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此人死前寫了七個字,皇帝因此下令廢除一個酷刑

2020-12-17 輪迴千百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歡迎閱覽今天的歷史轉盤。

清朝雍正年間,有一人,名曰:俞鴻圖,此人是康熙五十一年進士,在雍正十年的時候,選為庶吉士,說起來一直是個芝麻綠豆官,在京城幹些無關緊要的事,但是後來卻出任了河南學政,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要說俞鴻圖能從一名小人物做到河南學政,還頗有一點傳奇色彩。根據野史記載,說有一次,雍正正在和朝中大臣議事,幾位以允祿為首的王爺大臣以議事為題,給雍正皇帝難堪,讓雍正皇帝下不來臺,正在這個時候,一名小吏突然走到允祿面前說道:王爺,剛才皇上已經說過,旗務的事情另有安排。請各位王爺遵旨而行。這時,八王爺允禊厲聲喝道:你是什麼東西,這裡哪有你說話的份。只見這名小吏回道:回八王爺,臣乃內務府筆帖式俞鴻圖。

話說這天也不知道俞鴻圖是不是吃錯藥了,膽子如此之大,竟然和幾位王爺公然叫板,把幾位王爺氣得不輕,八王爺說道:滾一邊去,這沒你說話的份。

俞鴻圖卻說道:八王爺,雖然我只是一名小吏,但是,今天皇上也沒有說官小就不可以說話,倒是現在有人要違抗皇上的旨意,諸位大人,請問我哪裡有說的不對嗎?朝堂一下子靜了起來,大家都不敢接話。

此時,雍正皇帝回過神來,用奇異的目光看著這名小吏,心想這個人竟然可以讓囂張的八王爺吃癟,心情大好,認為此人可用,於是說道:俞鴻圖,從現在開始,朕封你為御史,任職都察院。就這樣,俞鴻圖這位小吏,藉助著這次"八王議政"風波,一躍成為了欽差大臣。

可是官越大事就越多,這不好多人求俞鴻圖辦事,但是,俞鴻圖本人並不貪財,最重要的原因是雍正皇帝在位期間對官員管束比較嚴厲,貪汙受賄更是決不姑息,俞鴻圖可不想在這上面栽跟頭,但是,有一句話叫做,日防夜防,家賊難防,這不家裡人把俞鴻圖坑了。

在一次科考中,他家裡的僕人為了收取考生的賄賂,與他的妻子林氏串通幫助考生作弊。林氏將考試的試題資料貼在俞鴻圖的衣服中,待得俞鴻圖將衣服穿出去後,再由僕人將資料撕下來傳與考試的考生,外面的僕人也用同樣的方式將資料帶進考場。當時,俞鴻圖並沒有發現這件事情。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考生們一個傳一個,一時間鬧的沸沸揚揚,滿城風雨,這件事被傳到了俞鴻圖死對頭河南巡撫王士俊耳中。

雍正十一年,河南巡撫王士俊參奏俞鴻圖貪汙受賄,洩露考題。雍正皇帝當場震怒,派遣戶部侍郎陳樹萱前往河南,會同山西、河南總督審理俞鴻圖一案。要求不得徇私,否則嚴懲不貸,當即戶部侍郎迅速審理此案,審理中,俞鴻圖說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自己也沒有收取賄賂,直到其妻子和僕人承認收取賄賂和洩題,俞鴻圖一看不承認也不行了,當即認罪,承認收取賄賂達萬兩白銀。戶部侍郎陳樹萱隨即將此事上報刑部,提議處斬俞鴻圖,刑部上報雍正皇帝審批,雍正十二年三月十二日,雍正皇帝批准奏請,處斬俞鴻圖。

令俞鴻圖的親家鄒士恆為監斬官,對俞鴻圖處以腰斬之刑,說起來這有點慘無人道,讓你親戚來監斬你。

話說劊子手行駛酷刑的時候,你要是給錢,可以讓你死得痛快些,少受點苦,但是鄒士恆沒敢告訴俞鴻圖要將他腰斬,致使俞鴻圖沒準備錢給劊子手,所以,可想而知,劊子手將俞鴻圖慢慢地跺成兩半,俞鴻圖當時沒死,在地上打滾,慘叫連連,聽的人是不害而慄,俞鴻圖強忍疼痛,用自己的血在地上接連寫了七個"慘"子,痛苦的死去。

事後,監斬官鄒士恆將刑場情形向雍正皇帝上奏,雍正看後,覺得這種刑罰太過慘烈,遂下旨封刀,廢除此刑罰。

總結:小編認為,俞鴻圖雖說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受的賄賂,但事後,絕對是知道的,但是還是抱有僥倖心理,真可謂可惜可嘆可悲。所以,小編告訴大家,做任何事一定要慎思而行,知錯而改,方可成器。引用一句話那就是: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慘慘慘,此人被腰斬後連寫七個慘字!真的有那麼慘嗎?
    腰斬(形象圖)根據考證,腰斬最早起源於商朝,歷朝歷代都有遭受腰斬刑罰的名人,著名的就有秦朝丞相李斯、西漢御史大夫晁錯、唐朝高僧辯機、明朝文學家方孝孺等等,由於腰斬相當慘烈殘忍,直到清朝雍正年間才被雍正皇帝廢除,今天小編要介紹的人物,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被腰斬的人,他叫俞鴻圖,就是因為他,雍正皇帝才廢除腰斬刑罰。
  • 生不如死:歷史上有哪些人,遭受過這種痛感極限的酷刑?
    1630年,一代名將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令凌遲處死,被用漁網罩住(讓肌肉突出以便下刀)後,被剮了3543刀,慘烈致死,而圍觀的民眾竟然爭相購買袁崇煥的肉去吃;就在大明王朝滅亡前五年,1639年,忠臣鄭鄤由於得罪當時的內閣首輔溫體仁,被汙以罪名凌遲處死,當時,劊子手一邊割肉,一邊一條條地進行出售,很多市民甚至買肉去做藥引子,對此當時目睹慘狀的計六奇寫道:
  • 此人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自己精通漢語,建國後為何下令廢除漢字?
    胡志明精通漢語,獨立建國後,為何立馬下令越南廢除漢字?漢字圈國家中最先領導廢除漢字的,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越南使用漢字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西漢末年,漢字開始傳入越南,並且逐步擴大了影響。 越南上層社會把漢語文字視為高貴的語言文字。
  • 受刑人的上半身會在地上打滾半個時辰才死
    朱棣聽罷大怒,下令誅其十族,並腰斬方孝孺。傳說被腰斬後,方孝孺還以肘撐地爬行,以手蘸血連書十二個半「篡」字才斷氣。透過六百年前的史書,我們似乎還能感受到那陰森的刑場,腰斬這種如此殘忍的行刑手段,極其符合當時大明王朝封建集權步入巔峰的病態。
  • 用血寫下了7個字!
    話說朝雍正年間,有這樣一個小官,活著沒啥名氣,死得卻轟轟烈烈,死後更是聲名遠揚,因為他被腰斬後,還用鮮血連寫了七個慘字。
  • 高官被斬首死前大呼:我有免死金牌!皇帝:不長眼,看背面咋寫的
    高官被斬首死前大呼:我有免死金牌!皇帝:不長眼,看背面咋寫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一說古代一個非常特殊的物件,叫「免死金牌」。這玩意兒現在可沒有了,畢竟咱現在是個法治社會,人人平等,不可能讓你有機會殺人放火卻不追究責任。
  • 古代皇帝下令株連九族,為何族人不提前逃走?留下的才是聰明人
    這也被記載到了《漢書·刑法志》中。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連坐制也有了演變。族刑連坐制就是其中的一個變種,這是古代刑法中族誅的一種。視所犯罪狀的輕重分別予以誅三族,誅九族等懲罰。三族一說為「兄弟,父母,妻子三族」,一說為「父族、母族、妻族」。
  • 清朝近300年歷史,配享太廟者26人,但漢人卻只有他一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為人臣者最大的榮耀,不是生前獲得多大的權柄,而是死後配享太廟。但歷朝歷代,能夠配享太廟的大臣實在少之又少。滿清統治者在入關後,雖然為維護自身統治極力拉攏漢族大臣,但真正能夠獲得他們信任的卻沒有幾個。至於說配享太廟,在清朝近300年的歷史上,漢族大臣只有一個。此人是誰呢?他又做出了何種貢獻?
  • 伍廷芳:一個在中國廢除了凌遲酷刑的人
    這位大哥是個廣東人,但卻系統的接受了英國的法律教育,並且成為了一名在英國和香港可以執業的大律師;他被李鴻章招募進入晚清政府,成為了洋務委員,並且還被派駐過美國出任大使;在他的主張下晚清政府廢除了「凌遲」、「梟首」等酷刑;武昌起義後,這個大哥作為軍政府的談判代表參加了與清廷的談判,達成青帝退位協議;北洋政府時期他出任了司法總長,並且在民國政府時期還出任過外交部長……。
  • 從冗繁公文,談崇禎皇帝之死
    一篇散文或詩歌寫得不好,只不過沒有人看而已;一篇公文處理不好,那就可能會誤事兒。      公文寫作究竟有多重要?當你讀完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這個文,你就明白這可真不是一件小事兒。別說我是在談歷史,這個歷史故事裡面的每一個人物和公文都是有據可考的;也別說我在拍瞎話,文章無小事,文字大似天。你不仔細,你可能在無意中做了一名冗繁公文的製造者,你也可能糊裡糊塗地成為一名冗繁公文的受害者。
  • 漢字在越南屬高級官方語言,卻因胡志明備受打擊,他為何下令廢除
    越南是位於中國南部一個鄰國,他們和中國有很深的淵源,曾經在越南古遺址出土寫有漢字的文物,他們為此求助中國進行文物鑑定工作。除此之外越南的很多古建築上,都是刻有中國漢字的,但是很少有越南人會說中國話,能認識漢字,這是為何?
  • 孫若微生父景清是怎麼死的?歷史上的他比《大明風華》中慘太多
    《大明風華》是一部以明朝歷史為背景的古裝電視劇。該劇最初的故事發生在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軍攻入京師應天府(今南京),建文帝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削髮神秘消失,朱棣成功篡奪了皇位,成為明朝歷史上的第三任皇帝。
  • 此皇帝發明了三種酷刑,施刑者是三種動物,囚犯寧死都不願受刑
    古代最讓人懼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各種殘忍至極的酷刑折磨。今天我們講一個人,一位皇帝,他發明了三種讓人生不如死的酷刑,受刑者情願馬上被處死都不願受刑。  皇帝發明酷刑這種史料很常見,比如紂王開創炮烙酷刑、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創的剝皮揎草等等這些極度殘忍的酷刑,可他們開創的酷刑都不如這位小國皇帝發明的刑罰殘忍,這個小國皇帝就是南漢高祖劉龑。
  • 朱元璋要求大臣說真話,此人寫了17000字,結果被重打20大板
    導語: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其性格充滿矛盾,一直要求身邊人說實話真話,當大臣真的指出他哪裡不好,卻大怒處罰。真的是應了那句老話—伴君如伴虎,做他的臣子更是難上加難。結果在交上去的摺子中發現有個人寫的非常多,足有厚厚一沓,不用看就知道是誰。此人叫茹太素,刑部侍郎,本人正直敢言,唯一的缺點就是每次寫奏摺總是廢話太多,明明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事,他可以寫個八百字,朱元璋對他說過好幾回也不見改。看到如此厚一沓朱元璋就頭大,所以就叫中書郎王敏念給他聽。果然奏摺前期寫的都是一些完全不需要寫的客套話。
  • 太子接駕來遲身邊官員被降罪,他受盡酷刑不說太子一句壞話
    在古代,太子是距離皇位最近的一個人,但是如此近的距離能夠順暢走過去的也是非常少的,歷史上有很多為太子,但最後能夠繼承皇位的數量少之又少。在明朝時期太子接駕來遲,身邊官員被降罪,他受盡酷刑不說太子一句壞話,此人就是黃淮。
  • 光緒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緒帝暴崩,享年38歲,廟號德宗,諡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葬於清西陵之崇陵。光緒皇帝之死一直是一個謎團,無數研究者至今仍未確定光緒是否是被他人毒死?如果是的話,又是被誰呢?
  • 14歲嫁給皇帝,23歲哭瞎雙眼,皇帝死前說:她死後,與朕同葬
    作為朱元璋的玄孫,明英宗朱祁鎮可以算是明朝比較出名的帝王,他當過俘虜,當過兩次皇帝,這個經歷在明朝帝王中僅他一人。他還廢除了殉葬制度,功在千秋。整體來說,明英宗算是一個不錯的帝王,特別在他二次登基之後。
  • 此人是古代著作最多的皇帝,一生寫了一千多萬字,堪稱著作等身
    古代皇帝中,要說哪個人著作等身的話,無疑是雍正了。那麼,雍正究竟寫了什麼樣的著作呢?雍正45歲繼位,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三位皇帝。雍正的繼位,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都認為雍正是「矯詔奪位」。這讓雍正非常煩惱。
  • 胡志明漢語出色,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為何建立了越南卻要廢除了?
    在這其中,還有一個國家,當初建立這個國家的人,卻下令要把漢字廢除,這個人就是胡志明。可能有人覺得他是因為對漢字不熟悉才會做出這個舉動,但是相反的是,他對漢語十分精通。胡志明在建立越南的過程中,中國曾經給了他很多的幫助。因此越南和中國的關係是非常好的。胡志明本人也曾在中國待了二十多年,不但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就連毛筆字也寫得十分出色。
  • 中國最偉大的皇帝,死前做了一個殘忍的決定,體現了帝王的智慧!
    中國最偉大的皇帝,死前做了一個殘忍的決定,體現了帝王的智慧! 「立子殺母」源於褚補《史記·外戚世家》,褚先生在對後世的良苦用心的同時熱情讚美了漢武帝。但褚先生顯然是低估了漢武帝的智商,因為漢武帝不可能不知道後媽殺侄子要比親媽殺兒子來得快得多。這是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