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驚恐發作 減少應酬避免刺激因素

2020-12-20 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張燦城)精神疾病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我國目前精神病性障礙患者約1600萬人,意味著我們身邊100個人中就可能有1人存在精神心理問題。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潘集陽介紹,焦慮是精神疾病中的一種,常見有廣泛性焦慮障礙、驚恐障礙、社交障礙、分離性焦慮四種,「臨床中發現,應酬多的人群是驚恐焦慮的常見發病群體,建議這類人士應減少應酬,保證充足睡眠,同時避免一些刺激性因素,如壓力過大、睡眠過少、攝入刺激性飲料等」。

突然的恐懼來襲

是絕症還是心理作祟?

32歲的邵先生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某日上班途中邵先生突感一陣眩暈,隨後便被一種突如其來的恐懼、害怕籠罩,心慌、胸悶、呼吸困難、手腳發麻以及全身乏力讓邵先生感受到死亡之門近在咫尺。難道既往感冒都很少得的邵先生在自己正當盛年時就突然患了「不治之症」?

邵先生立即撥打120,救護車到達醫院後這些症狀又突然消失,各項血液生化、心電圖等檢查都顯示未見異常,邵先生只能帶著疑惑回家。回家後不久邵先生症狀再發,其後邵先生輾轉就診於各大醫院心內科等其他科室,經過多次就診,卻未解決邵先生的病症。一向外向開朗的邵先生逐漸變得沉默寡言,每日活在緊張、害怕中。

先排查是軀體疾病

還是精神疾病

幾經周折,邵先生找到潘集陽教授,通過邵先生對自己情況的詳細描述,潘集陽考慮其存在「驚恐障礙」。驚恐障礙是以反覆出現顯著的心悸、出汗、震顫等自主神經症狀,伴以強烈的瀕死感或失控感、害怕產生不幸後果的非預期驚恐發作並因此出現行為改變為特徵的慢性焦慮障礙。驚恐發作時伴有嚴重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抑鬱等症狀,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有可能轉入慢性波動病程, 甚至永久性喪失勞動能力。然而如果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遠期療效讓人滿意,急性期治療後50%~70%患者可以得到症狀緩解。

在邵先生的治療方面,潘集陽表示,驚恐障礙的治療目標在於儘早控制驚恐發作,預防再發。早期治療時應向患者說明由焦慮導致的軀體症狀貌似可怕,其實是無害的,並向患者解釋他們的「擔心失去自我控制或死去」想法是焦慮導致的認知障礙,防止焦慮進入惡性循環。

藥物治療方面最重要的是堅持服藥,認識到驚恐發作時的各項軀體症狀其實是由於心理障礙引起的,很多病人起初不願意服用藥物,覺得檢查結果未見異常後,自己通過心理調整可以控制再發,但實際上心理治療應是在藥物治療的前提下的輔助治療,若第一次未堅持服藥,其後症狀再發時才開始服藥症狀會更難控制,治療療程會更長。

潘集陽表示,驚恐發作作為一組綜合病徵,可見於多種精神疾病和軀體疾病,只有在排除這類疾病之後,才能下驚恐障礙的診斷。但也正是由於該病軀體症狀明顯,導致該病病人長期輾轉於其他內科門診而得不到及時的治療。

防控:

減少應酬避免刺激因素

「在臨床中,我發現像市場總監這類應酬多的群體是驚恐障礙的高發群體。」潘集陽表示。在現代快節奏的社會工作生活模式下,焦慮變得越來越常見,驚恐障礙其實是四大常見焦慮類型的其中一種,另外三種分別是廣泛性焦慮障礙(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社交障礙、分類型焦慮(兒童期、成人期)。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熬夜、咖啡、濃茶等不良生活嗜好都可以成為該疾病的誘因。

預防急性焦慮發作,潘集陽建議,應酬過多的人士應減少應酬,減少誘發因素。如果長期在壓力下、睡眠剝脫下(每日小於6小時睡眠),更容易誘發心理疾病。除了在生活習慣上調整,飲食上也應注意減少刺激性飲料攝入,注意少去通風不良的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在驚恐焦慮發作時,50歲以下與50歲以上的人群會有所不同,前者伴發冠心病的概率是後者的3.5倍,因此,潘集陽提醒,對於有驚恐焦慮的50歲以下患者,應重視心臟體檢,每年定期檢查。

相關焦點

  • 「驚恐發作」,急性焦慮症的發作
    在焦慮症當中,最讓人痛苦的的一個症狀就是「驚恐發作」,它會在你毫無徵兆的狀態下突然的發作,在感受上會讓你覺得自己可能會猝死,身體上的症狀就是很強烈的心悸,就是心跳很快感覺要從嗓子眼冒出來了,燒心,感覺窒息,呼吸急促;伴隨著手腳發麻,渾身出汗,甚至會出現渾身的抽搐等等,此刻的你會有很強烈的不真實感
  • 緩解急性焦慮症「驚恐發作」的乾貨來啦!
    上篇文章跟大家提到急性焦慮症中最嚴重的「驚恐發作"這種症狀所表現出來的特徵;也簡單地講解了它發作的原因。此篇文章我來和小夥伴們聊聊我們如何應對」驚恐發作「從而從心裡不要去恐懼害怕。自此就會發生第一次的驚恐發作,而後就會進入發作的惡性循環,因為在經歷過第一次的痛苦感受之後自己就會陷入長期的恐懼與焦慮的狀態,內心擔心害怕下一次發作的到來,但是反而會反覆的去觸發,導致驚恐發作反覆發作。那我們應該如何去緩解呢?
  • 心理科普//認識焦慮症(二):驚恐發作
    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外部環境的和諧,即協作活動、呼吸技巧、放鬆練習和健康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對自我對話、錯誤信念、情感、堅持自我和自尊這些內在因素多加注意。無論你所經受的焦慮性質和程度如何,這些都可以讓你的生活更加平衡,少一些焦慮。
  • 突然發生心悸、胸悶、喘不過氣,又找不到原因,可能是驚恐發作
    二、驚恐時常伴有呼吸性鹼中毒大多數人在驚恐發作的時候,會因為緊張,不由自主地加快呼吸頻率,導致過度換氣,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溶解在血液中時是碳酸,顯酸性,當含量降低時就會使血液鹼性上升,導致呼吸性鹼中毒。引起口唇、四肢發麻,感覺刺痛等症狀,從而加重了驚恐狀態,形成惡性循環。
  • 焦慮症和驚恐發作的區別,您了解嗎?
    1、應激性心理障礙和廣泛性焦慮症的區別這裡僅指因心理原因誘發的廣泛性焦慮症,其他因素導致的廣焦,和應激性心理障礙區別非常明顯,不會混淆。但兩者的區別也非常鮮明,驚恐障礙的驚恐發作,是「發作無明顯誘因、無相關的特定情境,發作不可預測」,而應激性心理障礙,是有明確誘因的,而且,應激性心理障礙障礙,未必會嚴重到有驚恐發作的程度。
  • 認識驚恐發作 - 一個親歷者的經驗之談
    近代關於驚恐發作的概念出現於19世紀初期。最早的描述出現在1870年左右。有學者描述了一種北極愛斯基摩獵人的症候群。在獵取北極熊的時候,愛斯基摩人有時候會出現一種自發的心動過速,同時伴有極度恐懼的症狀。這也就是我們現代意義上的驚恐發作。
  • 哪些因素會誘發癲癇發作呢?
    我們經常聽到或看到癲癇發作的人,這種情況非常可怕,每次癲癇發作都會對患者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且很容易變得嚴重。極大地影響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因此,治療癲癇病非常重要,但如果可以避免癲癇病,就可以避免癲癇發作所帶來的危害了,那麼,哪些因素可以誘發生活中癲癇發作呢? 首先,它可能是由高熱驚厥引起的。
  • 規範管理,有效預防支氣管哮喘反覆發作
    因氣道炎症長期存在,患者常出現哮喘反覆發作在季節交替時,哮喘更容易被誘發加重。哮喘反覆發作能夠導致肺功能的不可逆損害,還可並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擴張、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和肺源性心臟病等。猝死是支氣管哮喘最嚴重的併發症,常無明顯先兆症狀病情突然急速惡化,往往來不及搶救而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支氣管哮喘患者應注意哪些以防哮喘反覆發作呢?1.
  • 當我的焦慮和驚恐發作影響到我生活時,我該如何擺脫它們?
    #以下是您擺脫焦慮和驚恐發作的方法:在經歷了最初的幾次恐慌發作之後,由於我們的特定思維方式和行為反應,導致了未來的恐慌發作。特別是對恐慌發作本身的恐懼導致了更多的恐慌發作。實際上,上面提到的所有事情都沒有發生,您認為這些事情是因為您對前幾次驚恐發作的經歷感到非常害怕。可怕的經歷使我們認為恐慌襲擊確實很危險。您無法對自己的感受做出合乎邏輯的解釋。您會感到沮喪,並從您的經驗或感受中得出明顯的結論。
  • 患者家長必看 | 如何減少孩子癲癇的發作?
    如何預防小兒癲癇的發作? 1、避免強烈的聲音刺激 強烈的聲音刺激及噪聲是癲癇的誘發因素之一。受到強烈聲音刺激,癲癇患兒會出現心慌、煩躁不安、坐臥不寧、心跳加速等現象,精神高度緊張,神經過度興奮,都能直接誘發癲癇發作。因此,癲癇患兒聽音樂時最好不要戴耳麥,且聲音不宜過大。
  • 蕁麻疹反覆發作怎麼辦?做好四點,減少發作
    總結起來,蕁麻疹的誘因主要為過敏原刺激,包括食物、藥物、吸入物等;另外物理刺激、自身免疫、胃腸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精神因素等均可引起。蕁麻疹復發,怎麼辦?目前對於蕁麻疹,並沒可徹底根治的方法。一般會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遠離致敏原如果知道是哪些因素誘發的,則要遠離過敏原,避免症狀加重。
  • 驚恐障礙 | 心慌胸悶,感覺自己要崩潰
    殊不知,你越害怕,恐慌和焦慮只會被進一步加重.......從此陷入惡性循環,掉進驚恐發作的陷阱中。:「1個月內至少有3次發作,每次不超過2h」,發作時明顯影響日常活動,兩次發作的間歇期除害怕再發作外,沒有明顯的其他症狀。
  • 當壓倒一切的恐懼來臨時:驚恐發作
    這其實是精神科的一種疾病——驚恐發作,又稱急性焦慮發作或驚恐障礙,是一種典型的焦慮症。在所有的焦慮症狀中,非要找出最讓人痛苦的一個症狀,毫無疑問的就是驚恐發作,也叫驚恐症,它是在某個恐懼的場景,甚至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突然爆發的,它的症狀在感受上,會有很強烈的心悸,心跳很快,窒息感,頭暈眼花,手腳發麻,乏力,渾身出汗等等,甚至會有很強烈的不真實感,失控感,感覺自己快要發瘋,不受控制了,感覺靈魂就要突破這個軀殼
  • 心理療法實戰分享:如何應用不怕死來治癒驚恐發作
    本人2014年第一次焦慮症驚恐發作,到2016年遇到不無自我心理療法的兩年間,症狀何其多,得過焦慮症的人都深有體會。但是我是幸運的,遇到了不無自我心理療法,今天來講一講我自己是如何應用不無自我心理療法的第一個方法不怕死來治癒驚恐發作的。驚恐發作對我來說當時是最痛苦的,一天好幾次,心跳巨快,120都打過,去到醫院又好了,以至於我去哪裡首先看看附近有沒有醫院,這個條件束縛著我,以至於我的活動範圍只有了公司和家,從公司回家的路都難以忍受。
  • 避開這些因素說不定可預防偏頭痛的發生
    在古代,連神醫華佗都對偏頭痛感到無可奈何,至今也暫時未發現偏頭痛的根治方法,只能靠避開敏感因素達到預防的效果。造成偏頭痛的原因有哪些?1、飲食不當。患者長期喝咖啡、喝酒,咖啡因和酒精會直接作用於血管,從而刺激神經引起頭痛。2、精神因素。
  • 啊漫老師催眠:焦慮症驚恐發作好轉分享!
    1.出門恐懼感消退了很多,驚恐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和程度都少了很多,感覺好了很多! 現在她出門沒那麼恐懼了,下午在咖啡館待了兩三個小時,雖然過程中多少還是有不舒服,但都待下來了,覺得還行。當走出咖啡館時,她感覺出門的恐懼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嘛!
  • 孕婦如何預防早產? 減少活動量避免久站
    下面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孕婦如何預防早產 減少活動量避免久站」,一起來看下吧!首先來看下孕婦如何預防早產:減少活動量懷孕28周以後,胎兒開始迅速增大,準媽媽們要注意適當減少活動量,運動應主要以散步為主。
  • 經常鼻炎發作怎麼辦?常用這4個辦法應對鼻炎,預防發作恢復也快
    鼻炎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疾病,因為有很多的因素可導致鼻炎的發生,比如遺傳因素,過敏因素,生活環境因素,藥物等等,這些都可能出現鼻炎。經常鼻炎發作怎麼辦?常用這4個辦法應對鼻炎,預防發作恢復也快。,那麼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儘量避免直接接觸這些成分,比如平常可以帶上防塵的口罩,就可以很好的隔離這些敏感成分。
  • 心梗發作時會有哪些症狀?提醒:注意前兆和預防才是關鍵
    而作為缺血性心臟病中的重要類型,急性心梗的發作,就更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對於心梗,雖然有各種各樣的類型,但大多數心梗患者如果及時發現,及時救治,還是能夠從很多程度上,避免死亡風險的,那麼心梗發作時,身體會出現哪些表現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心梗發作時,一定會發生胸痛嗎?
  • 過敏性鼻炎發作真「要命」!其實誘因就這幾點,做好預防就能改善
    所謂的「還擊」,不僅僅是做脫敏治療等直接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方法,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能避免一些觸發過敏性鼻炎發作的事物。其實任何疾病的發作都是有起因的,而我們就要找到這個源頭,預防它避免它,離它遠一些,這樣也能達到「不治而愈」的效果。當然有些時候也存在不可控的因素,疾病的發生也會來的很突然,而過敏性鼻炎就是這樣一種「很突然」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