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代理人收入會有多少?他們是怎麼交稅的?(揭秘)

2020-12-24 李財郎

現在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保險代理人的工作,而且很多都是在名企工作過,學曆本科以上,甚至有的還做過公司的高管,他們都選擇賣保險。

小編很好奇,保險代理人的收入難道真的那麼高嗎?小編問過一個做這行的朋友,他給出的理由是,保險代理人,一是收入還可以,據他說進入某家保險公司半年後,年薪雖然也是40萬,跟以前上班的時候差不多。但是,注意,這個收入是剛剛入行的,以後會越來越越高,這就不用擔心在其他公司一樣,隨著年紀的增加,可能面臨失業的問題,保險代理人,年齡反而是優勢;二是工作自由,有盼頭。據他說,做保險代理人可以自由安排上班時間,而且做的好的話,月入上百萬,上千萬,也不是什麼難事,讓人感到有奔頭。

事實上,保險代理人的現狀真的像這個朋友說的那樣嗎?

根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初,保險營銷員達806.94萬人。在這800萬保險代理人裡面,約一半的人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月收入2萬元以上者僅佔9.2%。(數據來源於北大滙豐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中心與保險行銷集團保險資訊研究發展中心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保險代理人基本生態調查》)

可見,絕大多數的保險代理人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高的收入,那些年薪幾百萬、幾千萬的人只是一小撮,更多的人可能進入保險行業後,又選擇了離開。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保險代理人是如何繳納個稅的。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文件規定,對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取得的佣金收入,扣繳單位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個人所得稅。結合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具體計算公式為: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額-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其他扣除。

其中,收入額按照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20%的費用後的餘額計算;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從業月份數計算;其他扣除按照展業成本、附加稅費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之和計算,其中展業成本按照收入額的25%計算。

這無疑給保險代理人送上了紅包。保險代理人的計稅方式變得跟工資薪金一樣,勞動報酬實行綜合所得稅制,個人所得稅的免徵額調整至每年6萬元,即每個月5000元。

據測算,上述規定實施後,零個稅月均收入提升至8333元,則至少有80%的保險營銷員無需再繳納個稅,而月均收入10000元、20000元以及50000元的營銷員,每年可節稅的總額分別為1.1萬元、1.7萬元、1.9萬元。

可以說,年佣金收入10萬元的保險代理人,不用交稅。

相關焦點

  • 800萬保險營銷員真實收入知多少?平安代理人月均6300
    金融1號院通過梳理上市保險公司的年報發現,2018年平安壽險代理人的月均收入為6294元,較2017年的6250元只漲了44元。   實際上,有保險公司個險管理人員就曾對金融1號院說過,保險代理人的收入兩極分化明顯,確實有代理人年入百萬佣金收入,但屬於極少數。
  • 800萬保險營銷員真實收入知多少?平安代理人月均6300元
    金融1號院通過梳理上市保險公司的年報發現,2018年平安壽險代理人的月均收入為6294元,較2017年的6250元只漲了44元。 實際上,有保險公司個險管理人員就曾對金融1號院說過,保險代理人的收入兩極分化明顯,確實有代理人年入百萬佣金收入,但屬於極少數。
  • 疫情持續,保險代理人怎麼想、怎麼辦
    開門紅是影響一個保險代理人年收入的最關鍵時期,對於一些績優代理人而言,開門紅期間的收入幾乎能佔到全年收入的50%左右。2020年春節比較早,開門紅開始的普遍也比較早,對於很多代理人而言,按照計劃,他們1月往往能完成一半計劃,2月完成1/4,3月再完成剩下的1/4,這樣一來,一年的業績可能就會不錯了。
  • 保險代理人展望2019:收入或下滑 展業技能要求更高
    出單所需拜訪次數增加 在行業保費快速增長的時期,保險營銷員的日子普遍較為好過。而當保費增速放緩或者負增長,往往會伴隨著保險代理人產能下降,收入下滑。自去年《中國保監會關於規範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 (簡稱「134號文」)正式落地以來,年金保險每年返還金額不得超過20%保費的新規,意味著類似「即領即返生存金」、「祝壽金」、「教育金」功能難以包裝,同時從客戶的角度考慮,由於前五年不得給付生存金,因此購買時會有增加對流動性的顧慮,產品銷售難度加大。
  • 對保險代理人返傭事件的一些思考
    保險代理人返傭就是指代理人拿出自己全部或一部分收入返還給客戶,以此作為促進成交的行為,如果是你,會選擇返傭的代理人還是不返傭的代理人呢?如果代理人更專業,她會為客戶著想思考一個問題,住院醫療險費率很便宜,根據現在的醫療消費水平,至少額度也要配到每年200到400萬,這個是最容易做到的,就看代理人會不會幫客戶思考這個問題。最不能接受的是,當客戶發現自己醫療險額度不夠想要加保一個百萬醫療時,因有住院史而被拒之門外了。
  • 賣保險真的年薪百萬嗎?5000萬代理人,4000萬成為過客……
    時間相對自由:保險代理人每天開完早會就可以自由展業。如果你厭倦了朝九晚五,賣保險或許是不錯的選擇。收入上不封頂:做銷售,一切以業績說話。對於能力強的人,收入確實有可能大幅度上漲。這時候主管再推波助瀾一句,「如果自己都不認可保險,怎麼可能賣得出去?」
  • 保險市場獨立代理人制度落地 你會選擇「單幹」嗎?
    11月23日,銀保監會正式印發《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首次提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概念,明確了保險代理人可以與公司籤訂委託代理合同,不參加營銷團隊、自主獨立開展保險銷售。那麼,作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究竟會有哪些權限呢?
  • 你的工資怎麼交稅看這篇就夠了
    2019年1月1日起,新個人所得稅法開始正式實行,居民所有收入在年底統一計算納稅,由於我國絕大多數人還是以工資作為主要收入,為了減輕稅務機關年底一次性計算所有居民全年納稅的壓力,工資收入單獨出來實行按月預扣預繳方式,年底再次統一計算納稅的方式。工資到底該怎麼交稅?下面就以一個小例子來看。
  • 我為什麼做保險經紀人而不是「大公司」的代理人?
    父愛泛濫,就想給孩子買點保險。我和孩子媽不知道應該買什麼類型的,也不知道人身險會有多少種類。經過家人介紹認識了某國企公司代理人,告訴其預算只有一萬,出於信任聽了這位代理人朋友建議,直到後來出險才知道這一萬元只買了一份帶分紅的年金險。
  • 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兩者有什麼區別?選錯你就被坑了!
    簡單來說,如果是保險經紀人因一些原因給投保客戶造成損失的,保險經紀人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所以,保險經紀的從業人員一般在講解合同的時候會比較全面,會更加考慮客戶的真實意願。5、盈利模式不同保險代理人只能向保險公司收取佣金費用,而保險經紀人除了收取保險公司的佣金以外,還可以收取投保人的諮詢費。所以,從收入上來看,保險經紀人的範圍更寬一些。
  • 這份保險代理人的千人訪談,透露了一個大趨勢
    說明一批優秀的人才正在通過網際網路加入到保險代理人隊伍之中,筆者覺得這對保險的發展是有益的,可以為保險代理人行業帶來新鮮的血液,他們可以藉助自己的主業所積累的經驗、能力和人脈資源來拓展保險代理業務,從而獲得更好的收入。什麼樣的人最有可能轉型做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
  • 麥肯錫為中國保險「獻計」:代理人轉型四大出路
    報告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且最有活力的人壽保險增長市場,貢獻了全球新增保費收入的30%,預計未來幾年內將持續保持兩位數的迅猛增長,到2025年,中國壽險市場保費收入將達到4.32萬億元人民幣,佔全球壽險保費收入的16%。對於如何加速中國壽險業發展,麥肯錫認為,大力推動代理人渠道轉型將是短期內最優方式。
  • 房東怎麼交稅?房屋租金的個人所得稅怎麼算?
    就是說收入低的部分,稅率也低。收入高的部分,稅率也高。國家會把一個人的綜合所得收入,切成幾段,每段對應的稅率不一樣。最高段收入對應的稅率是45%,說白了就是,掙100塊錢,需要交稅45塊。二類經營所得,也是適用超額累進稅率,5%—35%。原理一樣,也是把收入切成幾段,低收入部分稅率也低,高收入部分稅率也高。三類其他所得,適用固定比例稅率,20%。啥叫固定比例稅率呢?
  • 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下發, 保通保險走出一條可借鑑之路
    日前,銀保監會正式下發《關於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決策部署,助力國家穩就業保就業工作,推動保險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在獨立保險代理人制度下,保通保險結合自營網際網路保險平臺i雲保,通過扁平化模式,不斷的創新突破。
  •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 究竟如何「獨立」?
    ⊙記者 韓宋輝 ○編輯 陳羽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關於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對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進行了規範。行業期盼已久的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終於「破冰」,數百萬保險代理人將迎新政策「大禮包」。
  •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新規出爐
    據悉,《通知》是《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的配套性文件,是對此前提出的「建立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內容的細化和補充,主要從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定位、條件標準、行為規範、選拔機制、公司管理、監督管理等內容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規則。  截至目前,全國保險公司共有個人保險代理人900萬人左右。
  • 個人收到網上打賞收入是否要交稅?怎麼交?
    請問個人經營的公眾號獲得的打賞收入是否需要納稅?如果需要,應該以什麼稅目納稅? 乙是一個網紅主播,直播間收到粉絲打賞;丙在網上講課,講課平臺有現金打賞功能,收到學員打賞紅包。這些收入是否要交稅? 先看看新個稅法的規定。
  • 羅振宇口中的保險代理人,是管中窺豹還是一針見血
    能在今後的幾十年裡,不斷的給客戶提供服務的保險業務員,肯定是能贏得用戶尊重的。保險銷售看中的並不是銷售的能力,更要看他服務的水準。所以保險職業考驗的是,持續贏得用戶尊重的能力。羅胖這句話同樣沒毛病。保險事業是可以傳承的羅振宇是知識份子,他看待事物的眼光就和普通人不太一樣。別人看中的是保險的時間相對自由和收入無上限,但他看中的是事業可傳承。
  •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新規出爐 保險營銷「金字塔」或將重構
    《通知》明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不隸屬團隊、自主獨立開展保險銷售的本質特徵,嚴格規定人員基本條件及選拔機制等。 分析人士指出,保險行業傳統的「金字塔」式銷售架構將會面臨重構,代理銷售人員「單飛自己做老闆」的現象將會增加;該模式有助於緩解保險底層銷售人員流動性大、留存率低的情況,提高銷售人員穩定性及專業保險服務水平,促進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 保險營銷制度改革 獨立代理人時代開啟
    「其實作為消費者,我對許多保險產品的內容和複雜條款不能充分理解,進行保險公司和產品的比較也很吃力,非常希望有一位了解我的情況,能夠為我推薦最適合我的保險產品組合,而不是針對某一家保險機構或者某一個產品瘋狂推銷。」消費者姜女士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