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在幼兒園睡午覺 | 換位思考,規則內化

2020-09-17 Danney媽媽


女兒Danney的幼兒園生活快三周了,這三周基本上屬於「磨合」階段:孩子之間的磨合,老師和孩子的磨合,家長和老師的磨合,家長和孩子的新一輪的磨合。


「磨合」的過程會有些辛苦,甚至有過懷疑和否定。但是,最終收穫的是磨合雙方的彼此信任,彼此理解和換位思考。





「午睡」是磨合過程中的一個插曲


Danney入園前,就聽過別的寶媽討論過幼兒園午睡的問題。甚至,有一個媽媽還因為這個不想讓女兒再去幼兒園。她的原話是:我最受不了幼兒園的是,每個小朋友都要午睡。如果哪一個小朋友不想睡,也得睜著眼睛躺在床上。


聽說過很多關於幼兒園午睡這件事,所以,我從入園前一個月就開始有所注意。


因為我一直有午睡的習慣,所以,Danney跟著我每天也會午睡。但是,我們午睡時間比較晚,基本上都是下午兩點才開始。


為此,我在8月初就開始嘗試調整女兒的午睡時間:午飯12點左右吃,吃完玩一會遊戲,打開輕音樂,營造入睡的氛圍。。。


孩子越大,作息時間越是難以調整。剛開始的幾天,Danney很排斥,大概過了十天左右,午睡時間才往前調整10分鐘左右。我一直鼓勵自己,這也是進步。於是,重整士氣,繼續努力!


直到9月初開學,女兒的午睡時間還是停留在下午的1點50分左右。


我安慰自己:也許幼兒園有別的小朋友午睡,她就會跟著睡了。


可並不是這樣:


剛入園的前幾天,老師說基本上都是下午的1點50分入睡;再過幾天,變成了不想午睡,早上從家走,哭著說不想在幼兒園午睡。



起初的關注情緒


面對女兒不想在幼兒園午睡的問題,剛開始,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她的情緒上面。去理解她的情緒,與她共情:媽媽知道,你可能在幼兒園午睡時間到的時候,並不困,並不想睡覺。那這樣,媽媽和老師商量一下,徵求一下老師的建議,問問老師,如果Danney不想睡覺,可不可以不睡?


女兒點點頭。


見她的情緒有些緩和,我繼續嘗試著問:那如果寶寶不睡覺,想做什麼呢?


Danney:我想在另一個房間玩玩具

我:可是媽媽發現,寶寶的教室只有一個大大的房間,沒有另外的房間可以去玩玩具呢

Danney:那我坐在自己的小床上玩玩具

我:那寶寶不可以發出聲音哦,這樣會影響到別的小朋友睡午覺的


Danney點頭連忙答應。


此時的我很心疼她,我已經能想像她一個小人兒孤獨地坐在自己的小床上,睜著眼睛,不能說話,不能發出聲音,甚至還有可能會想媽媽的場景了。



我們之間的對話,我也和女兒的主班老師溝通過。老師是一位比較專業的老師,她並沒有著急否認我的觀點。而是,願意去嘗試女兒的想法。


而且,那幾天,放學接到Danney以後,看到她那蔫蔫兒的小眼神,我就能猜到,她沒有午睡,或者午睡時間很短。可回到家裡,畫風就變了:發脾氣,大哭,大吼,稍有一點不順心的,就開始著急,大叫。


我理解的女兒的這種表現是因為分離焦慮,可爸爸說,也有可能是因為早上起床早,沒有午睡,沒有休息好。


換位思考,規則內化


女兒連續幾天的狀態,讓我也變得有些焦慮。於是,我開始認真地思考幼兒園午睡的這個問題:


午睡是每一個幼兒園都有的規則,我自己本身也有午睡的習慣。我很能明白,沒有午睡後的午後,那種難受的感覺。午睡可以讓我們整個下午都元氣滿滿,充滿能量,思維清晰,有活力。女兒不想幼兒園午睡,也許並不是因為她真的不想睡,可能是因為想媽媽,不習慣沒有媽媽在身邊的入睡。我如果換一種思路,從幼兒園的規則,午睡的好處,其他小朋友和老師的需求等方面去引導,讓女兒換位思考,也許她就能接受這件事情了。同時,準備一個小物件,代表「媽媽」,午睡的時候,抱在懷裡,想像成媽媽,或許會讓女兒好很多。



那天,晚上放學,我和女兒聊天:


寶貝,你知道為什麼,晚上放學回家,你不開心的情緒小怪獸總是(之前給Danney讀過情緒方面的繪本,所以她理解我所說的話)出來麼?

看見女兒充滿疑惑的小眼睛看著我,我繼續說:


因為寶寶在幼兒園午睡睡得時間很短,能量小精靈都沒有了,這個時候不開心的情緒小怪獸就能很容易把很少的能量小精靈打敗,然後跑出來了,所以,Danney 總是發脾氣,不開心。如果,我們中午在幼兒園的午睡時間更長一點,那麼,你的身體裡就會有很多很多的能量小精靈,它們會打敗不開心的情緒小怪獸,讓你變得很開心,快樂的。

所以,幼兒園才會有讓小朋友們午睡的規則。因為,幼兒園的老師們也希望小朋友們的身體裡有很多的能量小精靈,也更希望小朋友們都很快樂。


如果,有一個小朋友不睡午覺,那別的小朋友看見了,也會不想午睡。那這樣,會有很多小朋友都被吸引,而不睡午覺。等到下午,這些小朋友身體裡沒有能量小精靈,都會不開心,幼兒園的老師們也會傷心的。因為,老師們都希望小朋友們開開心心的。。。


女兒點點頭,並沒有不同意我的說法。


今天早上上學前,我建議她能不能將午睡的時間變得長一些,她乾脆地回答到:好!





女兒在幼兒園的午睡問題明顯有所好轉,但是,我不確定情況會不會反覆。但有一點我可以確定的是:她從心裡理解並且接受了「午睡」這件事,只是,行動上可能還需要我和老師還有女兒,我們共同地慢慢地去努力。

相關焦點

  • 在幼兒園不想睡午覺,成為孩子不願意入園的理由,家長該如何辦?
    禁抄襲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寶貝為什麼呀?我不想在幼兒園睡午覺。孩子不睡午覺,成為有些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的理由。要讓孩子睡午覺,幼兒園午休時間大概是午餐後12:30~2:30左右。從開學以來,很多家長遇到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的理由,那就是孩子在幼兒園不想睡午覺。
  • 幼兒園強制寶寶睡午覺造成惡果多,應該尊重天性還是遵守規則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嬰幼兒所需要的睡眠總量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在2015年發布了一個適用於所有人的睡眠總量建議,我把它整理為下表:那麼,要在學校睡午覺的幼兒園(及託班)小朋友,也就是大概2-6歲的寶寶,他們需要的全天睡眠總量大約為
  • 害怕老師,不想上幼兒園 | 父母應該怎麼幫助孩子?
    女兒Danney剛上幼兒園的第三天開始,哭著不願意去幼兒園,問她原因,回答:害怕老師。晚上睡前還會突然大哭,嘴裡說著:我不想去幼兒園,我害怕老師。和Danney同班同學的媽媽們聊了聊,她們家娃不想去去幼兒園的大多數原因都是害怕幼兒園的小朋友(可能是小朋友之間總是因為玩具等產生摩擦)。可是,為啥Danney會說怕老師呢?難道真的是老師對Danney「格外嚴厲」麼?
  • 換位思考,換位做事,換位做人
    丈夫很平靜地說:「我只想讓你知道,我開車的時候,你在旁邊一直嘮嘮叨叨,我的感覺是怎樣的.」換位思考,是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學會理解和體諒。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意見不合,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要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不能不聽別人的意見,固執己見。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換位思考能讓人學會理解,懂得有人會因為我不開心,有人會因為我快樂。
  • 【備考乾貨】翻譯推理之換位規則的考查方式
    換位規則是直言判斷中最具特色的一個規則,也是一個學起來很容易,但是應用起來卻比較棘手的知識點。那麼何為換位規則呢? 所謂換位規則就是將直言判斷中主項和謂項調換位置,但是句子意思不發生改變。
  • 換位思考,才能深有體會
    有時候做人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別人,自己才能深有體會。不會換位思考,永遠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只能說這人太自私了。學不到理解別人,只會自認為的去看問題,只能活在自我的世界裡,得不到人心者的世界是孤獨的。也許你會說「無所謂,我已經習慣了」。
  • 換位思考與感同身受!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換位思考。是的,換位思考,做父母的,有時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肯帶問題;做老師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甚至做銷售的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問題,並且換位思考一度被奉為銷售聖經。但是換位思考真的能感同身受嗎?
  • 能換位思考的,都是聰明人
    縱使如蘇東坡這般才高八鬥,也有認知達不到的地方,出醜皆因不懂換位思考的傲慢心態。 要知道生活中的事,有普遍規律,就有特殊情況。換位思考,就會明白:你不了解的事,不代表別人就一定不清楚;你辦不到的事,不代表別人就一定做不好。 人,無全知全能,事,無盡善盡美。
  • 換位思考,換位做事,換位做人!(句句精闢)
    人生要換位思考!拿破崙·希爾說:「懂得換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立場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並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站在自己位置上看別人,所得出的結論,或許永遠都是糟糕的。而只有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才能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做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善待別人。 能感受別人難處,是關懷;能體諒別人不易,是寬厚;能饒恕別人錯誤,是大度。 生命,是一種回聲。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別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要多在別人的位置上看自己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 孩子不肯乖乖午睡,幼兒園該尊重娃的天性,還是該遵守規則?
    很多有寶寶正在上幼兒園的爸爸媽媽們應該可以經常聽到老師反應,孩子經常不乖乖睡午覺,必須要老師強制要求才肯「乖乖就範」。對於孩子不睡午覺這個行為,寶爸寶媽們也會很頭疼,只能採取強硬手段逼迫孩子睡覺。可前幾日我看了一篇文章,裡面講述了幼兒園強制孩子睡午覺,結果因為孩子躺在床上「百無聊賴」,因此擺弄自己的生殖器玩,最後養成了自慰的習慣。
  • 換位思考定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客觀、公正、淡然、換位思考」,這個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和諧,世界將變成愛的海洋,人們就會像生活在天堂中一樣和諧美滿、快樂健康。曾經聽過這樣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有一個男人厭倦了每天工作上的奔波勞累,每天回到家中,感覺自己的妻子天天待在家裡,很是悠閒和愜意,不用辛苦上班,不用掙錢養家。
  • 朵朵是如何學會換位思考的
    文/雲朵老師朵朵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也會特別不想寫作業,偶爾心情不好對學校各種吐槽,但是她有一個特點就是經常學會換位思考。小學四年級以後,作業越來越多了,每當她不想做作業的時候,會吐槽一番:為什麼過個周末放個假還要布置作業?明明會做的題為什麼還要反覆做?我說老師不是你一個人的,那些上課掌握的不好的孩子,再不做作業就更跟不上了,假設你是老師你也會布置作業的。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她參加了學校的合唱隊,合唱因為要比賽了,天天加班排練很累,我說沒想到合唱也是體力活啊!你們太不容易了!
  • 懂得換位思考,是一個人的能力
    從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得出,這個客戶並不懂得換位思考。如果,他能夠站在外賣小哥的角度去看,就會理解很多。對於外賣小哥來說,冒著暴雨依然給你送來,已經是很有責任感了,且對於小哥來說,能不遲到,能速度更快點一點,我想他肯定是更開心高興的。這種並不是刻意形成的失誤,是能夠理解的。
  • 你會換位思考
    這是因為你或者別人都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今天就一起聊聊換位思考的三個層次。知不知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不知道換位思考的重要性,而是很多時候意識不到自己其實沒在換位思考。提醒自己注意換位思考的方法:1) 在醒目的地方做提醒比如,在座位的隔板上、電腦桌面上或者手機的日曆提醒裡記上「別忘了換位思考哦」,經常提醒自己。
  • 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遇事要多角度考量,要懂得換位思考,要將心比心,體會對方的感觸,做人,要有高度,要有寬度,要大度,路才會寬。人必須要懂得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是最基本的要求,這點都做不到不配為人,被人敬而遠之,往往友很少。
  • 做人做事要換位思考
    正是由於現在能夠換位思考的人少了,才有了許多交通事故中,車子撞傷行人而棄傷者不顧,駕車逃逸者;正是由於能換位思考的人少了,才屢屢出現購票不按次序排隊而插隊者;正是由於能換位思考的人少了,出現路人暈倒,別人前去施救,反而遭到親屬訛詐的現象,使得大家見義而不敢為了。只有人人懂得換位思考,家庭才會和睦,社會才會和諧、文明、進步。
  • 會說話的女人,必定會換位思考!
    學會說話前,請養成換位思考的好習慣。但當時她在電話裡是這樣說的:「領導,我沒有不想給您服務的意思,主要是自己不太想幹這個職位,所以就沒報名。」後來,也不知道都說了點什麼,領導要求她下午必須把名補報上去。掛掉電話後,回想剛才的一段對話,她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很不會說話,雖然是自己的真實想法,可總會讓人很不舒服。
  • 多少人聽過,說過換位思考卻沒做?習慣換位思考,戰勝自己
    很多人都經常說換位思考一下,也都能經常的聽到換位思考。然而事實上並沒有去做,因為你沒有養成這個習慣,沒有想到當時如果可以換位思考就行了。因為沒有這樣做,所以發展到最後都是不在自己控制的範圍之內,因此變的更加沒有信心,沒有動力。
  • 一則小故事,告訴您換位思考的意義
    卷首語:生活是小事的家,卻在用無數實例警示我們這些「娃娃」,無論在哪兒,無論做啥,都不可以以自己為中心,也不能片面行事,學會冷靜思考,客觀分析,一切都將更全面,更具體,更真實。事情是這樣的:蘭姐用蜀錦給西西做了條公主裙,小傢伙樂呵呵穿著去了幼兒園。
  • 孩子拒絕去幼兒園的原因,你以為都是因為分離焦慮嗎?
    最近有位朋友來和我聊天說自己的孩子去上幼兒園了,但是非常不習慣。每天回家都會說,不想去幼兒園。詢問原因後發現,原來孩子覺得幼兒園規則很多,不像在家那麼自由。朋友說,最近看你寫的都是關於分離焦慮的,我怎麼感覺很多孩子不想去上幼兒園都是因為「規矩」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