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鬆緊適度的貨幣政策來了,關鍵仍在如何落實
也被諸多市場人士認為是貨幣寬鬆政策的再度確認;且本次MLF放量操作進一步提升MLF存量,為下一次降準置換打開空間,預計三季度有可能再次降準。這一切都表明,我國貨幣政策實質上已發生了轉向,從穩健中性向鬆緊適度的貨幣政策轉化,也就是貨幣政策不再死守降槓桿的硬框框,而是實行有所區別、鬆緊適宜的靈活的貨幣政策,並以追求穩槓桿為主要目標,增強貨幣政策的操作技巧和貨幣政策時機變化的把控能力,確保資金供需面的基本穩定,根據宏觀經濟運行實際和產業發展現狀來調控貨幣操作,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使貨幣政策能更加貼近金融變化發展形勢和經濟發展的需要
-
【炳哥經濟學大點評】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第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主要目的是通過向市場提供流動性支持,以達到提振市場信心、平復金融市場恐慌情緒的目的。從實際效果來看,第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之後,美國金融體系有所企穩,目標初步達到。 在此基礎上,美國接連推出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與第一輪有所不同的是,後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日益體現了支持實體經濟增長的意圖,同時規模不斷擴大。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政策「不急轉彎」引熱議:貨幣政策維持鬆緊適度...
謹防內外風險在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海洲看來,中國未來的經濟復甦和國際環境是不可分割的,美國提供需求,中國實現供給,美國提供貨幣,中國實現增長。同時,債務風險的累計還在加劇,企業償還負債的能力特別是周轉能力更加困難,很容易出現信用性事件,特別要防止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從宏觀經濟上看,還是要實行比較寬鬆的政策,因為可以預計到明年,全世界其他經濟體還是促進復甦的政策。」毛振華表示。
-
餘永定:未來貨幣政策或趨於寬鬆 配合擴張性財政政策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6日電 (羅琨 董湘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央行果斷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隨著國內疫情轉向緩和,貨幣政策又該如何轉舵?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6日在2020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間隙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在需要進一步提高經濟增速的情況下,中國需要擴大財政擴張力度,同時貨幣政策要配合。「這個時候就需要壓低國債的收益率。它(財政部)為什麼能夠發債?因為有貨幣當局配合,這樣就可以防止發國債造成的擠出效應。」
-
央行對貨幣政策定調轉為「合理適度」 什麼信號?
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而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法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
穩健的貨幣政策 prudent monetary policy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向外界釋放出重要信息:2011年中國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由此前的「適度寬鬆」調整為「穩健」,這是中國貨幣政策基調的重大轉變。中國明年將轉向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周五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稱,中國明年的貨幣政策將從適度寬鬆轉為穩健。
-
易綱:中國貨幣政策總體保持穩健中性 利率走廊機制正在構建
易綱行長指出,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今後將轉向高質量的經濟增長模式。 貨幣政策方面,易綱行長表示,中國貨幣政策總體保持穩健中性,並採取了多方面措施完善貨幣政策框架。貨幣政策工具不斷豐富,貨幣政策調控框架正從數量型為主向價格型為主轉變,利率市場化改革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利率走廊機制正在構建。 易綱行長強調,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人民銀行將繼續深化金融改革和開放,創新金融調控方式,健全金融調控體系。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鄭良海:全球央行集體寬鬆 國內貨幣政策獨立性強
北京時間周一上午,美聯儲聯合全球五大央行宣布採取協調行動,將利用現有貨幣互換額度為美元流動性提供支持。各央行一致同意將貨幣互換協議價格下調25個基點。而前一天即3月19日,美國與韓國、澳大利亞、巴西等9家中央銀行共計4500億美元的互換額度,以抵抗冠狀病毒大流行帶來的美元流動性緊缺狀況,並防止全球經濟崩潰。國內貨幣政策寬鬆仍在,有實力走出獨立性行情。
-
每日一詞∣穩健的貨幣政策 prudent monetary policy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社 【知識點】 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指根據經濟變化的徵兆來調整政策取向,當經濟出現衰退跡象時,貨幣政策偏向擴張;當經濟出現過熱時,貨幣政策偏向緊縮。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是一種「不緊不松」的中性態勢。在我國貨幣政策操作實踐中,貨幣政策取向由緊到松可分為「從緊」「適度從緊」「穩健」「適度寬鬆」和「寬鬆」五個區間。在「穩健」貨幣政策的區間之內,根據貨幣政策操作的力度,又可以將貨幣政策取向進一步細分為三個小區間,即「穩健偏從緊」「穩健中性」「穩健偏寬鬆」。穩健中性就是將貨幣政策保持在「穩健」區間內的「穩健中性」小區間。
-
國開行首席經濟學家劉勇:全球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思考 創立30
劉勇局長首先從「量化寬鬆(簡稱QE)貨幣政策的概念、理論基礎及傳導機制」開始談起。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主要指各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購買政府債券、銀行金融資產等做法。其理論基礎包括經典的貨幣非中性理論、流動性陷阱理論、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伯南克的經濟大蕭條理論、明斯基的金融不穩定理論、金融加速器理論等。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則包括資產組合平衡效應及其他類型的傳導渠道等。
-
周小川「貨幣政策及金融問題」記者會
2011-03-11 11:03:38周小川: 大家都知道,兩年多以前,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自然會採取一攬子的刺激計劃,包括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於是在那個階段,央行確實在把握上是希望市場上有較多的流動性。您說的流動性過多會引起物價方面的變動是對的。
-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進一步提升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性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進一步提升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性本報記者 焦源源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預計,短期的物價變化不會對貨幣政策調控正常化節奏形成明顯幹擾。
-
美國實行無限量貨幣寬鬆政策,對人民幣及中國房價有何影響?
昨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0萬例,單日新增超過1.8萬例,已經成為全世界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美國為了減少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美聯儲緊急降息兩次,把聯邦基準利率降到0%,但是美股在短短的8個交易日當中,經歷了4次熔斷,歷史上美股只有5次熔斷,降息不行,接著美國放了大招,宣布無限量寬貨幣寬鬆,美國無限量的貨幣寬鬆會導致美元的預期貶值,我國的外匯儲備縮水,導致人民幣被動升值
-
《王二的經濟學故事》4、中國的貨幣政策
制定貨幣政策當然比收購糧食複雜多了,把貨幣政策和收購糧食作類比顯然是不合適的。但中國基於數量而非價格的貨幣調控方式,正在中國金融市場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遭受和王二收糧類似的困難。中國過去的金融體系很簡單,幾家國有銀行基本上就是整個金融體系。這些銀行提供的服務也不複雜,就是存款和貸款。
-
定向降準/TMLF/CBS…,央媽的貨幣政策工具依據在哪?
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新近發布。從報告中,我們能大致了解到央行的職責目標,及其推出各種貨幣政策的原委。央媽是親媽,為了中國經濟穩定、發展操勞無度,或許你以前對它忽略、甚至偏見太多。幾乎每一個主權國家都有自己的央行(歐盟是一個例外),其職責大同小異:管住貨幣發行的總閥門以保證物價穩定、監管銀行等金融機構以保證不發生金融系統性風險、根據經濟的起伏強弱來減少/增加貨幣的供應以刺激經濟、保持匯率穩定以維持國家進出口貿易的平穩……這些都需要央行制定不同的貨幣政策並具體執行。
-
更趨精準靈活 貨幣政策漸回歸常態
整體而言,穩健的貨幣政策將向常態化回歸,並體現為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日前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簡稱《報告》)與二季度報告相比,在貨幣政策展望部分,再度增加了「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的表述,《報告》也強調,處理好內外部均衡和長短期關係,儘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
《令人驚豔的十年》:時滯效應、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與財政轉折
一.時滯效應和美聯儲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有人指責美聯儲在1990至1991年衰退期及之後在降低利率上不夠果敢。1990年7月13日的首次政策寬鬆開啟了隨後十個月的九次降息歷程,這九次降息最終將聯邦基金利率降到了1991年4月最後一天(衰退低谷前一個月)的5.75%。在暫停了幾個月仍沒有看到明顯的增長信號後,美聯儲於8月6日重啟了降息,在該年底將聯邦基金利率降到了4%。
-
易綱詳解如何保持貨幣「鬆緊適度」
中國網財經3月9日訊 3月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針對如何理解貨幣政策中「鬆緊適度」的提法,易綱給出了詳細解答。
-
貨幣政策|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中國人民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響應及時有力,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堅持以總量政策適度、融資成本明顯下降、支持實體經濟三大確定性應對高度不確定的形勢,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靈活把握貨幣政策調控的力度、節奏和重點,為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營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為疫情防控、經濟恢復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以來已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
-
連平:2021年貨幣政策應更加突出穩健基調
在12月9日下午舉行的「風雲湧動思潮澎湃—國華人壽2020雲端思享會」上,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如是說。2020年伊始,疫情肆虐中國經濟,貨幣政策進一步實施逆周期調節。二季度後中國經濟V型復甦,出口、投資和消費不同程度恢復,經濟運行趨勢性向好。四季度以來,有關2021年貨幣政策回歸常態,甚至趨向收緊的聲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