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大,因為氣候環境不同,所以這物產也是不一樣的,像南方多種植水稻,而北方就種植小麥了。而在貴州農村,有一種植物也很特別,越貧瘠的土地就長得越好,而且根部看起來像人參,人稱五指山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看這一大片都是五指山參,綠葉繁茂,其中還點綴了很多紅色花朵,看起來真是太漂亮了,而在貴州農村也有不少人種植五指山參,所以這也是很常見的植物哦。而五指山參也叫做紅花馬寧、小紅芙蓉、箭葉秋葵、銅皮、榨桐花、巖酸等等,每個地方叫法不同,畢竟五指山參不僅在貴州有,在雲南、廣西、廣東也有栽培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仔細一看,這五指山參的葉子又細又長,還挺像空心菜的,而且莖葉特別長,從土裡出來就是了,最高能長到一米,分枝很多,所以葉子也不少。而每年夏季,這五指山參都會開出紅色的花朵,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等到十月份左右就會結果,蒴果都是橢圓形的,個頭不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再來看看五指山參的根部,肉質根很粗壯,還有不少分叉的根,顏色微黃,確實跟人參是很相似的,但它可不是人參哦。不過話說回來,五指山參的根部是一味藥材,每年秋冬季採挖,洗淨曬乾就能入藥,而農家人的加工方法則是蒸熟再曬乾,這樣存放數年也不會變質。
而五指山參作為一種藥材,性微溫味甘淡,具有滋補強壯的功效,多用於治療神經衰弱、頭暈、胃痛、腰腿痛、腹瀉等等,而外用的話,對於祛瘀消腫、跌打損傷、骨折等都很有幫助,可見這藥用價值要多高了。一般在農村,人們也喜歡用五指山參來燉雞湯,秋冬滋補身體最合適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五指山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