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心智障礙者「洗」出一片未來——喜憨兒洗車的可持續商業探索之路

2020-12-11 和訊

  在中國,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叫做「喜憨兒」,雖然名稱中帶有喜字,這個人群卻患有心智障礙,一生都無法如正常人一樣生活。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通稱,包括患有腦癱、自閉症、唐氏症候群、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等的人群。

  作為一名喜憨兒的父親,曹軍一直想給兒子探索一個未來的生活保障,2015年,他創辦了喜憨兒洗車中心,僱傭的所有員工均是心智障礙者。這家洗車中心不是慈善機構,喜憨兒參與洗車,獲得勞動報酬,同時還能接受康復訓練。在曹軍的帶動下,類似的洗車中心在中國已經籌建了20多家,其中八家已經投入運營。不過,在曹軍看來,洗車中心只是喜憨兒們改變命運、擁抱社會的第一步,在這條商業探索之路上,他還在繼續努力著……

  一起來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副教授莊漢盟(Daniel Han Ming Chng)撰寫的案例。

  一位喜憨兒父親的憂慮

  曹軍的兒子出生於2002年,在七個月大的時候被診斷為發育遲緩,醫生說孩子的智力水平會停留在7、8歲左右,這令曹軍陷入了無盡的擔憂。

  「我非常擔心兒子的未來,晚上總是睡不著。想到自己和妻子老了,不能照顧他的時候,就更加不安了。」他回憶道。

  在中國,心智障礙者可以在18歲之前根據不同的智障程度接受特殊教育,但很少有人在接受教育之後找到工作,一生需要依賴家人照料。

  儘管曹軍一直努力工作,仍然無法緩解他對兒子的擔憂。

  2010年,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報告稱,中國有超過7934萬的殘疾人,其中心智障礙人數超過568萬。

  許多父母會拋棄心智障礙兒童,這些孩子通常在政府特殊醫療機構長大。那些和家人在一起的心智障礙兒童,一般與未就業的長輩一起生活,由他們看護。心智障礙者很少甚至從未接受過教育或培訓。在中國,只有不到7%的心智障礙者找到了有償工作。

  曹軍(右)與一名喜憨兒洗車中心員工在一起

  曹軍說:「在兒子就讀的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每年大約有100名學生完成必修的教育。但是大多數畢業生仍然待在家,只有極少數畢業生找到工作。雖然我們對喜憨兒非常了解,但當他們發脾氣或不能自控的時候,我們同樣什麼都做不了。一些喜憨兒甚至還患有癲癇、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高血壓,因此大多數公司對僱傭他們有所顧慮。」

  為了給喜憨兒創造長遠的工作機會,曹軍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以了解他們能夠勝任的工作類型。他在參觀喜憨兒工作的工廠時注意到,任何需要精細動作技能的工作,他們都做得很吃力,產品報廢率很高。同時,持續時間較長的枯燥工作他們也很難堅持,生產效率很低。

  一次在臺灣調研時,曹軍發現了臺灣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的模式,這給了他很多啟發。成立於 1995 年,該基金會已僱傭了600多名心智障礙者,經營的服務項目超過 40 多項,包括麵包店和休閒餐廳等。

  從2006 年開始,基金會為心智障礙者修建了喜憨兒之家,取名為「天鵝堡」。資金一部分來源於父母、家人、非政府組織的慈善捐贈,一部分來源於業務利潤。天鵝堡為99 名心智障礙者提供全天候看護服務,他們能接受技能訓練與適當的醫療照顧。

  曹軍相信,這樣可以為心智障礙者提供就業機會,並照顧他們一生。他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在大陸實施類似的模式。

  喜憨兒洗車中心成立

  不做慈善機構,不靠道德綁架

  一次,曹軍看到心智障礙兒童開心地玩泡泡,心生感觸,萌生了創辦洗車中心的想法,這樣的工作似乎可以讓這些孩子勝任。

  「兒子當時已經15歲了,我一直在思考他的未來。中國目前並沒有解決此問題的好方法,因此我想自己尋找解決之道。作為一名父親,我不能坐以待斃。」曹軍解釋道。

  隨著想法日漸成熟,曹軍邀請到其他幾位父母加入。「我只選擇像我一樣有心智障礙孩子的父母,因為我們對孩子有相同的理解,也有相同的動力,」曹軍說。最終,九位父母加入了曹軍的計劃,每人向洗車中心捐資10萬元。

  儘管計劃僱傭的都是心智障礙員工,但曹軍並不希望洗車中心成為慈善機構,而是希望它作為一家營利性的社會企業運營,通過可持續發展為員工提供一生的就業機會。雖然社會企業可以得到政府、當地社區或個人的一些資助,但這不應成為公司生存的支柱。相反,它應採用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產生足夠的收益來支持公司的長期運營及社會目標的實現。

  2015年7月,喜憨兒洗車中心試運營,8月正式營業。洗車中心位於深圳福田區,在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下,從一家汽車修理店租到了40平方米的洗車場地。

  曹軍不想靠吸引顧客的同情來賺錢,他決心提供能與其他營利性洗車中心相媲美的服務。考慮到心智障礙員工的特殊性,他重新設計了整個洗車流程,那裡的洗車服務平均需要20-30分鐘,與其他洗車中心的時間相差無幾。

  所有服務的定價也都是正常水平,但經常有顧客主動多付款。對此,曹軍一直拒絕接受,他解釋稱:「我們的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的。如A顧客支付100元但B顧客只支付35元。B顧客可能會感覺不舒服,但是他並沒有做錯什麼。如果 A 顧客下次支付的價格少於 100元,他也可能會感覺不妥。我們並不想依賴顧客的捐贈。我們的發展應該依靠自己的優質服務。」

  2016 年,喜憨兒洗車中心僱傭了16名心智障礙員工,包括4名輕度心智障礙者、10名中度心智障礙者和2名重度心智障礙者,他們每天完成40-60次洗車服務,最高可達到74次。

  喜憨兒的洗車日常

  曹軍想使洗車中心成為員工可以學習與進行康復訓練的地方。為此,他在洗車房旁邊租了一套 90平方米的培訓場地。除了提供洗車服務外,員工還能接受不同的知識技能訓練。

  他組建了一個團隊,由一名中心經理、三名洗車導師和兩名特殊教育導師組成。洗車導師負責工作技能培訓,特殊教育導師則負責繼續教育以及康復訓練。

  能力評估和團隊構成

  為了評估每位員工的心智障礙程度和工作能力,特殊教育導師會要求他們用毛巾模擬擦拭汽車面板,從而觀察他們清洗車輛的能力。

  根據測試的結果,每個團隊會包括不同程度心智障礙的成員。雖然比起重度心智障礙員工,輕度心智障礙的員工能完成更多任務,但團隊合作卻能完成整個洗車任務。

  正如曹軍所說:「中國大多數心智障礙者的等級為中度到重度。如果我們只僱傭輕度心智障礙者,那麼大多數心智障礙人員都不能找到工作了。」

  培訓

  有些員工可能分辨不清一輛車的左右兩側,清理完一側之後會忽略另外一側。導師們會指導他們選擇一個開始點(如左後視鏡),繞一個完整的圈來洗車,以保證「較大的部分不會被遺漏」。車輛衝洗完畢後,導師再指導員工使用一塊毛巾擦車,確保「較小的部分不會被遺漏」。

  薪資

  這裡的員工工資與其他洗車中心的工資在同一水平。扣除社會保險後,他們每個月能得到約 2230 元。雖然員工們做不同的工作,但他們的報酬一樣,因為他們是一個團隊,為了完成工作付出了相同的努力。

  康復訓練

  特殊教育導師會在員工休息時給他們上課,培訓包括讀、寫以及心理疏導。員工也可以使用培訓室內的兩輛訓練自行車和一臺跑步機進行身體康復訓練。

  喜憨兒的改變

  慢慢可以獨立生活

  洗車中心成立初期,導師們每天會帶員工到附近一家計程車公司的食堂吃午飯。剛開始,他們沒有排隊意識,也不知道應該先取盤子,然後再盛飯菜。經過一段時間的指導,這些喜憨兒已經可以獨立地在餐廳吃飯。計程車師傅們也從最初的不自在慢慢地接納了他們,很多人甚至願意在午餐時與他們交流。

  曹軍沒有為員工提供住宿,他認為每天回家能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最開始,員工父母和洗車導師會在往返的公交車站接送,漸漸地,這些員工已經可以獨立通勤。

  在洗車中心工作讓喜憨兒變得更加自信,並且願意與他人交流。雖然他們最初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情緒和壓力,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與調整後,他們的身體協調與溝通能力取得了巨大進步。員工可以熱情地和客戶打招呼,很多顧客甚至可以叫出他們的名字。

  曹軍還注意到,顧客不再以不同的眼光看待這些員工。一位顧客甚至還開始討價還價,這讓曹軍倍感欣慰。

  曹軍稱:「以前顧客主動額外付款來表達他們的同情,但是現在他們像在其他洗車中心一樣還價。這表明他們在公平地對待我們,對我們的員工表示真正的尊重。」

  積極的社會影響

  隨著喜憨兒洗車中心贏得越來越多的讚譽,許多城市的殘疾人聯合會和心智障礙者的家長前來學習這裡的運營模式。

  青海省殘疾人聯合會於2016年8月8日在西寧成立了「青海喜憨兒洗車中心」,並僱傭了16 名心智障礙員工。截至2018年底,類似的洗車中心在中國已經籌建了20多家,其中八家已經投入運營。這些發展極大地鼓勵了曹軍,他希望擴大洗車中心,並把它發展為人們可以前來研究、模仿的範例。

  甚至有投資者找到曹軍,希望出資在中國建立更多洗車中心,但被曹軍拒絕了。他解釋說:

  「支持和幫助殘疾人就業是當地政府的責任。如果私人投資者快速地在中國建立大量的洗車中心,政府會認為殘疾人就業很容易,就不會重視對殘疾人的政策支持。當那些私人投資者發現很難掙錢時,也可能會很快撤資。我認為,最好是推動政府介入,提供實現殘疾人穩定就業的解決方案,從而為殘疾人建立更加有利的政策支持環境。」

  喜憨兒洗車中心自成立以來還多次獲得了公益獎項。2017 年 9 月 24 日,喜憨兒洗車中心獲得第六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金獎,在1671個申報的項目中排名第一。

  未來,如何持續發展

  成立3年的時間裡,喜憨兒洗車中心服務的車輛數量超過6萬臺次。

  雖然洗車中心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獲得了社會的認可,但這只是曹軍計劃的起點,他的夢想是建立更大的社會企業,為喜憨兒的一生提供可持續的就業機會與關懷。

  曹軍的理想社會企業理念是「通過就業關愛心智障礙者」。這種模式一方面為心智障礙者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為他們提供了持續關愛與發展。但這也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相關行業、各地社區、心智障礙者父母和家庭的支持。曹軍認為,為了向該模式提供長期資金支持,心智障礙孩子的父母去世後可以將他們的遺產交由社會企業的信託機構管理。這樣,社會企業將繼續照顧他們的孩子。因此,社會企業需要建立一個透明且有效管理的信託基金。

  然而,這種模式如何才能可持續下去,喜憨兒洗車中心如何才能惠及更多心智障礙者,曹軍仍然在探索的路上。

  教授點評

  莊漢盟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副教授

  當代中國社會意識逐漸覺醒,湧現出許多社會企業。它們採用創新的營利性商業模式,在維持財務可持續性的同時,致力於解決各類艱巨的社會挑戰。

  然而,社會目標與經濟目標之間存在固有矛盾,這些企業若要走向成功,必須設法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換言之,它們必須創建一個既具備財務可行性,又在戰略上與其社會使命相得益彰的商業模式。

  喜憨兒洗車中心正是中國新興社會企業的標杆。為了完成社會使命,公司全方位重新設計了心智障礙員工的工作和培訓流程,此外,公司需要建立一個信託基金,以實現財務具可持續性的商業模式。

  然而,這對於很多社會企業來說還遠遠不夠。要想可持續發展,它們還需積極推動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參與,不僅要確保獲得經濟上的支持,更要為企業實現長期成功爭取其他重要資源。曹軍主動與當地政府、心智障礙患兒父母乃至當地企業界建立聯繫,為洗車中心尋求了重要資源和支持。

  對於社會企業而言,最嚴峻的挑戰莫過於商業模式既要具備財務可行性,又要在戰略上與其社會使命相得益彰。這兩方面若是脫節,便只有兩種結局:要麼商業模式糟糕到難以為繼;要麼商業模式很成功,卻與企業的社會使命相背離。

  中國的社會企業若都能像喜憨兒洗車中心一樣,將商業模式與社會使命緊密結合,那麼便更有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文改編自中歐獨家案例「喜憨兒洗車中心:打造一家中國社會企業」(案列編號:CI-817-049),案例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副教授莊漢盟、研究助理孫鶴鳴和案例研究員趙麗縵共同撰寫,已獲得案例作者和中歐案例中心授權。未經作者及學院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對此案例的任何部分進行複製保存或傳播。

  編輯 | 張響

  文中部分圖片由曹軍提供。

  中歐案例精選集再添3冊新書!

  由中歐案例中心推出的 「中歐案例精選」叢書,精選了中歐自主開發的極具商業討論熱度、並經過上百次商學院教學檢驗的前沿案例,內容兼具時代與經典的獨特魅力。讀者在賞析案例故事之餘,還可感悟蘊含其中的商業規則與理性思考,學習商學院的思維方式,從而加深對該話題乃至整個行業的理解,並獲取管理實踐或管理學習的靈感。

  獲取更多中歐案例中心動態,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中歐案例中心」。

  Hi,我們正在進行讀者調查哦~

  你的一分鐘,

  也許就能給我們帶來新的靈感。

  期待聽到來自你的聲音。

  我們也準備了一些小禮品,

  感謝你一路的支持與陪伴。

  長按下方二維碼,

  即可參與問卷調查。

  ▼更多獨家案例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心智障礙者的「夢想莊園」
    (中國網事·感動2015)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心智障礙者的「夢想莊園」  新華網深圳8月18日電(「中國網事」記者馮璐 白瑜)近日,深圳市一家開業不久的洗車店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顧客,與其他店面不同,這裡的洗車工是9名心智障礙者,又稱喜憨兒。
  • 無錫「喜憨兒們」開出了洗車中心,店員大多是心智障礙者
    據悉,這家「喜憨兒洗車中心」是一個針對心智障礙者的就業項目,也是江蘇省第一個在無錫落地的「喜憨兒洗車中心項目」。「喜憨兒洗車中心目前已經運營近一周時間,前來光顧的顧客還真不少,僅昨天就有12輛車前來洗車。」昨天,在位於玉祁街道平湖社區的這家洗車店前,惠山區玉祁殘聯理事長丁洪鋒介紹道。
  • 心智障礙者快樂工作的家——探訪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
    在深圳福田區梅林凱豐路,有一家名為「喜憨兒洗車中心」的洗車場,因為有8名心智障礙者員工,這裡自開業以來,一直受到各方的關注。 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通稱,包括自閉症、唐氏綜合症、智力障礙、腦癱等,在人群比例約為千分之一,發病原因尚未明確。據介紹,中國目前智力殘疾人共有984萬。
  • 深圳洗車喜憨兒:買車買房送給未來女朋友
    2014年初,曹軍想到了一個可以解決心智障礙者群體終老的方式,建立一個喜憨兒「夢想莊園」。「當七八十歲的老人離開,留下五六十歲的智障孩子,在這個莊園裡得到養護,就可以讓父母安心地走。」
  • 社創案例 | 喜憨兒洗車中心
    曹軍作為一位「喜憨兒」的父親對此深有體會,他想著要幫助「喜憨兒」找到自己的價值,因此創辦了「喜憨兒洗車中心」,探索「喜憨兒」們的職業道路。如果一家喜憨兒洗車中心能解決10多個心智障礙者就業,那麼10家、100家、1000家,就能解決成千上萬心智障礙者批量就業的問題。
  • 「喜憨兒」模式成功複製 心智障礙者有尊嚴地融入社會
    這是位於深圳福田區的喜憨兒洗車中心,這裡的員工是一群有著不同程度心智障礙的自閉症、唐氏症候群、智力障礙、發育遲緩、腦癱等患者。雖然,他們的平均年齡有20多歲,但多數人的智力水平僅相當於7歲的孩子,他們是殘障類別中最嚴重和最困難的群體,被稱為殘障中的殘障,「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通稱。
  • 【本周聚焦】「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能走多遠?(組圖)
    感動之一便來自於,其間有一位父親在為心智障礙者勞動權利獲得尊重和保障而做得努力——他聯合9位智障兒父親開辦了大陸首家以保障心智障礙者就業為宗旨的洗車店:「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  一家特殊的洗車店  8月9日,「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正式開業了。這是一家普通的洗車店,然而它又很不普通——這是我國大陸第一個針對心智障礙人群的就業項目。
  • 深圳「喜憨兒」洗車行創始人:營利才能發展,長期提供就業機會
    2002年,他的兒子出生了,但不久卻被診斷為輕度智障。作為一名喜憨兒的父親,曹軍一直想給兒子探索一個未來的生活保障。2015年,他創辦了喜憨兒洗車中心,僱傭的員工均是心智障礙者,從團隊組建到投入運營,從工作模式到測評訓練,曹軍孜孜不倦的創新,用實際行動樹立深圳「弱有重扶」的典範。
  • "喜憨兒洗車":品牌響起來 孩子奔未來
    和正常上班族不同,陳星佑是一位重度智障患者,但在「喜憨兒」洗車行,陳星佑是一名正式員工,每天,他要和同為喜憨兒的幾位小夥伴們一起,完成30多臺車的清洗工作。在小團隊裡,陳星佑負責清洗車輪,最初,他只能固定清洗一個輪胎,工作2年多後,如今,他已經可以獨自完成四個車輪的清洗工作,還能幫著同伴衝水、打泡沫。
  • 「喜憨兒洗車」:品牌響起來 孩子奔未來
    工作兩年多來,陳星佑和他的夥伴們累計洗車3萬多次。「喜憨兒洗車」這個品牌也從深圳走到了長春、銀川等城市,擁有了9家分店。  想給孩子一個未來  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代稱,包括智障、腦癱和自閉症人群等。據了解,喜憨兒在人群中的比例約為千分之一,數據顯示,在中國,喜憨兒家庭至少有1200萬。
  • 繼主持人大賽後南京再現喜憨兒洗車中心,一年後的喜憨兒們怎樣了
    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統稱,它包括自閉症患者,唐氏症候群,智力發育遲緩等的人群。喜代表珍惜,憨代表憨厚老實,兒代表孩子,這個解釋是來自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創始人曹軍的解釋。相信很多人對於喜憨兒的認識是來源於去年主持人大賽田靖華的演講,在那次演講中深圳市喜憨兒洗車中心第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而喜憨兒洗車中心的洗車工也以別樣的姿態引起社會的關注。深圳市喜憨兒洗車中心聘用的是一群有心智障礙的人,洗車中心旨在給心智障礙者一個同等的平臺與機會,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 洗車行的喜憨兒 | 湃客年度視覺大賽
    如果孩子是智障兒童,他們的未來該怎麼辦?深圳有一家特殊的洗車中心,用三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心智障礙者也能實現自我價值,贏得社會的理解和尊重。
  • 深圳「喜憨兒」洗車行創始人:不能綁架別人的愛心和道德
    開業於2015年8月的深圳「喜憨兒車行」近日因為一部紀錄片備受關注。在視頻裡,16名「喜憨兒」撐起了深圳一家洗車行的工作,累計為顧客清洗了3萬多輛車。他們自稱「洗車大師」,認真地給顧客洗車、找零,面對鏡頭談論工作和未來,手舞足蹈地歌唱。
  • 「喜憨兒」成社會組織扶貧榜樣
    深圳喜憨兒洗車行。受訪單位供圖   深圳晚報訊(記者 方壯芳)近日,記者獲悉,深圳市智家喜憨兒成長關愛中心(簡稱喜憨兒)被列為深圳社會組織助力精準扶貧典範案例,收錄於《深圳社會組織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中。作為民辦非企業單位,喜憨兒創新幫扶模式,助力可持續扶貧助困是亮點。
  • 曹軍兩會建言:全國每個街道開設一個洗車點 實現千萬「喜憨兒...
    曹軍,他的身份不光是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的創始人,同樣是一名16歲「喜憨兒」的父親,他的兒子半歲時,被診斷為輕度智障,此後,曹軍最常想的問題就是,兒子的未來該怎麼辦?「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通稱,相比肢殘、視障和聽障者而言,這個群體更難適應社會,更難正常地工作、生活。
  • 無錫:13名喜憨兒撐起洗車行,5天就有3萬人為其點讚!
    19日本報A10版《「喜憨兒們」開出了洗車中心》一文報導了近日在惠山區玉祁街道開業的無錫首家「喜憨兒洗車中心」,引起了很多讀者和網友的關注。5天時間內,江南晚報發布的這條抖音已有50萬點擊量,3.3萬點讚!13名「喜憨兒」雖有心智障礙,但都有恆心,說好做某件事就一定不會偷懶。洗車雖然不輕鬆,但能用自己雙手賺錢,他們都格外開心。
  • 洗車行裡的「喜憨兒」:與社會握手的邊緣人
    他們分別罹患自閉症、唐氏綜合症、智力障礙、腦癱等疾病,年齡在20歲至47歲之間。真實年齡隨著時間流逝而增長,他們的心智則停留在七八歲左右,始終是群孩子。▲喜憨兒洗車中心部分員工合影。「喜憨兒」是對心智障礙者的另一種稱謂。
  • 喜憨兒洗車行:「擦」亮未來 尊嚴和價值我們用勞動換
    今年4月份,江蘇衛視《新聞眼》報導過深圳的一家洗車行,一群患有心智障礙的"喜憨兒"在那裡當洗車工的故事。這些"喜憨兒"從無法正常生活,到靠自己的雙手,贏得尊重,他們的身上發生了 了不起的改變。今天,第16家喜憨兒洗車行在江蘇無錫開業了,咱們去看看。
  • 南京首家「喜憨兒洗車中心」運營一年,那裡的「喜憨兒」工作咋樣啦?
    去年5月22日,南京首家「喜憨兒洗車中心」正式運營。
  • 刷屏的喜憨兒洗車中心背後:真正有格局的人,看的都是未來
    在南京,有這樣一家特殊的洗車店。在這裡,你叫他們洗五次永遠不用擔心他們只洗三次。沒有生意人的精明,沒有投機者的偷懶,這裡的員工,甚至比顧客還執拗。它就是「喜憨兒洗車中心」。「喜憨兒」這個詞其實是一個很溫暖的詞彙。自閉症、唐氏綜合症、智力障礙、腦癱等等等等,他們是心智障礙者,但也是天真純粹的「喜憨兒」。去年5月,南京首家喜憨兒洗車中心正式運營,用來幫助他們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