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天生精力充沛,每天運動量很大,卻仍不知疲倦,很多家長就靠著中午能夠休息幾個小時,午睡一下來緩解半天的疲勞,但是孩子就是不愛睡覺。
孩子不睡午覺,並不是病,也不意味著孩子的睡眠時間不足。如果他們的生長發育、精神狀態都很好,不睡午覺僅僅是個體化的睡眠習慣。
1.記憶力不同
幼兒的大腦還處於發育狀態,短期記憶力有限,午睡能讓大腦得到休息,停止接收新的信息,並鞏固和加強先前的記憶,把經驗轉化為長期記憶,因此睡午覺的孩子記憶力更好。而不午睡的寶寶白天沒有得到適當休息,可能會覺得疲憊,從而導致記憶力下降、口頭表達能力降低、無法集中注意力等,長此以往,就會和午睡的寶寶形成鮮明對比。
2.抵抗力不同
寶寶的體力有限,經過一上午的活動,到中午時已經有些疲乏了,此時睡午覺不僅可以讓身體充分休息,還能刺激體內淋巴細胞分泌,增強免疫細胞的活躍性,提高免疫力。而且調查顯示:午睡能夠舒緩心血管系統,保護心臟,每天睡30分鐘,能使體內激素分泌更平衡,心血管系統疾病發病率也可減少30%。
對於中午不休息的寶寶來說,缺覺容易使他們過度疲勞,變得多動,還會降低免疫力,提高兒童肥胖的機率。
首先,家長要主動和幼兒園老師溝通,讓幼兒園老師了解孩子的作息習慣。
在不影響其他孩子休息、不增加幼兒園管理難度的前提下,允許孩子帶自己喜歡的公仔或者繪本,在午休時間裡,讓孩子有公仔陪伴、看看繪本、塗塗顏色等,做一些安靜的事情,平靜地度過這段時間。
告訴孩子儘管自己不需要午睡,但是其他同伴需要午睡,保持安靜是基本禮儀。
還有一種情況是,午睡時間長,導致夜間睡眠時間推遲,幼兒園設置的午睡時間一般是2小時,有些孩子只需要睡較短的時間,比如1個小時。
如果中午睡足2小時,晚上很可能到了該睡覺的時間,仍然翻來覆去睡不著;但是不睡的話,到下午5-6點又困得不行,睡不睡,時間都很尷尬。
不過,孩子如果實在睡不著的話,也不要強制性要求午睡,這樣不僅會讓孩子很難受,而且還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比如吃手、尿頻,甚至自慰。一些行為問題,如夾腿綜合症的幹預方式也提到,儘量不要在沒有睡意的時候躺在床上,可以減少行為問題的發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