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學校慶日說說燕京大學

2020-12-11 賈哥說

今天是五四運動99周年紀念日,又是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日,北京大學前身是1898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1898年6月,光緒皇帝正式宣布變法,7月4日,批准設立京師大學堂,同年年底,大學堂正式開辦。所以北京大學之前的校慶日是12月17日,因為北京大學是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和主力軍,在1953年的時候,北京大學把校慶日改為了5月4日。

1898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位於沙灘馬神廟街公主府,緊接著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位於沙灘馬神廟街公主府舊址的大學堂校舍被俄、德侵略軍強佔,當然房屋、儀器、書籍、設備等遭到嚴重破壞,從1902年起,清廷在舊址恢復京師大學堂的同時,對學校建制、辦學規模及模式進行改革。1908年,光緒皇帝在世的最後一年,準予將800多平方丈的漢花園土地撥給大學堂使用。1916年6月,時任北大校長胡仁源和預科學長徐崇欽向法國人創辦的比利時商辦儀品地產放款公司訂立借款合同,貸款20萬銀元,擬在漢花園新建一座大樓,以作預科學生寄宿舍之用。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為新一任北大校長,1917年1月4日上任。在他的主持下,1918年8月大樓建成。當時就因建築的主體用紅磚建成稱之為「紅樓」,這裡就是1916年至1952年期間,北京大學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原北京大學校部、文科及圖書館所在地。這個時期北京大學提出了兼容並包、思想自由的辦學思想,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也是在這個時期,可以說北京大學的巔峰就是在這裡。

那貌似燕京大學和5月4日沒什麼關係,但是燕京大學和北京大學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現在經常把北京大學主校園稱為燕園,是因為現在的北京大學校園就是之前燕京大學的校址。1952年院系調整,燕京大學被撤銷,北京大學才搬到燕園辦學。下面就切入正題,開始說說燕京大學及其校長司徒雷登。

1916年美國美以美會、公理會、美北長老會,英國倫敦會將三所教會學校合併,這就是燕京大學前身了。1919年,司徒雷登受聘成為新成立的北京燕京大學校長。聽起來這履歷青雲直上頗為風光,但其實當時的燕大,所有的財產僅僅是:五間課室,三排宿舍,一間廚房,一間浴室,一間圖書室,一間教員辦公室,而最要命的是沒有錢。梅貽琦執掌清華期間至少經費是充裕的,司徒雷登的燕京大學則是一文不名。所以在司徒雷登的自傳中,他將自己比作乞丐,在中國政要和美國富人之間周旋籌款,而後騎著毛驢走遍北平為燕大尋找新校址。

1921年—1926年,曾為多座在華教會大學進行過設計的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接受聘請,為燕京大學進行了總體規劃和建築設計,建築群全部都採用了中國古典宮殿的式樣。 僅僅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司徒雷登便把一個幾乎一無所有的爛攤子,建成了如今未名湖畔中西合璧美輪美奐的燕園。這所中國近代最為知名的大學,不僅有大樓,更有大師。司徒雷登打破教會學校的限制,不拘一格囊括周作人、馮友蘭、俞平伯、謝冰心、錢穆、顧頡剛、錢玄同、埃德加·斯諾等當時最有名的教授,並與哈佛合作成立了至今仍在運轉的享譽世界的哈佛燕京學社。

當年燕京大學絕對不遜於當今北大,建校的短短的33年間,註冊學生不到一萬人,卻出產了4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二戰時,中國駐各大城市的新聞特派員,十分之九都是燕京大學的畢業生。據統計,至1937年,燕京大學收到的捐款高達二百五十萬美金,但司徒雷登本人卻過著十分清苦的生活,辭世之時與梅貽琦同樣身無長物,兩袖清風。

1926年,司徒雷登的妻子艾琳病逝於燕園,他一生未再續娶,每天清晨都去妻子的墓前靜坐禱告。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憲兵隊闖入燕園,逮捕了18名燕大師生,其中就包括司徒雷登。他在山東的集中營被關押了四年,出獄後的第二天,就著手重建燕大,當年的10月10日,燕京大學又開學了。1949年,司徒雷登在中美關係的僵局之中黯然離開北京,回到美國三個月後即中風,後半生臥床不起。

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調整,燕京大學民族學系、社會學系、語文系(民族語文系)、歷史系併入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併入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經濟學系併入中央財經學院(今中央財經大學);工科併入清華大學;文、理科併入北京大學,北大遷至原校園「燕園」,燕京大學被徹底肢解。

畢業於燕京大學的冰心談論司徒雷登時曾說:」他能夠叫出學校裡每一個人的名字,不管是學生、敲鐘的,還是掃地的。「「這團體上上下下、前前後後,總有成千上萬的人。這上千上萬人的生、 婚、病、死四件大事裡,都短不了他。你添一個孩子、害一場病、過一次生日、死一個親人,第一封短簡是他寄的,第一盆鮮花是他送的,第一個歡迎微笑、第一句真摯的慰語,都是從他來的……」

司徒雷登臨終,留下了兩個遺願,一是將周恩來送給他的明代彩繪花瓶還給中國,二是將自己的骨灰運回中國,安葬在燕園妻子的墓旁。可惜半個世紀之後,燕園變成了北大的燕園,妻子的墓地成為了北大的體育活動場所,而他們相濡以沫居住的臨湖軒成為了北大的會客廳。

偌大的燕園,卻容不下一個司徒雷登。後人只能將他的遺骨輾轉歸葬他的出生地——杭州。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北平大學,到底啥關係?
    很多看故事的人就發現歷史上,有三個大學和北京大學有關:北京大學,北平大學,燕京大學。中國最古老的大學是哪個大學?應該大部分人不說去說那個千年學府-湖南大學吧,實際上上最古老的大學就是北京大學。咱先介紹北京大學,再說燕京大學,其實兩個大學真不是一回事,曾經的北京大學是國立大學,而燕京大學是私立教會大學。最早的北京大學老校園很破很小,而燕京大學校園(現在的北大校園,俗稱燕園)卻是按照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建造,皇家氣派,美輪美奐。
  • 你知道北京大學與燕京大學的淵源嗎?
    說到北京大學與燕京大學的淵源,便要不得不提一個人——司徒雷登。1876年6月,司徒雷登生於杭州,父母均為美國在華傳教士。1904年開始在中國傳教。1908年任南京金陵神學院希臘文教授。1919年起任燕京大學校長、校務長。
  • 北京大學是兩所大學合併的:用北京大學的名字,用燕京大學的地方
    現在的北京大學是由北京大學和燕京大學合併而成,因此取了前者(北京大學)的名字,用了後者(燕京大學)的地方。原北京大學的舊址,就是現在的北大紅樓,在地圖上面的位置如下所示。原北京大學的舊址北京大學是清朝所辦的「京師大學堂」,民國元年1912年更名為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是基督教會所辦,建於1921年,就在北京西郊的燕園。
  • 歷史上的燕京大學和如今的北京大學,到底有著怎樣的淵源?
    老有人說燕京大學是北京大學的前身,這裡需要給大家糾正一下,燕京大學並沒有改名為北京大學。燕大是燕大,北大是北大,這是兩所不同的學校。燕京大學創立於1919年,而北大創立於1898年,比燕京大學早了20多年,當時還叫做京師大學堂,算得上是近代中國第一所大學。
  • 燕京大學曾與北京大學齊名,被稱為最美校園,為何僅33年就消失了
    多數人對於燕京大學的認知更多的是來自於如今的北京大學,認為燕京大學是北京大學的前身。但其實這是兩所性質完全不同的大學,而且二者並沒有任何的隸屬關係。只是在當年的拆分過程中,燕京大學的文、理科併入北京大學,同時北京大學繼承了燕京大學的校舍。
  • 燕京大學為什麼要改名為北京大學呢?事情不是這樣的,看完秒懂!
    燕京大學為什麼要改名為北京大學呢?事情不是這樣的,看完秒懂!燕京大學並沒有改名為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因其特殊的身份在上世紀中葉高校調整過程中被取消,其後北京大學佔據了燕京大學的校舍等資源。而燕京大學則被取消了辦學資格和條件成為了歷史。
  • 北京大學燕京學堂舉行2017年開學典禮
    央廣網北京9月11日消息(記者王楷)9月10日,北京大學燕京學堂舉行2017年開學典禮。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燕京學堂院長袁明、燕京學堂特聘教授何亞非、張隆溪,愛爾蘭駐華大使Eoin O'Leary等出席了開學典禮。
  • 招生信息 | 2019級北京大學燕京學堂中國大陸學生招生直播宣講會(吉林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本次活動將在北京大學發出直播信號,在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設置分會場,以「多校聯動、互動直播」的模式,與眾多關心燕京學堂項目的學子進行互動交流。燕京學堂歡迎2019屆應屆畢業的同學(不限專業),以及所有對燕京學堂感興趣的同學前來參加。
  • 北京大學燕京學堂「中國與世界:關注、探討與展望」高端學術論壇開幕
    2016年12月12日上午,由北京大學燕京學堂主辦的「中國與世界:關注、探討與展望」高端學術論壇在北京大學開幕。來自中國、英國、美國、加拿大、德國、瑞典、新加坡等國家的人文社科領域頂尖學者匯聚一堂,以「中國與世界:關注、探討與展望」為主題,就「新環境下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展開深度對話。
  • 燕京大學漸漸模糊的背影
    就拿燕園來說,北京大學裡成群結隊的遊客,幾乎沒人知道,這處舉國聞名、風光旖旎的園子,從前的主人是燕京大學。1951年,燕京大學被教育部接管,第二年,學校被分拆、合併,北京大學從沙灘遷移至此,開始使用這個校園。燕京大學,仿佛從未存在過。時間回溯到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燕京大學遊行隊伍高呼燕京大學同志們萬歲!
  • 北京大學將寒假延長兩周,校慶日假期取消
    1月9日,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通知稱,根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貫徹落實教育部、北京市關於做好寒假相關工作的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經學校研究決定,2020—2021學年春季學期開學時間改為2021年3月8日。也即1月25日-3月7日學生放寒假,期間教職工輪休;學生寒假較此前校歷安排的假期向後延長了兩周。
  • 北京大學燕京學堂2020級中國大陸地區學生招生簡章
    北京大學燕京學堂自2014年8月正式啟動了大陸學生招生,同年10月啟動國際及港澳臺地區招生。
  • 司徒雷登創辦的燕京大學,名氣很大,後來被拆分給5所大學
    其中,不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等頂級名校。時光如梭。100年過後,許多人已經忘了,在這批頂級名校名單裡,曾經有一所叫「燕京大學」的大學。讓我們把目光投向100年前的1919年。1919年,美國人司徒雷登將北京匯文大學、通州華北協和大學、北京華北女子協和大學這幾所由英美教會創辦的大學合併在一起,組成了一所新的綜合性大學。這所新的綜合性大學最初命名為北京大學,但中國已經有了一所由京師大學堂改名而成的國立北京大學,為了避免混淆,遂接受誠靜怡博士的建議命名為燕京大學。司徒雷登親自擔任燕京大學的校長。
  • 北京老照片:1941年3月的燕京大學
    1941年3月的燕京大學(其校址即北京大學主校園燕園)。創辦於1919年,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之一1928年春,燕京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已經躋身於世界一流大學之列這是燕京大學的貝公樓。
  • 北大舉行燕京大學校友返校活動
    4月23日,燕京大學校友返校活動在北京大學校長辦公樓禮堂舉行。兩百餘位燕京大學校友參加了大會,與昔日同窗團聚,共敘友情。會議由燕京大學校友會副會長蔣彥振主持。大會開始,校友們首先全體起立,在現場鋼琴伴奏和指揮下合唱國歌和燕大校歌,唱到動情處,許多校友都紛紛落淚。
  • 冷知識:校慶日不一定是學校成立當天,其紀念意義不為人知
    實際上,哈工大校慶日並不是哈工大成立這天。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前身是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學校於1920年10月17日舉行開學典禮,設有鐵路建築和電氣機械工程兩個學科。1928年是哈工大校史上特別重要的一年。學校的隸屬關係發生了變化,改由中華民國東省特區領導,學校的名字改為哈爾濱工業大學。
  • 燕京大學能否重現輝煌?
    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貢獻給了燕京大學。重新評價司徒雷登,必然引出重新對燕京大學進行歷史定位的問題。近年來,民國時代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等國立大學,都得到了正面的評價,南開大學等私立大學也得到了正面的評價,但燕京大學這樣的教會大學,還沒有得到正面的評價。實事求是地弄清這個問題,恐怕比解決司徒雷登身後的個人歸宿更有意義。
  • 老照片:北大燕園1931年,環境優美的燕京大學
    燕京大學(Yenching University),是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之一,也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之一,創辦於1919年,司徒雷登任校長,曾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在國內外名聲大震。
  • 曾是中國第一高校的燕京大學,看看1920年代的大學生活
    1928年春,燕京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到1930年代已經躋身於世界一流大學之列,在國內外名聲大震。中國高等學校1952年院系調整中,燕京大學被撤消 。文科、理科多併入北大,工科併入清華,法學院、社會學系併入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校舍由北京大學接收,其建築仍為燕京大學原址。
  • 反認他鄉是故鄉.被誤解的司徒雷登——創辦燕京大學
    年初,42歲的司徒雷登應北京匯文學校理事會的邀請來到北京,計劃籌建燕京大學。燕京大學的前身是規模很小的教會大學,後被義和團焚毀,重建後由司徒雷登接手。後來燕京大學成為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