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規則的遵守者,都應得到尊重

2020-12-2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前方交通指示燈發生故障,一直顯示為紅燈,作為司機,你會怎麼選擇?烏魯木齊李女士的做法是:打電話報警,苦等40分鐘後,才選擇「闖紅燈」。讓許多人沒想到的是,1月15日,烏魯木齊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因李女士的遭遇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致歉。(1月21日《中國青年報》)

  因紅燈故障而苦苦等待,李女士的行為傳出後引來廣泛爭議。事實上,類似的情形在以前也有報導,每次都會引發不同意見的討論。只不過隨著今年「最嚴交規」的出臺,這個話題似乎更有現實價值。雖然說交警部門的致歉並不能為爭議劃上句號,但至少,道歉表明了交通管理機構對嚴守交通法規行為的讚賞,也是對李女士規則意識的肯定。

  規則是維繫現代社會有效運行的根本所在,規則意識是由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型中必須具備的個人素養,這是個簡單的道理,很多人都懂。可置之於現實,我們的社會卻又好像最缺乏規則意識。從開車闖紅燈、「中國式過馬路」,到公共場所的加塞、插隊,再到辦事時的託關係、走後門,一切都那麼自然。一邊抱怨社會的普遍規則意識太差,一邊輪到自己時,又不惜一切代價走捷徑。究其根本,恐怕與許多人諳熟「變通之道」不無關係。

  何謂變通,字典上的解釋是:根據不同情況,作非原則性的變動。可問題在於,「變通」成了習慣,對規則的破壞自然難免發生。事實上,不管是剛性的顯規則,還是約定俗成的隱性規則,社會個體都沒有權利對其作出變化。以個人思維標準來對規則作出「非原則性」變化,從開始就已經把個人意志凌駕於規則之上。也許,這也正是很多人所說的「人人都痛恨腐敗,可一旦有了腐敗機會都不會放過」的重要原因吧。

  當然,規則確實並非一成不變,不能簡單憑個人意見改變規則,也並不意味著必須死守規則。一方面,當規則已經不適應社會要求,我們在遵守的同時,應該指出其弊端,並努力推動作出變革。再權威的規則,哪怕法律,也是需要適時修訂的。另一方面,當規則本身出現了暫時問題,可以「變通」,但必須通過正確的途徑。即如新聞中的李女士,在確定信號燈出了故障之後,嘗試撥打交管部門的電話,就是個正確的選擇。改變規則的只能是對規則修改權的擁有者,而非個人。從這個角度來講,即使李女士沒有及時通行影響了交通,責任也在交管部門而不在李女士,或許這才是交警支隊最應該致歉的理由。

  李女士的遭遇只是個不多見的小概率事件。當下社會,我們最需要的,是對如李女士這樣的對規則尊重者的尊重,如果大多數人能對這一點形成共識,這將是社會很大的進步。

(來源:重慶日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小孩子不遵守規則?如果孩子不遵守規則怎麼辦
    如果你的孩子不遵守規則讓你頭疼,首先反省一下自己,改變一些壞習慣,然後想一些合理的方法讓你孩子的編輯遵守規則。以下不好行為父母一定要注意:1.說話出爾反爾2.把孩子的錯誤作為發洩情緒的工具。社會生活中的要求,如交通規則,父母在帶孩子旅行時應自覺遵守,強調公共道德和秩序,並以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
  • 遵守社會規則
    社會規則營造良好的社會秩序,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便利。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 要了解社會規則,理解社會規則的意義和價值,知道如何遵守社會規則,學習維護和改進社會規則。道德與法治是調節人們行為的兩種主要社會規則。
  • 引導孩子遵守規則,是父母對孩子更好的保護
    在生活中,作為大人,我們知道要遵守秩序和規律。過馬路不能亂闖紅燈,開車不能超速行駛等,否則就可能會遭遇交通事故、帶來傷害。遵守規則,才能更好地享受自由。孩子也同樣需要遵守規則,而這需要我們大人進行引導。
  • 彩鋼設備使用人員應遵守哪些規則?
    彩鋼設備是製作鋼結構的主要設備,在使用中要經常注意觀察,滑動箱體及兩側機體內潤滑油的高度,設備應經常擦拭,保持清潔,不許有泥汙積水,採用鋼板與鍛打輪和驅動部分及電腦控制製成。彩鋼設備在材料使用和結構優化上都很考究,所以彩鋼瓦設備是以追求優異的操控性和行駛舒適性為主要訴求的,各個操作班的人員嚴格做到定期保養的方案,不能無故的推遲或者不對機械進行保養。每日觀察機械的運行情況,看看機械是不是和平時一樣正常的運行,如果出現了異響或者刺耳的響聲就要對機械發生響聲的地方進行檢修,檢修不能太勤,要定期的維護即可。
  • 江蘇高考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引爭議,尊重遵守規則更重要
    江蘇高考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引爭議,尊重遵守規則更重要高校成績放榜也漸接近尾聲,各省市高考狀元也是紛紛出爐。相信,一般人理解,不用說一個省的高考狀元,一縣的高考狀元一腳都是跨入清華北大的門檻了,可是江蘇省高考文科全省第一名,卻無緣報考清華北大,這件是也是引來了眾多的爭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幼兒園親子比賽家長莫「猴急」應遵守比賽規則
    我們大班年級上午進行的是個人項目「找朋友」,規則是家長手持一張數字卡站在起點,發令槍響後跑到終點把卡片交給孩子,孩子根據數字卡上的數字在框子裡找到相應的點子卡,帶著點子卡和數字卡一起迅速跑回起點,看誰的卡片送得又快又準。  比賽開始,一些家長心態發生了變化,在好勝心的驅使下頻頻犯規。
  • 雷蒙:美中都應尊重開放的大學文化
    在任何一時期,任何一個瞬間,任何人都位於一個明確界定的地方——一國境內。並且,國家的地理邊界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重合。第二個特點是明確界定的軍事科技。總體來說,只有小部分技術具有重大的軍事意義。第三個特點是我所說的學術思想的非專有性。高校研究本應為生產公共產品服務。
  • 2021高考名校模擬作文題彙編:堅守使命;傳英雄之志;為科學獻身;世界在「變」,何不應變而變;尊重差異;遵守規則
    (忽略任務,自說自話)……       2020年疫情的發生,使人們彼此隔離,高考延期、疫汛交織,每一件事都刺激著國民緊繃的心。在討論變與不變的課題中,有人認為應該「以變應變」,而我認為,面對變局,我們應該「以不變應萬變」,學習「不變」的智慧。
  • 人人都應該遵守的23個日常禮儀規則
    不幸的是,在當今快節奏的數字通信世界中,越來越少的面對面交互中,我們忘記了基本禮節和如何互相尊重。事實上,基本禮儀在本質上是很簡單的。你的行為:你的言語、外表、普通的禮貌以及你對情感的控制都把你定義為你自己。
  • 遵守紀律,尊重老師,就是尊重自己
    而孩子對老師的尊重,則需要我們家長來培養。孩子尊重老師了,自然就會遵守課堂紀律。課堂紀律好了,孩子聽課就會變得認真,上課效率自然也會提高了。孟女士的女兒丫丫上的是私立學校,那裡有著嚴格的規章制度。每個學期期末,丫丫的學校都會發一張「教師評估表」,讓家長們給老師打分。每次,孟女士和丫丫爸看也不看就給每個老師打五分,對此丫丫從來沒有提出過異議。但最近一次的教師評估,丫丫卻提出了不滿。
  • 規則是用來遵守的 or用來打破的?
    賽場上一時的小聰明,鑽規則空子,看似獲得爭議,甚至如果裁判執法態度上不夠嚴厲的話,還能矇混過關。問題是,這種小聰明在小範圍的運動會預賽上也許不算什麼大事,不會有多嚴重的後果,但有一天面對的規則是刑法的時候,還能如此僥倖嗎?    規則制定出來,就是讓所有人遵守的,這是對所有人的公平。不能因為一兩個人的小聰明,就將整個規則置於對所有人的不公平之上。
  • 美國中小學課堂並不自由 須遵守學校和課堂規則
    走進美國中小學課堂,我們看到學生或者圍坐在老師跟前,認真聽老師講課,或者組成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似乎每個學生都完全沉浸在老師的教學當中。這與我對美國自由課堂的刻板印象並不相符,難道美國課堂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自由?是的,美國課堂確實不自由。
  • 發達的國家都有一個特點:遵守規則!
    原來,全德國的保險公司通過聯網信息都知道他有一次闖紅燈的不良記錄,每家保險公司都會要求增加他的保費。沒過多久,他的太太問他:「老公,銀行突然通知我們購房分期付款年限從15年改成10年,發生了什麼事了?」
  • 要教會孩子:保持敬畏、尊重規則、心懷善意
    需要父母注意一些細節:比如在孩子面前不要互相詆毀,要稱讚對方,當父母互相詆毀的時候,孩子可能會產生一種錯覺:父母都是一無是處的人。當孩子產生這種心理,極有可能會不尊重父母,失去對父母的敬畏心。因為,必須讓孩子懂得尊卑、長幼之分,這樣將來她才會懂得去尊重老人、尊重老師、尊重上司。02教會孩子:遵守規則疫情發生後,國家採取了各種疫情防擴散的隔離措施,可就有的人,只顧自己,罔顧他人。
  • 孩子缺乏規矩意識,總是亂闖禍,三個方法教他們遵守規則
    生活中處處都是規則,比如在馬路上要遵守道路規則,紅燈停綠燈行。孩子上課要尊重學校規則,尊重老師,遵守學校的紀律。孩子不遵守規則,很多都是家長對孩子教育的不重視。家長認為孩子年紀還小,現在不用遵守,孩子只要身體健康就好。
  • 遵守規則的孩子,不容易長偏,父母從小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守規則和秩序的現象,最普遍的,像闖紅燈、不按順序排隊等。這是人們對規則的漠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不遵守規則,是內心深處不希望自己被外界回落這現實制約,希望一切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怎樣就怎樣,就像自己很強大一樣,強大到似乎自己面前就沒有危險存在,可是當危險來臨時,卻已追悔莫及。
  • 極限運動應被人們尊重
    不能說極限運動不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愛好,我們應該秉持尊重的態度,極限運動能夠領略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感受,使我們達到身體的放鬆,可以突破自身、挑戰大自然的極限等等諸多優點,我認為最大的缺點就在於其危險性,但如今以專業的選手來說風險可控,需要進行大量的訓練才能實踐,所以我們在進行極限運動之前做足功課,帶好裝備,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
  • 什麼是重大和靈活性規則,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與自我尊重的心態
    很多家長都在思考,父母想要平和而堅定,可是怎麼也做不到,有時候總是想起愛與自由,又怎麼能給孩子規則呢?當父母發現自己總是為了一些小事同孩子糾纏,就可能表明對孩子過分關注了,如果父母在某些無關宏旨的問題上固執己見,認為必須要讓孩子學會敬畏規則,只能導致孩子變得像我們一樣僵化,不知變通,並將導致衝突無法緩和,孩子很快就會對我們的話置若罔聞。
  • 孩子在遊戲中學會遵守規則。教育金句(連載37)
    用相信和尊重點燃自己,更照亮別人,這才是真正的教育者。682.「有益的忽視」,往往會收到更好的效果,父母或者老師不要總是緊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683.孩子的有些行為,看起來似乎價值不大,但對於他們的成長來說卻是有好處的。684.不需要花費金錢的遊戲,是孩子個性發展的有利因素。
  • 每一種堅守,都值得尊重
    我們都可以確信,清華和北大都想把白湘菱招入門下,如果不是那個B+,白湘菱進清北,專業也是隨便挑。可是,白湘菱並不符合條件,招生規則擺在那裡。但是,通常很多規則的前面都有一個限制詞——原則上。「原則上」就是變通,變通就是不遵守規則。而所有的變通都是在為人情社會做準備。很難說,如果這次清北破格錄取了白同學,以後不會為有B+,甚至C+的學生開破格之門。既然可以破格,那以後可破的格會越來越多,破格的理由也會越來越多。規則定了,就要遵守,狀元不符合錄取規則,心裡再不舍,也不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