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開始學走路的步驟不相同,有的孩子喜歡站穩了再走,有的孩子儘管站都站不穩,卻迫不急待地想走路。不管怎樣,大人得用雙手扶著孩子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幫他進行練習,爾後,逐漸就可放開一隻手,再發展到完全讓他自己走。
當孩子不要人扶著也能走上幾步時,要鼓勵他這種興趣。在離他1米左右的地方伸出雙手,鼓勵他走過來。開始教他學走路時,只能離他二三步遠,如果距離太遠,他可能不敢走過來 。等他初步掌握了這一新技能後,可以逐漸拉開距離,但注意不要讓他摔到。否則,摔幾次後可能使他再不敢走路。
小兒會走路時,周圍環境如何安排?
小兒如同小小探險家一樣,什麼都敢拿,什麼都敢扔,什麼都往嘴裡放。因此在他會走路之前,就應對所能涉足的房間重新安排室的擺設,凡是孩子拿得到的,大部分應是允許玩的東西,不能玩的應該放到他夠不著的地方。具體來說,應該把易碎器具,如菸灰缸、花瓶、各種飾物等,從低處移到高處;書籍應放到書架的上層,不重要的雜誌或小兒書放到下層;藥品一定要放到高處或放進帶鎖的抽屜裡,寫字檯的下層抽屜裡可放一些舊衣服、小玩具或其他好玩的東西,讓孩子盡情地翻弄。另外,熱水瓶一定要放到孩子夠不著的桌上,桌子上不要鋪桌布,以免小兒拉動桌布弄倒熱水瓶,造成燙傷。廚房裡碗架的下層放些鍋壺等物,瓷器和食物要放在上層。
對於那些不能移動的東西,如桌上的檯燈、爐子、煤氣,要教育他這些東西不能動,最安全的力法就是看得緊一點。
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
有些一歲半左右的寶寶會拿起圖畫的故事書如〈嬰兒畫報〉來朗讀,他們並不認識字但是一字不錯,原來他們是在背誦。朗讀和翻頁都十分的正確,有時他們還用手指著句子。這些都是每天晚上母親為他們講的故事是他們記住的。當寶寶已經有朗讀的要求,母親可以教寶寶認識幾個故事中反覆出現的字。
為了鞏固閱讀的興趣,在寶寶基本上能朗讀一本小書之後,要作為獎勵再給他一本更美麗更有趣的小書 ,讓他繼續一本本地讀下去。
怎樣糾正孩子入睡時的壞習慣?
孩子入睡的方法是各種各樣的,有的孩子喜歡抱著心愛的布娃娃,有的喜歡吮手指,有的喜歡將被子蓋到嘴上。如果僅是這些,大人不用擔心,只要白天讓小兒玩累點兒就能改過來。然而有些孩子入睡時有很多毛病,比如入睡時要咬著枕巾、被角,孩子咬這些不乾淨的東西容易患口腔炎,所以應當改掉這些毛病。
還有些孩子睡覺時要抓著媽媽的耳朵,或把手指伸進媽媽的嘴裡、耳朵裡,這些討厭的壞習慣必須堅決予以糾正。
更有甚者,睡覺時一定要摟著心愛的小玩具動物,給它蓋上被子,把枕頭放在自己喜歡的地方才睡,如果不按這套程序來,就不能入睡。出現這種惡習,多是由於家長在育兒方法等方面出現分歧,致使孩子自身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等等。因此,應該回顧一下以前的育兒情況、生活。不過,這種惡習似乎較多地發生在城市裡、玩的場所少、沒有兄弟姐妹的獨生子女身上。只要孩子在外面玩累了,晚上一躺下就呼呼入睡,這些壞習慣自然就會改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