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鍋底鴨血豆腐、鴨血麻婆豆腐,醬香豆乾炒肉絲,自己動手做做!
麻辣鍋一直是我的最愛,可惜家人不吃辣,外面好吃的麻辣鍋一直與我無緣,今天不知道為什麼,心裡想吃麻辣鍋的欲望超強烈,想想好像只有鴨血和豆腐需要買,其他材料家裡都有,所以買了材料後,就快快樂樂地煮一鍋了!
麻辣鍋底鴨血豆腐
份量:2人份。時間:45分鐘。食材:板豆腐(硬)1塊、水血(鴨血)1塊、自製辣油/辣油60克、豆瓣醬80克、蠔油50克、米酒適量、洋蔥1/4顆(多亦可)、番茄1顆、飲用水適量、草果2顆、辣椒5條、糖適量、鹽適量。煮水至滾,加鹽,再放鴨血和豆腐,煮到水滾後轉小火煮三分鐘,瀝水衝涼備用。
鍋,小火。倒入自製辣油。加入洋蔥絲(其實是石頭火鍋的概念)中小火拌炒。倒入辣豆瓣醬拌炒。再加入番茄(切小塊)和蠔油拌炒。番茄和醬香味飄出,加入米酒拌炒。加適量水煮滾,再加入乾辣椒和草果。再放入鴨血和豆腐繼續煮滾。煮到鴨血膨脹和豆腐上色即可,我習慣中小火煮20分鐘左右,番茄化掉會更甜。調味(糖和鹽),依照水量多寡來適當調味,我這次煮沒有調,味道差不多剛剛好。
鴨血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由成都市北郊萬福橋,一家名為「陳興盛飯鋪」的小酒店,老闆娘陳劉氏所創。因為陳劉氏臉上有麻點,人稱陳麻婆,她發明的燒豆腐,就被稱為「陳麻婆豆腐」。現代人因為飲食不正常,導致有三高的困擾,這時可以考慮在餐食中加入鴨血,因為鴨血被稱為」液體肉」,富含蛋白質,可以替代肉來攝取蛋白質喔!
份量:6人份。時間:20分鐘。食材:豆腐1盒、鴨血1塊、豬絞肉100g、青蔥2支、薑絲適量、蒜米6顆。調味料:辣豆瓣醬2大匙、豆鼓適量、豉油2大匙、米酒2大匙、太白粉2大匙、花椒粉適量。起一鍋熱水,川燙切塊洗淨的鴨血備用;再把豆腐切塊,放鹽入水,再把豆腐塊放入水中川燙,讓豆腐紮實,不易散,撈起豆腐晾備用。
豬絞肉放入油鍋煸炒至肉酥吐油,放入蔥白、薑末、蒜末炒香,放入豆瓣醬、豆鼓炒勻。倒入熱水或高湯,將湯汁煮沸,放入川燙過的豆腐與鴨血,調味料米酒、豉油,等鍋內料理再次沸騰,用太白粉勾芡,煮滾即可盛盤,盤面撒上蔥花及花椒粉即算完成。
醬香豆乾炒肉絲
非常下飯的家常菜之一醬香豆乾炒肉絲,既可以當下酒菜又可以是便當菜,豆乾由豆腐經過脫水、壓縮製成,是經濟又實惠的食材,對片後再切成絲的豆乾,口感上更滑嫩,零失敗的醬香豆乾炒肉絲,不妨在家動手做做看。
份量:4人份。時間:15分鐘。食材:豆乾絲:6塊、豬梅花肉絲100克、蔥段2支、豉油2大匙、白胡椒粉少許、水1/5碗或2大匙。豆乾建議一塊對片成兩片後,再切成絲,口感上更嫩。首先熱鍋後,放入1大匙的油及蔥白部分,拌炒爆香,當蔥白表面部分呈現略一點點焦黃色時,放入豬梅花肉絲,繼續拌炒,當豬梅花肉絲外表由生肉紅色,轉變成褐色時,放入豆乾絲,再繼續拌炒,約拌炒30秒後,倒入豉油、1/5碗的水。(或2大匙的水)接著撒入少許白胡椒粉,再放入青蔥部分,一起繼續拌炒,約再拌炒30秒,並嘗試一下料理的鹹味,可依個人習慣調整後,即可盛起。可以當下酒菜、便當菜,非常下飯的家常菜之一醬香豆乾炒肉絲,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