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不乖3歲開始說話,英語啟蒙就被我提上了每日重要議程,分級閱讀、原版繪本、線上啟蒙課,一個都不能少……
最近又在琢磨自然拼讀法,對孩子早教方法研究的熱情簡直比之前自己寫畢業論文還高漲!自然拼讀法真的是很火爆,那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學呢?
自然拼讀法,也就是phonics,是英語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的一種方法。通過教孩子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律,讓孩子建立並掌握字母與發音之間的聯繫和規則,做到80%左右的單詞可以"見字能讀,聽音能寫"。
說的簡單籠統一點,phonics就相當於英語拼音,學習的就是這個字母在什麼情況下應該讀什麼 音,字母組合起來又讀什麼音,這些發音組合起成單詞又讀什麼音。
(1) 自然拼讀法(phonics)的規則並不能涵蓋所有的英文單詞,有20%左右的單詞不符合發音規則,需要靠sight word和國際音標來解決。
(2) 學習自然拼讀法需要大量聽說詞彙作為基礎
有人說聽說詞彙量要大於3000個,也有人說要大於5000個,不管具體數量是多少,自然拼讀法要求大量聽說詞彙是肯定的。
我們教孩子拼讀的目的是"讀懂",而不是簡單的讀出來。比如dog這個單詞,孩子必須聽過dog,並且知道dog就是狗,也知道狗是什麼樣子的,只是不知道dog怎麼寫,學自然拼讀就可以幫孩子把dog這個單詞和認識的事物結合起來。
反之,如果孩子都沒聽過dog,也不知道dog是什麼,即便他能按照拼讀規則讀出dog,但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dog到底是什麼。
自然拼讀法的核心是,通過拼讀規則讀出單詞,然後和腦海裡之前聽過無數遍的音聯繫起來,跟這個音代表的某種事物對應起來,從而理解單詞的含義。
(3) 自然拼讀法短時間是學不會的
英語國家的孩子大多從幼兒園中班開始接觸自然拼讀,一直學到小學2~3年級左右。在英語母語環境裡學習自然拼讀都要這麼久,那對我們來說,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孩子學習掌握自然拼讀法的時間只會更長。
更何況,英語國家的孩子在學習自然拼讀法之前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聽說詞彙,只是沒有跟文字對應起來而已。(也就是說,雖然孩子不認識這麼多單詞,但他可以再口語交流中毫不費力地理解和使用這些單詞。對比我們中國孩子,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另外,自然拼讀法一點都不簡單,雖然英語只有26個字母,但卻有44個音素,自然拼讀規則也有上百條之多,學習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聽和分級閱讀訓練去鞏固。短時間基本不可能學會。
1、如果孩子已經大了,上小學了,之前也沒有接觸過自然拼讀法,那不學也罷,直接上國際音標可能效果更好。自然拼讀法是學習英語的方法,但並不是唯一的方法。
2、如果孩子還小,且沒有足夠的英語聽說詞彙量,那建議各位花更多的時間多給孩子輸入,聽兒歌,陪孩子進行大量的閱讀,陪孩子看原版動畫片,多渠道多輸入,培養孩子的預感,維持孩子對英語的興趣,這些更重要。
3、如果孩子比較小,英語聽說詞彙量卻不小,家長能提供比較好的英語環境,也有經濟能力找到比較好的老師,那自然拼讀當然想學就學了。
孩子學習任何語言,遵循的規律都是「聽說讀寫」。想想我們是怎麼學習我們的母語漢語的,孩子在學習閱讀書寫之前,已經在生活中積累了大量的詞彙,對漢語早已實現了「聽說自由」,接下來才學習拼音,學習閱讀和書寫。英語啟蒙學習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自然拼讀法,目的不是為了讀出單詞,而是為了識別單詞的含義,更是為了讓孩子儘快實現自主閱讀。 就像漢語拼音,我們學習拼音不是為了讀出某個字,而是為了提高孩子的閱讀效率。所有這些,都必須要以大量的聽說詞彙作為基礎。
作為我來說,每天帶著不乖讀讀牛津樹、紅火箭,看看勵步啟蒙和小豬佩奇,在這個過程中會滲透一些音素的概念,但並沒有主力教自然拼讀。慢慢來,先增加輸入再說!
我是不乖的媽媽小雨,,期待你的關注哦!早教啟蒙的路上,你有什麼想分享的嗎,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