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新生兒反射如果異常,寶寶可能存在腦損傷,寶媽要多留意

2020-12-20 想想媽媽教育指南

文|陪伴媽媽

眾所周知,嬰兒出生後就必須喝奶,因為如果它們不吃東西,就會餓死。當然,為了保護自己和順利發展,人類已經進化出一些其他的特徵。父母或醫生可以檢查這些特徵,以確定新生兒是否在各個方面發育正常。我們提到的這些「特徵」是新生兒的一些特殊條件反射,它們可以被驗證,並分別具有其功能和價值。

八種新生兒反射,有寶寶的父母,可以驗證一下自己的孩子有沒有這些情況。這幾種條件反射有才是正常的,沒有可能存在腦損傷。

1.眨眼反射

刺激方法:用強光照射眼睛,或者用手突然向頭部一側擊掌,也就是說,突然拍一下手;回應:受刺激的嬰兒會很快閉上眼睛,包括成年人。當強光照射到眼睛、物體或聲音突然出現在眼前時,他們會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以保護自己。

2.覓食反射

刺激方法:用手或母親的乳頭或奶瓶的乳頭觸摸新生兒的臉頰。回應:嬰兒將把頭轉向刺激源的方向,這是為了讓嬰兒找到乳頭。這種反射將在三周後消失,因為嬰兒可以自主轉動頭部。

3.吮吸反射

刺激方法:將手指放入嬰兒嘴裡;回應:寶寶會開始吮吸,這是為了讓寶寶吃牛奶,從而獲得食物。吮吸反射將在4個月後消失,因為嬰兒在吮吸時已經知道吮吸。

4.莫羅反射,也叫驚嚇反射

刺激方法:讓嬰兒仰面躺著,頭突然下沉,或者敲打嬰兒躺的地方。回應:嬰兒會迅速做一個「擁抱」的手勢,弓起背,向前伸出雙手,然後向內收攏,就像雙手擁抱一樣。這是為了在嬰兒遇到緊急情況時緊緊地抱著母親,避免危險。這種反射將在6個月後消失。

5.抓握反射

刺激方法:將手指放入嬰兒手中,反應:嬰兒將緊緊握住成人的手指;這種反射將在3-4個月後消失。

6.踏步反射

刺激方法:用雙手託住嬰兒的腋窩,讓嬰兒的腳接觸平面,反應:嬰兒的腳會像成人一樣交替行走,這是未來行走的基礎。臺階反射發育較好的嬰兒在2個月時消失,而體重較輕、發育較慢的嬰兒在2個月後消失。

7.頸強直反射

刺激方法:當嬰兒仰面躺著時,將嬰兒的頭轉向一邊,反應是:嬰兒會做一個「擊劍」姿勢,頭的一側手臂轉向眼睛,另一側手臂彎曲。4個月後反射消失。這是為了讓嬰兒練習伸出手。

8.巴賓斯基反射

刺激方法:從腳跟方向輕輕撫摸寶寶的腳趾。回應:嬰兒的腳趾會張開然後收縮,而腳會向內彎曲。這種反射將在8-12個月後消失。

有經驗的醫生會在檢查嬰兒時刺激嬰兒,使嬰兒產生這些或一些上述反射,並通過觀察嬰兒的反射來判斷嬰兒是否有異常發育。因為如果寶寶沒有這些反射,或者如果反射很少,可能是腦損傷,因為當寶寶受到刺激時,大腦會命令做出相應的反射,如果寶寶缺乏必要的反射,可能是腦損傷,此時需要及時幹預。

當然,這些反射大部分在6個月前就消失了,因為隨著寶寶的發育,這些反射已經被孩子們的主動行為所取代,比如生根反射(root reflection),它不再需要刺激,孩子們看到媽媽或瓶子時會主動進食。

這些都是寶寶和媽媽之間的互動,這不僅有利於刺激寶寶的發育,也激發了媽媽和家人的愛,讓家人更愛他們面前的寶寶。因為愛是通過互動培養的。

一個朋友早產了她的兒子。孩子出生後,就出院回家了。而這個孩子在出院前在醫院呆了十天。在此期間,她用吸奶器吸奶,並讓丈夫送到醫院。她說她在家也不想念她的孩子。她對這個只出生過一次的小傢伙沒有任何感覺。

只是在孩子從醫院回家後,她才餵養她的孩子,並把他們帶在身邊,她才慢慢發展自己的感情。因此,當嬰兒年幼時,最好嘗試更多的刺激。那些天生的反射動作也很有趣,還能檢查嬰兒的發育。如果有問題,也可以及時找到。歡迎各位寶媽一起分享剛生下寶寶時候的注意事項哦。

你們還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嗎?歡迎屏幕下方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

關注【陪伴媽媽】,棘手的育兒難題和倍感幸福的育兒瞬間,都能得到幫助和回應,經歷和經驗可能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始終一樣。

相關焦點

  • 這8種新生兒反射,大部分6個月前消失,如果缺乏可能「腦損傷」
    這些反射看似神奇,卻跟寶寶發育有關,醫生經常通過這些反射來判斷他們的發育是否正常,若缺乏或許是「腦損傷」。這8種新生兒反射,大部分6個月前消失,如果缺乏可能「腦損傷」寶寶出生後的前幾周,他們的身體活動大部分都是反射行為,而且這些反射都是與生俱來的,不過會隨著時間增加慢慢消失,短則幾周,長則幾個月。
  • 嬰兒的這8種反射,6個月內基本會消失,若缺乏可能是「腦損傷」
    嬰兒的這8種反射,6個月內基本會消失,若缺乏可能是"腦損傷"導語每個小寶寶從出生到長大,父母們都要辛苦的去養育,而且還要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教給孩子各種技能。當然這幾種反射在寶寶6個月內也基本上會消失,可若寶寶缺乏則有可能是腦損傷,所以父母們趕緊來圍觀,把這些知識全部掌握。1, 巴賓斯基反射說到這個詞語的時候,估計不少父母都不明白,也有很多父母表示沒有見過,但是若提到椎體術症,是不是大家就有印象了呢?
  • 寶媽讀懂新生兒反射動作,巧掌握寶寶健康狀況
    90後寶媽小顏,剛生下寶寶不久,初為人母的她,跟大多數寶媽一樣,內心充滿著喜悅與好奇。她每天除了照顧自己和寶寶的日常起居以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守在寶寶的旁邊,觀察和研究小小的人兒一舉一動,樂此不疲。根據專家們的檢測和統計,新生兒的原始反射有二十多種,但是日常我們比較容易看見和觀察到的,大概有以下幾種:
  • 寶寶放屁的幾種表現,要多留意哦
    這些寶媽的日常工作已經完全改變了寶媽的心態,反正自從生了孩子之後,孩子健康才是寶媽最大的心願。可單單就放屁這件事情來說,寶媽真的會通過寶寶的表現來判斷孩子的健康狀況嗎?究竟哪些屁是好屁,哪些屁是壞屁呢?一般寶寶因為身體內的菌群比較多,或者吃多了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那寶寶就會出現放屁比較多的情況。如果寶寶放屁聲音較小,且無異味的話,那這種情況就是正常的。寶媽不必擔心寶寶健康。
  • 新生兒低血糖可能造成腦損傷?醫生:早發現,及時止損很重要!
    在孕期後三個月,胎寶寶會吧足夠的糖存儲在自己的肝臟內,以支持出生後的使用。如果胎寶寶早產,可能會導致胎寶寶沒有存儲到足夠的糖。2、葡萄糖利用增多,導致不夠① 體內胰島素比較多:由於孕媽是糖尿病,導致宮內血糖過高,自然寶寶體內胰島素的分泌會增加。
  • 這4種反射活動,寶寶6個月內就要有,不然娃可能存在腦損傷
    導讀:這4種反射活動,寶寶6個月內就要有,不然娃可能存在腦損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4種反射活動,寶寶6個月內就要有,不然娃可能存在腦損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新生兒寶寶身上的這9種「異常」情況,寶媽們無需擔心
    導讀:新生兒寶寶身上的這9種「異常」情況,寶媽們無需擔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生兒寶寶身上的這9種「異常」情況,寶媽們無需擔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有這幾種「怪異」行為,當心!很可能是腦癱
    家裡有腦癱的寶寶會,帶給整個家庭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同時寶寶自己也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和壓力。因此,孕媽早預防、寶寶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極其關鍵!但是在患兒還很小的時候,各種症狀並不明顯,家長稍微粗心一點,可能就會忽略寶寶的某些「異常」行為。
  • 新生兒出生後有8種神經反射,6個月前會消失,缺乏提示「腦損傷」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條件反射,是因為長時間的生活經歷導致我們產生的。但是我們每個人在小時候還是剛剛出生的時候,其實那個時候我們就已經自帶著「反射」的能力。這些反射都是和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有著密切的聯繫。但是可能持續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是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的。
  • 新生兒早期,如果缺乏這6種反射,可能是大腦發育不良的徵兆!
    比如聽到比較大的響聲,會做出擁抱的姿勢,手不停的抖動或下巴也會抖動;用手指或筆桿輕輕觸摸寶寶手心時,寶寶馬上會握住不放,這些都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原始反射」。新生兒的大部分早期行為,都是「原始反射」行為,這些反射只在一定的時間內存在,如果該出現時不出現,該消失時不消失,都表明腦發育不正常。
  • 新生兒常見「生理反射」有哪些?要警惕異常!
    通常在嬰兒出生後的幾個月內,兒科醫生會為寶寶做一些基本的新生兒反射檢查,以觀察寶寶是否有腦部或神經肌肉的異常。不過新生兒反射動作有很多種,有些反射動作一出生就有,有的可能會等幾個月後才出現(所以剛出生時還看不出來);隨著大腦皮質的發展成熟,會逐漸抑制嬰兒的原始反射,但每個反射動作的消失時間亦不相同。因此,新生兒反射動作須由專業的醫生來做檢查和判斷。
  • 「腦癱」在嬰兒期就可能有表現,多留意這幾種狀況,別等將來後悔
    作為一個女人,她的一生中要經歷多少的坎坷,多少的心酸?不說別的,就光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就要比男人堅強的多。當了媽媽之後,她的身份也在一夕之間有了轉換。月子裡雖然自己身體還沒有復原,但是已經擔負起了一個媽媽的職責,照顧著新生兒,一點也不敢怠慢,生怕因為自己一個不小心,會出現意外的情況。
  • 8種新生兒反射:出現異常可能發育有問題,多由大腦受損所致
    絕大多數寶寶一出生,就自帶一些本領,不過隨著神經系統逐步發育完善,這些技能會慢慢消失。如果超過一定的月齡仍沒有消失,或者有一些技能寶寶壓根就沒有出現,則可能表明寶寶患某種病症,而且多是由大腦受到損傷所致。
  • 新生兒的這些「異常」表現很正常,寶媽們別太擔心,更別錯誤幹預
    朋友小麗最近剛生完寶寶,在歡喜之餘,發現寶寶身上有很多「異常」,比如總聽見他呼吸聲中有「絲絲」的聲音,好像喉嚨裡有痰,起初自己只當是寶寶鼻子裡鼻屎多,不過後來在媽媽的疑惑下,好像真的是喉嚨裡發出的。於是抱著孩子就去新生兒科了。
  • 寶寶出生6個月後還緊握拳頭,可能是腦癱的預兆,2歲前幹預還有救
    造成這一悲劇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嘟嘟媽的疏忽大意,新生兒抓握反射一般到4個月左右就會完全消失,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就有可能是腦癱預警,需及時去醫院治療。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患有腦癱的人數已經超過1000萬,其中兒童和青少年用戶約佔800萬人左右,且每年會增加4~6萬人。
  • 每個寶寶出生就自帶6種反射來保護自己,實在是太神奇啦
    他們一降臨,老天爺就賦予他們「神功護體」,天生具備這幾種反射但如果是神經系統有損傷或病變,顱內出血或其它顱內疾病導致的擁抱反射缺失就要及時就醫。3抓握反射新生寶寶的小手緊緊地握成小拳頭,偶爾張開時你用手一碰,小小的手馬上抓緊你不放,力道之大甚至能提起寶寶的身體,懸空幾秒,似乎在告訴媽媽:嗨,看我是個小超人,我多有力量呀!
  • 武漢兒保中心:新生兒的這5種反射運動,新手媽媽的你知道幾個?
    新生兒的這5種反射運動,新手媽媽的你知道幾個? 大多數爸爸媽媽都認為,剛出生的寶寶吃了自帶吃、拉、睡的本領外,其它的本領都要長大一點才學的會。事實上科學家研究發現新生兒有5種自發性的行為,寶寶的這些自發性的行為,又叫反射動作。
  • 寶媽們注意!這可能是寶寶在肚子裡缺氧了
    胎寶寶缺氧的危害如果子宮內缺氧,輕則會讓胎寶寶發育遲緩,造成胎兒永久性腦損傷,導致智力低下、感染疾病;重則還會導致胎死腹中或新生夭折。 儘管現代有許多儀器設備能監測出胎寶寶的缺氧情況,但由於場地等條件限制,孕媽媽無法時時刻刻到醫院接受專業的醫療監護,因而導致少數胎寶寶缺氧不能被及時發現並得到糾正。 因此,如發現以下3種異樣情況,有可能是缺氧的胎寶寶早期發出的求救信號,寶媽們就要注意啦!
  • 寶寶過度餵養危害大,寶爸寶媽要注意,警惕寶寶發出的這幾種信號!
    寶寶餵食過度的幾種表現 一般來說,寶寶被過度餵養時,身體會發出一定的信號,這時就需要寶爸寶媽引起重視!當寶寶發出以下信號時,表示寶寶可能被過度餵養了。但是如果發現,寶寶出現大小便不正常,不規律的情況,表出現吃得多拉得少,或是便便的顏色發綠、有小泡泡等情況時,寶爸寶媽要注意了,寶寶可能存在過度餵養了。
  • 寶寶天生能遊泳、會走路?……其實這些都是新生兒的原始反射!
    通過對新生兒反射行為的觀察,可以判斷嬰兒大腦皮層機能的成熟程度,斷定他們神經發育是否正常。如果出生後未出現這些反射或者這些反射消失過遲,往往提示可能有神經系統某些異常。比如:嬰兒3個月眼球還不能會收縮,可能有智能缺陷、視覺減弱或喪失。所以,如果你的寶寶剛剛出生或者即將出生,請一定要注意寶寶是否具有這些原始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