治癒希望,時刻接受痛苦折磨的兒童」。
  • 澳104歲科學家瑞士安樂死 稱無法忍受生活質量下降
    古德爾並沒有患絕症,只是衰老使他的生活質量與行動力大降,令他無法忍受,並一心求死,由於目前澳大利亞只允許罹患絕症的病人安樂死,於是他不得不選擇赴瑞士進行安樂死。據悉,瑞士也是唯一一個允許對外國人實施協助自殺的國家。
  • 著名主持人不忍病痛選擇安樂死,生前最後畫面曝光
    當病人長期遭受病痛折磨的時候,部分國家已容許安樂死這種離開方式的存在。但病人在真正執行安樂死的那一瞬間,他們是什麼樣的狀態?主持人安樂死全過程曝光 最後在兒子懷中睡去2月24日,臺灣著名節目主持人傅達仁的家人公開了他去年6月份在瑞士執行安樂死的最後服藥畫面,令人心碎。對於即將來臨的死亡,傅達仁顯得非常平靜,跟家人開心道別。
  • 安樂死在我國的立法探討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明確以下幾個觀點:第一,安樂死是一種死亡狀態,不是死亡原因,故它不能與自然病亡、病理死亡和意外死亡這三種死亡原因並列為第四種獨立的死亡原因;第二,安樂死的對象是當代醫學上無可挽救其生命的痛苦的瀕死者;第三,安樂死是人工控制的死亡狀態,其目的重在使病人「安樂」,不在使病人「死亡」。
  • 徘徊在生死之間——淺談「安樂死」的歷史與將來
    □小茜    安樂死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國內外醫學界、哲學界和倫理學界討論最為熱烈的問題之一,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見。「安樂死」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無痛苦的、「幸福」(這取決於個人觀點)的死亡。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痛苦的死亡,安然地去世;二是無痛致死術,為結束患者的痛苦而採取的致死措施。
  • 安樂死在我國合法嗎?回顧中國安樂死第一案
    積極安樂死指主動採取促使病人死亡的措施,結束其生命;消極的安樂死,即對搶救中的病人如垂危病人不給予或撤除治療措施,任其死亡。02案件回顧1986年6月,王明成59歲的母親夏素文因肝硬變腹水昏迷,經醫院多方搶救仍不見好轉,院方表示已無回天之力。
  • 為什麼安樂死,難以實行?2個問題給你解釋
    主動安樂死也稱積極安樂死,是根據患者或家屬的要求,有意識地對不可逆轉的患者採取主動結束患者生命的方法,迅速完成死亡過程,減少患者的痛苦,讓患者安然死去。被動安樂死亦稱為消極安樂死,是目前在醫院常見到的現象。患者身患重病,喪失了自主選擇能力甚至失去了語言功能。在這一情況下,有他人做出決定終止維持病人生命的一切治療措施,任其自然死亡。好死,真的不如賴活著?
  • 104歲科學家瑞士安樂死 古德爾表示其他國家應該將安樂死程序合法化
    2018年5月10日訊,中國日報網5月10日電(妮思娜) 據美聯社9日報導,澳大利亞104歲科學家大衛·古德爾10日將在瑞士一家輔助死亡機構結束自己漫長的一生,完成他的安樂死計劃。他告訴記者,如果能選擇臨終音樂,他會選擇《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並且對著鏡頭用德語哼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