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賞識幫助孩子,不要用錯誤的方法去忽略孩子

2020-08-27 育兒萬家

下一代的教育可能是每個家長心中最重要的事情。為了培養優秀的孩子,我們投入時間、金錢,不惜代價地把他們送到各種特殊的班級。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已經減少了我們孩子的陪伴。你應該知道,父母應該是真正陪伴他們很久的人,起到以身作則的教書作用。

我們在塑造嬰兒方面起主導作用。這種影響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動作中都是微妙而重要的。這是他們父母的教育,就像春風化雨,潛移默化。

我相信每個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期望。我希望他自信、大方、開朗。那麼,我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我們的孩子培養這些特質,讓他成為一個自信的人呢?」「賞識教育」在這方面會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欣賞,即欣賞、認可,要求我們看到寶寶的優點,並加以鼓勵和引導,讓孩子越來越自覺地展現自己的好一面。

在「賞識教育」下,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引導他們走向世界。那麼什麼是賞識教育呢?

什麼是賞識教育?

欣賞並不是所有的欣賞和讚美,而是要對孩子有一個選擇、一個學位、一個方向的積極引導。這種教育方法作為六種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教育是一種溫情教育。

在近千年傳統教育的束縛下,許多家長仍然相信權威,認為應該用非常端莊的外表教育孩子,讓孩子聽自己的話。難怪,太冷了,反而會讓人抗拒。

適度,但人們願意傾聽。這就像一個古老的寓言,風和太陽打賭路上的行人會脫掉外套。風大時,行人把外套裹得更緊。太陽出來後,給行人帶來了舒適的溫暖,行人不自覺地脫下外套,享受著溫暖。

所以,賞識教育就是讓我們像太陽一樣,有溫度教孩子,而不是做一個冷酷嚴厲的老師。

在過去的幾年裡,熱播劇《小歡樂》引起了很多關注。它描繪了許多不同的父母和孩子,每一個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這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借鑑,也引起了很多反思。

例如,英子的母親一直對她要求很高。每次英子做不好,她都會用冷言冷語攻擊她。有一次,小女孩在考試中得了第二名。回家後,她被媽媽諷刺說:「考第二名有什麼樂趣?」

的確,第一人身上帶著更加耀眼的光環,讓家長們面對更加光榮。然而,在適當的鼓勵下,孩子們可以從第一個衝到第二個。

我們可以想想孩子聽到母親的話時的反應:只要他不是第一個,你就永遠不會滿意。我工作很努力,但是你對我說,我有多努力,還有什麼意義,我根本不想學習!

事實上,孩子們不想成為考試的第一名嗎?孩子不是為第一名而戰嗎?為什麼家長一句話就能忽略所有的努力?

在賞識教育下,我們應該肯定孩子的付出,告訴她父母看到了你的付出,相信你能做得更好,下次第一個一定是你!

你認為孩子們更喜歡哪兩種不同的反應?她將繼續前進的動力是什麼?

賞識教育雖好,但要適度,不能濫用。

通過以上的例子,我相信你已經意識到欣賞的重要性。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把握恰當的措施,正確引導孩子,而不是陷入誤區,盲目引導?

不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讚美

比如,我家的孩子考了99分,鄰居家的孩子考了90分。

當我們讚美我們的孩子時,我們只需要關注和讚美我們的孩子。有些家長用錯誤的方式表達。

他們會說,「你很棒。「你比你鄰居的XX考試好多了。」事實上,這種對比表揚根本沒有必要。這也可能導致嬰兒和鄰居的孩子之間產生不正常的敵意和競爭感,影響他們之間的關係。

每個人都很有競爭力,成年人和成年人都一樣。但在處理這種比較時,成年人需要更加理性和明智。

否則,孩子這次考試比鄰居考得好。他很高興。如果下次考試他考得更差,他會很不高興的。更嚴重的孩子也會產生這樣一種誤解:只有英雄才能以成就來評判。

保證表揚的相稱性

據說東西是珍貴的,因為它們是稀有的。如果有些東西太容易得到,它就會變得很普通,很便宜。因此,我們應該關注孩子的不同表現,給予不同的鼓勵。

孩子自己繫鞋帶,孩子照顧其他小夥伴,孩子考試進步等等。面對這些情況,我們不能稱讚「你做得很好」。

否則,久而久之,這句話就會失去意義,當你再說一遍時,它將不再具有積極的激勵力量。

適當的批評和警告也是必要的。

孩子們還小,對許多事情一無所知。有時他們分不清是非,也不明白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危害。

這時,我們應該直接指出問題,告訴孩子們這樣做是不好的。下次,我們不應該這樣做。有些家長害怕批評孩子,怕傷害孩子的自尊,這也是錯誤的。

賞識教育該怎麼辦?

父母和朋友要記得堅持

這種有意識的肯定和鼓勵,為了真正發揮作用,不是幾天就能見效,而是要長期堅持成為一種習慣。

而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方法不僅可以用來和孩子相處,還可以用來面對朋友和同事。看到別人的優點,表達自己的欣賞,可以大大改善人際關係,我們自己也會成為更好的人。

這種堅持,在面對頑皮的孩子時,很容易失掉功勞。和孩子在一起是對脾氣的考驗。他們不順從,因為他們在探索一切未知的事物,我們已經看透了他們眼中所有的奇異事物。

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對孩子們保持好脾氣,從他的錯誤中看到他的努力。

不要機械地表揚

有時候我們很忙很緊張,這是成年人會遇到的。在這一點上,孩子可能有了一個獨特的發現或做了一些非常困難的事情。

當他來到你面前,他用飛揚的眉毛向你展示。不要因為你很忙而忽視了他對別人認可的渴望。不要機械地說,「你做得很好。現在你自己去玩吧。」

這種機械式的表揚其實是一盆冷水澆在孩子們的頭上。而對他的打擊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他以後也不會和你分享自己的小進步。

學會因材施教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和需求。不要用統一的標準來對待他們。不要跟著人群去教育孩子,也不要忽視他們真正想要的。雖然他們很小,但卻非常敏感。

例如,有些孩子喜歡跳舞,但是他們的父母讓他們學習畫畫。有些孩子喜歡安靜,適合書法和圍棋,但他們被派去踢足球。

而這種情況之所以經常發生,是因為家長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作品,死板地規劃孩子的成長,卻忽視了自己發展的無限可能。

這時,我們要認真觀察和欣賞他們的長處,發掘他們的長處,培養他們的長處。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關心和尊重。

其實,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自我教育的過程。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認識到賞識教育的重要性,與孩子一起進步。

相關焦點

  • "賞識教育"讓孩子更優秀,家長要善"識"孩子潛能,因材施教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正確的認識天賦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獨特的潛能幫助孩子盡情釋放自己的天賦。會有這樣錯誤的認知其實是因為家長對潛能的認知比較粗淺,由表面的現象對孩子的能力去進行評定,並不利於孩子潛能的開發。
  • 鈴木鎮一:要賞識孩子,不要訓導孩子
    賞識不僅是教育的思維觀念和方法,它更是一種教育者的思維方式、信念以及心態。觀念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旦你把賞識升級為思維方式、信念和心態,教育就會呈現出不可思議的成果。  當我們有一個賞識的心態,我們就能更積極更正面地看待生活、看待人和事物;當我們有一個賞識的心態,我們就能使自己不被生活的那些挫折、痛苦和不如意捆住,而有一份超然的享受能力。
  •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和老師!高明的賞識教育方法
    只要方法得當、因材施教,從來就沒有教不好的孩子!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個創造奇蹟的教育方法:賞識教育。,還用這種方法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早慧聾童,被新聞媒體稱為「周婷婷現象」。很多父母可能覺得,我的孩子這麼不聽話,學習這麼不用功,讓我怎麼去尊重和賞識?
  • 賞識有方,賞識教育講究技巧和方法
    賞識孩子不能是盲目的,而是有計劃,有目的教育行為,因此要講方法和技巧。當然,這要建立在內心誠懇的自覺的基礎之上。賞識孩子,首先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們往往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身上,甚至強迫孩子改變他們的想法,而且對於孩子的意見從來不給予理會和重視,這樣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 孩子任性+自負?可能是誇出來的「毛病」!誇讚孩子要會賞識!
    剛剛聽朋友吐槽,她陪寶貝寫作業,還沒寫幾行,孩子就哭著甩筆而去……原因是剛做了3道加法算術題,開始噘嘴不高興,問:「媽媽,你為什麼沒表揚我?」朋友連忙表揚孩子很棒, 接著指出了一處錯誤,誰知孩子不僅不接受,還哭喊自己沒錯,就是這樣的!
  • 家長應該用表揚與賞識的方法,促進孩子不斷地進步
    家長應該用表揚與賞識的方法,促進孩子不斷地進步人們都有自我表現欲,更喜歡得到別人的賞識。為此運動員刻苦練體力、練技術、練意志。演員用十餘年的功夫磨練表演藝術。尤其是書法、美術作者,傾心研究一生一世,不過是為了表達出自己的審美理想,獲得世人的認可,得到人們的賞識與讚揚。
  • 賞識 ≠ 一直誇獎,你真的會賞識自己的孩子嗎?
    現在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錯位,不是用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優點,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別人家孩子的長處,去比較自己孩子的短處,越比較越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沒必要總去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你就應該祝賀他,這就是母親對自己孩子的賞識。
  • 賞識教育成就自信孩子:期中考試,孩子說穩穩的,沒有問題
    做家長的,要賞識自己的孩子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表揚是肯定、強化孩子好的思想、行為、鼓舞、幫助孩子建立自信,促使他們獲得喜悅、滿足、自尊、自我欣賞等 情感體驗的重要方法。
  • 教育孩子時,應該採用何種方式,是「棍棒教育」還是「賞識模式」
    在涉及到教育這個行業之前,很多人都在問同樣一個話題,孩子究竟應該怎麼教育,我認真想了很長一段時間,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因材施教。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品格,溫潤的孩子,用棍棒教育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怯懦,而那些暴躁的孩子採用寵愛式教育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囂張。
  • 「訓斥」孩子不管用,「鼓勵」孩子說虛偽,「賞識教育」怎麼用?
    當孩子考試成績依然如故時,他們心平氣和地對孩子說,考得還可以,只要努力,總會進步的,或者說,你很聰明,今後只要少玩,專心學習,一定能成為優等生。家長本以為按照專家的觀點去做,孩子的成績會進步。可是,孩子不但不買帳,還說父母「虛偽」,言不由衷。其實,他們教育思想上能有這樣的轉變,確實是一種進步。
  • 賞識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你何愁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可是時間長了,孩子也會知道這不是真實的,孩子會覺得你對他們的成長沒有什麼要求,就會迴避稍微有難度的事情,去學會偷懶安逸,去順應你的誇大其詞的表揚。實際上,做父母的對於自己孩子的某一方面的差異,應該去想方設法的幫助孩子讓其克服困難,去學會掌握,等有了切實的進步以後再去由衷的表揚孩子。
  • 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別讓孩子的天賦埋沒了,變成真的「差生」
    在每個孩子的身上,都蘊藏著一座具有巨大能量的寶藏。父母們應該懂得怎麼樣去點燃他們,學會賞識他們,激發出他們身上的天賦。難道孩子的天賦也需要激發嗎?沒錯,每個孩子都有著來自於各個方面的天賦,只要父母的方式方法對,這就有利於孩子的天賦激發,如果用的方式不對,那麼孩子的天賦就會被壓抑甚至扼殺。
  • 不會賞識還想成功?悄悄帶你了解"配套效應",幫助孩子心理"復位"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著誤區,當看到孩子的優點、長處,他們往往喜在心裡,不動聲色,而對孩子的缺點和錯誤,動輒批評、指責,甚至懲罰。他們沒有認識到,沒有肯定和賞識,孩子就會在抱怨與指責中喪失自尊與自信。自卑的感覺可能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同樣來說,一次表揚,也很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 一味誇獎並非「賞識教育」,正確鼓勵,才能教育好孩子
    不管孩子做了什麼,父母都可以用這些話敷衍孩子的努力行為。也許父母只是隨口一說,但孩子卻會把它當真。孩子就真的認為自己很聰明,自己是真的很棒了。這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錯誤認知,若是遇到一些小困難,孩子很容易遭受打擊,一蹶不振。
  • 兒童早教: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學英語
    英語和我們的漢語是有相似之處,去弄懂其中的共性再去學習,你會發現不僅可以準確發音,還能幫助我們高效記憶單詞。還有英語單詞,英語單詞作為學習英語道路上的重頭陣,是必須要面對的一道難關。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很多人都記不住單詞、導致英語學不好,這倒真不一定是孩子不用功,而是學習方法的問題。
  • 因材施教,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要素!家長要避開育兒誤區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這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總結的孔子教育學生的方法。而現在有些父母對因材施教缺少理解,一味地想讓孩子出人頭地,強迫孩子學這學那,結果卻事與願違。其中的原因是父母沒有注重孩子的自然天性,不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沒有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
  • 因材施教,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因材施教,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學習更加快樂。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的方法,適合孩子的方式方法卻不是那麼多,針對孩子的發育,習慣,志趣,能力等現狀而制定的一些針對性的正向教育方案,我理解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在現在的學校教育中並不常見,學校的教育更多的是照顧全面,而極少部分會針對少數乃至個別孩子單獨教育,這種教育有些情況下叫補課,有些情況下叫家教。
  • 孩子消極情緒怎麼辦?這三招不要忽略,幫助孩子糾正情緒
    文/小熊育兒日記其實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不想要看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在我這一些消極情緒,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帶有著很多的消極情緒,以至於父母根本就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法去應對。可是我們完全沒有想到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培養孩子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而且還很容易讓孩子帶來一些負面的情緒,因為他們是沒有辦法去應對這些壓抑的。
  • 賞識 ≠ 一直誇獎,有多少媽媽真心賞識過自己的孩子? 盧勤談家教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媽媽真心地賞識過自己的孩子? 要用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優點,而不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現在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錯位,不是用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優點,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別人家孩子的長處,去比較自己孩子的短處,越比較越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同的,不要用其他人的教育去衡量自己孩子
    前言:每個孩子的成長是不一樣的,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懂得因材施教,如果盲目的用他人的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有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暴躁,或者脾氣變得非常惡劣,甚至可以隨便恨家長埋怨家長,小陳一開始對孩子還是比較滿意的,但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孩子也開始有所叛逆,畢竟每個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都會和家人發生一些衝突,叛逆是難免的,就要看家長如何和孩子相處,有些孩子明明已經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