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失聲痛哭:這一屆的家長,到底有多難

2020-11-03 魚sir選課筆記

最近,某短視頻裡,一對母子因為作業,雙雙落淚,悲傷委屈至極。

那種酸楚溢出屏幕,令人感概萬分。


有不明真相的網友,好奇問,「一二年級有那麼難的題嗎?」孩兒他爹「無情」回覆:幼兒園。

先簡單講一下事情緣由:

這一天,媽媽陪娃寫作業,過程中,娃寫字總是挨在一起,媽媽讓娃字與字之間空一格,可娃不懂空一格是什麼鬼,就是不空。

媽媽感到很挫敗,忍不住發飆,發完飆後又有些心疼,總之,百感交集,只能哭給孩子看。

孩子也委屈,他真的不懂空一格是什麼意思。媽越急,他就越懵圈,最後也只能哭。許多人的關注點是,幼兒園咋就開始練字了?
幼兒園小朋友能認識幾個字?問這些問題的人,一看就是沒娃的,或娃還沒長到足以讓爹媽重新認識人生殘酷的年紀。

今天的幼兒園早就不談啥尊重學習規律了。小學一年級學啥,幼兒園通通都先學一遍,寫字、算數、英語等等。雖然JYB曾發文,禁止幼兒園「小學化」,但沒有什麼用‍♀️。
家長、社會、學校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那就是如果不這樣做,孩子可能從起跑線競爭中出局。

比如寫字,新一年級的娃不會寫字是正常的吧,但當大家都已經會寫,你家娃不會寫,那正常就被動成了不正常。

隨之而來的便是家長的恐慌。

犧牲學習成長規律,換取一點跑贏這場競爭的籌碼,已經成了多數家長默認的選擇。

其實,魚sir知道,不少家長也在努力尊重孩子自身的成長規律,希望自己給予孩子更多幫助,而不是壓力。

希望老師、孩子、自己都快樂,大家和諧共處。可真到操作階段,就都亂套了。

因為幼兒園裡,可以逼瘋家長的作業太多。寫字根本排不上號,手工以及各種超乎常規的操作才是真正的魔鬼。

先談談手工。

讓一個連「空一格」概念都不理解的孩子,去完成需要想像力和創意,並調動眼手耳鼻器官的手工,堪稱「天方夜譚」。

所以,這作業根本就是布置給家長的。

如果家長是個「手殘黨」,那就「呵呵」了。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輸。硬著頭皮也得上。眼下面臨的「戰役」大概是「葉子畫」。

因為這作業,許多家長都患上了「一入秋就瑟瑟發抖」症候群。

魚sir發現這是一部手殘家長的血淚史,是一名媽媽和樹葉畫的故事,因為她深深懂得這是自己的作業。

每每至秋季,人家悠哉地賞楓葉、賞月、登高,家有幼兒的家長則24小時連軸轉,白天搬磚,下班後變成「拾荒者」,滿街找樹葉,晚上熬夜貼。

當然,也有家長秉持著「親子互動」的理念,期望和孩子有更多交流,共同進步。

但事實不允許,因為很多娃剪刀拿不動,筆握不穩,只會抹固體膠,到頭來,進步的只有家長。

關鍵是,這手工,不是完成就好了。礙於「家長的自我修養「,幾乎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娃的作品獨樹一幟。

現在玩葉子畫,拿出植物,各種小動物,都已經不被認為是足夠有創意了。
為此,有家長請出了孩子會國畫的爺爺;有家長在「江郎才盡」後,另闢蹊徑,學了一招「借位拍照」,藉助鏡頭的遠近營造出孩子揮舞巨葉、葉片飄移效果,可謂煞費苦心。

每一位家長,都或多或少期待過,待孩子進入幼兒園,自己便可以獲得短暫的解放。
後來才逐漸發現,這是個天大的誤會。

不要忘了,走向幼兒園的娃,會像風一樣回來。你以為他們只給家長帶回樹葉貼畫嗎?

不,他們還會興高採烈地帶回毛線畫、紐扣畫、黏土畫、陶藝作品、PPT、美食分享……

更加可怕的是各種「奇葩」騷操作。

比如那個著名的寫10000字觀後感作業。

這作業,是直接布置給家長的。

幼兒園老師要求家長定期看一檔網綜,並提交1萬字觀後感,說是為了督促家長總結並學習更多育兒知識。

家長大概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變成這樣的「十項全能」。

許多人不解,究竟哪裡出了問題,為啥應該是快樂的事情,會變成一種負擔,令人苦不堪言。

也有人怪家長自找的,別攀比就啥事也沒有。

看起來好像是這麼個理。實際不然。

在這場名為「教育」的遊戲中,每個人都不自覺地深陷「囚徒困境」。

教育資源有限,大家彼此間是競爭關係,很難相互信任,因而也無法達成合作,實現團體利益最大化。

唯一可以把握和確定的是,通過努力,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

回到幼兒園作業,家長不知道其他家長有多努力,自己不努力做到最好,孩子會遭遇什麼,是否會被其他同學取笑,變得自卑,老師是否會覺得孩子的父母不關心孩子因而也忽視孩子等等。

許多因素相互影響並作用,最終可能導致孩子走向一個不可控的結果。這種焦慮和輸不起,才是家長往前衝的原因。

如果順著這件事情,再深挖一下,還會發現一個更大的背景,即最近頻頻出現的一個詞——內卷。

似乎誰都沒法逃離被卷的宿命。

小鎮做題家,是內卷的結果;擇校和學區房熱,是內卷的結果;學歷貶值,是內卷的結果;職場996、007是內卷的結果。

什麼是「內卷」?

魚sir在此前的文章《我命由我不由天?小鎮做題家們不這麼想》中有過一段簡單的解釋:


原本,一個社會應該不斷向更高級的模式轉變升級,它是梯度式的。

可現在,社會成了一個輪盤,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個輪盤上賣力奔跑,向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掉下來倒是暢通無阻。

於是,每個人只能越跑越快,也越跑越累,但最終的勝算並沒有增加,增加的是一起被甩出去的風險。

簡單而言,以前你只需80分努力就可以獲得的結果,如今需要100分,甚至110分。投入增加了,回報沒有。

就教育來講,內卷的一個典型體現是,起跑線競爭的無限前置和不計回報的時間經濟投入。

顯而易見,幼兒園已卷。

這裡的內捲化,已經從學區房,入園名額來到了每樣具體的作業。

家長比以往更忙,更累,投入更多,但回報卻未必比以往多,成功的機率也沒有增加。

在家長端,不能出錯的環節變得越來越多,而在教育資源端,獎勵的數量沒變,比如第一名每個班級永遠只有一個。

雙方是失衡的。

根本原因,老生常談了,教育資源增加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教育需求擴大的速度,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

那家長可以選擇「退出」嗎?

似乎也不行。

人類學家項飆提到「內卷」背後是高度一體化的競爭,「價值評價體系的高度單一、競爭方式的高度單一、獎懲方式的高度單一。」

這樣的競爭不允許失敗和退出。那家長能怎麼辦?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字與字之間空一格,教到崩潰,教到懷疑人生,教到雙雙落淚。

我是魚sir,如果你的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什麼問題歡迎隨時在

頭條留言置頂處第一條或者頭條私信

和我聊聊。

相關焦點

  • 寶媽輔導作業崩潰到哭,嶽雲鵬輔導作業只兩分鐘,網友:太厲害
    近日,嶽雲鵬在微博曬出自己的一天,上廁所半個小時,輔導孩子作業兩分鐘,50分鐘的健身時間只做了10個伏地挺身,不得不說,小嶽嶽這一天過得好滋潤。「從輔導作業到喊媳婦輔導作業,只經歷了兩分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小嶽嶽梳妝打扮都要一個小時,太精緻了吧!」
  • 九成家長輔導作業崩潰 注意力不集中最讓家長崩潰
    2019年,家長輔導作業崩潰的新聞屢上熱搜,「漸進式崩潰」、「綁手式崩潰」等都反映了家長輔導作業遇到的困境。近日,小猿口算聯合果殼調研了兩萬名家長的數據,評選出《2019年最令家長崩潰的十大行為》並給出專業的指導意見,力圖幫家長疏解輔導作業這一難題。根據小猿口算數據顯示,9成家長曾因輔導作業情緒崩潰,其中注意力不集中是最大元兇。不過,在全國數據中,四川省家長相對比較特殊,數據顯示40.87%的四川省家長在輔導作業時心情平和,不會因為輔導作業影響心情,比例全國最高。
  • 輔導作業就崩潰?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到底該怎麼做 | 寒假特供
    寒假到了,假期作業這個大難題又得要家長操心了。有句話叫:「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如果收集家長們帶娃過程中的崩潰時刻,輔導作業一定是高頻率被提及詞。前不久就有這樣一條新聞,一位上海的父親輔導功課時情緒失控怒點作業本,差點把鄰居家燒了。還有上周,相聲演員嶽雲鵬也在微博向網友絕望發問:「你們輔導作業也崩潰嗎?」
  • 嶽雲鵬輔導孩子寫作業崩潰:有一種「崩潰」,叫陪娃寫作業
    ,到底有多「崩潰」昨天午休時,聽同事麗姐吐槽自家孩子寫作業…… 麗姐家女兒今年讀小學三年級,開學已經一個多星期,原本覺得孩子送進學校裡,「普天同慶,萬獸歸籠」,家長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尤其是英語作業,我崩潰了。工資面議。看來嶽雲鵬也被陪孩子寫作業折磨得不輕,恨不得立馬解脫。尤其是那句「我崩潰了」,寫出多少家長的心聲。關於輔導孩子作業這個話題,打開網頁基本都是如下的種種「吶喊」。 每次輔導作業就感覺自己要「爆血管」,「怎麼說他都聽不進去?」「陪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然後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
  • 輔導孩子如渡劫!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輔導孩子如渡劫!#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山東東營,一位媽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由於布置的題目比較多,孩子又不懂,最後媽媽和孩子直接打起架來,一氣之下,媽媽把書本都扔了,家裡一片狼藉,孩子趴在地上嗚嗚大哭,媽媽也躺在床上痛苦不已。
  • 九成家長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北京家長最煩心,四川家長最平和
    2019年,家長輔導作業崩潰的新聞屢上熱搜,「漸進式崩潰」、「綁手式崩潰」等都反映了家長輔導作業遇到的困境。近日,小猿口算聯合果殼調研了兩萬名家長的數據,評選出《2019年最令家長崩潰的十大行為》並給出專業的指導意見,力圖幫家長疏解輔導作業這一難題。
  • 輔導孩子作業到精神崩潰,到底是孩子的問題還是家長的問題?
    學習是孩子事情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學習這件事情的時候,往往很抓狂,當孩子成績差,學習不好,作業也做不好的時候,就會出現很暴躁的場面,有的甚至情緒失控,對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甚至還大打出手,打孩子。這樣真的有用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都是家長的心理在作怪。
  • 這屆父母輔導孩子作業有多難?孩子學習還是得靠「它」!
    這屆父母輔導孩子作業有多難?孩子學習還是得靠「它」!,有孩子上小學初中的家庭裡,總是傳來一陣陣的哀嚎,這並不是發生了什麼慘劇,只不過是家長在輔導作業!  網上有很多輔導作業的崩潰視頻,一本作業和一個教不會的娃,成為了無數家庭矛盾的引爆點。就連為人父母后的明星,也有同款的煩惱……
  • 家長群又炸鍋了!輔導孩子做作業崩潰,一家長怒點筆記本扔下樓
    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格外重視的,只不過現在的教育模式讓很多家長感覺崩潰。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多學習一些知識,在考試當中取得好的成績,可是他們卻不得不面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處境。以前的人上學沒有輔導作業這樣的環節,就算是有家長也做不了,因為當時很多家長都沒有上過什麼學,甚至都不認識字。可是到了現在,學校也不管家長是什麼樣的學歷,是不是也不認識字,反正就是要讓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如果作業做得不好,會劈頭蓋臉的罵一頓,當家長真是太不容易了。
  • 公益講座|輔導孩子作業很崩潰?周六來藝展中心聽心理專家怎麼說……
    輔導孩子作業對家長來說到底有多難?情緒到底有多難控制?11月7日(本周六)下午14:00-15:00,在藝展中心一期8樓創意階梯,知名心理學專家、國家心理諮詢師將與各位家長面對面。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介紹,全國婦聯的一項調查顯示,40%以上的家長覺得無力輔導孩子作業。家長們對此有多愁苦?百度搜索「輔導孩子作業」的資訊,彈出16.2萬篇文章,大部分是關於家長各種吐槽。
  • 爸爸自捆雙手,媽媽氣出心梗……輔導孩子寫作業,到底有多難?
    患了這種病症的父母在人們面前多是豁達開朗的、慈祥憐愛的,但在面對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上,往往會因為崩潰而感到身心俱疲。據了解,這是該院接診的第一例家長輔導作業中風的患者。04 預估時間讓孩子預估自己完成作業的時間,這樣會有緊迫感。05 記錄開始時間讓孩子自己記錄開始時間,或由家長幫助記錄。06 正式寫作業遵循「三不原則」:不翻書、不打擾、不間斷。
  • 那些輔導孩子作業而崩潰的家長,多數是因為沒搞清楚這一點
    本是輔導孩子作業,結果:自己趴在床上崩潰大哭,孩子蜷縮在地上哭。孩子爸爸邊錄視頻邊說:九年義務教育還接受不?不接受咱就回來,天天輔導作業,輔導啥了這是?……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非常同情這位家長,當然,也心疼那個孩子。
  • 中秋節假期作業,小學生寫到深夜11點,家長:輔導作業怎麼這麼難
    儘管已經學習了很多輔導作業的教育方法,80後這屆家長還是苦不堪言。中秋假期來臨,想讓孩子痛快把作業寫完,開開心心地過節,結果第一天寫作業就寫到深夜11點,家長崩潰了,給我發信息說:我真是不想當小學生的家長。為什麼現在家長輔導個作業有這麼難呢?我作為老師也是家長,也曾因為作業的問題苦惱過,經過不斷地教育反思,我找出了一些原因。
  • 王源在家錄製節目,無意一句話惹母親失聲痛哭!
    王源在家錄製節目,無意一句話惹母親失聲痛哭,網友:太過分了!近日TFboys成員之一的王源在錄製了一個《年味有FUN》的綜藝節目,他這次真的是非常的用心了,為了能夠表達與節目切合的主題,體現出年味的感覺,還特意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進行錄製。
  • 輔導作業崩潰,將女兒丟地鐵站!感官協同效應提高孩子學習效率
    12月21日晚上9時許,上海地鐵11號線隆德路站站內,一位媽媽因為情緒失控而崩潰,直接將女兒獨自一人丟在地鐵站一站臺內,自己卻到了別的站臺,小女孩兒當場嚇到痛哭失聲,不能自已。當地鐵工作人員了解到這一情況,並給這位媽媽電話的時候,這位媽媽更是語出驚人:這個小朋友我不要了。
  • 家長急到崩潰大哭:這一屆孩子的題目,到底有多難?
    想起網上的段子,一到三年級的家長最為囂張暴躁,因為他們什麼題都會;四到六年級的家長就變得比較低調了,基本上不罵了,因為大部分的題他們也不會做;到了初中就變得心平氣和了,經常和孩子溝通交流,因為他們基本上所有題都不會;到了高中家長就基本是文盲了,只能做些做飯煲湯的後勤工作了。
  • 救災英雄謝樵遺體被找到 母親失聲痛哭父親哽咽
    昨天上午,謝樵的家屬聽聞這一消息後,謝樵母親在醫院內失聲痛哭,不願相信這一事實。謝樵家屬準備動身前往雲南處理後事。謝樵的犧牲,牽動著大家的心,不少網友通過在微博、論壇留言,祝願英雄一路走好,希望他的家人能夠順利度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 奶爸硬核帶娃,為給兒子輔導作業,硬是把自己的雙手綁了起來
    並不是因為孩子學習的課業內容有多難,而是因為給孩子輔導作業,還真不是一個能夠讓人輕鬆的過程。為了勝任給孩子輔導作業這項工作,不少父母使出了渾身解數,想出了各種奇招,不過效果似乎並不是太理想。更有些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難以控制住自身的情緒,甚至對孩子動起了拳腳。可孩子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如果不是生氣到了極點,誰能忍心打罵自己的孩子呢?
  • 輔導作業有多難?家長:我恨不得把手綁上
    說起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事 還真是一言難盡 那真叫一個「聽者落淚,聞者傷心」 輔導一次作業,搞得家長們心力憔悴 這不還搞出了大事 爸爸一下沒忍住,闖禍了
  • 為什麼輔導作業只想吼,教育專家:家長輔導作業掉進了這個怪圈
    孩子上學第三周,你的輔導作業之路還順利嗎?作為一名輔導作業的新手,我最近迷上了《親愛的小課桌》,因為看這個節目太有共鳴感了,不但可以親眼看見自己輔導作業的大型翻車現場,還能看見孩子寫作業的各種問題,最重要的是節目會讓我們看到不同的教育方法產生的不同效果。作為家長,我們很多父母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育兒觀念是一聽就懂,一做就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