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專注於嬰幼兒睡眠問題及高需求寶寶的養育
昨天看到一個母嬰大號發了一篇文章,認為幼兒園強制要求寶寶午睡不好。並且列舉了兩個可怕的後果:
一個寶寶午睡時無聊,於是養成了啃指甲的習慣,把指甲啃得很糟糕。還有一個寶寶午睡時無聊,就撫摸生殖器,最後養成了自慰的習慣。看到這兩個後果,相信媽媽們都會非常擔心,可是,咱們也做不到每個中午都接寶寶回家呀,這可怎麼辦呢?
熟悉我的朋友應該能感受到,我很少會用驚悚的事件或後果來表達我的觀點。在我專注於探討的嬰幼兒睡眠領域,關於非議很大的奶睡、抱睡、同床睡等現象,我依然是很「佛系」的態度——你和孩子都接受,那就沒問題;你和孩子都困擾,那就改變。
我自己有個睡渣寶寶,我家MonMon也在讀幼兒園,他也面臨著午睡很難入睡的現狀。
因此,今天,我很想和這個母嬰大號唱唱對臺戲,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嬰幼兒所需要的睡眠總量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在2015年發布了一個適用於所有人的睡眠總量建議,我把它整理為下表:
那麼,要在學校睡午覺的幼兒園(及託班)小朋友,也就是大概2-6歲的寶寶,他們需要的全天睡眠總量大約為:
2歲:11~14小時3-5歲:10~13小時6歲:11小時那麼,我們再結合一下嬰幼兒普遍的作息時間:
2歲:8點前入睡,早上6-7點起床,總時長約10~11小時3~6歲:9點前入睡,早上6-7點起床,總時長約9~10小時對比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寶寶如果只依靠夜間的睡眠時間,是不太夠的。
因此,除了個別睡眠總量天生偏少的寶寶,絕大部分的寶寶,我們都推薦午睡。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嬰幼兒白天睡眠的成長模式
我們都知道,新生兒階段,寶寶在白天是要睡上很多次的,到他們長大,要經歷這幾個小睡的變化階段:
新生兒階段早上兩次小睡、中午午覺、下午傍晚覺,白天至少4次小睡3個月左右,早上的小覺合併為1次,白天要睡3次小覺半歲左右,傍晚覺逐漸消失,白天只有兩次小覺1歲開始,上午的小覺逐漸消失,只保留午覺。3歲左右開始,有的寶寶會出現午覺消失的苗頭,從而過渡為白天都不再需要睡覺。因此,倘若是寶寶年紀還比較小,僅僅是因為貪玩而不願意睡午覺,家長是不能認為寶寶不需要午覺的哦!
那麼,為什麼睡午覺是「中國特色」?
很多人都會覺得,外國孩子就不睡午覺,那咱們現在學西方科學育兒,也應該不讓寶寶睡午覺,不讓寶寶從小就養成「懶惰」的毛病。
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外國孩子不睡午覺的現象,卻沒看到外國孩子早早入睡的情況。
我們國內都「喜歡」讓寶寶熬夜。經常有人給我留言,說寶寶晚上11、12點甚至更晚才睡覺,並且還覺得不錯:這樣早上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睡懶覺,大家一起晚睡晚起,互不幹擾……
emmmmm,這種作息我還是比較反對呢。我在第一部分提到的晚上8點或9點入睡,就已經是結合了中國國情的「晚睡時間表了」。實際上在西方,很多家庭的寶寶都是在晚上7點半就回房間睡覺啦!
所以說,西方的孩子養成了早睡的習慣,夜間睡眠時間能達到12小時左右,那麼不睡午覺,孩子也不會感覺到睏倦,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那咱們既然習慣了晚睡,夜間睡眠時間達不到全天的需要,中午就要給寶寶一個休息、充電的時間。
所以,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是真的需要午睡呢?
我們不要簡單地從寶寶自己說要不要睡來判斷,這些小小的孩子們又不用上班學習,沒壓力沒煩惱,他們才不會有「抓緊時間睡覺休息」的想法呢!反而是睡覺耽誤了玩耍真討厭呢!
我們先來看看,符合以下3點,說明寶寶確實不需要午睡:
寶寶不睡午覺時,全天的睡眠總量也符合對應年齡段的推薦量,沒有偏少,並且是一直如此,而不是突然減少。寶寶午睡入睡難,無論如何營造睡眠環境、創造睡眠條件都難以入睡。寶寶沒有午睡依然精神狀態良好,並能保持到夜間入睡前。同時我們還要留心觀察這幾個小細節:
寶寶雖然午睡時拒絕入睡,但在下午3、4點或傍晚時會感覺到疲倦、犯困、注意力不集中、煩躁、哭鬧。寶寶會在推車、汽車上睡著,甚至在玩玩具看電視時打盹兒。寶寶的情緒變得敏感、易怒、煩躁、愛哭鬧。寶寶在家裡不睡午覺,但在幼兒園卻能睡得不錯(受大環境影響、老師的制約等因素,很多寶寶在幼兒園反而能安心、靜心地躺下,從而比在家容易入睡)如果有以上4種情況中的任意一種,就說明寶寶缺覺!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孩子和成年人的睡眠模式不同。成年人困了,就會越來越困,然後倒頭睡著。
但是當孩子(包括嬰幼兒)睏倦時,會有一個「睡眠窗口」,這個時候是犯困的,雖然孩子嘴裡可能會說:我不困、我不想睡覺、我還想玩。但是他會表現出打哈欠、神情呆滯、揉眼睛等現象。
一旦孩子錯過了這個「睡眠窗口」,和成年人不同的是,他會變得興奮、情緒亢奮,一點都不困,這種時候,家長就會覺得:「哦,原來是真的不困!」
但其實,孩子的疲倦卻在累積,最終反映在情緒煩躁、易怒、哭鬧多、睡眠不踏實、夜醒多等情況上。
因此,我們一定不要覺得,寶寶能「熬過」中午就是不需要午覺,而是要結合整體情況觀察,才能判斷出寶寶是不是真的不需要午覺。
最後,如果寶寶不需要午覺或者需要得不多怎麼辦呢?
針對那些午覺入睡難、睡得短,但是不睡午覺下午又會犯困的寶寶,我建議:
和老師溝通,縮短午睡時間,比如晚一點入睡,或者早一點喚醒。晚上適當推遲入睡時間(但不可以太晚),或早上提前起床時間。針對真正不需要午睡的寶寶,我建議:
和老師溝通,讓孩子將午睡改為安靜地看書、繪畫等既不會影響其他小朋友也不會讓其他小朋友感到「羨慕」的活動方式。晚上適當推遲入睡時間(但不可以太晚),或早上提前起床時間。如果條件允許,又沒有更好的辦法,那就午睡時接寶寶回家幼兒園老師工作壓力和強度都很大,而午睡作為中國的慣有國情,也是老師們可以休息、整理房間、甚至還包括給孩子洗弄髒的衣服的時間。要老師放棄這個時間,用來照顧個別小朋友玩耍,確實也不太容易。
更何況,絕大部分的孩子們都還是需要午睡的。因此,我個人還是傾向於遵守學校的規定,儘量讓孩子養成午睡的習慣。如果能通過與老師的溝通,靈活處理孩子的午睡那自然是最好的結果。
針對幼兒園午睡,有的家長認為要尊重孩子天性,不應該強制孩子午睡,避免孩子牴觸午睡、牴觸幼兒園。
當然,也有很多家長認為,人都是社會性的,沒有誰能永遠搞特殊、為所欲為,從小鍛鍊孩子明白什麼叫規則也很重要。
那麼,你怎麼看幼兒園強制午睡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