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朋友圈淪為信息垃圾場諶基平有三點建議,1.智能分組推送;2...

2020-12-15 IT時代網

避免朋友圈淪為信息垃圾場諶基平有三點建議,1.智能分組推送;2.熱點文章可給權重;3.對於垃圾信息可屏蔽

【IT時代周刊編者按】從近期微信頻頻傳出大動作就可以看出微信被騰訊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大家可以看到由於新浪微博的急速擴張和盈利壓力,現在幾乎被各種廣告和營銷號「玩壞了」。而微信朋友圈也正在淪陷為信息垃圾場。對此諶基平有三點建議,1.根據用戶習慣進行智能分組推送;2.對於熱點文章可給一定權重;3.對於垃圾信息可從技術上進行屏蔽。微信要想避免成為下一個「冷靜期的微博」,要在這些用戶體驗技術上的深入挖掘。

微信朋友圈正在淪陷為垃圾場,標題黨,重複性內容,非「朋友圈」內容,正在蔓延著整個朋友圈。如若微信朋友圈不是搭上了移動網際網路這輛順風車,遲早會衰退成「冷靜期的微博」,甚至其價值還不如冷靜期的微博;

我們先來解析下,什麼是朋友圈?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基於朋友之間的圈子,朋友,也就是有共同愛好的人組成的兩角關係;但是,每個人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所以他的社交屬性也是屬於多個維度的。

拿基哥自己來講:在公司這個圈子裡,他是屬於管理者,因此他的朋友圈特點應該是更職業化;在行業這個圈子,他是電商人,因此它的朋友圈特點應該更專業化;在他的家庭,是女朋友的男朋友,是父母的小孩,是他朋友的朋友,因此他的朋友圈特點應該更私人化,更隨意化;

所以,就基哥這樣一個人,就有三重維度的社交特點,當這些社交特點融合在一個狹窄的朋友圈時,他的微信好友就要承受來自其他兩方面的信息垃圾;

我們不是所有人都是明星,你的微信好友不可能會去留意關心你的方方面面,他們所不關心的內容,在他們眼裡,就是信息垃圾;所以,你在朋友圈裡發布關於家庭信息,在你的行業朋友圈或工作朋友圈的微信好友眼裡,你的家庭信息就是垃圾信息;

垃圾信息的表現形式是怎樣的?沒有其他維度社交圈的人回覆你的信息,或者即便有回覆,也是象徵性的點讚,或者隨便一句未經深入的評論;我們都有過線下社交的經歷,當你和你的朋友說話時,他基本都會認真去聽你所講的,並且給出自己的觀點,或者點頭表示默許。通過這樣的深入溝通,你們的社交關係才會越來越深入;

所以,微信朋友圈的社交性屬於半偽命題,為什麼是半偽命題?除非你的朋友圈信息非常的單純,只有一個維度導向,並且你的微信好友基本也是屬於這個維度裡面的,也就是說專業的內容發布給專業的觀眾看;

但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先不說誰能做到這樣的把控力,就算你能做到,你的微信好友能做到嗎?當你以一個專業的維度出現的時候,你在朋友圈接收到的信息又是雜亂無章的,還會有心思一個個去瀏覽嗎?

【IT時代周刊批註】在反垃圾信息的同時,還應避免過度營銷。公眾平臺的發展方向不是過度營銷,而是不斷優化信息呈現形式,讓日漸喧鬧的微信回歸溝通本質,提升用戶體驗,創建良好的生態。就像知名網際網路營銷專家王昆說的:「微信交友營銷、朋友圈轉發營銷是一種非常快速和高效的營銷通路,但並不是唯一的渠道。」

基於這些問題的分析,微信朋友圈如果想持久的保持下去,個人建議微信朋友圈應該增加二級維度;這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微信朋友圈有一個分組功能,即把微信好友做分組,微信內容發布者可以對選擇性發布給某個組別看;

但是,這個功能目前設計的非常不到位,先不說這個功能是否刻意的被隱藏的有多深,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在講什麼。再者,微信好友稍微一多,這個功能基本報廢實現不了。我個人猜測過去,有可能是微信特意防止一些人利用微信做營銷,故意設計的。即你的微信好友一旦超出某個數量,那就會限制你使用分組功能;那如果不是的話,是不是應該去改進下?

這是在分組技術上進行二級維度的劃分,但顯然還是不夠用戶體驗化;因為大多數的微信好友在發朋友圈消息的時候,是非理性的,也就是說他好不容易憋出了一條內容,他希望全天下人都知道,又怎麼會去特意分組呢?因為人都有這樣的一個心理,我寫出來的,一定是大家都感興趣的,可事實呢?

所以微信想通過朋友圈分組,來避免社交維度的混亂,顯然不太現實。我有這樣三個建議;

第一:從內容分析的大數據上進行智能分組推送

微信可以分析每個用戶在朋友圈的發布信息的內容,去做標籤判別,比如我們發現某個網友特別愛轉發一些別人的內容,那我們可以把他的標籤打上「沒有獨立見解」,或者可以更廣度點,「搬運工」;微信用戶在發布朋友圈信息的時候,也可以先對該內容去做分析,還是舉那個例子,通過分析後發現該內容也是「搬運工」,那這條朋友圈信息優先推薦給這名「搬運工」看;

第二:通過「互動分析」進行智能推送

比如基哥刷微信朋友圈的時候,通過對信息的停頓時間,可以大致分析出他對哪些興趣或者對哪類人發的信息感興趣,可以先給予一定的權重,如果他還對這些有權重的信息給予了互動,比如評論,點讚之類的,可以再給一定權重;

通過互動分析,那微信大概就可以分析出基哥大概喜歡哪些朋友圈內容,或者喜歡哪個微信好友發的內容;這樣的話,他的微信好友在發出他喜歡的內容時,優先推薦。或者他喜歡的那個人發出的內容,進行有限推薦;

第三:從技術上進行屏蔽

比如基哥的微信朋友圈上,同時出現了10條這樣的內容「昆明火車站發生慘無人寰的血案」,對於他來講,他只需要接收一條這樣的信息,就知道發生什麼事了,所以其他多餘的9條,對他而言就是垃圾信息。

因此,微信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對於單位時間內,出現同類的內容,按照時間的發布順序,予以屏蔽,這樣的話,可以減少基哥對垃圾信息的梳理時間,提升他的滿意度;

以上三點,聽上去有點天方夜譚,雖然第一條內容,百度的網盟,騰訊的廣點通,微博的粉絲通已經粗略實現,但還未在技術上做到精細化,因此微信要想避免成為下一個「冷靜期的微博」,不在於其他功能的研發,而是在這些用戶體驗技術上的深入挖掘;

對於移動用戶而言,如何在碎片化的時間裡,最快的獲取他們想要的信息,是保持他們對某個產品有粘性的重要依據;誰也不想讓自己在無聊的時間裡,去看那些無聊的垃圾信息,你說是吧?

【IT時代周刊編後】目前關於微信承載的已經太多,比如像成為了企業用戶的營銷平臺,O2O平臺,電商平臺,遊戲平臺,以及各種有創意的小團體利用微信平臺實現一些獨特的功能等。以上想像已經囊括了生活的各個領域,但是一款微信真的能夠承擔這麼多嗎?要知道有很大一部分用戶僅僅在使用著微信最基本的通訊功能,把微信作為簡訊和語音通話的代替品。在騰訊把微信商業化的同時,需要提醒的是,請一定不要傷害用戶體驗。【責任編輯/王璟】

作者:諶基平,某大型O2O企業實操人,專注於移動互聯+O2O的實戰工作,個人微信chen-jiping,微信公眾號yingxiao00544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於2015年,直通矽谷,專注於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網際網路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網際網路、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焦點

  • 微信消息推送困擾用戶的10點反思&優化建議
    智慧型手機裡的APP越來越多,如果每個APP通知都打開,估計這一天也甭幹別的了。比如同樣一條資訊,可能會收到10幾個APP幾乎在同一時段的推送,信息過渡推送給用戶造成幹擾的後果可想而知,直接送飛機票了。前兩天跟公關公司溝通到運營的事,他們講到怎麼準備好內容,怎麼提升手速,在朋友圈連續發消息刷屏,才能達到傳播效果。
  • 我的微信朋友圈已經淪為垃圾場,你還要再刷嗎?
    隨著好友的增加,朋友圈的信息也曽井噴式增加,那個曾經讓我流連忘返、樂不思蜀的朋友圈突然變得不一樣了,再也找不到從前的感覺,細細品來,一共有以下三個原因。 1.帥不能當飯吃,但是醜更不能當飯吃。 2.往事不堪回首,等回首,一無所有…… 3.你努力合群的樣子,真的特別孤獨。
  • 微信朋友圈廣告來了,大數據推送讓你知道你是誰
    1月25日晚間,第一批朋友圈廣告在業界的高度關注中正式亮相,首批投放的品牌包括寶馬中國、vivo智慧型手機和可口可樂。多數微信用戶在瀏覽朋友圈之後表示,收到了部分廣告推送,但具體的推送方式尚不明確。  但隨即即有網友吐槽到:「據說年收入 100 萬以上消費能力強,收到的是寶馬廣告;買不起 iPhone 6 但買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 vivo 的廣告;連小米甚至紅米都買不起的,收到的是可口可樂的廣告;而那些沒有收到朋友圈廣告的,微信是在告訴你沒錢就好好幹活,別刷手機了」  事實上,對於首批微信朋友圈廣告的推送機制,業界有頗多猜測。
  • 提升App推送效果的3點建議
    儘管消息推送對提升應用的用戶黏性有益,但如果不得要領,盲目亂推,往往會引起用戶反感。該如何推送才能激活「沉默」用戶,提升APP的運營效果?分享以下三點運營建議。 1、有的放矢:消息推送要以用戶興趣為導向 推送形式本身是一種提醒功能,有助於提升用戶活躍度和忠誠度。
  • 唯樂Now 2智能手環:信息推送+多樣腕帶,做一款真正實用的產品
    在智能手環日常化的趨勢之下,花俏的概念日漸被剔除,用戶的實際需求上升到了第一位,Weloop唯樂Now系列智能手環正是為此而生。今年5月10日,唯樂發布Now系列第二代智能手環,售價199元,配置0.91英寸觸控屏,除了標準的計時、計步、心率功能之外,新品還增設有信息推送、日程提醒、來電防火牆等功能。據悉,唯樂NOW 2自發布一個月以來,銷售量已近8萬臺。
  • 一文讀懂iEnglish:分級測評和智能推送神奇在哪裡?
    但其實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三波浪潮的深入融合,教育已經在走向自組織、社交化、個性化、可視化的4.0時代。  從去年就刷屏朋友圈的網紅教育產品iEnglish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即是由託普朗寧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等先進技術將研究成果轉化而來的賦能教育4.0的產品。
  • 拒絕淪為「垃圾」 召陽燈具燈飾演繹品質之道
    但若是沒有優良的品質,燈具無論如何也逃不出淪為「垃圾」的結局,遠離一個個室內空間,而在這方面,品質為先的召陽燈具燈飾便值得推薦。 故此,召陽燈具燈飾在旗下產品的品質上嚴格把關,依託自我研發實力提升燈具的「內涵」,再以自我工廠的現代化設備鞏固燈具的「硬實力」,相輔相成,只為將燈具品質穩步提升,給人們送上更耐用、更安全、更健康的燈具,拒絕淪為「垃圾」。
  • 4S店銷售顧問與客戶微信溝通的信息模板
    舉例話術: 1、針對A類級別:車是動態工具,所以我建議您一定要試乘試駕,光看信息意義不大,每個人的體驗是不一樣的,您現在幾款車裡對比,試駕是最能幫助您確定購買哪款車的,也許我們的車不適合您,但試駕對您購車是反饋最有效的信息,您說對不對?您看我們約哪天方便?
  • 蘋果手機收到賭博網站簡訊困擾 三招幫你過濾垃圾信息
    相信很多iPhone手機的用戶都接到過一些亂七八糟的垃圾廣告,最近蘋果手機收到賭博網站簡訊也是上了熱搜。iPhone在日曆,提醒事項等等功能上為了同事朋友之間共享消息方便的一些功能也給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推廣垃圾廣告,我們應該怎樣避免呢?
  • 看了男友的朋友圈分組,嚇到了
    事情是這樣的:之前某旅行平臺發布了66元搶全國機票的活動,活動時間長達一個多月,每天三個時間準點開搶。朋友天天蹲點搶票,還邀請我一起:「你快搶,我已經搶一周了。」「搶上了嗎?」「怎麼可能搶得上,有那時間我都賺了往返機票錢。這點小便宜沒必要。」「搶上了,就有必要了。」所以他有了遠行的機會。
  • 你被朋友分組了嗎? 女白領分組發圈,得罪被屏蔽的老同事
    都市熱報消息,網上有流行語: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對你設置特別關注,你卻對我「分組不可見」,最近,楊佩(化名)對這句話頗有感觸。楊佩告訴記者,自己來公司2年,和周姐關係最為親近,私下也經常一起逛街、吃飯,但此前規劃分組的時候,考慮到在同一公司,也就劃分了進去。「反正都是這條分組朋友圈惹的禍,我簡直裡外不是人啊。」楊佩如是說道。楊佩的老公孫先生則認為,找機會好好跟周姐道個歉,另外最好吸取教訓,以後謹慎發朋友圈。
  • 朋友圈分組的作用非常大,居然還可以這樣玩!
    正因為這樣,現在很多人的微信中超過幾百個好友是很正常的,而朋友圈是微信的其中一個主要部分,當你發朋友圈後真的會有很多好友能看到的,這樣一來,分組的功能變得越來越重要了,這是牽涉著千絲萬樓的複雜關係。價值觀不一樣 , 發朋友圈只好分組 用微信已經有一些年,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很會利用分組功能了。比如有的人不想參加某班的同學聚會,在平時出去吃喝玩樂時,發朋友圈時就避免讓該班已加好友的人看到了。
  • 智能門鎖大約分為幾類?選購時注意這三點避免入坑
    因為不了解,所以有疑惑。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分析一下目前智能門鎖大約分為幾類,聊聊哪些產品比較靠譜,避免咱們入坑價格陷阱。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智能門鎖根據解鎖類型大約分為四種:密碼鎖、感應鎖、遙控鎖、指紋鎖。聽名字就知道,通過設置密碼、卡片感應、遙控器與指紋來解鎖。
  • 準媽媽能在朋友圈曬「孕肚照」嗎?如果照片是這種,建議不要曬了
    而且朋友圈看到的孕肚照普遍都是身穿大花褲衩,無形象的露著大肚子,甚至還能看到一條條的妊娠紋,讓我對婚姻瞬間沒有了期待。網友B:太醜了!這種照片最好不要曬!理解孕媽想要分享的心情,但是朋友圈裡五花八門什麼人都有,有客戶、有領導、有以前的同事,這樣的一張照片讓他們看到會作何感想呢?畢竟所有人都能衷心祝福自己。
  • 南通文峰街道:「三個朋友圈」助力「有事好商量」
    我們就在朋友圈裡提了一下,沒想到就成了。」南通市崇川區文峰街道廠北社區錦安花園居民陸惠說到。這個居民提到的朋友圈就是文峰街道「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創新形成的「三個朋友圈」,分為收集民意朋友圈、議題形成朋友圈和解決問題朋友圈,實現「委員聯群眾」、「工委聯委員」、「工委及委員聯職能部門」,有效提高民情流轉、協商議事和落實反饋的運轉效率。
  • 智能垃圾桶,提升你的生活質量-拓牛T1S智能垃圾桶分享
    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智能化,擁有自動打包功能的智能垃圾桶面世了,它可以自動打包,自動填充垃圾袋,非常的方便。今天分享的這款拓牛T1S智能垃圾桶就是我剛剛入手的一款產品,其實是老婆看到朋友圈有人分享,覺得不錯。老婆大人的話當然要聽了,所以接下來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 垃圾填埋場調查案例之La Veta填埋場
    ,以確定是否有填埋氣從場區逸入建築物。小鑽井平臺用於調查在填埋場南部邊界的居住區上布設的四個點位。現場氣體監測:氣體監測設備放置於居住區和YMCA建築物之上。在這一年中將按月進行持續監測(利用數據記錄器和可編程邏輯控制軟體)氣體組分。
  • 理工男對垃圾桶動起腦筋 探索智能垃圾分類
    尚一認為,第一代的垃圾回收箱只能叫做「無人廢品回收機」,算不上完整的垃圾分類。市場上的公司基本都是在做「無人廢品回收機」,這是容易的事,並沒有很大的社會價值。尚一認為應該做全品類垃圾回收,「我希望可以做一些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只有對社會有價值,我們才可能有真正的商業價值,才能走得更遠」。但有的團隊成員認為如果做全品類回收,不僅沒有同行可以參照,還將面臨較大的經濟風險。
  • 垃圾未分類投放能被自動識別並糾錯、智能印章可追溯使用信息...
    「圾生活智慧站」可替代現有各場景分類垃圾桶,可解決垃圾分類志願者人力成本高、分時投遞不方便、亂投遞無法取證等多項垃圾分類執行過程中的痛點與難點。 現場有觀眾表示:「目前小區採取分時投遞早晚各一次,對上晚班的人來說,早晚兩次投遞時間都是趕不上的,而此款智能垃圾通過APP註冊進行人臉識別登記,登記後走到垃圾桶前垃圾箱便會自動打開,無投遞時間限制,無論何時都可以扔垃圾了。」
  • @師生家長,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
    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小編帶你一起了解↓↓↓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社交小細節洩露信息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與人進行線上互動時,不自覺透露姓名、職務、單位等信息;家長在朋友圈曬娃的同時,無意中透露了孩子的姓名、就讀學校、所住小區;部分網友旅行發朋友圈打卡、曬火車票、登機牌時,忘了將身份證號碼、二維碼等敏感信息進行模糊處理……這些網上社交的小細節,都有可能出賣你的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