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信息通信業積極推進電信普遍服務工作,著力解決信息通信服務在老少邊窮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我國農村通信服務水平連上多個臺階。從全國範圍來看,電信普遍服務試點一共支持了13萬個行政村光纖網絡建設和農村地區5萬個4G基站建設。藉助網絡,各類社會服務走進農村,百業興起,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鄉村延伸,促進了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網際網路大數據時代,沒有網絡的地方無疑就是「睜眼瞎」。要讓鄉村振興邁出大步,信息通信不僅要「多下鄉」,更要「常下鄉」,不僅要在鄉村尤其是邊遠山鄉「駐紮」,讓這些地方有了信息化助陣,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大。就如今年元旦期間,地處邊遠的福建省漳州市高新區九湖鎮百花村,當地的水仙花批發店通過直播,為水仙銷售旺季又加了「一把火」,商戶們由於了網絡平臺,忙著打包、外運,供應節日市場熱火朝天,增收致富更有盼頭。
加速網絡「下鄉」彌合城鄉「數字鴻溝」,需要做好充分的調研工作。哪裡的農民信息流量缺少,網絡下鄉的槓槓就要多向這些地方傾斜;哪些地方還沒有開通電信5G的鄉村,網絡信息部門更要加快速度,為他們提供網絡覆蓋的硬體;一些網絡學校和平臺,更要派出人員為當地群眾培訓網信知識,這樣網絡下鄉才能不斷提升質量,讓鄉親們能依託電信網絡,結合當地資源,更好跨越「數字鴻溝」,讓網絡文明的力量充盈鄉村,帶領農民走上了致富路。
最近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如火如荼。三下鄉工作要取得新勝利,信息技術下鄉更要用好,青年創業者更要通過網絡信息給農民傳經送寶,文化衛生工作者更要通過網絡信息將自己的拿手絕活送下鄉。這樣,網絡信息才能在鄉村收穫更多「粉絲」,讓農村的一些非遺產品、農產品、旅遊景點等才會通過網信「下鄉」更好交融匯聚,互動傳導,讓鄉村有了網絡信息技術大膽創業的人更多,宣介鄉村的力量更強。
當然,鄉村振興中,網絡「下鄉」更要有的放矢。面對哪些邊遠山鄉教育資源缺的問題,網絡電信更要發揮技術優勢,將光纖和教育盒子送進農村學校和學生家中,讓師生只要打開屏幕就能獲取超萬條視頻內容、超百門教育課程,輕鬆進行線上學習輔導。只有多將各個領域的的深刻變革及時送下鄉,才能讓網絡交流、網絡教育、網絡購物、網絡銷售等等更好深入邊遠農村的方方面面,打破了過去地域、交通、文化等限制,讓信息化時代更好造福鄉村,在教育、產業等方面利用信息技術更好搞創新、搞突破,讓鄉村振興加速提質增效。
作者: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