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制考核辦法:任正非說要捨得給員工工資,為什麼他這麼捨得?

2020-12-17 積分制

現在華為已經成為時代的一個符號了,一提到華為,相信很多人都會有話說,而大家對於華為感觸最深的也是,華為是真有錢啊,同時也是真捨得,動不動就開出百萬年薪,甚至是剛出校園的無社會經驗的應屆生都能夠拿到非常豐厚的薪資。

任正非也說過,要捨得給員工工資,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任正非會這麼捨得給員工發高工資呢?

華為希望通過培養、激勵員工來為企業帶來更好的利潤。

許多企業家認為,基層員工是愚昧、無知並且沒有價值的,因此,對基層員工一直在剝削、放棄、招聘之間循環。

所以對於基層員工,大部分企業家是捨不得花大價錢的,認為他們不值得公司的高薪,反正你不幹,有大把的人等著幹你這個工作。

然而華為不一樣,一來是由於華為的企業性質所決定,二來也是因為華為對於人才的認可和重視。

而華為從事的是IT科技行業,產品線非常多,有手機、通信設備、晶片、伺服器等,近兩年還開始做作業系統。

雖然華為在市場上的競爭也很激烈,但由於佔有技術優勢,所以利潤率和回報率都很高,而這些,都是高質量員工帶來的結果。相對來說,華為對人才的渴望更強烈。

所以,任正非才變得求賢若渴,甚至不惜花200多萬年薪聘請剛剛畢業的碩士生、博士生。在華為做事,只要你有能力,收入都是非常可觀的。

這也不難怪任正非說要捨得給員工工資了。

雖說企業家都是利潤為主,但任正非的格局不是普通企業家所能比擬的。

軍人出身的他,練就了狼一般的意志,在華為創辦初期,多次和研發人員說:「這款產品再研發不出來,我就從這裡跳下樓去。」

而對於公司員工的管理,也要求他們像狼一樣戰鬥。既然是把員工當狼來看待,當然就得多餵肉了,否則怎麼會有戰鬥力呢?

這裡說的「肉」,指的就是金錢。

所以在華為做事非常簡單,你把事做好,我給夠你錢。

正是這樣的狼性品質,才造成了不一樣的華為。

所以從這點來說,任正非必須要捨得給員工工資。

很多企業家都在想著要向華為學習管理,學習其企業文化,狼性團隊等等,但是往往只學其形式,而不學其內核,號召996,讓員工有狼性,卻不給對應的好處,導致員工罵聲一片,反而引起了反作用。

其實中小企業從華為這裡還是有可學習和借鑑的地方的,至少捨得這一點是可以做到的。

那麼具體應該如何去做呢?

建議在公司裡面引入積分制管理。

積分制管理,就是把員工在公司做人和做事兩方面的表現進行量化成為積分,並用軟體進行記錄的一種管理方法。積分每天都在生成,系統每時每刻都在計算員工的積分情況,會自動統計數據,得出排名。老闆、管理者和員工可以在軟體裡面清楚地看到排名情況。

員工在公司裡面,每做一件事情就會有一個加分,做的事情越多,得到的積分也就越多。

在積分制管理裡面,一定要記住,積分並不單純只是個分數,而是代表了員工的工資、福利、獎金、甚至是分紅、股權等等,是跟員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

積分一定要兌換,積分一定要兌換,積分一定要兌換。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到月底的時候,一定要針對公司裡面排名前幾的,或者積分與上月,上一年相比明顯上升的,要給予獎勵,不然積分等於零。

例如:

積分達到5000分,可享受帶薪休假一天積分達到10000分,可享受為期7天的省內旅遊積分達到20000分,可享受為期7天的出國旅遊積分達到50000分,可享受公司利潤1%的分紅……

如果員工想要獲得對應的這些福利,他必須要去掙取積分,而掙積分就必須要多做事才行,多做事就等於公司業績增長,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在使用積分制管理的時候,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制定一份合理的積分規則,現在很多人都去網站搜索積分制實施細則,然而這些個細則,你拿回去是沒有辦法使用的,因為它跟你公司的情況並不一定吻合。

我這裡有一份是華為、騰訊、公牛、中鐵集團、首鋼股份等企業都在用的管理方法——數據積分管理,用積分對人的能力和做人、做事進行全方位的量化考核,並用軟體記錄和永久性使用。

【溫馨提示】

該份資料有點長,我們已經為您整理成電子文檔

如果您覺得這份資料對您有幫助

希望獲取完整的電子版內容參考學習

您可以關注+收藏+轉發

然後私信:積分制管理

需要獲取積分制管理軟體試用地址的可以私信「軟體」

相關焦點

  • 任正非:要捨得給員工工資,曹德旺:給員工工資不能打破行業規則
    他們站在自身的產業所說的觀點截然不同的話語,或許就沒有對錯之分,在他們兩個不同的產業中,這樣的觀點都是極其適用且正確的。一、任正非:要捨得給員工工資任老的這句話可不是「空話」,華為不僅僅只是在研發上投入的資金位列全球前三,在對員工的工資待遇上,華為一向也是「出手闊綽」。
  • 為什麼有些公司招聘大量新員工後,卻留不住人?任正非說出實話
    企業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工作來養活自己,這是雙向的驅動,但為什麼有一些公司招聘大量新員工之後,卻留不住人才?是老闆不捨得花錢,還是偏心員工造成了不滿,又或者是員工不願待著,看不到企業的前景,想要求個安穩的工作,很多的原因造成了員工的辭職,但是對於任正非來說,創業40年,手下員工20萬,但是辭職的員工比率遠低於業內水平,這是什麼原因呢?
  • 績效考核中的扣分,積分,模塊制
    前言:網點公司最頭疼的就是對管理員的考核,當下網點公司流行業的管理員考核有三個類型,首先是扣分制考核,然後是積分制考核,最後是模塊化考核。其中,扣分制績效考核屬於木桶「」滿水機制」,先在木桶中裝滿水,做不到就往外舀水。
  • 任正非:以結果考核為導向,允許員工出去散散步、健健身、喝杯咖啡
    員工出門辦事,不要總是自己開車到危險的地方去,帶個本地司機,就相當於半個保鏢。雖然我們有組織紀律,司機不能和客戶一起用餐,這些是為了禮儀,但是員工為什麼不能買一個麵包給司機呢?司機吃飽了精神好,才不會發生車禍,這也是保護自己安全。捨得、捨得,有舍才能有得,小氣的人是不容易有朋友的。第三,我們要繼續推動對服務人員的感恩,和諧周邊關係,也是讓大家的生存環境更好。
  • 華為董事為何說「華為是全世界最窮又最捨得花錢的高科技公司」?
    華為是全世界最窮又最捨得花錢的高科技公司。這是華為內部的一句話,華為公司董事陳黎芳表示,華為的淨利潤率在7%左右,而蘋果是20%以上。陳黎芳強調華為的利益分配方式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既要有差距,差距又不能太大,員工主要依靠勞動創造價值、獲取個人財富,資本收益整體上只有勞動獲取收益的三分之一,這樣才能源源不斷地吸收優秀人才加入,來做大蛋糕。
  • 華為員工如何晉升,任正非創立了導師制!
    華為的員工如何在企業中晉升,老闆如何提拔新人。今天來了解一下華為的管理制度—導師制!管理員工提高績效成績,才是老闆真正想達到的目標,是企業成長的動力。任正非是華為的開創者,作為華為的創始人,在華為的地位也是非常人能夠比的,任正非自創的管理輪值制度使得華為具有多位董事長,員工佔有的股份相當大,但任正非個人佔有的股份卻非常低,為了華為不被資本所綁架。而任正非是非常善於保護人才的他說:"什麼都可以缺,人才不能缺;什麼都可以不爭,但人才不能不爭。"
  • 利他才是最大的利己-捨得的深度剖析
    胖東來最出名的那就是捨得文化。無論是員工,還是合作夥伴都得到了最大的利益。這才是於東來深悟捨得含義。海底撈火鍋可謂是家喻戶曉,外界一致認為服務好是海底撈大殺四方的殺手鐧。那麼好的服務怎麼就不能被抄襲模仿呢?其實好的服務完全是可以學習效仿甚至是超越他的,但是那為什麼還是學不會呢?
  • 世維經典19 : 拼多多6000名員工集體漲薪:好老闆,捨得給員工花錢
    黃崢不是一個典型意義的老闆,在工作中,更願意相信員工的能力,捨得給員工做決策的權利。拼多多員工就曾透露,他基本不管業務,也很少開會。提及漲薪之餘,黃崢還說:「公司諸多年輕人在這個特殊時期一馬當先,這些年輕人將成為組織未來的重要領導者。」據了解,拼多多目前員工超6000人,平均年齡只有27歲。
  • 捨得是因為捨不得,捨不得是因為捨得
    他在心裡盤算了下,這個價格,相當於自己一個多月的工資。朋友坦承,這麼貴的衣服,他是絕捨不得給自己買的。朋友是個小氣的人嗎?不。他喜歡喝酒,再貴的酒,他都捨得,尤其與朋友們一起聚會的時候。他還喜歡寫寫畫畫,這並非他的專業,純粹是業餘愛好,按他自己的說法,隨性塗鴉而已。但為了這個愛好,再貴的紙、筆、墨,他都捨得買。這兩個方面,他出手極大方,從不猶豫。
  • 捨得與捨不得
    有一次,朋友突然問他:「為什麼你只用『捨得』,從來不用『捨不得』?」蔣勳才發覺,原來自己20多年來真的一次都沒用過「捨不得」這方印,好像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暗示自己:再捨不得其實也沒有用。我們一生之中會有許多東西捨不得,許多地方捨不得,許多時間捨不得,許多人捨不得。但當你知道一切難捨最終還是要舍,便會懂得人生其實是一場從「捨不得」到「捨得」的修行。
  • 為何任正非當不了華人首富?華為員工工資曝光,讓人不敢相信!
    說道任正非,大家肯定知道他是誰,華為的創始人,一個曾經解放軍工程研究所的副所長,如今華為的創始人。其實任正非本身就是科研出生,所以對於華為來說,研發是最重要的,如今華為的發展如日中天,可是為什麼任正非成為不了首富呢?原因無他,是因為任正非幾乎把所有的利潤都分給了員工。
  • 任正非:華為人,都不是人才,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
    任正非對人才極其重視,俄羅斯有個年輕數學家,任正非出重金請他來華為工作,可他不願意,理由就是要來中國工作,離家太遠了。任正非認定這個數學家是個人才,實在不捨得將其放棄。這小夥子來了華為以後,並沒有體現出他應有的價值,每天就一直盯著電腦敲打,很長時間也不見任何成果。甚至華為總部大區域經理去那邊視察,小夥子也只是打了個招呼,就接著坐回去敲打電腦。大家都認為,花這麼高的工資是請到的員工不值得。沒想到,有一天這小夥忽然跟任正非說他突破了2g到3g的算法了。
  • 華為堅決不上市,利潤都分給員工了嗎?員工工資曝光,一目了然!
    華為是一家完完全全的民營企業,早早的就已經達到了上市的標準,但是任正非卻表示絕對不會上市,而且要把賺到的錢都分給自己的員工,這樣華為才能永不停歇的壯大。華為雖然是任正非一手創辦的企業,但是他自己僅僅持有1.4%的股份,其他98.6%的股份都由員工持有,這種配「股票」的政策,很好地培養了員工們的「主人」意識,更有利每個員工對華為的發展,去付出真心的努力,華為每年的利潤都會分發給員工,公司的發展跟員工的利益直接掛鈎,所以員工會把公司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
  • 員工激勵制度積分制:如何讓員工把感動服務做到極致?建議這樣做
    同時遞給了我一張折扣卡,說下次去他家用餐可以給我打五折。就這麼一件小事情,但是卻一直讓我記到了現在,而且成為我跟我自己公司的員工進行宣導的經典素材。對於一家餐廳來說,服務確實很重要,大部分的目標是客戶滿意即可,而對於這家韓料店來說,使得客戶感動才是他們的最高要求。
  • 任正非:華為員工在窮國的生活標準 要超過瑞士富人區,共同奮鬥打勝仗
    任正非在講話中提到:「奮鬥的目的是什麼?過幸福生活。公司一直倡導在思想上艱苦奮鬥,沒有說過要在生活上艱苦。」任正非表示:「對於整個公司來說,坂田(華為總部基地)就是最低標準,所有海外的標準都要高於坂田,我希望把這優質的服務帶到海外艱苦國家去。越艱苦的地區標準要越高,艱苦國家(如南蘇丹等)的生活標準要超過瑞士富人區,辦公標準不能低於歐州標準。
  • 為什麼很多人評價沒有「任正非」就沒有「如今的華為」?
    華為公司每一次成功轉型,我們都會發現任正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每一次決策都極具前瞻性,這才是華為能獲得快速成長的關鍵所在。現在的任正非已經快80歲了,他曾明確表示自己已經不再負責公司的日常運營管理,目前正處於半退休的狀態。
  • 任正非:新員工要辭職,就隨他去吧!沒有雞血,全是薄荷糖
    招聘太急,導致的員工抱怨1999年起,華為因為開始大規模地向海外拓展,招了很多人。由於要完成龐大的招聘工作,所以華為的人力資源部門那兩年在校招時,有的專業幾乎是一鍋端。由於太急,有過一些給新員工的承諾,如承諾轉正工資等。
  • 捨得
    ,捨得,先舍而後得,頗具禪意的生活態度。蔣勳有兩方印章,一方刻著「捨得」,另一方刻著「捨不得」。有一次,朋友問他:「為什麼你只用'捨得'這一方印,'捨不得'卻一次也沒用過?」他說:「人生中有太多捨不得:許多人捨不得,許多東西捨不得,許多地方捨不得,許多時間捨不得,有時候也厭煩自己這麼多捨不得。
  • 男人對一個女人,捨得花錢不一定是愛,那不捨得花錢呢?
    她們為此想盡了一切辦法,通過各種試探試圖印證對方愛或者不愛自己,可最後卻常常把兩人弄得狼狽不堪,沒能得到結果不說,還引起了男人的厭煩。最開始的時候大家喜歡用一種比較被動的方式來試探,看男方願不願意給自己花錢,給自己花的錢多不多,甚至會拿別人的男朋友來比較,為什麼別人家的男朋友願意給女友買這買那,自己的男朋友卻買的很少,是不是對方不愛自己?
  • 「傀儡」任正非:不知1100名經理被裁,他的管理方法值得家長學習
    任正非回答說:「我不理解什麼叫高調、為什麼要高調,我們也不是故意低調。火神山工程從開始到完成我都不知道,沒有人給我報告過,我跟你們一樣也是在新聞上看到的。」有一次,任正非前去技術部門參加立項評審會,卻被鄭寶用「轟」了出來。還有一次,徐直軍竟然當著重要客人的面說任正非對於IPD變革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