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男孩的繪畫,引發其母親的內省:親子之間,需要換位思考

2020-08-28 高梁豆

光陰荏苒,轉眼間,虎寶快十歲了,虎媽已屆不惑之年。飛機,輪船,坦克……虎寶喜歡機械產品,他的繪畫作品常以機械產品作為主題。

我的繪畫作品偏愛自然風景;不喜歡畫人,感覺人類的存就是破壞大自然;當然,也不可能喜歡畫機械產品,感覺機械產品也會破壞大自然。

前段時間,我看到虎寶新畫的一張畫,新畫的主題依然是坦克,輪船,飛機……雖然,畫面不是我喜歡的風格,但是,我感覺他畫得不錯,他居然把毫無感情的機械產品畫得有點美感。這讓我有感而發,我們的世界為什麼如此不同呢?虎寶喜歡機械產品的原因是什麼?難道因為機械產品代表力量,所以喜歡嗎?男孩的世界,老母親不懂。

虎寶的繪畫

我想起某個心理學講座內容: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心理世界,既是對當下物理世界的映射 ,也混入了我們先天基因的預設 ,還包括後天經驗的塑造 。但是,我們有時候會以為自己的看法就是別人的看法,會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問題。人類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由大腦前額葉進化不完備引起。前額葉是在人類史上進化比較晚,所以沒進化得很完善,導致人思考問題常以自我為中心,也不容易去理解別人的心理世界。但是,我們必須得承認個體之間的差異,我們必須得珍惜每一種思想的價值。雖然,我不理解虎寶喜歡畫機械產品的原因;但是,可以求同存異,珍惜孩子的創意。

人類大腦天生不完美,即使是至親的人,彼此在心靈上也存在著距離,不能完全理解對方。比如我與虎寶,我常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虎寶的內心日漸豐富,我們看問題常有衝突,母子倆的摩擦日漸增長。我應該去改變自己的心態,告別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與自己的孩子增進溝通,學會去理解自己的孩子。

孩子,有時候我會制不住地對你發火,我做得不對,我應該對你換位思考;但是,我也需要你能設身處地地替我想想,媽媽工作很辛苦,如果還要替你收拾搗亂的殘局,如果還要操心你的學習……我的情緒有時候就會在這種種情境下爆發。

其實,無論多大的事,我作為母親,可以先提醒自己要平靜,再詢問孩子原因,或許,我會發現,孩子製造的殘局是因為他在實踐自己的創意;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我想知道你的想法,我想成為你的盟友,我想幫助你!在成長的路上,讓我們一起學會換位思考。

相關焦點

  • 親子關係需要經營,親子溝通需要學習:換位思考才能溝通無障礙
    和諧的親子關係中,溝通是第一位的。只要孩子和父母總有話說,願意和父母說出心裡話,親子關係就不會有什麼問題。親子關係好,父母的話孩子才能聽得進去,才有可能談到教育。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心的交流,無法進入彼此的世界,這種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 「相伴同悅讀 共抒家國情」2020年雲南省婦聯家庭親子閱讀活動——學會換位思考
    親子之間有愛,同樣也有摩擦。爸媽為什麼不理解我?寶貝為什麼老是和我擰著幹?其實這些問題都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於其他人的思維方式。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個想法一模一樣的人。正因為想法不同,所以有時候會發生爭吵和碰撞,我們會不理解對方,但是只有這些不同,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
  • 換位思考,換位做事,換位做人
    然而如果千手綱手真的是來報仇的,王博到不需要頭疼了。  雖然千手綱手曾經讓靜音傳授了王博查克拉提取術,但王博也是付出了金錢的,如果千手綱手一上來就是喊打喊殺,王博自然不會對她客氣。  王博也許不會直接打死千手綱手,但絕對會將其打敗後關押起來。  但問題是,千手綱手這一次來,不是來搗亂的。  對方也沒有上來就喊打喊殺,反而一臉笑容的坐在王博的辦公室內,給王博出了一個讓王博有些頭疼的難題。
  • 換位思考,換位做事,換位做人!(句句精闢)
    人生要換位思考!拿破崙·希爾說:「懂得換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立場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並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站在自己位置上看別人,所得出的結論,或許永遠都是糟糕的。而只有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才能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做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善待別人。 能感受別人難處,是關懷;能體諒別人不易,是寬厚;能饒恕別人錯誤,是大度。 生命,是一種回聲。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別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要多在別人的位置上看自己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 學會換位思考,多一些理解與信任
    人以其所願於上以交其下,誰弗戴?以其所欲於下以事其上,誰弗喜?——《淮南子·繆稱訓》釋義人們希望上級對自己如何如何,如果他拿這些來與下級交往,哪個下級不擁戴他?人們希望下級對自己如何如何,如果拿這些來服務於上級,哪個上級不高興?
  • 健康心理需要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就是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是「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思考方式。換位思考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對方聯繫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換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諭,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們,說著大意相同的話。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不想在幼兒園睡午覺 | 換位思考,規則內化
    女兒Danney的幼兒園生活快三周了,這三周基本上屬於「磨合」階段:孩子之間的磨合,老師和孩子的磨合,家長和老師的磨合,家長和孩子的新一輪的磨合。「磨合」的過程會有些辛苦,甚至有過懷疑和否定。但是,最終收穫的是磨合雙方的彼此信任,彼此理解和換位思考。
  • 人與人之間最可貴的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
    一位哲人說過一番耐人尋味的話:「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瀚無比。如果他需要你的幫助,那麼,比起報復,寬容是更好的。世界上如果沒有寬容,一切親情、友情、愛情都將失去存在的基礎,每個角落都將是爾虞我詐的欺騙,社會也將毫無溫情可言。只因偶爾的過錯而完全否定自己的朋友,以至於不再信任他,這不僅是對朋友的背叛,也是對自己的背叛,因為這個朋友曾經正是你自己尋覓到的。
  • 和孩子之間要多換位思考
    和孩子之間要多換位思考,這句話說出來簡單,做起來還真有點難。畢竟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會站在一種主導地位,所以很難站在孩子的角度實際思考,因為孩子的很多行為和言語都是更加簡單的。因此,即便不能換位思考我們也要儘量不進誤區,或者先冷靜一下。
  • 《換位溝通》:換位思考外與溝通技巧成功打造有效溝通
    1、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進行溝通。所謂換位思考,就是子女站在父母的立場上思考、上司站在下屬的立場上思考、下屬站在上司的立場上思考,等等。溝通這件事是擁有感情的人類在交流時發生的行為,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讓聽者把說話者講話的內容真正「把話聽到心裡去」,抓住說話者真正想傳達的信息點,溝通才算成立,而大前提就--------換位思考。
  • 這樣化解親子衝突,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還能體驗家長的不容易
    就可以讓孩子換位思考、體驗做家長的不易,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講道理都要管用,還能治療拖拉磨蹭、慢吞吞,簡直是太棒了。其實孩子天生是愛玩遊戲的,親子衝突也好,教學啟蒙也罷,只要與遊戲掛上鉤,孩子多半會願意接受。
  • 換位思考與感同身受!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換位思考。是的,換位思考,做父母的,有時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肯帶問題;做老師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甚至做銷售的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問題,並且換位思考一度被奉為銷售聖經。但是換位思考真的能感同身受嗎?
  • 適當的換位思考,會走的更長遠
    有時我就想,換位思考,其實就是偽命題,身處的環境不同,接觸的人群不同,咋能換位思考。你根本就沒有真實的處在對方的位置和環境中,換位都是虛的,你只是假設站在了對方的位置,還是用你的腦袋在思考。你是平頭百姓,怎麼跟總統換位思考,總統可能經歷過你的生活,能理解你的生活,但是你能理解總統的生活嗎?德不配位,給了你位置,德行不夠,你也坐不長久。
  • 女兒被搶積木,父親扇男孩耳光:家長該不該插手孩子之間的矛盾?
    原來,這個男孩在遊樂園玩耍時,搶走了一個女孩的積木,而這女孩正是這位打人男子的女兒。男子到案後表示:「我平日十分愛護孩子,當時碰到這種情況怒火中燒、護犢心切,才採取了錯誤的解決方式。」其實,這樣「護犢心切」的家長不止一位。還有類似的事件,也同樣發生在遊樂區。兩名小女孩因爭搶積木,在肢體上有拉扯,其中一女孩的媽媽狠摑另一女孩巴掌並掐其臉部。
  • 點滴智慧-換位思考
    「責備別人不對時,何妨換位思考…」星雲大師說:孩子不願意做爸爸留的課外作業,於是爸爸靈機一動說:「兒子,我來做作業,你來檢查如何?」孩子高興地答應了,並且把爸爸的「作業」認真地檢查一遍,還列出算式給爸爸講解。
  • 學會換位思考,不要以偏概全.
    心靈雞湯|閱讀先生 · 文章小姐|作者:凇凇來源|閱讀先生與文章小姐(ID:LisWyy325)拿破崙:「懂得換位思考圖片來源於網絡換位思考,我們很多人都說過,但真正能做到的幾乎沒有,換位思考的前提是,人要大度才會換位思考;(小肚雞腸的人請自覺繞行)著名演員黃渤說過:曾經有一個粉絲把黃渤認成了王寶強,但黃渤並沒有明確告訴粉絲自己不是,而是直接說自己就是王寶強
  • 怎樣才能做到換位思考?能夠和諧地相處?
    換位思考,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思考方式。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信任,並且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互相寬容、理解,多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換位思考是融洽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最佳潤滑劑。人們也都有這樣一個重要特點:即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假如我們能換一個角度,總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會得出怎樣的結果呢?
  •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經典)
    為人處世,學會順其自然,往往得到的東西更多,也更加自由。將心比心,是一種善意,是做人的修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總是揪住別人的錯誤不放,或者「一棍子打死人」,就顯得自己「小心眼」了,並且自己也會犯錯。其實,很多不愉快,只是誤會而已,並沒有深仇大恨,不是你自己想像的那麼齷齪。
  • 怎麼才能感同身受~換位思考
    理解不同,結果就不一樣,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每一件事用不同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見解!心中有很多想法,卻不知道如何精準表達?有時候說了半天,對方好像沒有聽懂?你講的口乾舌燥對方說沒聽懂是不是很打擊人自信?高層管理或者公眾人物需要公開場合發表演講,一旦在公開場合發表講話,就特別緊張,怎麼辦?這些都不談,去追自己喜歡的女生或者男生,你不知道怎麼表達,是不是干著急?
  • 南京17歲男孩與母親發生衝突後致母親死亡:青春期孩子管教的界限在哪裡?
    一則是2020年11月2日,揚州14歲男孩,因作業問題(嚴格來說,是作業引發的管教問題),與母親發生衝突後從31樓墜亡。一則是2020年11月12日,南京17歲男孩,因管教問題,與母親發生衝突後致母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