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讓孩子叛逆,親子關係緊張,教你4步破冰,修復親子關係

2020-10-14 楠楠育兒日記

有位家長給我留言說,兒子越來越不好管了。面對批評,孩子十分叛逆,要麼頂嘴要麼乾脆不理爸媽。可是不管教,難道讓孩子自由發展嗎?作為家長總要為孩子的未來負責吧。曾經跌跌撞撞什麼都依賴自己的小人兒如今跟自己有了距離、隔閡,哪個父母不心痛呢?

在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的天平上,大多數父母還是會傾向家庭教育。這不是父母心狠,而是太愛孩子。寧可讓孩子怨我,遠離我,也得讓他們有出息。


其實這樣的選擇是錯誤的。親子關係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自己犧牲一點,就能成全孩子的前程。恰恰相反,親子關係惡劣,對孩子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1. 影響智力

美國科學家曾做過這樣的試驗,對4000名兒童進行智力測試和觀察。結果表明,親子關係良好的孩子智商比親子關係緊張的孩子高出很多。專家提出,緊張惡劣的家庭氛圍會導致孩子注意力渙散、思維固定,對周圍事物反應緩慢,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智商


2. 影響自信心

父母經常否定孩子,會讓孩子形成一個思維定式:自己不優秀。在孩子成長階段形成這樣的固有思想,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一個沒有自信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願意全力以赴,不敢追求高的目標,認為自己沒有可能達到。觀察那些庸庸碌碌的人,多半對自己的評價較低,且童年生活有陰影。


3. 影響性格

父母經常對孩子言語粗暴、動手打孩子,會讓孩子性格內向或者過於外向的極端。科學家證實,童年遭受言語和肢體方面家庭暴力的孩子,容易引發抒情障礙、暴力傾向、自閉、抑鬱、雙向情感障礙等心理疾病



4. 影響社交能力

跟父母關係不好的孩子,社交圈子往往非常小。因為他們很難感知別人的善意,先入為主的覺得自己不會被喜歡。這樣的人在交友時,經常表現為非常冷漠,或者是極度卑微兩個極端。不喜歡結交太多的朋友,只能應付小圈子。對發展很不利。

可見,家庭氛圍、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批評教育要進行,親子關係也要重視。兩項並行該怎麼做呢?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實例來講解,批評孩子之後,親子關係破冰的四個步驟。


事情發生在上周六,我帶孩子樂樂去看動畫電影。出門之前我們就跟孩子講了看電影的規則:不能說話,不能在椅子上亂動。可是這孩子在看電影的過程中還是犯了老毛病,愛跟我討論劇情。我提醒了他很多次沒有效果,我就小聲但是嚴厲的吼了他幾句。結果後半段孩子也沒怎麼看,即使在黑暗中我用餘光也能看見他垂頭喪氣的,還偷偷抹了幾次眼淚


1. 擁抱

走出電影院,小傢伙有點生氣。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對,所以也沒太敢發脾氣。我第一時間給了孩子一個擁抱,我能感覺到,他小小的身軀軟了下來,趴在我懷裡小聲哭了。

成年人被指責,第一時間會恨對方。而孩子被指責,尤其是被父母指責,第一時間是恨自己。父母的一個擁抱可以讓孩子瞬間打消這個念頭。懷抱是有溫度的,會告訴孩子,我很愛你,我很在意你的感受。

2. 道歉

樂樂在哭,我在他耳邊輕輕的說:「媽媽剛才語氣不太好,對不起」。小傢伙哭得更厲害了,我知道他心裡委屈。樂樂平時是個乖孩子,很在意別人的感受。他只是好動,而且太喜歡這部動畫片了,一時忘乎所以。


大多數時候父母批評孩子是不冷靜的。很少有父母可以心平氣和的批評教育孩子,經常會夾雜一些埋怨和挖苦。雖然孩子做錯在先,但是傷害到孩子的感受,我們也有錯。面對父母的指責,孩子會第一時間道歉。但是氣頭上的父母卻很難放下身段跟孩子道歉。要知道,父母越容易承認錯誤,孩子也會容易承認錯誤。


3. 分析原因

發洩完心頭的委屈,樂樂冷靜了許多。我問他,剛才錯沒錯,他點點頭。我又問,錯在哪兒了。樂樂回答:「我不應該大大聲」。我問他下次應該怎麼做,樂樂表示下次堅決不在電影大聲喧譁了。


批評孩子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孩子承認錯誤。但是批評的話從嘴裡說出的那一刻起,孩子就關上了心門。他們耳朵裡聽到的都是你個人的不滿,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在他們心裡,你才是做錯的那個人。心平氣和的跟孩子分析錯誤原因,可以讓孩子回到自己的問題上。對父母的反應也會更理解。

4. 表揚孩子

緊接著,我對樂樂說:「但是樂樂剛才有一點做的很好,媽媽吼你,你沒有第一時間反駁。反而就此安靜下來。媽媽知道,樂樂是懂分寸,不想影響其他人,也不想影響媽媽看電影的心情。這說明樂樂長大了,懂得關心別人了。」樂樂不好意思的笑了,他用力的點點頭。我獎勵了孩子一個冰淇淋,破冰成功,母子倆開開心心繼續逛街!



老話說:打一棒子,給個甜棗。這話是話糙理不糙。「打一棒子」是因為你走錯了,「給個甜棗」是因為你做對了。一對一錯正負抵消,孩子的自卑感消除了。既能正確面對自己的問題,又不會自我評價過低。這個方法在成年人身上也奏效。

父母總是埋怨孩子不理解自己,說他幾句就發脾氣,忘了父母的恩。其實我們不知道的是,孩子對父母的愛其實非常深,而且根深蒂固。父母可以肆意的傷害孩子的內心,但是孩子在心中還是頑固的愛著父母,在意父母說的每一句話。這是我們根本無法控制的。所以,上述四步雖然看著簡單,只要你跟孩子是彼此有愛,關心對方,其實很容易奏效。

相關焦點

  • 彭華勇:修復親子關係,你身邊的利器
    孩子一進去青春期,親子關係就開始緊張了,有些緊張屬於正常的,沒什麼大礙的。然而,有些叛逆就問題愈演愈烈了!更糟糕的是,由於現在的教育環境更惡劣,網絡不良信息的泛濫,父母陪伴的缺失等等,孩子的問題越來多了,而且越來越嚴重了!
  • 一位輟學叛逆孩子媽媽的自述:修復親子關係從投其所好開始
    當然,從孩子輟學到親子關係出現緊張,到親子關係得到修復及改善,這其中我們經歷了很多的辛酸,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一天兒子站在我面前非常自豪的說:「媽,你看我練出了肌肉。」我一看真的是,他的那個腹部還有胳膊,真的變成了肌肉,而且現在的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 孩子叛逆,親子關係緊張?父母學會三個技巧,可與他成為好朋友
    她的兒子安安比我兒子卡卡大半個月,兩個孩子一見如故,很快便熟了。他們進去書房後,小薇對我說:「我好羨慕你啊,和卡卡的關係就像朋友一樣。安安太叛逆了,平時無論我說什麼他都不聽,母子經常像仇人一樣吵架。」小薇告訴我,其安安小時候,他們之間的親子關係也很親密、很融洽的,但是,自從安安上了三年級後,親子關係突然就變得緊張起來。
  • 彭華勇:修復親子關係,原來可以這樣做
    青春期孩子叛逆,關係越來越差,如果持續惡化,問題可能很糟糕,沉迷網絡,打架鬥毆,厭學逃課,乃至可能違法犯罪。如果親子關係出現裂痕,能及時修復,那麼,孩子的很多問題都可以避免,如果關係修復的很好,那麼,教育孩子會很輕鬆,孩子也會越來越優秀!
  • 青春期孩子叛逆,親子關係緊張?5個建議幫助孩子安全度過青春期
    01在生活中,見到很多青春期的孩子,沉迷網絡、厭學逆反、早戀等等,孩子的種種表現,很少父母能夠理解,有的中國父母常用抱怨、指責、說教、甚至打罵等不正確的教育方式,給處於迷茫中的青少年帶來很多煩惱,親子關係也越來越緊張。其實這都是青春期荷爾蒙激素不平衡造成的心理問題。
  • 和孩子爭吵後,如何很好地修復親子關係?
    當孩子的心被我們傷害了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更好地修復親子關係?但如果輕微的破裂一直沒得到修復,就會造成親子關係之間更加嚴重的破裂。父母和孩子都有兩種心理需求,一種是聯結,一種是獨處。有的父母懂得迎合孩子的需要,在孩子想要獨處時給他空間,在孩子需要聯結時做好準備。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治癒叛逆、重建和諧親子關係 你只需要十天
    我們大多數父母沒有這個認知,沒有耐心,孩子就用叛逆來反抗我們。本書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傑弗裡·伯恩斯坦,曾經幫助了2000多個叛逆的孩子和家庭重建親子關係。他認為,叛逆不是孩子的錯。、重建和諧親子關係,你只需要十天第一天 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
  • 修復親子關係4步法,高段位父母早已跳出這個「怪圈循環」
    可是,當孩子向我們發出挑戰或者沒有按照我們的要求做事時,我們就忘記了自己的承諾,繼續採取大吼大叫,批評指責的模式,立馬回到「指責或懲罰」的方式讓他們變得更好,這種怪圈循環!我像是陷入一個泥潭,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我完全失去了方向,我對自己失望透了,認為自己教其他父母育兒方法,給孩子們溝通,但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仍然處理的這麼糟糕!當我看到一本書上講: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錯誤反而很少發生了,並且要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讓自己和孩子都從中得到成長。只有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更好地在不完美的路上前行。
  • 線上教育親子關係緊張?聽聽孩子們怎麼說
    信息時報訊(記者 龐澤欣 通訊員 鄭曉虹)自從開學時間延後、線上教育模式開啟,班主任、心理老師也陸陸續續接到家長們的求助:親子關係緊張怎麼辦?孩子學習不專心怎麼破?手機問題怎麼解?似乎真如家長們的表述,每日在家鬥神獸!
  •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的?
    在家庭裡家長跟孩子可能會建立不同的關係,不同的關係就會有不同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是媽媽的自我犧牲,陪孩子起跑?還是為孩子領跑,彼此成長?舒適的親子關係讓孩子覺得被理解,被愛護。親子關係的最高境界:不期待,不依賴。父母是孩子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朋友,最親的人。
  • 《親子關係的重建》:親子關係的精髓,是放手讓孩子成為自己
    我們的孩子都怎麼了,要以死來對抗父母?《親子關係的重建》的作者趙玉萍老師,說:"所有有關孩子成長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親子關係出了問題。"深以為然。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孩子是家長的鏡子。"所以,要想改變孩子,家長首先要做出改變。要想化解親子衝突,也需要父母徹底轉變自己的育兒觀,重新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因為,重建親子關係是解決親子衝突問題的最佳藥方。
  • 超長假期,打造良好親子關係的好時機
    2020年的寒假有點長,防疫居家,孩子和家長四目相對,相顧無言有點言過其實,但是有些家長確實有這樣的小困擾。這段時間是父母與孩子相處時間最長的階段,父母不要牢牢抓住自己的管理權,按照成人思維去安排管理孩子的假期生活,不能由於自己的焦慮讓孩子高強度學習,小學生沒有反抗能力但有不滿情緒,處於青春期的初中生則已經開始叛逆了,如此一來,原本就有距離的親子關係可能會漸行漸遠,甚至慢慢惡化。
  • 親子關係:孩子為何叛逆?因為你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個體」
    既然你也想做自己,而不是他人手中的藝術品,更何況懵懂的孩子呢?賈平凹在《自在獨行》一書中說到:『有人以教孩子背唐詩為榮耀,家有客人,就呼出小兒,一首一首閉了眼睛往下背。有人省吃儉用買鋼琴、買繪畫的顏料筆紙、用金錢加拳頭要培養個音樂家和畫家。
  • 如何養育叛逆孩子?「魚缸法則」助力重建親子依戀關係
    叛逆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做事拖拉,不聽話,還頂嘴,管都管不住,很多家長對此都很苦惱。如果這些困難不及時扭轉的話,孩子就會越來越叛逆,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所以父母要多引導,給孩子自由的發展空間,重建親子依戀關係,讓孩子更好的健康茁壯成長。
  • 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每天跟孩子說這四句話,孩子就不再跟你對著幹
    導讀: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每天跟孩子說這四句話,孩子就不再跟你對著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每天跟孩子說這四句話,孩子就不再跟你對著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親子關係——一切關係的根源
    如果孩子願意,他可以跟父母傾訴,也可以跟好友相談,但可惜的是,很多的孩子與父母的關係隨著年齡的遞增,正在負向遞減。是孩子大了,心事重不願意跟家長溝通麼?還是因為說的話題沒有同頻?其實,這些都只是表面的,深層次的探索就會發現,是親子關係出了問題。很多人對親子關係有個誤區,只有在孩子小的時候,才有親子關係這樣的概念。
  • 孩子叛逆頂嘴不聽話,父母大多做過這些事,親子關係差怨不得孩子
    這個階段,孩子從子宮以及襁褓的束縛中,逐漸脫離出來,對於外界事物的認知,變得更加敏感,所以渴望掙脫父母的懷抱,因此無論是行為和語言,都會有明顯的叛逆徵兆。 比如說,2—3歲的孩子,逐漸不喜歡家長抱,更喜歡自己下地走動,查看周圍的環境,喜歡翻箱倒櫃,到處亂竄,一遇到家長批評,也會情緒激動哭鬧,這也是孩子認知發展,與父母之間的第一次碰撞。
  • 關係大於教育,孩子出問題,試試從重建親子關係開始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是處處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操碎了心,卻從來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想過,孩子從父母這裡接受到的是什麼樣的信息。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性格越來越彆扭,只是因為他們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和溫暖。叛逆是只是孩子防禦的鎧甲,保護自己不被傷害。人和人之間,最微妙的就是此岸感還是彼岸感。也就是你到底和我是不是一夥的。
  • 暑假過半親子關係各種緊張
    記者調查採訪發現,原來暑假親子間關係緊張甚至引爆衝突的並不少見。 煩惱孩子的煩惱———家長一廂情願報班報營暑假長達近兩個月,如果能好好安排,那可以是很豐富多彩的。不過,問題就出在「安排」上,到底誰來執行?採訪中發現,很多小學生和中學生的暑假安排權,幾乎都牢牢掌控在家長手裡。「暑假對我來說就是去另外一個學校上課。」
  • 孩子難管教、不聽話?是親子關係出了問題
    「關係先於引導」的方法認為,親密關係是父母教養權威和影響力的來源,也是孩子上進的動力。想要通過建立關係來管教孩子,訣竅就在於始終把親子關係放在首位,這樣,在引導時,才能把被拒絕的概率降到最低。 無論是讓孩子做家務,還是讓他幫忙端飯菜,或不讓他看電視,都可以採取這個方法,先贏得孩子的笑臉和贊同,再向孩子提出要求或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