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寶寶正在上幼兒園的爸爸媽媽們應該可以經常聽到老師反應,孩子經常不乖乖睡午覺,必須要老師強制要求才肯「乖乖就範」。對於孩子不睡午覺這個行為,寶爸寶媽們也會很頭疼,只能採取強硬手段逼迫孩子睡覺。
可前幾日我看了一篇文章,裡面講述了幼兒園強制孩子睡午覺,結果因為孩子躺在床上「百無聊賴」,因此擺弄自己的生殖器玩,最後養成了自慰的習慣。看完之後我不禁一陣擔心自己家的孩子有沒有可能因為強制午睡引發這種不良後果。
要求孩子午睡的初心原是好的,可是在疏忽間竟然會有反面效果。那麼這個時候父母們陷入一種兩面為難的情況,到底應不應該強制讓孩子睡午覺呢?
第一、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對人的好處不言而喻,特別是我們的寶寶們,更應該睡足。據美國睡眠研究中心發表的「各年齡段睡眠建議表」可知:在孩子上幼兒園的這段時期,睡眠時間應該是在每天8小時到14小時之間,最少都要睡上八小時。
莎士比亞也說過:「一切有生之物,都少不了睡眠的調劑。」
眾所周知,睡眠與生命健康是息息相關的,那些睡眠長期不足的人,各種病痛的患病概率也顯著提升。對於孩子們來說,新陳代謝對生長發育尤為重要,如果沒有充足的睡眠,那麼有可能導致激素的分泌失調,而讓寶寶出現發育遲緩的狀況。在睡眠如此重要的情況下,在孩子小的時候應該有充足的睡眠,因為當孩子長大了之後,睡眠可能會長期處於不足的狀態下,所以在童年時期要「睡飽」。
第二、幼兒園要求午睡的必然性
有研究人員表示,現代社會兒童的睡眠時刻越來越晚,多數孩子晚上11點、12點不睡習以為常,因此孩子們的睡眠時間和質量其實很多時候是不合格的。午睡是給孩子一個間斷的「休息期」,讓孩子能夠有更加足夠的精神氣與更平穩的代謝能力,不至於因為過度消耗體力而導致的疲勞。
孩子們都是有愛動屬性的,疲憊的也相較容易更快。孩子白天在幼兒園學習和玩耍,午睡既是避免中午的燥熱,也是對機體進行調整和「充能」。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一位睡眠研究專家表示,午休已經逐漸演化成為人類軀體自我保護的方式。因此,幼兒園要求孩子們午睡是有必然性的,它的益處許多,幼兒園為了讓寶寶們更加健康快樂的長大,做出這樣的規定無可厚非。
第一、部分孩子可能並不需要午休,要「靈活調配」
王小波說過「人與人的差異性有時候比人和豬的還大。」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一部分孩子是不需要太多睡眠,就能調節好自己的健康習慣的。就像西方國家的一些學校確實不要求學生午睡,是因為西方的一些孩子身體素質是相對比較好的,在晚上睡眠方面的質量也是很高的,所以他們並不需要中午的睡眠,而會利用這個時間進行一些其他活動。
在中國孩子當中,也是有一些孩子是並不需要午休的。他們不喜歡午睡其實就是因為他們根本睡不著,所以不想睡。這個時候強迫孩子反而會導致他們的更加牴觸和一些壞習慣的產生。我們與其固守規則,不如在了解情況的前提下做出一些「彈性改變」。
凡事因循而變,那些實在不需要午休的孩子,幼兒園在徵得他們父母的同意後,可以在午休的時間安排孩子做一些能夠保持安靜的任務。既然孩子真的不需要,而一味的強迫只會導致更壞的結果,那麼我們又何必「強人所難」,學會靈活的調配,也要「對症下藥」,這就如同辯證思想裡面所說的「從一般到特殊」,我們都需要考慮。
第二、調整午睡時間
其實有的孩子不願意睡,並且出現「睡不著」的情況,也許是因為午睡的時間選擇的並不恰當。在那個時間點上孩子仍處於興奮未平靜下來,孩子們認為自己並不想睡覺,所以就不願午休;可到了午休時間結束,孩子們就開始睏倦。這就是典型的錯過了孩子的睡眠時期,把午休安排在了孩子的興奮期內。
對於這一個問題,我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法應該是儘量根據情況改變午休時間段。例如,如果當天12點大多數孩子並不想睡覺,那麼幼兒園和家庭可以配合著嘗試把午休的時間點推後半個小時。而在原本應該午休的12:00-12:30內,我們可以做一些練習,讓孩子的身心放鬆下來,擺脫他們的興奮時期,讓他們能夠產生睡意。
第三、規律寶寶作息
很多寶寶午休的時候睡不著和他們不規律的作息也是有關係的。試想,孩子前一天晚上到凌晨才睡,今天早上又睡懶覺,那麼在中午的時候他們又怎麼會睡得著呢?規律的作息能夠更好的調整孩子的生物鐘,也能讓孩子的午休時間更好的適應孩子的睡眠時間,並且能夠把孩子身體的效率調節到最高。
家長們有的時候為了圖自己的方便,而忽略了對孩子作息習慣的培養。有的家長認為自己想睡懶覺,那麼孩子也跟著自己一起睡懶覺,不正是兩全其美的辦法嗎?其實這是對孩子成長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這就是家長只顧一時的舒適而耽誤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如果能夠從小培養好作息習慣,對孩子長大以後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時間掌握是有著極大的益處的。這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既能夠提高孩子的健康水平,也能為孩子未來的發展夯實基礎,兩全其美之事,家長們又有什麼理由逃避?
午休對於人類的健康發展來說確實有著很多好處,因此幼兒園實行午休制度是必然的,大多數孩子還是可以培養午睡的習慣;但在規則之外,我們也需要看到的是個體的特殊性,為了遵守規則而不尊重孩子的天性,這對孩子來說也並不是很好的教育方法。尊重天性還是遵守規則?要結合現實現例來看,只是我們永遠不要以固有不變的思想去看待一件事,懂得靈活變通,才能更好的懂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