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打破固定型思維,培養一個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2020-12-20 騰訊網

這是拂塵記的第444篇原創文章,字數1480,閱讀大概需要3分鐘

先來問大家幾個問題:

1、孩子考試不太理想,班級倒數,你會怎麼批評他?

2、孩子考試得了滿分,你會怎麼誇獎他?

3、孩子在學校,覺得自己不受老師同學待見,你會怎麼安慰他?

4、培養孩子興趣和幫孩子尋找興趣,哪個更重要?

作為家長,你是怎麼說怎麼做的?先想一想自己的答案,再來對照一下哦。

1-1 你真是太笨了,這麼簡單的題,還做錯,太讓我傷心了。

1-2 你太粗心了,本來都會的題,做錯了,真可惜,我相信你那麼聰明,如果能認真仔細一點,一定能考100分。

1-3 這個分數表明你前一陣的學習有問題,讓我們來看看,你到底哪裡沒學好。如果你能努力加把勁,把不會的搞懂,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

2-1你考了100分,你真是太聰明了!

2-2 你考了滿分,我看到你最近的努力了!

3-1 哪個老師、同學,明天我去幫你跟他們好好說說,他們太欺負人了!

3-2 老師都喜歡成績好的孩子,你也努力一點,優秀一點,老師就喜歡你了;同學不跟你好,你也別跟他好!

3-3 你覺得他們不喜歡你,為什麼呢?有什麼具體的事情嗎?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看看問題出在哪裡呢?你怎麼看你自己的呢?喜歡自己嗎?

4-1 尋找興趣重要

4-2 培養興趣更重要

你的答案是哪個呢?

你看出來有什麼區別了嗎?對了,這就是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的區別

那麼作為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跟孩子交流呢?

關於學習成績:要鼓勵表揚孩子的努力過程、分析得失,而不是結果、分數和天賦。

關於失敗:要看到問題的原因本質,而不是攻擊,為他找失敗找原因——粗心

關於人際關係:要先搞清是事實還是想像,要理清思路,找到問題表象背後的本質,跟孩子充分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給孩子力量。

要注重孩子的努力、要養成不斷挑戰的習慣、要懂得失敗的意義所在、學會正確面對失敗的態度,不要過分迷信天賦。

興趣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找到的。

心理學家德韋克做過一項實驗,先通過調查問卷,測試是「興趣養成論」還是「興趣固定論」,然後給他們播放一個非常有趣的關於黑洞的科普視頻,絕大多數學生都很感興趣。

接著,又給他們讀一篇非常難懂的關於黑洞的文章。這時再測試興趣程度,「興趣養成論」的學生仍然保持比較濃厚的興趣,而「興趣固定論」的學生興趣迅速下降。

為什麼呢?因為相信「尋找興趣」的學生,認為總有那麼一件事,命中注定等著他去做,他們認為興趣是固定的。如果剛開始嘗試一件事,就感到了挫折,他們會淺嘗輒止,馬上去尋找下一件事。

所以,興趣往往是培養出來的,克服困難,獲得一個又一個小的成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誇獎,興趣就慢慢被培養起來了。

當然,一個新的興趣、習慣養成,剛開始都很困難,很容易放棄,可以給一定的時間界限,比如說先嘗試3個月。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做一個成長型思維的家長,進入一種新的思維模式,猶如進入一個新的思想世界。

事實上,兩種思維模式看似簡單,但是在生活中,要準確識別出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不斷學習,調整改變,跟孩子一起成長、踐行。

大家好,我是一味禪,若你有類似的困惑煩惱,歡迎來我的「寶媽成長營」,(限時免費中)。

給你意見建議,讓你心情順暢,在陪伴孩子的路上,一起踐行,一起成長,加油!

相關焦點

  • 深度 | 3招,讓孩子打破「固定型思維」,擁抱《終身成長》
    成長型思維模式則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培養的。這就是二者最本質的區別。固定型思維是孩子失敗的「遮羞布」固定型思維模式限制人的成就和成長。固定型思維者通常認為,人的智力是一個定量,天賦是人的關鍵,沒有才能的人才需要努力。他們追求成功,逃避挑戰,害怕失敗和挫折。
  • 判斷成長型、固定型思維的唯一標準!成長型思維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自身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雖然人的先天才能、資質、性格各有千秋,但都可以通過自身努力獲取成功。成長型思維非常顯著的特徵就是不怕丟臉。我有一個大學同學,每當老師提問時,他都踴躍發言,他不怕自己說錯話,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在學習,他這句話對我產生深遠影響。
  • 成長型思維VS固定型思維
    1反映的是固定型思維 2反映的是成長型思維。你們同意哪一項?如果讓你選,你肯定會選2,因為你並不會承認你是固定型思維,你認為如果你選擇了1,你會被人議論,會被你的朋友小瞧你,會被認為你不夠開放,固執等等負面評價,殊不知當你因為在乎被人的非議而違心選擇1時,你已經是固定型思維的呈現了。
  • 固定型思維,殺死愛情的兇手|成長型思維,拯救愛情的法寶
    而另一個男孩努力地做著這些智力測驗,他抬起頭時滿臉開心:「你知道,我就想做這種信息量大的測驗!」其實能力、智力、關係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只不過固定型思維的人把自己困在了「永恆的當下」;而成長型思維的人早已跳出牢籠,大鵬展翅飛上九天。
  • 風靡了美國教育界成長型思維,如何培養?
    「成長型思維」的概念,來源於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的經典作品《終身成長》。根據對能力發展的認知,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和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聰明才智等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
  • 成功的家庭教育,在於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
    說起面向未來培養孩子,一定離不開這個思維 —— 成長型思維。利用成長型思維解決一個個養育問題,如何才能激發和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則很少有人提及。成長型思維來自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教授提出的兩種心智模式——「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s)和「固定型思維
  • 《終身成長》: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培養TA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所有這些都是保證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健康成長最重要的因素。正因為成長型思維模式對我們的孩子如此重要,而這本書的作者也在本書中用科學研究的實證方法證明了人們是可以通過學習來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並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獲得成就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呢?
  • 什麼是固定型思維,什麼又是成長型思維,哪種方式對我們是好的?
    《終身成長》這本書作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他把所有的我們成功與否我們的行為習慣,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我們的家庭,我們的事業等最重要的要素,都歸結為我們的兩種思維習慣的模式。一種叫做固定型思維,一種叫成長性思維,非常的具有說服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什麼是固定型思維,什麼是成長型思維。
  • 固定型思維的人和成長型思維的人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被決定了不會變化,而別人的評價就是給自己下結論。他們極度在意外界評價,重要的不是事情本身的樂趣,而是我要獲得正面評價。固定型思維的人不想暴露自己的不足。為了在短時間內看上去聰明,他們寧可拿自己的前程去冒險。
  • 職場媽媽,如何培養孩子具有成長型思維,分四個步驟
    小結,固定型思維是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而成長型思維是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的、來改變的。02 為什麼我們要培養孩子具有成長型思維孩子終將長大,他都是要獨立面對這個世界,而我們能給予他什麼呢,幫他培養成為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思考問題,有效解決困難,才能更好的在這個世界上生存。
  • 思維決定命運:培養成長型思維,讓孩子實現從平凡到優秀的蛻變
    德韋克將思維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成長型思維」,一種是「固定型思維」。她曾做過一項研究,先是找來了一群孩子,讓這些孩子玩難度逐漸遞增的拼圖,發現孩子可以分為兩大類。二、 「成長型思維」對孩子的重要性1、 所有的美德背後,都是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的孩子,終身都在不斷嘗試、不斷成長,他們不怕犯錯,因為他們把錯誤當成是一個學習的機會,能從中吸取教訓,避免以後犯同樣的錯誤。
  • 如何科學表揚孩子?改變固定型思維,改寫孩子一生成長思維模式!
    當我們發現孩子就是一個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後,我們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大部分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直到童年後期才會成為真正的固定型者的。所以想改變他們,我們父母還來得及。或許您會聽到孩子回家會說幼兒園裡的小朋友:有的同學很聰明,老師會喜歡,有的同學就很笨,腦子不好使,真不想和這樣的孩子玩。
  • 成長型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相信人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成長型思維模式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放鬆和娛樂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但是積極學習成長的工作生活心態,是需要一直保持的,不能鬆懈。如《終身成長》書中所講,要培養自己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即使前期我們能力有限,或者不具備條件,但是具有這種思維模式就能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最終取得成功。
  • 比勤奮更能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成長型思維
    一、什麼是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 科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讓孩子們嘗試解決一個對於他們而言稍微偏難得的問題,一些孩子積極應對的方式令人震驚。他們興奮地說:我喜歡挑戰。或是:我希望能有所收穫。但另一些孩子的想法則截然相反。
  • 成長型思維:終身成長
    當一個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時,他對待成功和失敗的看法會截然不同,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自己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相信自己的潛力是未知的,困難和失敗只是幫助自己進步的挑戰。結果顯示,持有成長型思維的學生,在測試中獲得前20%成績的可能性,是固定型思維學生的三倍;具有固定型思維的學生,則在最低的20%得分的可能性是成長型思維學生的的四倍。
  • 心態決定命運:國外學校都在培養的「成長型思維」,得讓孩子掌握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與其他思維有什麼區別?俗話說,"心態決定命運"。面對同一個困難,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思維,而不同的思維決定不同的心態,所採取的行動截然不同,從而導致不一樣的結果。這個觀點涵蓋了一個風靡全球的教育理念:成長型思維。
  • 讓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
    當孩子通過努力取得進步的時候,為了保護孩子的內生動力,不能給孩子太多外在的獎勵,那該怎麼樣表揚和鼓勵孩子呢? 本講為大家介紹的成長型思維就跟如何表揚和鼓勵孩子有很深的淵源。成長型思維的提出者是卡羅爾·德威克教授,她把人的思維方式分成了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兩種。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後天是不能改變的,也不願意去改變;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也願意通過努力去改變。
  • 家長具備了「成長型思維」,才能引導出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體現了人們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心態。這條信息可能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你的能力永遠不會變,而我正在對你的能力進行評判。也可能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你是一個不斷成長的人,我對你的成長很感興趣。那麼以上兩位孩子的家長(包括我在內)都向孩子們傳遞了哪一種思維模式呢?
  • 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模式——讓心力憔悴的中年老母親輕鬆上岸
    這決定了你是會滿足於既有成果還是會積極探索新知。 兩個不同的選擇來源於不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與成長型思維模式,它體現了人們在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基本心態。 當 「孩子的教育始於家庭」這個觀念開始被越來越多的父母所接納時,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培養一個優秀孩子可謂是家長父母一生中的最大事業,而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在陪伴孩子成長時應該教他們些什麼呢?知識?學習能力?行為習慣?還是其他什麼呢?
  • 《終身成長》:好父母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讓自己明白如何通過改變思維模式來幫助自己以及孩子發揮潛能。 《終身成長》通過對兩種思維模式的解析,以及它在體育、商業、人際關係、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領域的具體表現、如何改變思維模式的方法等多方面,提出了「終身成長」的概念,將關注點放在不斷持續的努力、不畏挫折的態度上的成長型的思考模式的培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