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消息推送困擾用戶的10點反思&優化建議

2020-12-1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總結分析了微信消息推送對用戶體驗的十點幹擾,以及做出了相應的優化建議。

極致體驗設計圍繞的核心是用戶,而不是產品本身,極致體驗設計應該為用戶提供更高效的解決方案,降低對用戶造成的幹擾。

智慧型手機裡的APP越來越多,如果每個APP通知都打開,估計這一天也甭幹別的了。比如同樣一條資訊,可能會收到10幾個APP幾乎在同一時段的推送,信息過渡推送給用戶造成幹擾的後果可想而知,直接送飛機票了。

前兩天跟公關公司溝通到運營的事,他們講到怎麼準備好內容,怎麼提升手速,在朋友圈連續發消息刷屏,才能達到傳播效果。

聽完這樣的操作差點沒撞牆,問他們有過什麼數據統計,他們拿不出來,反倒說微商培訓課程是這麼講的,頓悟了朋友圈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電商——朋友圈作為引爆微信增長的入口,開發初心是為好友之間提供默默潛水交流的一塊淨土,現竟成為商家追逐利益的渠道。

這些神操作引發筆者對微信推送消息的反思,總結出困擾用戶體驗的10點如下及其解決方案如下。

01 開啟免打擾群消息的顯示層級

微信每次有消息進入後都要等待加載好一會,因為有很多項目工作群,雖然開啟了消息免打擾模式,但還是會加載所有消息。明明看到推送的消息排在前面,操作後發現經常誤點入其它工作群中,誤操作降低了用戶效率。再受到群內容的影響,停留造成二次幹擾。這時候再返回查找剛剛推送消息,可能已經過了時效性。

反思解決方案:雖然微信也發現同樣問題,在左下角消息入口上快速雙擊可以優先快速定位到未讀消息,但這個隱藏的操作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用戶看到未讀消息翻幾屏找不到,會一次次點擊入口嘗試未果後,只能繼續查找。

建議優化方案一:是不是可以將這個連續暴擊的操作,改成單擊快速定位到未讀消息。

建議優化方案二:推送消息和免打擾消息的推送層級是不一樣的,免打擾消息層級靠下點,優先顯示推送的未讀消息。

02 有人@我和@所有人的差別

@誰誰的功能大大降低了用戶錯過群聊重要消息的概率。就好像在群聊中只因多看了你一眼,就對視上了,越過所有閒雜人等,只有你和我在人海中承上啟下地穿梭。

因為@誰功能可以像消息一樣單獨推送,即使開啟了消息免打擾模式,也不會倖免於難,在對話列表中還會有紅字有人@我的提醒,意味著用戶不可能會錯過,給用戶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職場好多別有用心的人會在下班時間@誰誰說工作的事,這會被@人的感受,你懂的。

再就是被@後點開對話框後顯示的是所有未讀消息,需要挨個翻找@到我的消息,這樣的效率極低。找到後發現是群主@所有人的消息,我勒個去。

反思解決方案:有人@我的強提醒,無疑給用戶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怎麼降低這樣的困擾,用戶能迅速定位到這條消息。有人@我和@所有人這不能等同,完全可以明確告訴用戶。

建議優化方案一:@我的信息層級明顯要高於其它信息,優先定位到這條信息的效率更高。

建議優化方案二:有人@我和@所有人,清晰地告訴用戶,用戶自主選擇查看的層級,不用只顯示有人@我。

03 消息取消機制

小紅點和消息數量的提醒可謂是體驗設計創新中的一項創舉,據可查詢到的資料顯示小紅點的設計最早源於黑莓手機,但被蘋果申請了專利。隨即引爆了整個網際網路,成為各大產品的標配,衍生出數字消息、文字消息、動效提醒等樣式。

就是這個引爆網際網路的設計,也在綁架用戶,不點掉整個人都不好了。經常看領導截個圖,過千條的未讀信息,可能好多都是群聊消息,這對用戶無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反思解決方案:同門師兄QQ的處理方式就很好,拖動拽掉一鍵清理未讀,交互的動效非常棒。同樣的操作微信也可以有,不存在抄襲什麼的,這就是是用戶的底層訴求。

建議優化方案:拖拽一鍵清理未讀,體驗太快,可能錯過一些相對重要的信息,可以設有選擇快速清理未讀對話框的入口。

04 企業服務號的消息提醒

微信設置了個人公眾號和企業服務號兩種訂閱類型,公眾號設置了單獨的入口,引導的強度偏弱,用戶的黏性低。企業號可以像對話框那樣獨立出來,引導的強度偏高,用戶觸達率肯定要好很多,所以服務號推送消息對用戶造成的幹擾更大。

有次跟企業溝通,他們都不敢太頻繁發消息,獲取用戶的成本太高。公眾號發個消息能帶不少粉,服務號發個消息掉粉,不是特別重大的事不敢隨便發消息,不禁讓人啼笑皆非。

服務號明明擁有入口優勢,反倒變成了劣勢,同時佐證了打擾用戶的後果多可怕。

反思解決方案:企業註冊服務號需要付費,本應擁有更大的觸達,卻轉變為對用戶的打擾。可不可以就從降低對用戶幹擾入手做優化。

建議優化方案:服務號可以將單條消息的推送改為小紅點,降低對用戶的幹擾。

05 閱讀公眾號文章退出後就不能連續

在公眾號閱讀文章的場景有點封閉,只顯示公眾號發布的新消息,對話消息不單獨提示。

微信設計的初心應該是讓用戶專注於閱讀場景,免受幹擾。但很多文章閱讀的時間偏長,消息又有時效性。當用戶退出公眾號,閱讀消息的時候,問題來了,重新進入的時候又得重新找到文章從頭開始閱讀。

反思解決方案:公眾號閱讀的黏性低跟查看消息不能連續有很大關聯,這對用戶造成了阻斷性影響,引導用戶繼續閱讀的成本更高。

建議優化方案:完全可以像iPhone推送消息那樣,用戶點開後,頂部還有一個返迴路徑。

06 公眾號消息列表閱讀後頂部頭像還顯示未讀

公眾號消息列表相比老版以號排序的體驗提升了很多,因為用戶要閱讀的是內容,而不是看號的顏值,對公眾號也公平多了,不管多大隻要發送內容就有露出的機會。但在消息列表閱讀後,頂部常讀的號還顯示消息未讀狀態,需要單獨點開小綠點才能消失。

反思解決方案:看完消息,頭像的小綠點還在,這應該是一個BUG吧,或者說是產品的邏輯算法問題。

07 無差別的點讚提醒

朋友圈點讚或評論後,緊接著會收到每個好友對這條動態的評論點讚。比如寶貝出生、晉升高官、生日祝福等,好友看到後基本都會送上祝福,陸續會收到若干推送,一度超過99+。

反思解決方案:點讚評論的行為是最簡單不過的互動了,可別人的動態不斷給自己推送就會顯得有點奇怪。不總有人吐槽在別人朋友圈下面打情罵俏的嗎?發布動態的人能受得了嗎?

建議優化方案:自己的動態有消息互動直接推送就好,別人的動態即使參與互動了,好友點讚評論就不要推送了,除非是對自己評論作出回應的。

08 朋友圈視頻動態的強制提醒

微信從右下角「我」入口下拉會出來拍攝視頻動態的入口,發布後頭像右上角會有一個小氣泡的標識。發布的消息會呈現在朋友圈中,但遠遠凌駕於朋友圈之上,因為呈現在朋友圈最顯眼的位置,如果不點開就會一直在,徹底綁架了用戶,這樣強制幹擾的體驗很不好。

反思解決方案:用戶最反感被強制,當然微信可能站在產品層面推自己的視頻,有很多數據方面的考量。但切換到用戶視角的體驗,就是被綁架了。

建議優化方案:頭像可以有氣泡做引導,推送層級跟朋友圈消息等同,甚至可以植入氣泡的標識。

09 推送連結進入下一級後左滑退出不是返回

查看推送消息,手勢從左往右滑動就是退出或返回上一級,已經成為既定成熟的習慣操作。但微信中很多連結進入到下個層級左滑都是退出,導致用戶經常操作失誤,再次進入還得重新開始。比如支付理財通的功能,點開幾個層級後,返回上一個層級顯示在下面,左滑就會退出。

反思解決方案:左滑總是操作退出阻斷了用戶進一步操作,用戶面對這樣的困擾能說什麼呢?

建議優化方案:類似小程序那樣,進入到連結的下一層級後,左滑就返回上一個層級就好,要退出可以點擊關閉。

10 漂亮小姐姐投懷送抱

總有衣著性感漂亮頭像的小姐姐加好友,誰能頂得住。我跟你講,也就是我自控力比較好的,萬一哪天出差啥的,孤枕難眠,失控了咋辦,這責任誰承擔得起。

微信有搖一搖,查找附近的人加好友,我們不乏看到很多關於添加陌生好友出事的新聞案例。

微信還是偏向於熟人社交,一般人不會去添加陌生人,有個陌生好友在那,總覺得是在給自己埋了顆地雷,弄不好哪天就能爆了。

反思解決方案:雖然總被漂亮小姐姐騷擾,但總體來說,想想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還是可以控制住。所以這個騷擾就任其發展吧!說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場。

建議優化方案:改起來太麻煩了,乾脆留著吧!

寫在最後

以上針對微信產品消息推送體驗的解決方案,純屬個人意淫,涉及到很多技術邏輯的算法,但用戶只能感受到困擾,看不到背後的算法。

產品和用戶是兩個站在對立面的不同視角:

產品期望通過推送消息提升有效的運營數據,推動轉化,帶來商業上考量,完成所謂的KPI考核指標。

切換到用戶的視角,期待產品提供高效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推給我不相干的信息,信息類型的層級可以真實地推給我,至於是否會觸達,用戶自己可以來權衡,不要嘗試改變用戶在產品中的主控角色,從而綁架用戶的操作行為。

本文由 @VV體驗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如何激活「沉默用戶」?提升App推送效果的3點建議
    用戶下載了APP,卻再也沒有打開過;APP更新,用戶卻不知道;APP內運營活動,用戶很難感知到……「沉默用戶」就像一塊雞肋,讓開發者頭痛不已。儘管消息推送對提升應用的用戶黏性有益,但如果不得要領,盲目亂推,往往會引起用戶反感。該如何推送才能激活「沉默」用戶,提升APP的運營效果?分享以下三點運營建議。
  • 微信:用戶可不接收公眾號推送 不是取消關注
    原標題:微信:用戶可不接收公眾號推送 不是取消關注  近日,部分微信用戶會收到系統對長時間未讀訂閱號的提醒,並可以通過提醒入口選擇不接收這部分訂閱號的群發消息推送。  據微信官方透露,目前只有部分內測用戶能收到此入口,推送條件為用戶長時間不閱讀的訂閱號過多。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新功能。在對應的訂閱號右上角菜單的設置中,用戶可以關閉該訂閱號的推送。此次系統提醒僅提供了批量關閉的便捷入口。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操作並非取消關注訂閱號,點擊訂閱號裡右上角菜單設置,用戶仍可以恢復公眾號的推送。
  • 微信開發者工具更新:編輯器優化 清除訂閱消息授權數據
    據IT之家網友「stevapple」投稿,微信團隊消息,微信開發者工具穩定版 1.02.2003250 近日更新:雲開發支持按量付費、PC小程序調試、圖標更新等。  以下為官方更新公告:  1. 編輯器優化  微信開發者工具的編輯器功能經過重新調整,優化並增加了若干功能。
  • 從微信發展史和用戶體驗看,微信還能如何優化?
    一個最初面向用戶的即時通訊消息系統,經過團隊8年的精心打磨,成為了一個面向服務的日活用戶趨10億的國民級社交平臺。沒錯,我指的就是這款簡約內斂的產品:微信。反思:微信追求用戶表達自己最真實的狀態和想法,但圖片和動圖主要加重了性格的標籤化,這顯然是與產品的預期不太吻合的,所以沒有出這些功能是比較能夠理解的。但如果想要讓微信的用戶更加年輕化,那這就是一個可以值得斟酌的地方。4.
  • 用戶思維下的營銷價值 如何運用垂直推送幫你忙?
    最開始,消息推送只是作為一個App信息觸達用戶的工具,再後來,開發者通過推送用戶感興趣的信息來提升用戶活躍度,而現在,推送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推送的玩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獲取新用戶越來越難的情況下,有效的推送可以幫我們極大可能的喚醒老用戶,而垂直個性化的推送能有效幫助我們提升實際業務轉化。而大多企業並沒有實現這一效果,甚至打開率都不高。那麼如何才能更高效的推送,如何才能讓推送幫助業務轉化?
  • 一文搞懂互金產品消息推送設計策略
    推送的「消息」形式不僅是指通知欄push和簡訊,更包含了應用內消息、郵件、微信通知等多種形式或載體。消息「推送」在本文僅指單向(由平臺向用戶)而非雙向消息互發。2  消息推送利弊其正面影響在於:信息傳達及時。消息通過各種形式觸達用戶,及時反饋給用戶。有利於用戶準確知曉自己帳戶變動,了解市場變動信息,從而做出進一步反映。
  • 避免朋友圈淪為信息垃圾場諶基平有三點建議,1.智能分組推送;2...
    避免朋友圈淪為信息垃圾場諶基平有三點建議,1.智能分組推送;2.熱點文章可給權重;3.對於垃圾信息可屏蔽 【IT時代周刊編者按】從近期微信頻頻傳出大動作就可以看出微信被騰訊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大家可以看到由於新浪微博的急速擴張和盈利壓力,現在幾乎被各種廣告和營銷號「玩壞了」。
  • 微信訂閱號也要「根據你喜好推送」:你會買單嗎?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每日商報」,原標題《「根據你喜好推送」 真香嗎?》,作者 祝雲燕 蔣豔雯,36氪經授權轉載。 前一晚看到的微信公眾號推文,第二天又出現在了訂閱號消息首位,是微信訂閱號消息的時間線「錯亂」了?
  • 關於產品推送的六個「適當」剖析
    文案優化的一些方式:四、合適的時機這裡我認為時機比用時間更合適,時機指具有時間性的客觀條件,包含具體時間和客觀條件兩個方面方面的內容,客觀條件在這裡可以理解為推送場景。1. 時間段的選擇一般的黃金時間每天10點/14點/20點,按常規理解就是這些時間普通人一般會處於查看手機的高頻時間、或賦閒時間。
  • APP消息推送怎麼做?
    對於APP運營者們來說,PUSH(消息推送)這個詞一定不陌生。通過對用戶行動裝置進行主動的消息推送,第一時間吸引用戶的注意力,並促使用戶藉此點開APP去往對應的頁面。想想,這可真是個促活留存的好舉措。再細細想想,真的就這樣簡單又有效麼?都說,不符合用戶習慣的推送都是耍流氓。如何掌握最佳的push時間?
  • 中文字體再優化!微軟推送最新 Win 10 預覽版
    剛剛,微軟面向 Fast ring 快速通道會員和 Skip Ahead 跳躍通道會員推送了 Build 17025 系統更新。其實早在今年八月份,微軟中國團隊就分享了一些 Win 10 中微軟雅黑字體帶來的更新內容。
  • JAVA伺服器推送功能設計,消息方法總結|java|伺服器|客戶端|推送...
    (一)設計和思路介紹客戶端可能通過自定義的協議,或者是app應用,需要跟推送伺服器建立一個連接,推和拉的區別是推是伺服器主動像客戶端發起請求,往往這個技術很難實現的,主動推數據需要建立一條網絡通道,伺服器才可以完成推送,不說它也不知道是哪個客戶端,一定是客戶端主動和推送伺服器建立了連接socket,一般的情況是通過拉的模式來完成推送,涉及到一些socket的技術點
  • 微信重大更新:公眾號推送時間線打亂+7大新功能上線,怎麼玩?
    1、放棄時間排序,上線智能排序 第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公號InfoQ報導,微信方最近正在對訂閱號消息列表進行灰度測試,一批用戶的訂閱號信息列表不再按時間順序顯示,而是被打亂。 如下圖所示,央視新聞20分鐘前的信息推送,排在了11分鐘前推送的新氧前面。
  • 微信公眾號怎樣做數據分析?學會這八點就行!
    微信自定義菜單,包括引用圖文素材,引用歷史消息等。頁面模板,原創開通後頁面模板引用圖文素材,引用歷史消息等。,那我們就把推送時間就集中在這兩個點了。另外,作為對推送時間的假設的驗證,建議大家可以跟我一樣,看看目前自己所關注的訂閱號裡邊在這個時間點推送的數量有多大,如果少於10個那就初步證明這是合理的。
  • 微信訂閱號推文規則改變:時間線全被打亂,你能接受嗎?
    最近,不少網友跟張女士一樣,發現微信訂閱號消息列表推送的文章不再按時間順序排列,幾條剛剛更新的文章中間,會夾著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之前就已經推送過的文章。   小編點開自己的微信訂閱號,也出現了同樣的「時間錯亂」,一條5分鐘前的推送緊跟著的是一條34分鐘的推送,再接著是1分鐘前的最新消息。
  • iOS10 推送必看(基礎篇)
    解決辦法:我的建議是不做任何修改。經過我的測試,打包之後,生成的ipa包內,是沒有這個.entitlements 文件的。經過測試,我發現是可以正常收到推送信息的。測試的方法如下,大家也可以測試一下。測試方法:打包之後安裝ipa文件,然後利用極光推送,選擇生產環境,推送,即可。
  • 正確的消息推送姿勢應該是這樣
    這些app確確實實的幫我們解決了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痛點,但是也隨著手機上app數量的增多,給略微強迫症的我帶了一個頭疼的地方:到處充滿了紅點或者紅色數字角標。有時候這種紅色提醒確實必要,但是感覺現在更多是為了惡意競爭。產品為了爭奪用戶流量和資源,動不動就故意在app的icon上放上一個提醒,一個在產品內部層級達到四五級以上的破消息通知有必要這麼大動幹戈嗎?
  • 國家醫學考試考生服務系統_微信公眾號能推送考生報考消息啦!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國家醫學考試網考試動態信息:國家醫學考試考生服務系統_微信公眾號能推送考生報考消息啦!,請考生多加關注。   為更好的服務考生,國家醫學考試中心於近期通過微信公眾號(NMEC1985)推送「國家醫學考試考生服務系統」中的相關報考信息。該功能上線後,考生將在網絡報名、取消報考、資格審核、網上繳費、列印準考證、成績發布等關鍵環節收到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微信公眾號主動推送提醒信息。
  • 從0到1構建消息中臺:資源和效益最大化設計消息
    比如我們分發了20萬張優惠券,20萬張優惠券分發後,均以郵件通知和簡訊通知觸達,如果沒有及時的數據反饋,那麼最終我們無法知道這10萬封郵件最終會有多少的打開率與點擊率。而10萬封簡訊會被多少用戶攔截拒絕亦或者打開。
  • 微軟擴大Windows 10 10月更新推送範圍:優化 Alt+Tab 體驗
    據外媒報導稱,為了讓更多人體驗上新的更新,微軟已經擴大了Windows 10 10月更新推送範圍,大家可以從系統查看升級通知了。  上周,微軟發布了Windows 10 October 2020(20H2/Version 2009)功能更新,而更新引入了一些新的功能,包括簡化開始菜單設計,優化 Alt+Tab 體驗等等,具體來說如下:  開始菜單中可跟隨主題設置的磁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