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的焦慮和驚恐發作影響到我生活時,我該如何擺脫它們?

2020-09-04 小澤努力中

以下是您擺脫焦慮和驚恐發作的方法:

在經歷了最初的幾次恐慌發作之後,由於我們的特定思維方式和行為反應,導致了未來的恐慌發作。特別是對恐慌發作本身的恐懼導致了更多的恐慌發作。

您對使您遭受痛苦的恐慌發作的想法是:

  • 恐慌是危險的。
  • 它們會使我暈倒。
  • 它們會引起心臟病。
  • 他們會讓我迷失方向。
  • 他們會讓我發瘋。

實際上,上面提到的所有事情都沒有發生,您認為這些事情是因為您對前幾次驚恐發作的經歷感到非常害怕。

可怕的經歷使我們認為恐慌襲擊確實很危險。您無法對自己的感受做出合乎邏輯的解釋。您會感到沮喪,並從您的經驗或感受中得出明顯的結論。

您需要在感知水平上改變這些想法。這是通過一種稱為認知重組的技術完成的。

簡而言之:改變您對恐慌發作症狀的思考和感覺。這是關於了解恐慌及其感覺的現實。

最好的例子:邏輯思考。

假設您是一名焦慮症患者,並且您總是感到恐慌。您時不時會有心pit和胸痛。您總是害怕它不應該是心臟病發作。

驚慌時,您說–「 也許這次是心臟病發作!

但是,您只是忽略了這樣的事實:要心臟病發作,就需要大面積的心臟阻塞。你沒有。因此,您不能心臟病發作。其次,患有心臟病的人不會像您那樣遭受極大的恐懼。您會遇到極大的恐懼。

這僅表示您對恐慌發作時的心和胸痛有負面的思考。

現在您不需要這樣思考,因為現在您已經分析了恐慌並不危險(即使醫學研究也是如此)。

同樣,您可以對從恐懼經歷中得出的所有負面結論撒謊。

****************************************************** ****************************************

您在驚恐發作中的行為習慣使您遭受痛苦:

  • 您可以避免以前曾遭受過恐慌攻擊的地方。
  • 您可以避免遇到恐慌發作的情況。(如舞臺,功能等)
  • 您可以抵禦驚恐發作時得到的感覺和感覺。
  • 您會為這種感覺而沮喪。您一直在思考它,並且總是被警告不要再發生恐慌發作。

上述所有行為都會增加您的焦慮感,從而使您更加驚恐發作,並使您對自己避免的地方和情況產生恐懼感。

普遍的恐慌法則:恐懼在被抵抗時會增加,而在「大膽忍受」或「需求更多」時會減少。

如果我們違反這項法律,我們會感到恐慌。

違反這一法律的人必將遭受苦難!

如果您一直擔心會引起焦慮的情況,並且不斷逃避它們,那麼您會加劇恐懼,您永遠也無法擺脫。

如果您需要擺脫焦慮和恐慌,則需要採取與之相反的方法。

您確實需要這樣做:

  • 不要避開您之前遭受恐慌攻擊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鼓起勇氣,大膽地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入那些地方。例如,如果您在汽車中驚慌失措,請先站在汽車旁邊直到恐懼消失,然後坐在站立的汽車中直到恐懼消失,然後讓汽車以非常低的速度行駛,然後再繼續增加速度。最後,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看看您的恐懼已完全消失。
  • 同樣,請避免發生恐慌發作的情況。採取小步驟,使自己處於使您焦慮的境地,並在每一步上都減少您的恐懼。
  • 現在最重要的是。停止抵抗您在驚恐發作中的感覺。請遵守上述《普遍恐慌法》。驚恐發作的感覺根本沒有危險。您只需要使自己堅強,就能忍受它們。它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它必須通過實踐來掌握。
  • 最後,不要為那種感覺而煩惱。不要一直在思考它,並詛咒自己,讓自己感到那樣。保持心理平衡,頭腦穩定。你沒事。只是您感覺到不必要的恐懼,難以承受。您已經是承受這種恐懼的堅強人,因此無需考慮自己的虛弱或不足。保持鎮定並保持積極。

註:此答案不能替代專家/醫學建議。強烈建議從好的治療醫生那裡獲得專業幫助。專業幫助總是有幫助的)。

相關焦點

  • 焦慮驚恐|我只是短暫的「死」了幾分鐘……
    焦慮驚恐發作是什麼感受?你本來好好的,可是突然什麼東西來襲!你仿佛被突然放進真空玻璃罩中,怎麼都喘不上氣來,甚至在腦海裡已經後悔還有哪些事沒有做......「我到底怎麼了呢?」你反問自己。換句話說,如果能夠忍受那些眩暈胸悶和心跳加速等不適感;把它們當作一種無害的生理反應而不是危險信號,很大概率就能夠避免驚恐發作。下面是一些關於初始驚恐症狀的科學解釋:1.驚恐發作並不會造成心力衰竭或心臟停跳。
  • 心理學家:當出現焦慮、驚恐發作無法控制時,你需要這樣做
    心理學家:當出現焦慮、驚恐發作無法控制時,你需要這樣做。註:本文為心理諮詢案例「老師你好,我的驚恐發作無法控制,反覆出現該怎麼辦?「小長假回來第一天上班,我就接到了這樣的諮詢電話。電話那邊一個女子的聲音傳過來,焦急中又帶著期待。她說:「我之前因為神經衰弱,晚上睡眠不太好,睡覺的時候有一點點動靜,都會被驚醒,身體就像觸電一樣,還總做惡夢。去醫院門診看病,醫生檢查之後,說我有焦慮症,給我開了一些西藥,其中有鎮定效果的藥,但我感覺效果不大,所以,吃了一段時間就不吃了。
  • 恐慌症發作:我該如何阻止他們?
    恐慌症發作是一種突然的強烈恐懼感或使人喪失能力的焦慮感。它會導致嚴重的痛苦,以至於一個人害怕失去控制或死亡。知道如何防止恐慌情緒失控,對經歷恐慌症狀的人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壓力和焦慮等狀況會導致恐慌症發作。心臟病和貧血等血液疾病也會引起類似的症狀。
  • 如果感到焦慮、害怕或驚恐該怎麼辦?
    多數人有時會感到焦慮或害怕,但是如果這會影響到您的生活,那麼您可以嘗試一些可以幫助您的方法。如果您發現難以應付焦慮、害怕或驚恐,也可以尋求幫助獲得支持。焦慮症狀焦慮會導致許多不同的症狀。 它可能會影響您的軀體、心理和行為方式。當焦慮使您感覺或行為不同的原因時,並不總是容易識別。
  • 當壓倒一切的恐懼來臨時:驚恐發作
    這其實是精神科的一種疾病——驚恐發作,又稱急性焦慮發作或驚恐障礙,是一種典型的焦慮症。在所有的焦慮症狀中,非要找出最讓人痛苦的一個症狀,毫無疑問的就是驚恐發作,也叫驚恐症,它是在某個恐懼的場景,甚至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突然爆發的,它的症狀在感受上,會有很強烈的心悸,心跳很快,窒息感,頭暈眼花,手腳發麻,乏力,渾身出汗等等,甚至會有很強烈的不真實感,失控感,感覺自己快要發瘋,不受控制了,感覺靈魂就要突破這個軀殼
  • 心理科普//認識焦慮症(二):驚恐發作
    也就是說,在生活中出現的許多狀況前,產生焦慮是合情合理的。認識到這一點對你大有裨益。如果你對潛在的失敗損失,或諸如此類的現實挑戰毫無焦慮的感覺,那倒是出問題了。本文作為實用文章對那些有正常的焦慮感的個體也是有用的(換句話說,對每個人都有用)。
  • 認識驚恐發作 - 一個親歷者的經驗之談
    關於這方面的內容在我的微信公眾號仙朵拉心理能量站有更多介紹。當我讀到達爾文的這段自述時,心中竊喜-「原來達爾文也有驚恐障礙!那我就平衡多了!」事實上,達爾文患的是嚴重的恐曠症,也叫廣場恐懼症,是焦慮症的一種。現代意義上的驚恐障礙時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美國和歐洲逐漸形成的。
  • 緩解急性焦慮症「驚恐發作」的乾貨來啦!
    上篇文章跟大家提到急性焦慮症中最嚴重的「驚恐發作"這種症狀所表現出來的特徵;也簡單地講解了它發作的原因。此篇文章我來和小夥伴們聊聊我們如何應對」驚恐發作「從而從心裡不要去恐懼害怕。自此就會發生第一次的驚恐發作,而後就會進入發作的惡性循環,因為在經歷過第一次的痛苦感受之後自己就會陷入長期的恐懼與焦慮的狀態,內心擔心害怕下一次發作的到來,但是反而會反覆的去觸發,導致驚恐發作反覆發作。那我們應該如何去緩解呢?
  • 焦慮症驚恐發作和植物神經紊亂患者「如何開始自救之旅」
    焦慮症患者以及植物神經紊亂患者每日每夜都被生理上軀體症狀反覆的折磨,心理上惶恐不安持續的抑鬱和焦慮,工作以及正常的生活都受到極大的影響,各種檢查治療各種努力都無濟於事,患者自覺無助失望開始消極自艾自憐,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最好的醫生進行自救。
  • 「驚恐發作」,急性焦慮的解決從這四個方面入手!
    焦慮障礙俗稱焦慮症,是最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正如其名,焦慮症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強烈的焦慮感、緊張擔心、坐立不安。焦慮是人面對壓力時的正常反應,適當的焦慮是有益的。從進化心理學角度講,適度焦慮可以提醒危險,幫助人們做好準備去提前應對。與這種正常的焦慮不同,焦慮障礙是指過度的緊張、恐懼或擔憂。
  • 走近焦慮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
    如果您看過本公眾號題為 「焦慮障礙,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用連結的形式)的科普文章,那您已對焦慮障礙有了初步認識。今天,我們再來詳細介紹一下焦慮障礙中兩個代表性的疾病: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下面我們重點說說它們的臨床表現。
  • 「驚恐發作」,急性焦慮症的發作
    緊接著就是自己特別的害怕恐懼,本人作為一個親身經歷的患者,即使現在已經痊癒的我,依然對當初發作時的場景和感受記憶猶新。因為包括我在內大多數患者在發作的初期都會誤以為是突發的心臟病或者是某種很嚴重的疾病,但是後期去醫院檢查會發現,身體是一切正常的,最多就是心悸,早搏等緊張也會引起的症狀,就是身體肯本沒有出現很致命的疾病。
  • 從中學生到大學生:年輕人如何擺脫角色轉換焦慮
    金秋九月,高校新生和職場新人如何面對全新的環境?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王向群教授呼籲:「一定要重視青年人群的心理健康。高校新生、職場新人處於焦慮障礙的高發期,需要加強對疾病的正確認知,出現症狀儘早識別,及時進行專業的心理和藥物治療,以減少焦慮障礙對未來生活的影響。」
  • 《精英律師》裡的戴曦自愈「驚恐發作」,這種方法可以借鑑嗎
    沒想到的是,閨蜜和老師和解了,而戴曦則因涉嫌誣陷毀壞他人名譽而成為被告,最終無法獲得學位,也無法參加律師資格考試,並且落下了驚恐發作的心理創傷。她回律所時,上電梯偶然遇到焦恩而驚慌失措;麥飛到她家中安慰,聽到焦恩的名字,她的毛病又犯了;僅僅聽羅檳提焦恩所在的公司科東,戴曦已經反感到需要跑出去嘔吐,結果還迎面遇到焦恩。
  • 預防驚恐發作 減少應酬避免刺激因素
    驚恐發作時伴有嚴重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抑鬱等症狀,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有可能轉入慢性波動病程, 甚至永久性喪失勞動能力。然而如果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遠期療效讓人滿意,急性期治療後50%~70%患者可以得到症狀緩解。在邵先生的治療方面,潘集陽表示,驚恐障礙的治療目標在於儘早控制驚恐發作,預防再發。
  • 心理療法實戰分享:如何應用不怕死來治癒驚恐發作
    本人2014年第一次焦慮症驚恐發作,到2016年遇到不無自我心理療法的兩年間,症狀何其多,得過焦慮症的人都深有體會。生活都快不能自理了,孩子當年才兩歲,我要陪她長大,我輾轉好幾個醫院各種檢查,卻沒有找到病的原因,最後得出結論焦慮症,但是西藥的副作用以及網友的服藥反應讓我對西藥更恐懼,一天幾次的驚恐,時刻在恐懼之中,但是卻沒有特效藥來治癒擺脫一切痛苦,我對醫學充滿了深深的失望。
  • 如何應對焦慮症以及驚恐發作?(實用技巧)
    焦慮症中最讓人頭疼的驚恐發作,平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呢?作為親身體驗者,驚恐發作確實是一件挺煩心的事情,它會干擾到你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社交等。我的驚恐症主要原因來源於長期的學習壓力,驚恐發作是一種很痛苦的瀕死感。有那麼幾秒,意識是斷片的。
  • 焦慮與焦慮症有什麼不同,我是得了焦慮症嗎,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正常焦慮與焦慮症有何不同,我們主要從時間、嚴重程度、是否影響社會功能三個方面來看。時間,就是發病的時間有多長,判斷是否是焦慮症要看發病時間有沒有超過兩個月;嚴重程度,是指患者感到痛苦的程度或他的心理行為有沒有異常;社會功能,是說出現焦慮症狀以後,對他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影響。
  • 如何克服焦慮
    不要因為焦慮而責怪自己,或者說喪氣話,比如「我永遠也擺脫不了它」,或者「我無能為力」等等。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它,並且你最終也會戰勝它。不管你是驚恐發作,還是突然開始憂慮和恐懼,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導致了你的焦慮。周圍環境中的某個東西是你焦慮的主要來源嗎?是某場意外引起的嗎?是某個即將進行的活動或者會議造成了你的焦慮嗎?只有弄清楚恐懼的根源,你才能更輕鬆地應對它。判斷你是否能夠解決你的擔憂。
  • 焦慮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擺脫焦慮,一隻白熊告訴我們該如何做
    擺脫焦慮的能力這種難以自持的單曲循環,就像是我們的焦慮情緒,一旦竄入我們的腦海,簡直跟地板上壓扁的口香糖一樣難以擺脫。在各大問答平臺上,有一類問題很常見,比如"陌生人,能給我一句鼓勵嗎?我真的堅持不下去了!"裡面會有很多人不吝鼓勵,也有很多人認為這種求助過於矯情,"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