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心理——當下最熱的心理流派「靈修主義」

2020-12-16 科學整合世界

起源

「靈修主義」緣起於宗教中的修行。修行有一些鮮明的形式,如基督教的祈禱、佛教的誦經、道教的打坐、伊斯蘭教的節食、印度的瑜伽等等。人們通過宗教的修行、鍛鍊能夠達到平撫心靈的目的,同時還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力量,增強對自我的控制力。

西方一些學者將宗教的修行用現代心理學進行改良,心理學與宗教「靈修」結合後形成一門獨特的流派(嚴格來說,靈修主義並不是獨立的心理學派,其強調身心的修行體驗,更偏向於各種思潮與心理學融合後的實踐)即「靈修主義」。

「靈修主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在西方流行,以海倫.舒曼的《奇蹟課程》聞名遐邇。海倫.舒曼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醫學院的醫療心理學系的主任與心理教授,擁有博士學位。他通過與同事的修行實踐、個人感悟,將基督教、佛教、心理學相結合,創造出這門經典靈修課程。美國是基督教國家,基督教徒眾多,海倫.舒曼在書中採用了大量的宗教術語,使得此書看上像一本宗教書籍。

修行者追尋內心的平和
奇蹟課程

「靈修主義」的心理學基礎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心理學能夠對存在心理問題的人提供幫助。

心理問題普遍存在,具有一定的隱秘性,難以治療。比如神經症(神經官能症),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神經衰弱、強迫症、焦慮症、恐怖症、軀體形式障礙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礙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但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理基礎。通常需要心理諮詢師或心理醫生採取綜合性心理疏導,經過長期診療,幫助來訪者走出困境。在心理診療過程中,冥想、祈禱、反思這些「靈修」手段有時也會被選擇,有助於來訪者回歸平靜,找回內心力量。

正是因為心理問題會引發心智、情緒甚至軀體性反應,給人帶來巨大的痛苦,且難以恢復。如果個體能夠通過自我調整來解決問題,將有助於個體保持長久健康,並能提升生活品質。「靈修主義」就是通過分析個體心靈與肉體的關係,辨析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根源,建立新的自我觀念,對問題處理採取獨特的思維方式,並在行為上積極實踐,保持其追求的美好狀態,輔以冥想、瑜伽等修行方式,從而增強內心的力量。個體最終從被心智、情緒控制轉變為可以敏感地觀察自己的心理活動,達到超脫。相較傳統心理學,「靈修主義」所建立的觀念與宗教思想關係密切,追求宗教所倡導的心境狀態。

個體在調整、修行的過程中,赤誠地面對自我、建立合理的觀念、形成新的良性條件反射,這些都涉及諸如認知主義、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等心理學派的理論實踐。

現代人心理問題日益凸顯

「靈修主義」代表人物

肯·威爾伯 代表作 《恩寵和勇氣》《整合心理學》

肯與妻子崔雅

埃克哈特·託利 代表作 《當下的力量》

埃克哈特·託利

張德芬 代表作 《遇見未知的自己》《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

張德芬

「靈修主義」的特點

融合宗教、哲學與心理學觀點

對心理問題及診療具有獨特的解釋

強調深度的自省

認為存在「內在能量」

追求當下的臨在感

具備形式上的修行

流派人物往往被稱為「心靈導師」「靈性導師」

流派的危機——當心偽「靈修主義」

在我國,因為心理諮詢師認證制度的不健全(鑑於心理諮詢行業魚龍混雜,目前我國已經撤銷心理諮詢師認證),許多偽「靈修主義」者考取心理諮詢師資格,打著國家認證的旗號開展偽科學性質的非法修行活動。這些活動缺乏正確的理論支持,過分強調精神的重要性,過度修行導致個體脫離社會,涉及唯靈論(如佔星術、靈魂說、玄學等),應當引起大家足夠的警惕。

真正的「靈修主義」不是讓人變得自我、冷漠、脫離社會,而是引導人們正確的對待自己和他人,健康、積極地融入社會生活。

「靈修主義」的未來

「靈修主義」者往往具有心理學或哲學背景、且熱衷於精神鍛鍊。他們能夠理性看待心理學與宗教、哲學中的衝突和共性,並試圖去融合幾者,構建出綜合的鍛鍊內心方式。這些修行確實有助於個體維持心理健康狀態,並提升個體的意識水平。但其理論基礎過於雜亂,流派尚未形成比較統一的思想觀念,宗教背景也會引發外界質疑其科學性(該流派尚未被心理學界認可)。

未來「靈修主義"者應該加強相互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開展理論研究,形成科學、可靠、統一的理論基礎。設置相對統一的理論框架,提供給不同學者、受眾借鑑、發揮。

(更多精彩原創科學、教育、心理類資訊,請關注本號。)

相關焦點

  • 如何選擇合適流派的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的不同流派就好比武林的各大派別,他們師出不同門,但可以用不同的招數、功法打敗對手。因為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目標:消滅魔道,匡扶正義。在共同目標的指導下,不同流派的心理諮詢師採用了不同的諮詢技巧和方法,致力於讓來訪者自立自強。要想達到最佳的諮詢效果,一個重要的方面在於選擇適合的心理諮詢師。
  • 【科普】心理諮詢幾大流派的區別
    在共同目標的指導下,不同流派的心理諮詢師採用了不同的諮詢技巧和方法,致力於讓來訪者自立自強。要想達到最佳的諮詢效果,一個重要的方面在於選擇適合的心理諮詢師。對不同流派的區別進行了解,有助於來訪者分辨能否適應該諮詢師的風格,以便選擇最匹配的諮詢師。今天的視頻來自於來自 YouTube 網站上的免費科普課程Crash Course。
  • 心理諮詢的各大流派和治療方法概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年婦女不油膩,ID:womanbuyoun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接上一篇《業餘愛好者如何學心理學》,附上我曾經的學習筆記《心理諮詢的各大流派和治療方法概述》 ,對想深入學習的心理學愛好者提供更多的參考。
  • 心理學有哪些著名的流派? | 心理科普
    今天我們盤點一下心理學領域最著名的10個流派。內容心理學19世紀60年代,內容心理學在德國產生。內容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費希納和馮特。費希納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心理學物理學的創始人。費希納在心理物理學的研究中曾創造了三種心理測量的方法:最小可覺差法、正誤法和均差法。費希納把物理學的數量化測量方法帶到心理學中,提供了後來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工具。從現代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上看,費希納應被認為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學為馮特心理學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 全國首檔中高考心理漫談節目《想明白》今日開播!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不僅對經濟產生影響,同時也使人們的心理發生變化。為了守護全社會心理健康,共渡「後疫情時代」壓力難關,全國首檔心理漫談專欄節目《想明白》應運而生。全國首檔心理漫談專欄節目《想明白》,為中、高考考生和他們的家長量身定製心理解決方案。
  • 心理諮詢有哪些流派? 精神分析有哪些應用?
    原標題:心理諮詢有哪些流派? 精神分析有哪些應用?   在我們的社會中,不管遇到任何一件東西,即使這件東西再簡單,它都是有一定分類的。而對於一個人的心理、整體社會的心理狀態而言,這不再僅僅是一件小東西,所以對於一些需要進行心理諮詢的人而言,不同的心理諮詢方式以及方法,都是有不同流派的,而不同流派的諮詢目的與結果都有些許偏差。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心理諮詢有哪些流派呢?   1、來訪者中心心理諮詢。
  • 幼兒教師資格證: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的主要流派
    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的主要流派是《幼兒園保教知識與能力》裡考察的重點,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網根據考試大綱為廣大考生整理推薦兒童心理發展理論主要流派的相關知識點,希望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 井邊灣心理教你如何挑選心理諮詢師
    2、看流派你是不是懵了?什麼叫心理諮詢師的流派?那就要先問問你對心理諮詢的期待是什麼。有很多人的期待是通過拋出問題,心理諮詢師告訴你該怎麼辦,然後就OK了,而且最好3次以內解決。這種事99%不可能發生。因為成長本來就意味著你要先過一段比原先更困難的日子。原來你可以躲在你的殼裡,現在,恭喜你,你決定進入成年人的世界了。
  • 群體心理學漫談
    群體心理學漫談有時候,少數為什麼會戰勝多數?為什麼有人會說真理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為什麼體型瘦小的鬣狗能將體型龐大的野牛捕殺?為什麼名不見經狀的小人物會突然在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為什麼你的孩子裡學校裡會聽老師的話而在家裡卻不聽你的話?如果想知道這麼多的為什麼,那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下面的幾段文字,不會浪費你太多時間,也許會收穫不少新知識。
  • 壹城心理諮詢師說丨我是如何走好心理諮詢師成長之路的
    尤其後現代取向,我認為比較適合國人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在諮詢過程中,既有潛移默化感覺、又有撥雲見日的效果,更容易使一些心理能量較低的來訪者接受。對各流派我是持尊重按納的態度,不反對排斥某具體流派。心理諮詢師,無論追隨哪個流派,從事的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各流派都有自己的專業術語和設置,都會以自己持有的哲學觀為基礎,我們無論學習到何等地步、成長到何等程度,我們都不能忽視社會主流價值和主流文化影響,不能脫離來訪者身處的環境因素。無論是諮詢師還是來訪者,我們不能把自己看成另類,我們是現實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
  • 心理科普——獻給可愛的心理愛好者們
    因為看書是獲取知識最經濟的方式,看書可以讓你對心理學有一個總體的概念。至於看什麼書,那得看你學心理學的目的了。01入門大體上分,心理學書籍有基礎理論類、技術方法類、諮詢指導類、價值理念類。不想從業的朋友可以先看一些心理類的網絡暢銷書。這類書往往寫的比較通俗,也更容易讀進去。想從業的朋友一定要先看考研、考級的複習參考書。因為專業的心理學可能跟你想像的不一樣,不要腦袋一熱就要從業。有一個朋友說想當心理諮詢師,可是他看了我推薦的書後,很快就放棄了。他以為心理學應該是揭露赤裸裸的人性,應該閃耀著熠熠的人文光輝。
  • 深圳市一帆心理諮詢有限公司:教你如何挑選心理諮詢師
    醫好了皆大歡喜,醫不好雙方都沒有保障;②有自己的督導和體驗師:督導是不論哪個心理諮詢流派的心理諮詢師都需要的,就是老帶新的意思。通常心理諮詢師需要付出比你給的諮詢費更多的費用,去找督導。所以一個有督導的心理諮詢師,是相對值得信任的至少他願意把你給的心理諮詢費,通過付給督導的形式來幫助你。
  • 零基礎如何成為心理諮詢師?整理史上最全最省錢的方法,助你成為心理諮詢師
    我們看這張圖,可以發現,心理諮詢不過是心理學分支中一個很小的點,但卻是大家認識心理學最重要的方式。到底如何才能入門心理諮詢師?除了考研還能幹嘛?在網上幾乎也搜不到如何入門諮詢師的信息。,這本書作為你心理諮詢的第一本書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為了你以後不會被任何一個流派帶偏,國內很多流派的創始人或者引進者自成體系,都覺得自己最牛逼,感覺自己是中國的弗洛伊德。
  • 幼兒心理發展理論流派——行為主義學派
    強調行為,反對以那些不可捉摸的內部心理過程(如心理狀態、意志等)作為研究對象。人的發展完全是由外部環境決定的。1.華生的經典行為主義1913年,華生發表了《行為主義者所看到的心理學》一文,宣告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誕生。1916年,華生開始對幼兒心理進行研究,是把學習原則應用到發展領域的第一人。
  • 成都熊玲心理諮詢機構第7期心理沙龍
    2020年10月25日下午,由謝雛鳴老師帶領,主題為「漫談抑鬱症」的心理沙龍如期舉行。* * *敬請大家關注2020年11月1日下午,由劉念老師帶領,主題為:「非語言交流中的傾聽與回應(二) 」的心理沙龍
  • 如何成為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變得越來越火。雖然我們周圍必定會有一些各種流派都有所心得的「老手」。但如果剛入門,在自己理論水平不夠,功力不深的情況下,建議在初步了解各個流派後,還是在這個基礎上選擇一個流派進行「精修」。這個「精修」是怎麼個學習法呢?除了系統完整的學習流派的知識外,還需要有實踐經驗,要求用該理論技術從事個案的具體諮詢工作,並且有一定的個案小時數要求;最後還要求有督導。
  • 跟超職教育學心理丨正經科普:心理學主要流派和入門建議
    現在心理學的主要流派有:精神分析學派 行為主義學派 認知心理學派 人本主義學派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先驅)榮格(許多人心中「神棍」般的存在)>行為主義學派:華生(行為主義心理學推動者)斯金納(人類可以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和積極強化來學會一切)班杜拉(來源於直接經驗的一切學習現象實際上都可以依賴觀察而發生)認知心理學派:
  • 揭秘丨「昂貴」的心理諮詢鮮為人知的真相
    簡單來說就是,你收了500元做了一次個人諮詢,這個錢還沒捂熱就要給心理督導,同時,如果你需要進一步解決這次諮詢中你遇到的困擾,還需要再給500元給分析師。於是,這一場個人心理諮詢做下來,你實際的收入是 - 500元。
  • 為什麼多數心理諮詢師不靠譜?
    這些非專業人士把心理諮詢師當做兼職,只是為了補貼家用。後來發現心理諮詢師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賺錢,許多人就放棄了,真正留下來的人1/10都不到。低門檻導致大量不勝任的人員湧入,對整個行業的口碑造成了極壞的影響,一時間許多人把心理諮詢師當做騙子。這就像重點高中升學率更高一樣,並不是說重點高中的教育就一定更好,可是由於重點高中匯聚了中考最優秀的人才,所以他們的升學率怎麼可能低呢?
  • 成都熊玲心理諮詢機構-心理沙龍(第5期)通知
    帶領者:李松:資深出國留學英語培訓師,成都心協精神分析專委會成員,熊玲心理諮詢機構資深心理諮詢師。活動主題:神經遞質漫談。此次沙龍, 我們就從神經遞質這個最直接最立即影響行為的角度, 進行探討和分享.費用:免費。限額15人,以報名先後為準。報名:劉老師電話: 報名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