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開始打開覺悟之門—仁山法師

2020-12-19 弘願之音

以前得別人控制我們開心

別人叫我們不開心

我們就不會開心

別人叫我們開心

我們就開心

我們以前呢

這情緒控制在別人手中

現在呢

自己先做這個決定

我得自己做個開心的人

然後讓身邊的人

也跟我一樣開心

從這裡開始打開覺悟之門

接下來 我得做一個

對別人有所貢獻的人

什麼貢獻呢

我們有這樣的想法

自然而然就有相應的做法

人與人之間的因緣

就是這樣

在產生微妙的變化

我們歡喜與人付出

這個緣就越來越好

我們不斷地

試圖從別人那裡獲得什麼

這個緣可能就越來越僵

夫妻之間 眷屬之間

同修之間 乃至陌生人之間

無不是這樣

所以這一念轉過來

我們的生活狀態

就馬上改變了

布施的方式

可以是錢財

可以是我們的表情

可以是我們的言語

可以是伸出手來

可以是我們生活當中

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

全身心都這樣做

財布施

實際上說的是一種

有形的途徑

用我們的身心這樣去做

法的布施呢

講的是內涵

我們以前理解

財布施就是出錢

法布施就是印經

現在呢 雖然方式多了

印經 做碟片

實際上呢

還可以進一步理解

法的布施

就是通過我們自己

對佛法的理解去影響他人

跟有緣人分享

法在哪裡啊

自己就是

你不要法在哪裡啊

那這經本給你

你給他 他又看不懂

有什麼用

你還要跟他講半天

法在哪裡啊

我就是 我告訴你

我怎麼做的 就這麼做

這就是活生生的法

我不知道呢

我可能才剛開始

不知道從哪裡學

你慢點教好嗎

可以 我也沒想那麼快

來 就教第一個嘴角向上

從這裡學起

這就是法開始用了

再然後呢

再然後 記住了

不管遇到什麼事情

不要為難自己

我不會為難自己

你看你又生氣了 不高興了

為難自己了

什麼是法 這就是佛法

你馬上就用了

然後又做什麼呢

你會不會動手啊

幫我拎下東西好吧

可以

這就開始付出了

就這樣 多簡單啊

那明天怎樣

明天就養成這樣的習慣

從今天開始

舉一反三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這樣

這就是法的布施

視頻片段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第116集

相關焦點

  • 覺悟的核心內涵—仁山法師
    我們會創造財富我們會解決生活中的種種煩惱這個能力每個人都有只是我們忘記了忘記這個事情佛法就稱之為迷想起來了就叫覺悟這叫本有所以悉達多太子宣布每個生命都一樣本質上沒有差別這就是後來我們常說的眾生平等這就是悉達多太子覺悟的真相
  • 直指人心 當下覺悟—仁山法師
    本來沒有的東西你還要去研究個為什麼這叫迷上加迷本來很簡單但是眾生卻希望複雜事實上佛法一點都不複雜直指人心 教我們當下覺悟
  • 覺悟了,一生都很美—仁山法師
    覺悟了,一生都很美~德是美的。既然是美的,它展現在生活中,一定是賞心悅目的,一定是讓大家心生歡喜的。但是,沒有固定標準。就是大家不需要用臉去對比,長成某個人的樣子,是不是才叫美呀?從年輕一直走到永遠的未來,各位,最美的人生,就是覺悟、幸福、充實、自在的人生。這就是德能、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各有各的美,不需要互相攀比,只需要生活的自信。視頻片段選自《激活佛性,做最美的善女人》
  • 仁山法師:學會隨喜,福報將會源源不斷湧現出來!(附心經講解)
    仁山法師:獲取「福報」的簡單方法仁山法師:心經的妙用(1)仁山法師:心經的妙用(2)天將降大任修行是場騙局嗎?
  • 法師任務卡打開時空之門與獎勵時空扭曲
    爐石傳說勇闖安戈洛法師任務橙卡「打開時空之門」以及獎勵「時空扭曲」,法師的任務比較難完成,但獎勵的卡牌非常強悍,下面來介紹一下。
  • 仁煥法師開示:什麼叫作往生與舍報?
    我們這裡來了很多小欖的蓮友,是非常殊勝的。很簡單,只要你們請法排除一切障礙,接受六字洪名,就成功了。佛真的無量慈悲,真的非常感恩。在這裡感恩靈陽寺慈悲,感恩師父,謝謝大家!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了解更多信息點擊下方連結或者進入公眾號閱讀更多精彩內容一、免費結緣仁煥法師之報恩供、南山寺佛七早晚課內存卡6000張及《報恩供》法本、巜乘佛本願之妙用
  • 當受下用—如果不能調伏煩惱習氣,也就談不上覺悟、修行了
    如果不能調伏煩惱習氣,也就談不上覺悟、修行了。——恭錄自仁山法師《當下受用》It’s too early to mention enlightenment or cultivation if we are still not able to subdue afflictions
  • 人生如夢—仁山法師
    我們缺乏對這個夢境的認識我們並不以為這真的是夢因為我們還在夢中這就是剛才說的很多人說我不糊塗啊我覺悟啊真正覺悟了最起碼的覺悟對於人生的所有遭遇認識到這是一場夢因此得到了他不會極大歡喜失去了沒準我們還有二十年可以做夢也沒準這個夢很快就做到頭了人生如夢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也算是一種覺悟
  • 仁煥法師:南山寺的正能量
    釋仁煥法師昨天下午講到認識生命、認識自然、認識本分,現在給大家講生命的正能量。釋迦牟尼佛講的就是正能量,他倡導什麼呢?覺悟人生就是正能量,慈悲人生就是正能量。人能覺悟了,才擁有無量壽,人有慈悲心了,就擁有無量光,所以我們看到佛菩薩頭上都有光圈。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只是有大有小,那就是能量的大小,人的善根福德越大你的光就越大,你沒有善根福德,自然就沒有那種光圈。不要認為佛菩薩才有,我們也可以做佛菩薩嘛,對吧?覺悟了才慈悲,不覺悟的人自然沒有慈悲心,慈悲才擁有無量光,這種無量光就是代表正能量。
  • 從這裡開始理解孝的內涵—仁山法師
    >很多人一講到說對父母親要盡孝馬上就找出一堆理由說我的父母親怎樣不好這樣不好那樣不好有沒有問過自己什麼時候想過父母的好從這裡開始理解孝的內涵
  • 玩爐石學英語46:打開時空之門+喚醒造物者
    各位讀者好,我是愛爐石愛英語的William,今天為大家講解的是法師任務打開時空之門open the waygate和牧師任務喚醒造物者awaken the maker。順便提一句,獵人任務溼地女王將在之後的奧丹姆任務系列中和另一張獵人任務打開寶庫一併講解,這次就不講了。
  • 隨心自在—仁山法師
    其實它並不複雜當下調整心態心安理得我們的幸福和快樂原來不需要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後今天忽然發現幸福滿滿這是所謂的覺悟原本我以為等待什麼結果出現我才會幸福 我才會快樂現在忽然認識到其實我從來就不應該痛苦我認為的那些痛苦 煩惱真是自找的 冤枉啊這叫覺悟了
  • 我寺監院仁悟法師佛七為眾講解:圓暎大師《勸修淨土法門》(第二講)
    2018年5月7日,農曆三月二十二,下午二時許,我寺監院仁悟法師於佛七為大眾講解:圓暎大師所著的《勸修淨土法門》。法師時而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時而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結合生活的常事,精彩之處多次被掌聲打斷。法師的法語似甘露滋潤著每個念佛人的心,令聽著受益匪淺。法師說,《勸修淨土法門》是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禪宗祖師、寧波天童寺方丈圓暎大師所著,文字不長,道理很深。
  • 普陀山普濟禪寺六月十九觀音香會期進香活動安全有序
    海內外信眾檀越、香客遊人皆以同一悲仰之心,梯山航海,紛至沓來,直趨海天佛國普陀聖境,皈投觀音大士懷抱,朝山禮拜進香,祈願祝福。活動現場大眾海會雲集,盛況莊嚴,蔚為壯觀。普濟禪寺作為普陀山首剎,是海內外香遊客朝拜進香的首選之地。
  • 一種時尚啟動一種力量—仁山法師
    放在房間裡面都能起到闢邪的作用什麼意思呢它是正能量 智慧的能量《般若心經》是智慧的經典什麼叫邪呢沒有了智慧 就叫邪了你看邪了門了每一個人事實上都生活在佛法之中佛法不是經本不是廟堂不是幾尊塑像而已佛法如《金剛經》所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對一切法 心有覺悟
  • 仁清法師: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無二亦無三」,就是說,佛之所以出現於世,只是讓一切有緣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就是說,佛之所以能夠弘法是讓一切眾生最終成佛,這是佛的「出世本懷」。「出世本懷」是啥意思?佛成佛以後,再來應化度和他有緣的眾生的,最終目的是讓一切眾生成佛。
  • 人物|拉加才仁:山非山也
    在此之前,拉加才仁從未聽說過北大,只是填報志願時從同學口中得知「北大很好」,他自己也覺得「這個名字很好」。從小在山裡長大的拉加才仁,看到專業介紹裡「野外實習」的字樣,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環境生態專業。 第一次出遠門,拉加才仁一腳踏入了燕園。在這裡他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他之前理解的「不是一回事兒」。
  • 智瀚法師講《維摩詰經》:什麼是輪迴解脫之道?
    智瀚法師作《心淨則佛土淨——〈維摩詰經·佛國品〉》佛學專題講座(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智瀚法師在講座前拈香禮佛(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講座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2020年1月12日下午,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講師智瀚法師應邀於寶陀講寺普門講堂作了題為「心淨則佛土淨——《維摩詰經·佛國品》」的佛學專題講座,來自普陀山全山各寺院僧眾和隨喜護法居士共計
  • 寂靜法師三次真實奇遇告訴你:到底有沒有佛?佛究竟在哪裡?
    這類我親身經歷的故事還很多,我在這裡講三個就夠了。我們從這裡要理解:是誰安排了這一切?是佛?佛在哪裡?佛有沒有?佛對我們的生命有沒有幫助?就像中國移動的網絡守護著手機,只等著我們打開電源,與它聯網,融入一體!現在就請雙手合掌,打開心靈的手機,閉上眼睛,放鬆身體,放空心靈,開始接受佛智慧、覺悟、慈悲與福報的能量,融入無邊無際的……南無阿彌陀佛……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所有歸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終極的超度—仁山法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切修行法門都講修行功夫斷盡煩惱而後出離輪迴念佛法門則是憑信願念佛之力感佛願來接直接出離六道所以念佛法門我們要認識清楚它的優勢在這裡我們是這樣被佛超度的這裡所說的超度 具體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