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公布環境食品藥品犯罪十大案例

2020-12-18 人民網陝西頻道

原標題:陝西公布 環境食品藥品犯罪十大案例

  12月19日,在陝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公安廳發布了我省今年以來打擊環境、食品、藥品犯罪十大案例。

  1

  師某製售假冒穆堂香等 名牌調味品案

  2017年5月31日,省公安廳組織相關地市對涉嫌銷售假冒穆堂香雞精的西安朱雀蔬菜批發市場、鑫朱雀農貿批發市場、欣橋蔬菜批發市場、祥雲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方欣調味品批發市場等5家農貿市場進行調查,發現劉某等人有涉嫌製售假穆堂香調味品等情況。7月31日,執法人員成功打掉師某、劉某等跨省製售假冒調味品的犯罪團夥,共抓獲嫌疑人18人,搗毀9條售假鏈條,查獲12個窩點,查獲大量假冒穆堂香等品牌調味品成品及造假設備、假冒商標標識等,涉案價值約2000萬元。

  2

  楊某等生產銷售

  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7年4月24日,西安市公安局經開分局接群眾舉報:有人非法進行肉類加工。民警立即到雁塔區三兆村一出租屋開展調查,現場抓獲正在加工羊雜製品的嫌疑人楊某等6人。經查,2017年初至4月下旬,楊某夫婦從寧夏收購生羊頭、生羊肚、生羊肝等,在西安租用民房進行加工,成品銷售到西安周邊地區。4月25日,楊某某等6人被西安市公安局經開分局刑事拘留,7月25日,楊某某等4人被未央區人民檢察院起訴。

  3

  陳某生產銷售

  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7年9月上旬,鹹陽市涇陽縣公安局通過排查,一個生產土豆粉的黑作坊「鹹陽宣康食品加工廠」浮出水面,經鑑定,提樣的土豆粉鋁超標達6倍多。10月18日,執法人員聯合對宣康食品廠進行查處,現場查獲有毒土豆粉、明礬、防腐劑、色素等各種添加劑及土豆粉加工機等設備。抓獲陳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經查,2015年8月以來,陳某夫妻在鹹陽市秦都區陳楊寨街租賃一民房,註冊鹹陽宣康食品廠,僱傭工作人員生產、銷售土豆粉、涼粉。並銷往鹹陽市區及涇陽、禮泉、乾縣等周邊縣區,涉案金額100餘萬元。

  4

  袁某生產、銷售

  偽劣產品案

  鹹陽市公安局在工作中獲悉,2016年以來,犯罪嫌疑人袁某等人在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久安鄉吳山村租用民房,購買制假設備和制假原料,長期生產銷售假茅臺、假五糧液、假國窖1573等國內馳名高端白酒,並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聯繫全國各地的購買客戶,涉案金額1000餘萬元。2017年7月6日,鹹陽市公安局在貴陽市對該案涉案犯罪嫌疑人收網,一舉將袁某等7人抓獲,現均已被刑事拘留,同時將該犯罪團夥兩個銷售窩點搗毀。目前,該案已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其中刑事拘留7人,逮捕1人。

  5

  藺某等人生產、銷售

  有毒有害食品案

  渭南市蒲城縣公安局成功查處了11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現場查扣含鋁香甜泡打粉約3千克。3月29日,蒲城縣公安局環食藥偵大隊聯合蒲城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質檢中心對全縣18個鄉鎮近百家包子店進行了抽樣檢測,檢測結果為11家包子店的包子鋁殘留量超標嚴重,有的甚至達到了1500毫克/千克,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蒲城縣公安局已對其中涉及罕井、龍池、興鎮、永豐、洛濱等鎮的11家包子店立案偵查,抓獲嫌疑人6名。

  6

  鄭某生產、銷售

  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案

  2017年8月4日,榆林市公安局榆陽分局食藥大隊對轄區麻地灣時利和農貿市場鄭某經營生產、銷售的「雷鵬高記滷味」店進行現場檢查,從該滷肉店發現添加劑亞硝酸鈉疑似物21袋(其中18袋為過期的),當日對該滷肉店現場提取滷湯、滷豬耳朵、滷肉等樣品進行檢測,其檢測結果均不合格,對該滷肉店現場提取的亞硝酸鈉疑似物進行定性檢測,其結果主體成分為亞硝酸鈉。經查,該店自2014年2月開始加工滷肉製品,在滷肉中添加亞硝酸鈉、胭脂色、日落色等添加劑。添加劑亞硝酸鈉購自古城農貿市場內杜某經營的香料店,以每袋15元價格購買了18袋,在其他香料店購買3袋。該案累計涉案資金21萬元。

  7

  王某生產銷售

  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7年10月12日,安康市漢濱公安分局環食藥大隊對漢濱區關廟鎮金星村七組王某經營的晏家蒸麵店及家中進行檢查,發現罌粟種子和罌粟殼淨重17.5千克。經查,2017年3月起,王某為達到提味的功效,私下購買了大量罌粟原植物種子,每日在家中加工成粉末,並帶至蒸麵店添加至蒸面。經檢測其用於調味的辣椒油和五香粉中含有大量的罌粟鹼和那可丁等物質。10月13日,王某被漢濱分局刑事拘留。

  8

  紫陽濟善堂大藥房

  銷售假藥案

  2016年12月28日,安康市紫陽縣公安局接紫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移送濟善堂大藥房經營 「坐骨神經痛丸」等14種假藥案件並立案偵查。2017年1月5日,民警將為濟善堂大藥房提供假藥的李某、王某夫婦抓獲。2月16日,民警在西安市將王某上線供貨人徐某抓獲。經查,2015年以來,徐某在西安市以門店方式經營公司期間,明知無法獲取相關供貨人經營資質和相關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文件等資料的情況下,仍從多地多次進購瑪卡濃縮片、蟻力神、偉哥、烈火金剛、速效海狗丸、海狗參茸等壯陽類產品進行銷售。下線王某以電話聯繫、網購等方式購進大量假藥在安康市境內加價銷售。從查貨的銷售單據顯示,徐某銷售網絡涉及4省10餘市60家,涉及假藥品種42種,涉案金額50餘萬元。

  9

  孫某等人

  生產銷售假藥案

  2016年3月10日,西安市公安局食藥偵支隊接到群眾舉報有人通過虛假宣傳方式,向全國呼吸疾病患者銷售自製假藥的線索後,立即組織開展調查。2017年6月21日,執法人員在西安市蓮湖區五一巷五一公寓、西安市碑林區振興路朱雀東坊小區抓獲犯罪嫌疑人孫某等4人;現場查獲成品假藥「百草清肺膠囊」、「川貝益肺膠囊」2000餘瓶、制假設備一套、各類假藥標籤5000餘張、假公章4枚、未裝瓶膠囊約50公斤、未裝瓶丸劑約15公斤等。經核查該案涉及多地,涉案金額800餘萬元。

  10

  李某等

  非法經營(藥品)案

  經群眾舉報,2017年2月22日,西安市公安局食藥偵支隊聯合市食藥監局在李某等人的庫房內查獲大量未銷售的藥品684種及銷售記帳本等證據。經西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現場查扣藥品進行詢價,現場藥品價值290餘萬元。執法人員在庫房內查獲的帳本,經司法審計過往銷售金額超過1350萬元。經查,2009年至今,李某在沒有任何經營藥品資質的情況下通過非法渠道購進各類藥品,存放於其在新城區長樂中路45號某租賃房內,並加價銷售給西安地區的藥店及有購藥需求的個人。李某先後僱傭犯罪嫌疑人李某利、李某莞和楊某選三人參與其非法經營藥品的活動。

(責編:王博、鄧楠)

相關焦點

  • 陝西公布十大典型食品藥品典型案件
    3月16日,陝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14年查處的十大食品藥品制假典型案件。據悉,去年全省食藥監部門立案查處案件14498件,涉案金額2159.91萬元,配合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72人。
  • 日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十大典型案列
    31日,日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展12331宣傳日活動,推進全省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提高市民對創建工作的知曉度、關注度和滿意度,同時公布了2016年日照市十大典型案列。  記者了解到,日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6年共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2067件,其中食品案件798件,藥械案件1269件。
  • 宜昌公布一批食品藥品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會上還通報了一批食品違法犯罪典型案例。案例一、宜昌市伍家崗區炫冶商行(王靜)經營標籤內容不符的食品案2018年2月,伍家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移交案件線索,對宜昌市伍家崗區炫冶商行(王靜)進行檢查,檢查中發現該店經營的稻花香珍品1號38%vol白酒標籤內容與實際不符。
  • 2017全國食品虛假宣傳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湖州涼茶案被點名
    2017年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十大典型案例。記者自案例名單上獲悉,湖州市場監管部門破獲的「治病涼茶」案件也入選了。2017年7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食藥監總局等9部門部署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行動。圍繞未經許可生產經營、虛假標識聲稱、非法添加藥物、違法營銷宣傳、欺詐銷售等違法行為,堅持問題導向,落實「四個最嚴」要求,重典治亂,標本兼治,淨化食品生產經營環境。
  • 六部門公布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
    但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工作具有長期性和複雜性,問題隱患仍然存在,整治任務依然艱巨,需要久久為功。近期,六部門對各地查辦的案件進行了認真梳理,綜合考慮案件的社會影響、涉及問題的典型性、案件違法類型、地域分布等因素,篩選出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涉及食品假冒、侵權「山寨」、 「三無」、劣質、超過保質期等違法違規情形。
  • 「四個最嚴」監管食品藥品 五部門公布15件典型案例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案例優先選擇有典型意義、有代表性、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案例;同時兼顧新穎性,15件案例均為2018年以來查辦的案件,其中8件為食品監管領域案例,7件為藥品監管領域案例。典型意義該案是食品安全領域加強行刑銜接、有力打擊濫用食品添加劑犯罪的一起典型案例。
  • 浙江溫州公布十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網絡圖保健食品添加處方藥、甜蜜素饅頭、境外疫區凍品……8月10日,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相關工作情況及十大典型案例。法院打擊此類犯罪,有利於淨化市場環境,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氛圍。許某等人網絡銷售減肥保健食品案2016年至2018年7月,被告人許某夥同妻子張某(另案處理)等人通過微信朋友圈等途徑銷售果蔬減肥保健品,聲稱從馬來西亞進口,並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廣告。
  • 2015年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烤肉店使用罌粟殼
    中新網3月14日電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2015年,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廣泛收集案件線索,深入開展調查取證,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協調配合,依法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了一批涉案金額高,違法性質惡劣,社會影響大的重大案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篩選了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 黃石公布食品藥品違法案例 火鍋底料竟加入嗎啡
    3月11日,黃石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社會公布2013年食品藥品十大典型案例。這些案例中,有火鍋店在自製底料中非法添加罌粟殼、嗎啡,有藥店將假藥堂而皇之擺上櫃檯,有醫生私自購買使用終止妊娠藥品……這些案例的社會影響大、危害嚴重,涉事者都受到了嚴厲的處罰。這些案例的公布,將對各種食品藥品違法行為起到警示和震懾作用。
  • 食品打假不手軟!貴州警方發布食品犯罪典型案例
    2018年以來,貴州省各級公安機關持續深入推進食品打假「利劍」行動,切實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6月18日,在貴州省2019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上,貴州警方公布了近年來破獲的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 公安部公布十起肉製品犯罪案例:騰達食品製售假牛肉
    近日,公安部公布了各地公安機關在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行動中偵破的十起打擊肉製品犯罪典型案例:遼寧本溪時某等銷售未經檢驗檢疫走私凍牛肉案。2013年2月,本溪公安機關成功偵破一起特大銷售未經檢驗檢疫走私凍牛肉案,搗毀銷售、儲存偽劣凍肉黑窩點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現場查扣偽劣凍肉產品40餘噸。經查,2008年以來,犯罪嫌疑人時某等人先後多次從廣東購進未經檢驗檢疫走私凍牛肉,銷往遼寧、吉林、內蒙古、河北等7個省份,案值6000餘萬元。內蒙古包頭騰達食品有限公司製售假劣牛肉案。
  • 中國發布丨世界糧食日:公安部公布危害糧食安全犯罪十大案例 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全國公安機關嚴厲打擊製售假劣農資、非法佔用農用地、汙染環境等危害糧食生產安全的犯罪活動,全力保障農業生產,切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公安部今日公布打擊危害糧食生產安全犯罪十起典型案例。近年來,公安機關高度重視涉糧食生產安全犯罪偵查打擊工作。
  • 用「最嚴」標準打擊食品藥品犯罪
    晨報融媒體訊(崔曉翕 記者 王曉丹)人民法院作為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牡丹江市中級法院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類犯罪,採取多重措施保障此類案件依法高效得以審理,依法嚴厲打擊了各類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犯罪活動,9月7日記者從全市法院打擊食品藥品犯罪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五年來,牡丹江市兩級法院共審結一審涉及食品藥品安全類案件
  • 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十大案例發布,咖啡致癌、木耳打藥等入選
    6月2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直屬單位中國健康傳媒集團在「食品安全謠言治理行動」論壇上發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治理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公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十大案例:星巴克咖啡致癌、大蒜熗鍋致癌、用海綿做八寶粥、薯條治脫髮、草莓是最髒水果、熱檸檬水能治療癌症、生吃白糖體內長蟎蟲、木耳打藥、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有毒、醋蛋液包治百病。
  • 六部門公布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看你家有沒
    農業農村部網站13日公布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稱,截至今年2月,共查處相關案件1.2萬餘件,案值4.2億元,涉及食品假冒、侵權「山寨」、「三無」、劣質、超過保質期等情形。消息介紹,2018年12月以來,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公安部等6部門聯合開展了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
  • 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曝光十大典型案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9日訊(記者蘇蘭)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部署,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具體指導下,由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牽頭,會同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成立14部門的聯合行動工作組,在全國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查處了一批重大案件。
  • 稅務總局公布十大發票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題:稅務總局公布十大發票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新華社記者    為進一步做好打擊發票違法犯罪的宣傳教育,加大對發票違法犯罪案件的曝光力度,稅務總局5日公布了十大發票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 全省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11月1日上午,湖南省市場監管局舉行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會上發布了今年以來查辦的案情複雜、涉案金額較高、社會影響惡劣、具有警示作用的「十大典型案例」。9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牽頭,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14部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啟動為期三個月的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
  • 重慶市首支食品藥品和生態環境犯罪偵查支隊成立!一起看看他們能幹...
    渝北區公安分局在全市率先成立食品藥品和生態環境犯罪偵查支隊,就是貫徹落實市局黨委統一部署要求,深入推進渝北分局公安體制改革工作落實落地的具體舉措。該支隊將負責掌握食品藥品、智慧財產權、生態環境、森林草原、生物安全等領域犯罪動態,擬定預防和打擊政策;組織開展對食品藥品、智慧財產權、生態環境、森林草原、生物安全等領域犯罪案件案和製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的偵查工作;參與設計食藥環森領域安全重大事件應急處置和集中專項整治行動。
  • 海口公布2017食品藥品投訴舉報十大典型案
    食品安全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關係著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和諧穩定。今天上午,海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2017年食品藥品投訴舉報十大典型案例進行公布。林玉蘭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構成無證經營藥品的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給予林玉蘭以下處罰:  1、沒收違法所得1200元;  2、處貨值1200元的三倍罰款3600元,罰沒款共計4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