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上市公司突擊交易提振業績的欲望越發強烈。近期,東易日盛、榮豐控股、聯創股份等多家公司宣布變賣資產。根據不完全統計,四季度以來已有上百家公司發布了擬出售房產、土地、子公司股權等公告,其扮靚業績的意圖相當明顯。為此,深交所向部分公司發出關注函,要求補充披露相關情況。
專家認為,年末突擊交易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保殼交易,通過資產出售、調整會計處理等方式試圖避免退市;另一類是資金套現交易,以現金購買關聯方資產為主要形式,涉嫌變相向關聯方輸送利益。在嚴監管的背景下,有相關舉動的公司自然會被緊盯,尤其是異常交易。監管層強化對年末突擊交易行為的監管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確保上市公司的財報能夠真實、完整地反映公司實際的財務狀況,這也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舉措。
此外,隨著退市力度的加大,破產重整成為部分上市公司及控股股東的選擇。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超過10家上市公司被申請破產重整,其中包括*ST貴人、*ST天娛、*ST銀億、*ST力帆、天海防務等,*ST眾泰、*ST圍海、*ST金正等逾10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也紛紛被申請破產重整,從而實現市場化出清。
對於破產重整的密集出現,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分析稱,上市公司通過破產重整具備多重優勢:一是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二是由於自身已上市,其股權價值容易得到認可;三是如果順利完成破產重整,有望重新實現再融資,有利於重整投資人後續的資本運作。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