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船上有顆桂花樹,白兔在遊玩......」,高分網劇《隱秘的角落》完結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不少人聽到這首童謠仍會有「渾身一抖」的感覺。壞小孩朱朝陽劇中的種種表現和辦事的細節更是讓人毛骨悚然。
從朱朝陽目擊犯罪現場想報警,到細密地設局借刀殺人。朱朝陽媽媽到底說了哪三句話,才讓一個成績優秀,有大好未來的名校預備生成為了一個冷血「惡魔」?而這些話竟然是很多家長平日裡的口頭禪?
一、「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
「現在你就是應該以學習為主!」,相信很多當家長的在學生時代都聽過這句話,現在也有很多家長給孩子說過這句話。「以學習為主」代表的是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人中龍鳳的一種態度,孩子長大後也都是可以理解家長的苦心,但學生真的就應該以學習為主嗎?
劇中朱朝陽學習十分努力,從小到大考試從來都是第一名,而他真的成為了人中龍鳳嗎?從10年「復旦投毒案」到19年8月「北大學霸吳謝宇弒母案」,名校生殺人並不是悚然聽聞。劇中殺害嶽父母的張東升也是從浙大數學系畢業的高材生,而這些所謂的「學霸」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其實從劇中和案例裡也不難發現這些高智商犯罪的「學霸」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心理方面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懷。他們從小到大生活中只有學習,父母的囑託也是學習。這些父母操心孩子的教育、關心孩子的身體,一切都做得十分完美,更是老師、鄰居眼中的優秀父母,但他們完全不把關愛孩子的心理當成一件值得重視的事情。
孩子長期得不到心理上的關愛,很容易走上極端。
二、「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
這句話往往和「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配套出現。有些家長知道孩子的朋友成績並不優秀,往往會想方設法的破壞孩子的友誼:「你不要跟那些『壞孩子』一起玩,再把你給帶壞了。」等等。孩子長期不接觸社交,就和社會產生了隔閡。看電視劇也好、看新聞案例也好,許多孩子遭受校園暴力的原因都是孤僻、不善交際、在某些方面突出或是與大部分有差異。像那些天才、自閉症孩子以及在某些反面存在缺陷而自卑的孩子經常會遭受校園暴力。他們往往都是沒有朋友、孤身一人,這些孩子有的是因為不會交朋友,而有的是因為家長的種種限制失去朋友,甚至失去交朋友的信心和能力。其實,學習好的孩子自有他的長處,而那些成績一般的孩子也他的優點,所以在生活中,家長一定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友範圍。
三、「你少看那些閒書,耽誤學習。」
其實有很多家長對課外書的定義都是「閒書」,孩子只要一看課外書,家長便趕緊打斷,讓孩子趕緊去學習。然而孩子往往能通過課外書,了解到更多的知識,看到更廣闊的天地。孩子的內心世界通過課外書會更加的豐富,更陶冶了孩子的情操。讀書多的孩子也比其他孩子更加穩重、更有耐心、更懂得寬容別人。
有人抱著僥倖的態度問:「如果朱朝陽沒有遇見嚴良、普普和張東升,也沒有目擊犯罪現場,而是日復一日、按部就班的生活,他會不會還是一個優秀的好孩子?」,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朱朝陽的生活在劇情剛開始時就已經因為心理原因出現了裂縫,校園暴力和母親的態度已經很難讓他重新回歸平靜的生活。長期校園暴力、母親對朱朝陽心理的漠不關心以及種種因素的積壓下,朱朝陽很快就會像《少年的你》中的陳念一樣失手、或是密謀殺人。
朱朝陽走上犯罪道路,嚴良、普普和張東升等等充其量也就是個引子,而朱媽媽的教育方式才是將朱朝陽推向深淵的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