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派:福音派這一說法是否值得保留?

2021-01-09 基督教資訊平臺

美南浸信會倫理與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拉塞爾·摩爾(Russell Moore)接受訪談。(圖:福音聯盟官網截圖)

最近兩年,因福音派與川普以及大選政治等各種複雜的問題,美國已經陸續有一些福音派領袖對「福音派」一詞的代表性含義有些質疑,認為這一本來代表神學立場描述的詞常常被定義成支持共和黨等含義,因此應該改用其他詞。

日前,再有兩名知名基督教倫理學家、牧師談到這一話題,探討「『福音派』這種說法值得使用,值得保留嗎?」

上周二,由福音派改革宗教會的靈修包括神學家卡森、提姆-凱勒牧師等創辦的福音聯盟(The Gospel Coalition)的官網發布了一個討論會的視頻,內容是北卡羅來納州馬修斯基督聖約教會(Christ Covenant Church)主任牧師凱文·德揚(Kevin DeYoung主持的一場討論會,邀請兩位福音派領袖美南浸信會倫理與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拉塞爾·摩爾(Russell Moore)和密西根州新城市團契牧師米卡·埃德蒙森(Mika Edmondson)探討,他們是否自認是「福音派」。

據基督郵報報導,這兩位受訪者都表示,當和那些可能不太熟悉福音派這個詞的人討論時,重要的是定義福音派的真正含義,並告誡說人們有時可能會對福音派有非常錯誤的認識。

摩爾說,自己面對問到他是否是「福音派」時,他在幾乎每一個語境中都會說「是的」,但是堅持認為這種說法首先需要被定義,「有時候,人們對於福音派是什麼的看法非常歪曲。你必須確定基督徒是什麼,定義福音是什麼,定義福音派是什麼。」

埃德蒙森則是不一樣的態度,通常他會說不,但偶爾會說是。他說:「通常我不說自己為福音派,我說是長老會教徒。」

他解釋說:「只要人們指的是那些從新教改革走出來的人的歷史意識,那麼我就稱自己是有那種歷史意義的福音派。但從那時起,就有一些福音主義的政治身份,這並不適用於我,因為我是從非裔美國教會傳統走出來的。」

之後,德揚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福音派』這種說法值得使用,值得保留嗎?」

摩爾說到這個詞人們往往的誤解包括:「當外界人士想到『福音派』時,他們會恰好想到所熟悉的電視布道家。」他繼續說:「所以人們有時並沒有真正思考福音主義,因為1980年代的福音派醜聞或餘波,我猜。或者他們想到一些關於健康和財富的成功神學布道家。這在海外更是如此,但有人談到福音主義時,我真的要解釋這意味著什麼。但大多數的時候,這首先是一種政治身份。許多記者只是假設福音派整天在做的就是等待每四年一次的愛荷華黨團會議。」他指出,政治認同只是大多數福音派基督徒生活的一小部分。

關於牧師們為是否應該保留「福音派」這一說法而掙扎時,埃德蒙頓則認為:「我們想用這個詞,並限定這個詞。我認為,你可以用這個詞,在你真的指出做福音派意味著什麼的神學特徵的情況下。通常情況下,現在這往往和政治認同相關,所以這只是語言的方式,根據你使用的語境,這就會具有不同的意義。這可能有用,也可以弊大於利,如果你進入一種情況,人們想到福音主義主要與政治認同有關,那麼你可能一點都不想用這個詞。在某些方面,這類似於『加爾文主義者』這個詞。取決於你去哪裡,有些人說,『我不想說這個詞。』甚至『改革宗』——對一些人來說,他們說,『這讓我感到不舒服。』」

德揚認為真正的問題是,「這個說法在這種語境下是否幫助我推廣和捍衛福音?』」

摩爾則認為說,很多時候需要的是清晰地表達一個人相信什麼。「我們相信聖經正確無誤,我們相信人必須重生,所有這些意味著成為福音基督徒。」

德揚總結說:「關鍵是,讓我們確定使用什麼說法,或者為他人使用什麼說法,我們是福音人,我們介紹福音,我們的說法為這一目的服務,而不是破壞這一目的。」

福音派運動是上個世紀40年代逐漸興起的一項跨宗派跨教會的運動之一。它陸續在美國、英國和世界其他各地取得巨大果效,成為基督教最具有代表性的運動之一。然而,到底什麼是福音派?對此,有不同維度的定義。

2015年10月,在合作兩年後,美國福音派協會和基督教研究機構生命之路,並聚集了很多神學家、福音派領袖和社會學家的群體,通過設計和測試了一組有助於定義福音派信徒的17道題目的方式,制定出福音派基督徒的標準定義正式通過了 「福音派信仰的研究定義」。 

這17道題縮減到四個基本的聲明:

•我相信聖經是最高權威。

•對我個人來說,鼓勵非基督徒迎接耶穌基督為救主非常重要。

•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是唯一能除去我罪的刑罰的祭物。

•相信獨有耶穌基督才是救主的人才能得到神永遠拯救的禮物。

主辦方表示,信徒必須真實贊同這四個聲明,才能認為是福音派,而這一定義更強調信念,而不是行為。

不過,生命之路研究機構的主席科特•麥康奈爾(Scott McConnell)也表示,並非只有福音派才承認這四個聲明,「我們不是說唯有福音派這樣,但這將幫助識別一個具有福音派信念的人,」

相關焦點

  • 劉澎:福音派與美國(附音頻)
    這4條:堅持聖經原則、關心社會、尊重生命、保守家庭價值觀,就給福音派定了調。在美國支持這4條原則的人必定是福音派。我們今天沒有時間講福音派為什麼會提出這4個原則。但是,我們可以看一下福音派的另一面,這個方面就是它對美國社會的看法,也就是福音派的國度觀。
  • 美國主流福音派發聲:川普是個騙局 福音派選民不要上當
    與此同時,為了贏得大選,川普還頻頻向福音派選民示好,聲稱自己要保護基督徒、為福音派發聲,是代表福音派利益的候選人。對此,美國主流福音派的一些代表性人物和媒體正式發聲,指出川普無論是在言論還是行為上都不符合聖經,希望福音派選民可以清醒得看到此點,不要考慮他。
  • 克里斯多福·斯特魯普:這是美國政府,還是白人福音派政府?
    他堅稱這是他仔細研讀《古蘭經》後得出的唯一結論。儘管我現在已是一個不可知論者,當時的我還是個福音派信徒,不過我仍對這種極端的說法感到不適。如今,在紐西蘭基督城槍擊案發生之後,類似的反穆的言論應該被視為與反猶言論同樣令人厭惡。 但在實際操作中,美國對反穆和反猶言論執行著根深蒂固的雙重標準,這一點從伊爾汗·奧馬爾參議員反以色列言論掀起的軒然大波中可見一斑。
  • 徐以驊:《川普與他的福音派高參們》
    Trump)和他的競選團隊就決定成立一「福音派諮詢委員會」(Evangelical AdvisoryBoard)為其助選,並視其為如當選後的高端政策諮詢機構之一。這一鬆散且具有神秘色彩的政諮機構最初由26人組成,主要為福音派團體領袖和巨型教會牧師。在川普當選總統後,這些「福音派高參們」自然成了白宮的常客,在不少場合為川普站臺,並成為川普親近基督教福音派的代表性符號之一。
  • 調查:近三分之一的美國福音派認為耶穌只是一位偉大的老師
    圖源:Unsplash/Joshua Gresham 一項重大新研究發現,相當一部分美國福音派教徒不相信耶穌的神性
  • 有基督徒推薦:北美自由派-福音派宗派譜系圖
    從該圖上我們能看到「現代主義/自由派」與「福音派」、「基要派」走在了方向完全相反的一條線上。宗派譜系走向是一條長箭頭,自由派朝著左走,而福音派與基要派朝右走。現代主義/自由派爭執的話題主要有:基督的神性、童女懷孕生子、基督身體復活,按立同性戀聖職。福音派爭議的話題是聖經的可靠性,而基要派爭議為聖經的無誤性。
  • 美媒:川普最堅定的支持者福音派教徒,正面臨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對宗教權利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川普的福音派支持者中一定有不少人意識到,如果希拉蕊·柯林頓當上了總統,這個案子的結果也會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是,投票結果可能會是7票贊成、2票反對。對社會保守派和福音派基督徒來說,博斯託克案並不是唯一的重大法律挫敗。
  • 巴西福音派要求國家豁免教會水電稅和電話費稅
    中國網10月21日訊 據巴西《聖保羅頁報》網站10月19日報導,巴西福音派代表強烈要求國家豁免教會的水電費稅和電話費稅,目前他們已經向至少11個州提出了豁免教會商品及服務流通稅的請求。通過該法案的原因在於州政府認為這一做法能推廣 「更高效率的宗教自由」 ,有利於教會為社會工作作出更多貢獻。在其他一些州的議會,如聖保羅州,議員們還在對該提議進行分析討論。該法案的起草者包括與普世教會有關聯的專利覆審委員會的議員們。法案中的一些條款是「克隆」 的,在全國不同地區有相似的法律條例。
  • 福音派教會應該怎樣看待靈修神學
    這幾年靈修神學在神學院中很盛行。報據我的了解,靈修神學是從天主教神父盧雲極力提倡的。天主教是異端,在華人教會中推動天主教的東西,是否有不妥之處?請問福音派教會應該怎樣看待此事?答:你的問題,先從第一個重點來提:天主教是異端嗎?天主教裡面有沒有異端的教訓呢?天主教有沒有錯異的神學思想?有!
  • 在福音派和天主教徒的抵制下,阿根廷依然通過了墮胎法案
    圖源:Pixabay 儘管福音派基督徒和羅馬天主教徒強烈反對據悉,長期以來,拉丁美洲都被認為是一個文化保守的地區,羅馬天主教和不斷增長的福音派基督徒在社會上擁有相當可觀的影響力。根據法國24臺周日頻道(France24 Sunday)的報導,儘管天主教依然是阿根廷一支力量,但從2018年以來,福音派人士已經在反墮胎合法化的鬥爭中出現在一線位置上了。
  • 川普擁躉福音派領袖夫婦被曝:七年性夥伴 老婆做愛老公看
    美國基督教保守運動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小傑瑞·法爾韋爾,其商業夥伴日前表示,他有一段涉及這位福音派領袖和他的妻子的長達數年的性關係,這一聲明可能會加劇圍繞法爾韋爾的爭議。法爾韋爾周日向《觀察家報》發表的聲明中,對格蘭達指稱這位福音派領袖在這件事上有他自己的角色的說法隻字未提,法爾韋爾也沒有回答路透社關於此事的提問。在《觀察家報》引用的聲明中,法爾韋爾說:「貝基與這個人有不正當的個人關係,我沒有參與其中。」他2016年對唐納德·川普的支持幫助這位兩次離婚的紐約人贏得了共和黨的總統提名。
  • 美國前超大型教會牧師羅伯·貝爾責備福音派教會 稱選擇川普暴露...
    上周四,他在接受《教會時報》(The Church Times)採訪時表示,「異端」這一稱呼或多或少已經成為他榮譽的徽章了。當談及離開馬爾斯山聖經教會後所參與過的各種文化和信仰活動時,他承認他從來沒有在自己小有成就的福音派亞文化圈中感覺輕鬆過。
  • 民調:美大多數福音派領袖稱聖經並不禁止基督徒之間的法律訴訟
    圖源:Pixabay 根據美國全國福音派協會調查是在全國福音派協會的負責人董事會中進行統計的,參照的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6:1-8給與哥林多教會就解決衝突的命令。經文有說:「你們中間有彼此相爭的事,怎敢在不義的人面前求審,不在聖徒面前求審呢?」保羅的這份書信講到,基督徒不應該與基督徒訴諸公堂,而是應該與其他基督徒共同決定事情。
  • 今天的福音派敬拜的到底是上帝還是「金牛犢」?
    這批「宮廷福音派」的領袖們不但喪失了對真理的執著,他們更是踐踏了上帝的名號,受傷害的正是他們所高舉的宗教信仰。在美國歷史上,有時候文化的力量扭曲了宗教信仰,有時候政治權力的訴求扭曲了宗教信仰。宗教精英們到底是在敬拜上帝還是在敬拜「金牛犢」?這是個非常值得反省的現實。
  • 侯士庭:當代福音派的危機及其前瞻(屬靈更新、聖徒特徵)
    陸爾(JacqueEllol)對這方面作了評估,他在《科技的社會》(TheTechnologicalSociety)一書中談到人的信仰很輕易就被世俗影響,用科技取代一切。就是在屬靈方面亦有此危機,我們太過注重用各種方法祈禱、默想和查經,而忽略了這些操練的本質。默頓對默觀祈禱的見解對近代人影響不小,他在有生之年的後期深受默觀技巧的吸引,到東南亞與佛教徒對話。他似乎把重點放在方法多於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