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指人心 當下覺悟—仁山法師

2020-12-22 弘願之音

我們因為某個人

某件事生氣了

這個時候回過來問

找一下誰在生氣

這還要找嗎 就是我嘛

是我的眼睛

鼻子 耳朵 心臟

還是大腦呢

你去找一下

到底是哪個地方在生氣

它有沒有一個具體的實體

我全身都在生氣

再仔細向內去找一下

是誰按了這個按鈕

讓自己這個全身都在生氣

仔細去觀察

專心一點

這個不是哲學問題

這是生活中很實用的經驗

向內深入去觀察

你會發現

根本沒有一個

能生氣的東西

那怎麼會有生氣這回事呢

這叫莫名其妙

也不知道是誰在生氣

借用了我們這個身體

它是一種錯誤的感覺

如果大家不容易理解

把達摩祖師

問慧可禪師的那句話

拿來參考一下

就很好懂了

這慧可禪師

向達摩大師請法

請的什麼法呢

我心不安

什麼意思

就是我們現在

生活中的種種遭遇

讓我心安不下來

有煩惱 有憂慮 有苦悶

有種種心煩意亂的想法

求大師為我安心

大師不愧是大師

我們今天有人來問

師父 我心很煩

怎麼樣 怎麼樣

師父要跟你講一大堆道理

舉很多方法

然後再一些建議

讓你去試著用

人家不是這樣的

怎麼樣

你說心不安 好啊

把那顆不安的心拿來

給我拿來

我去修理修理

下次大家來問

我很煩 家裡面怎樣怎樣

我也說把那些東西拿來

拿來我去送去4S店

維修一下

就是這些感受

你給我拿出來

具體拿出來

祖師這麼一問

慧可禪師當下回過來

就是剛才教大家的

去找 找那些不安的東西

情緒 煩惱 妄想去找

仔細專注去找

這一專注 忽然發現

根本沒有那個不安

所以才說

覓心了不可得

找那顆不安的心找不到

問題解決了

祖師馬上就說

於汝安心竟

心給你安好了

小問題 修理好了

慧可禪師言下大悟

我們講開悟了

悟到的什麼呢

悟到沒有不安這回事

就這麼簡單

諸位聽明白了也是一樣的

沒有痛苦這回事

沒有煩惱這回事

為什麼沒有

別問為什麼 就根本沒有

本來沒有的東西

你還要去研究個為什麼

這叫迷上加迷

本來很簡單

但是眾生卻希望複雜

事實上

佛法一點都不複雜

直指人心 教我們當下覺悟

視頻片段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第8集

相關焦點

  • 覺悟的核心內涵—仁山法師
    我們會創造財富我們會解決生活中的種種煩惱這個能力每個人都有只是我們忘記了忘記這個事情佛法就稱之為迷想起來了就叫覺悟這叫本有所以悉達多太子宣布每個生命都一樣本質上沒有差別這就是後來我們常說的眾生平等這就是悉達多太子覺悟的真相
  • 當受下用—如果不能調伏煩惱習氣,也就談不上覺悟、修行了
    如果不能調伏煩惱習氣,也就談不上覺悟、修行了。——恭錄自仁山法師《當下受用》It’s too early to mention enlightenment or cultivation if we are still not able to subdue afflictions
  • 覺悟了,一生都很美—仁山法師
    覺悟了,一生都很美~德是美的。既然是美的,它展現在生活中,一定是賞心悅目的,一定是讓大家心生歡喜的。但是,沒有固定標準。就是大家不需要用臉去對比,長成某個人的樣子,是不是才叫美呀?從年輕一直走到永遠的未來,各位,最美的人生,就是覺悟、幸福、充實、自在的人生。這就是德能、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各有各的美,不需要互相攀比,只需要生活的自信。視頻片段選自《激活佛性,做最美的善女人》
  • 仁山法師:學會隨喜,福報將會源源不斷湧現出來!(附心經講解)
    仁山法師:獲取「福報」的簡單方法仁山法師:心經的妙用(1)仁山法師:心經的妙用(2)天將降大任修行是場騙局嗎?
  • 隨心自在—仁山法師
    不受任何遭遇的影響真正徹底平安的人就叫佛菩薩是在感受平安的人我們呢是在追求平安的人始終沒有放棄這個理想但如何當下獲得平安其實它並不複雜當下調整心態心安理得我們的幸福和快樂原來不需要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後今天忽然發現幸福滿滿
  • 仁煥法師開示:什麼叫作往生與舍報?
    當下得不得往生,心願都不變,這一句不得下一句肯定得,今天不得明天肯定得,今年不得明年一定要得。當我們覺悟了,都明白了,都理解了,一個親人走了,應該祝願他,因為他的一切災難從今以後永遠不存在了,就能得到解脫了,我們應該帶著快樂的心祝願他走進光明了。如果我們互相捨不得,對方就走不了了,靈魂又成為這個身體的守屍鬼。這個身體發臭、腐爛了,靈魂飄飄蕩蕩,因為血緣關係,緣分特別深,所以往往就附在後代身上。
  • 慧能大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禪宗是漢化後的佛教,自稱「傳佛心印」,以覺悟眾生的心性的本源(即佛性)為主旨。禪宗的始祖菩提達摩,達摩將衣缽傳給二祖慧可,慧可傳三祖僧璨,僧璨傳四祖道信,道信傳五祖弘忍,弘忍傳六祖慧能,慧能之後不再傳衣缽。弘忍大師眾多的徒弟中有一位上座和尚神秀大師,資歷很深,也很有學問,為人持重,大家都以為他能繼承禪宗衣缽。
  • 從這裡開始打開覺悟之門—仁山法師
    我們以前呢這情緒控制在別人手中現在呢自己先做這個決定我得自己做個開心的人然後讓身邊的人也跟我一樣開心從這裡開始打開覺悟之門
  • 人生如夢—仁山法師
    我們缺乏對這個夢境的認識我們並不以為這真的是夢因為我們還在夢中這就是剛才說的很多人說我不糊塗啊我覺悟啊真正覺悟了最起碼的覺悟對於人生的所有遭遇認識到這是一場夢因此得到了他不會極大歡喜失去了沒準我們還有二十年可以做夢也沒準這個夢很快就做到頭了人生如夢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也算是一種覺悟
  • 這才是我們要修的重點—仁山法師
    用覺悟的心去面對生活中所謂的不好遭遇果然善於理解就是剛才說的覺悟的人看世間一切眾生的行為他不再忿忿不平哪像我們今天聽了幾遍經>它一點不複雜也不困難但如果我們向外面去理解那就很難了百千萬年可能也找不到門路方向錯了如果能夠當下回頭
  • 仁煥法師:南山寺的正能量
    釋仁煥法師昨天下午講到認識生命、認識自然、認識本分,現在給大家講生命的正能量。釋迦牟尼佛講的就是正能量,他倡導什麼呢?覺悟人生就是正能量,慈悲人生就是正能量。人能覺悟了,才擁有無量壽,人有慈悲心了,就擁有無量光,所以我們看到佛菩薩頭上都有光圈。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只是有大有小,那就是能量的大小,人的善根福德越大你的光就越大,你沒有善根福德,自然就沒有那種光圈。不要認為佛菩薩才有,我們也可以做佛菩薩嘛,對吧?覺悟了才慈悲,不覺悟的人自然沒有慈悲心,慈悲才擁有無量光,這種無量光就是代表正能量。
  • 晨起皈命文 傳欽法師
    捨命全交,隨一句佛號,接受佛慈悲,成全弟子今天一切看法,說法,聽法,想法,做法,必定與佛慈悲同步,與佛智慧同步,與佛覺悟同步。願和佛精神無限具足同步生死解脫一口氣!願和佛強大無限具足同步生死解脫一口氣!願和佛超越時空無限具足同步生死解脫一口氣!願和佛無量光無限具足同步生死解脫一口氣!
  • 我寺監院仁悟法師佛七為眾講解:圓暎大師《勸修淨土法門》(第二講)
    2018年5月7日,農曆三月二十二,下午二時許,我寺監院仁悟法師於佛七為大眾講解:圓暎大師所著的《勸修淨土法門》。法師時而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時而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結合生活的常事,精彩之處多次被掌聲打斷。法師的法語似甘露滋潤著每個念佛人的心,令聽著受益匪淺。法師說,《勸修淨土法門》是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禪宗祖師、寧波天童寺方丈圓暎大師所著,文字不長,道理很深。
  • 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是否就不能學佛修行了,仁清法師開示
    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是否就不能學佛修行了, 仁清法師開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出自《六祖壇經》,是五祖對六祖說的。如果沒有認識本心所在(沒有親證本心)的話,修學佛法都將落於玄想與空談,所以學法無益。
  • 真誠為我們著想的人—仁山法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相信我們的自性有圓滿的覺悟這是佛告訴我們的我們並不是說在迷信另外一個人佛告訴我們我們有佛性你相信自己嗎你說我相信自己啊我們在相信自己的煩惱並沒有相信自己的覺悟現在信佛就是信我們自性圓滿的覺悟從事上來說相信佛所說的教誨佛不會騙我們有人說了你怎麼知道不會騙
  • 禪宗六祖慧能10大經典名言,句句直指人心,了悟人生
    釋義:佛性人人具足,關鍵在於是否開悟,不覺悟時佛也是眾生,一念覺悟了眾生就是佛。7、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釋義:前念後念,念念不斷,如流水一般毫無停滯,這是我們本心原有的樣子。
  • 普陀山普濟禪寺六月十九觀音香會期進香活動安全有序
    宏海法師開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為確保香會期普濟禪寺的進香活動安全有序,使每一位前來祈福的信眾法喜充滿達成所願,普陀山佛教協會設立現場指揮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普陀山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院長、普濟禪寺方丈道慈大和尚,舟山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局局長周開龍任總指揮。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門肅法師,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定明法師任現場指揮。普陀山佛教協會各部門與普濟禪寺各寮口齊心協力、分工合作、晝夜不間斷值班。
  • —仁山法師
    現在說將近六百年前了兩千六百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大王的太子捨棄王位出家修行菩提樹下覺悟宇宙人生真相
  • 朱神光永覺法師是一位虔誠的禪修者,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象派藝術家
    永覺法師他能夠結合西方藝術表現與東方藝術靈性,不僅是他在信仰的角度深植於現實生活的體悟,而更是他考慮到了社會當下的需求和認識,以及現代青年人在思想、意識、覺悟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正確指導。當下社會普遍認為,現今年輕一代信仰缺失,價值觀偏離軌道,人生觀處於危險地帶,世界觀混沌不清。而事實上原因何在呢?筆者認為這不是年輕人的錯誤,而是社會對信仰認識的不清。
  • 態度變了,感受就變了—仁山法師
    所謂悟 就是明白了難道我們還以為有另外一個虛幻的境界在他悟的境界中出現嗎有境界出現不代表他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