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心理諮詢有用嗎?靠譜嗎?

2020-09-14 簡單心理

能看到這篇文章,也就意味著你對心理諮詢或多或少感點興趣。也許你已經有過要心理諮詢的念頭,但還在做決定的階段;也許,你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感興趣。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們對某件事情的關注往往伴隨著興趣或者某種自身的需要

就是說,當你在關注心理諮詢的時候,也許意味著你開始發現自己的心理健康有著某些值得關注的地方

當然啦,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很多的方式:去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去旅行,看書,交朋友,瑜伽靈修,學習新技能......和這個世界進行各種各樣的互動,也都會滋長我們內心的力量。

條條大道通羅馬,心理諮詢不是唯一可以走的路。但心理諮詢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呢,為什麼有的人會選擇心理諮詢幫助自己?

我們和在簡單心理平臺進行過心理諮詢的朋友們了解過他們的感受,提到「為什麼選擇心理諮詢」時,很多朋友表達了他們的感受:

@玉蝴蝶曼陀羅

跟朋友傾訴過,但朋友的安慰和理性的分析對自己沒有什麼效果。朋友也會很無奈。感覺無人能理解和hold住我的負面情緒,所以就去做諮詢了。

@Gentle小丸子

心理諮詢,估計是為了找到那個在自己內心深處潛伏已久的人,而那個人既熟悉卻又陌生,與眾不同。她與你沉默對峙,誰也不肯妥協先說出第一句「你好」,越是如此不可觸碰便越是欲罷不能,你開始變得浮躁,或用稜角傷人,或徹底在人群裡隱藏自己,你渴望看清楚那個人最真實的面容,渴望觸摸到別人未曾探索到的那一小部分內心。

心理諮詢,就像是在替你對內心的那個其實叫做自己的你,先說出一句:很高興認識你

至於人們為什麼需要諮詢,或許是因為,被看見,被接納,被關注是人們與生俱來的需求。而現在,這個職業終於漸漸發展起來了,這種需求也漸漸被重視。

@Crystal

因為不確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通過普通的日常活動無法了解深層次的需要,只是治標不治本罷了,於是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引導自己去開發思想。

另外,若是自己去挖掘心理創傷,然後修復和撫平傷口,總覺得時常會「走火入魔」並且引出更多旁枝末節的新問題,愈發接近崩潰的邊緣。

@Yvonne

因為周圍沒有可以依靠的、值得相信跟傾訴的人。他們沒有用我想要的那種方法幫到我。而專業的諮詢師很值得人信任,還不在自己生活的圈子裡,說了秘密也不怕,有種安全感。所以選擇心理諮詢。

@木如

心理諮詢給予人們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美劇裡總說的no judgement,這一點很重要。不必擔心一句心裡話換回一個蹙眉或引人多思的眼神。「對面這個人是來幫助我的,不是來指揮我的」,陪伴的意義很重要。

@ 小豆子~

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自救」:可能明白自己的心理由於早年經驗及種種原因缺乏對生活的適應性,很多時候覺得無力又沮喪,但依然想好好的生活下去,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屬於自己的人生,而在這些過程中,需要一些專業人員的幫助,一些非專業人員可能並不會理解和共情,反而會受挫…不過說回來,心理諮詢還真是很貴T_T

也許是遇到了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在需要幫助的時候沒有身邊人可以提供支持,或者自己不想麻煩朋友;也許是想深入地了解自己,關愛自己,想要「好好地活下去」;也許只是需要一份陪伴......他們都選擇求助了心理諮詢。

而其他很多人有想要進行心理諮詢,但望而卻步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貴!這是很現實的考慮。好消息是,簡單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課程的學員在提供低價心理諮詢服務。

為什麼低價?

學員諮詢師們是在簡單心理·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2年系統培訓課程的實習階段,因此將收取較低的心理諮詢費用,收費不超過150元/次。

學員諮詢師們專業可靠麼?

他們已完成300小時的心理諮詢理論技術的持續學習,包括:

  • 心理諮詢法規、倫理規範等相關基礎知識。

  • 心理諮詢核心理論知識和主要心理諮詢技術的練習。

  • 心理問題及其主要幹預方法等知識和技術。

  • 在督導的支持下,已積累20小時以上的助人經驗,包括心理熱線和預諮詢。

  • ......

他們在專業的團體督導和個體督導監督下實習:

  • 【個體督導】學員諮詢師在平臺接案期間,均嚴格地進行「一案一督」,以最大程度保證提供服務的專業性。這意味著,你和學員諮詢師每一次的諮詢背後都有一位督導師在保駕護航。

低價心理諮詢能有效果嗎?

心理諮詢中起作用的因素被普遍認為是諮訪關係,而影響諮訪關係建立的,除了心理諮詢師的受訓和經驗,還有非常重要的是來訪者和心理諮詢師的匹配,以及來訪者想改變的動力。

  • 如果你有了解、改變自己/現狀的願望和動機,認可心理諮詢;

  • 在時間、地點和經濟狀況上,能儘量配合每周一次的頻率。

可以預約低價心理諮詢。

怎麼選擇適合我的諮詢師?

1. 從你目前的困擾出發:

「我主要是情緒壓力方面的問題,所以想找擅長這方面情況的諮詢師「

每位諮詢師會選擇幾個擅長的方向顯示在列表中,你可以根據你困擾的方向選擇。

2. 從諮詢時間出發:

「我只有周末有空,想找能在周末進行諮詢的諮詢師。」

3. 從城市和你期望的諮詢方式出發:

比如「我在杭州,想在本地開始面對面的心理諮詢」。

如果你正在處於壓力、焦慮、敏感、個人成長等等困境中,正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心理諮詢師,可以考慮學員諮詢師,他們將以真誠的態度為你提供幫助與支持。

低價諮詢·伴你前行

同期每位學員諮詢師限額招募2位來訪者

並在督導師的一對一專業支持下進行

相關焦點

  • 心理諮詢真的有用嗎|陽光心健 心理科普
    2、心理諮詢有效果嗎?很多研究證實,專業且符合倫理的心理諮詢可以達到良好的諮詢效果。只要關注自己的切身感受,就能體會到諮詢是否正在發揮作用,這的確是個「神奇」的過程。不過,諮詢的有效性絕不是「一次見效」的。諮詢的1-4次,諮詢師需要首先了解來訪者的困擾和個人背景,之後逐步深入。往往處理的困擾持續時間越長、問題越深刻,需要達成改變的諮詢周期也就越長。我需要心理諮詢嗎?
  • 大市場小需求:線上心理諮詢靠譜嗎?
    但是,這些線上心理平臺靠譜嗎?它們能否因此迎來發展拐點,實現華麗轉身?網際網路+心理服務需求爆發劉琳(化名),現居西南某三線城市,是一名標準的上班族,如果不是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此時她早已拿到單位的開工紅包,進入新一年的工作中。
  • 一定要有病才能看心理諮詢嗎?
    這也反映了心理諮詢行業的一個現狀,我們進入了「無靠譜證書」時代,甚至「二三級心理諮詢師考試」本身,我覺得也特別有問題。2.Yeye: 原來的二三級心理諮詢證書有問題?33: 對。這樣的諮詢師,可能需要在生活中,對一些文化(比如種族問題等)有更多樣的理解,也靠平時生活中的積累。第三,心理學在我們國家長期屬於偽科學的重災區,就各種比如說一個月的這種,甚至很多科普博主也是魚目混雜。但其實心理學是Evidence Based/科學持證的,證明方法有用的,就需要在統計數據上靠譜的。大家對此感興趣的話可以查詢一下美國的「APA/美國心理學會」。
  • 從業者解密:心理諮詢真的有用嗎?
    有網友在心理諮詢公眾平臺上私信問:「心理諮詢真的有用麼?」可是,自從我的哥哥去年去**心理諮詢中心進行心理諮詢開始,這種矛盾在不斷的加深,家裡每天都在不斷的爭吵。後期,心理諮詢師甚至說我們全家心理都有毛病,逼著全家陪他去進行諮詢。我陪著他做了五六次的諮詢,可是除了每次幾百塊錢的支出之外,我壓根看不到我們關係改變的地方,家人之間也變得冷漠。去年年底,他甚至逼得我媽離家出走,在外面住了一個月,期間沒有任何悔過的心態。
  • 心理諮詢到底是怎麼回事?心理諮詢有用嗎?
    心理諮詢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熱到曾經是07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提倡心理諮詢,促進精神健康」。全世界都提倡,這來頭可不小。那麼,什麼是心理諮詢呢?難道就是有心事找人聊聊? 也對,也不對。從求詢者的角度說,對。心理諮詢就是給有心事的人預備的。但不是找誰聊聊都算心理諮詢。
  • 健康周刊|線上心理諮詢靠譜嗎?海南心理專家:並非萬能
    海南省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海南省安寧醫院心理諮詢中心)主任羅海東介紹,通過線上方式,對於一些無須面詢就能解決的問題,比如青少年學習壓力問題、男女青年的情感問題等,通過線上「話療」會更方便。而且對於一些諮詢者來說,在熟悉的環境中會讓他們更有安全感,因此也更容易敞開心扉。還有的諮詢者覺得,通過電話、文字、視頻隔著網絡有助於消除「病恥感」。
  • 心理諮詢:免費vs付費,有哪些區別?
    「你們的諮詢需要收費嗎?」「心理諮詢的費用怎麼這麼貴?」「哪裡有免費的心理諮詢?」很多人在尋求心理諮詢幫助時,這會以上疑惑。在聽到諮詢師的收費動輒一小時幾百的時候,甚至會選擇放棄治療,或者轉而去尋求一些收費非常低廉、免費的心理諮詢。
  • 健康周刊|線上心理諮詢靠譜嗎?海南心理專家:並非萬能
    海南省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海南省安寧醫院心理諮詢中心)主任羅海東介紹,通過線上方式,對於一些無須面詢就能解決的問題,比如青少年學習壓力問題、男女青年的情感問題等,通過線上「話療」會更方便。而且對於一些諮詢者來說,在熟悉的環境中會讓他們更有安全感,因此也更容易敞開心扉。還有的諮詢者覺得,通過電話、文字、視頻隔著網絡有助於消除「病恥感」。
  • 孩子有心理問題,家長會尋求心理諮詢嗎,做心理諮詢就是失敗?
    孩子有心理問題,尋求心理諮詢幫助,家長就是失敗者嗎?這是一個比較流行的觀點,尤其是在中國,大家都特別愛面子,如果一個家庭因為孩子教育問題而去尋找心理諮詢專業幫助,那絕對是一種弱者的表現,表明父母沒有能力,家長的教育失敗了。
  • 淘寶和鹹魚上面賣的低價iEnglish靠譜嗎?和正價購買有什麼區別?
    尤其現在很多孩子用IEnglish2,3個月後,就有明顯的進步,而且愛上了英語學習,所以,IEnglish火了,很多觀望的家長,一直好奇,它真的這麼神奇嗎?其實沒什麼,語言的學習,每天聽說讀,就百分百一定會有用。IEnglish就是提供了一個母語環境和一個海量的圖書館,孩子每天跟著系統學習,不進步才怪。
  • 心理諮詢有作用嗎?
    大家對心理諮詢,好像很模糊,知道一些,但是又不是很了解。知道很貴,談一次話就要好幾百,甚至更貴,聊個天,就能夠治好病,就能解決我所有問題嗎?心理諮詢和普通的閒聊,是有本質的區別的,普通的閒聊一般都是漫無目的,而心理諮詢,是需要解決來訪者,一些問題,或者實現目標。
  • 心理諮詢真的有用嗎?一名普通從業者揭開行業神秘面紗
    寫這篇文章的緣起,是因前幾天在網上看到在一個論壇中,大家激烈討論心理諮詢相關話題。為了能夠讓朋友們儘量客觀的了解和認知心理諮詢這個行業及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我將該論壇中關注度最高的一個問題在這裡呈現,並結合我從業的經歷及認知,儘可能的回答好這個問題。問題:「心理諮詢真的有用嗎?感覺就是騙子。坐在那裡跟你聊天,按小時收費還挺貴,一個小時200元呀!
  • 你真的需要心理諮詢嗎?
    經常有人在網上發問「我要不要做心理諮詢?」「我與必要做心理諮詢嗎?」「心理諮詢有沒有用?」「我做心理諮詢有幫助嗎?」「心理諮詢師能做什麼?」這種健康和不健康心理的區別就是心理幹預的價值,後者如果不能自愈,想要走出困擾就需要心理諮詢師的陪伴指導。心理諮詢有短程、中程、長程諮詢,短程是在心理諮詢師的陪伴下共同在黑暗中掙扎,下猛藥針對產生壓力的應激源做認知幹預、自我能力認知幹預。但是作為難以自愈的心理亞健康人群,認知邏輯的形成是有成因的,也就是一個應激源消除後,會產生新的應激源,再次焦慮、抑鬱。
  • 瀋陽優路心理諮詢師培訓班靠譜嗎?
    心理諮詢師是指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諮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具有一定的觀察、理解、學習、判斷、表達、人際溝通能力,及自我控制、自我心理平衡、交往控制能力。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優路心理諮詢師培訓班靠譜嗎?
  • 這些年,我們對心理諮詢的誤解你有嗎?
    「那你有沒有嘗試去做一做心理諮詢或去精神科呢?」朋友問道。「可是如果我去做心理諮詢,大家會不會把我看成精神有問題的人啊?而且感覺他們能把我看穿,我可不想把自己的缺點暴露給別人。」這些年,我們對心理諮詢的誤解你有嗎?
  • 心理諮詢是中產智商稅嗎|大象公會
    美國在精神衛生領域每 10 萬人口有 30 名心理師(2016),中國則只有 2 名左右更何況,每個咬著牙花著每小時幾百到幾千元的價格,一周跟「那個人」聊上兩次的中國中產,都不得不面對靈魂之問:這玩意到底有用嗎?科學,還是玄學?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並沒有本質區別。
  • 每周4名額低價諮詢
    相對國人收入水平,國內心理諮詢收費整體偏高。對不少有心理諮詢需求的人來說,通常1次/周,4次/月,持續一段時間才有效的心理諮詢,是一筆難以承受的支出。我覺得心理諮詢近醫療行業,不能完全因為病人無法承擔醫療費而拒絕醫治。作為心理諮詢工作者,我以心理諮詢收費為生,無法全部提供低價諮詢。但在個人範圍內,目前可以提供少量名額的低價諮詢。
  • 學生說做心理諮詢,就是和你聊聊天,心理諮詢是「聊天」嗎?
    ︱心理諮詢不就是聊聊天嗎有一天下午三點多鐘,琪琪在她的同學陪同下來我們學校心理諮中心找我。我請琪琪進了心理諮詢室,讓陪她來的同學回宿舍,告訴她你的任務完成了。我對琪琪說,你的情況輔導員都給我說了。我聽說你對心理諮詢有些誤解,說心理諮詢就是和人聊聊天,是這樣嗎?琪琪說我對心理諮詢的印象就是廣播中晚上的夜話節目,聽眾把自己的心事說給主持人,然後主持人給聽眾支支招,告訴聽眾怎麼做,怎麼改,不就是你和我聊聊天,兩個人說說話嗎?與聊天有什麼區別呢?看來你對我們心理諮詢還是不了解,對心理諮詢有誤解啊。
  • 央視點名心理諮詢行業亂象,如何判斷諮詢師是否靠譜?
    原創 Justina 雙相躁鬱世界 內 容 導 覽心理健康行業從業者有哪些?他們能提供什麼服務?我其實需要怎樣的服務?怎麼判斷諮詢師是否靠譜?心理健康從業者及其職責心理諮詢師的服務對很多消費者而言都是非常貴的,除了少數高校的臨床心理學培訓中心會提供低價、甚至免費的心理諮詢服務之外,大部分的心理諮詢師收費在300-1000元/小時之間,所以在給出具體怎麼找一個諮詢師之前,我們要先搞清楚這個行業的服務人員有哪些、他們可以提供怎樣的服務、以及你自己需要怎樣的服務。
  •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在職研究生靠譜嗎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位於北京市朝陽,是國內外知名的院校,有著幾十年的辦學經驗,師資力量雄厚,同時也是許多學員嚮往的求學之地。目前該校也開設了在職研課程班,吸引了許多在職人員報名。近期有學員想了解在職研的相關信息,那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在職研究生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