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規則是直言判斷中最具特色的一個規則,也是一個學起來很容易,但是應用起來卻比較棘手的知識點。那麼何為換位規則呢?
所謂換位規則就是將直言判斷中主項和謂項調換位置,但是句子意思不發生改變。
1
1、SP有的PS
比如「所有男人都是人」,我們同樣也可以說「有的人是男人」,兩者意思一致。
2、有的SP有的PS
比如「有的女人是醫生」,換位之後為「有的醫生是女人」,兩者意思一致。
3、S非P P非S
比如「所有男人都不是女人」,換位之後為「所有女人都不是男人」,兩者意思一致。
4、有的S非P 有的非PS
比如「有的人不是男人」,若直接換位則是「有的男人不是人」,這一結論非常荒謬。因此針對「有的人不是男人」,我們採取先換質再換位的方法,即先把句子後半部分打包換成「有的人是非男人」,再進行換位「有的非男人是人」,這樣兩者意思一致。
換位規則的內容其實並不複雜,但還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強調。換位規則第一條,只能單向換位,換位規則的第二條和第三條都可以雙向換位,第四條如果要換回去,需要注意必須先換位,再換質。
1
在講完換位規則之後,我們來解兩道題,看看換位規則具體如何考查的。
【例1】
凡美的都是真的,凡真的都是不容懷疑的,而美的事物是存在的。所以:
A.凡真的都是美的
B.有的美的值得懷疑
C.有的真的是美的
D.凡不美的都是要懷疑的
E. 凡不容懷疑的都是美的。
【正確答案】C。
【中公解析】
第一步:題型判定
題幹中出現邏輯關聯詞「凡,都不是」「有的,是」。因此,本題屬於翻譯推理。
第二步:解題思路
(1)題幹翻譯:美真;真非懷疑。
(2)切入點:題幹中有「美的事物都是存在的」,從此入手。
(3)解析過程:
A項不正確,由換位可得,有的真美。
B項不正確,+遞推可得,美非懷疑。
C項正確,由換位可得,有的真美。
D項不正確,+遞推可得,美非懷疑,D選項出現否前的錯誤。
E項不正確,+遞推可得,美非懷疑,再經過換位可得,有的非懷疑美。
【考點總結】
1、換位規則
2、遞推
【例2】
蘭教授認為,不善於思考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沒有一個謙遜的智者學習佔星術,佔星家均學習佔星術,但有些佔星家卻是優秀的管理者。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反駁蘭教授的上述觀點?
A.有些佔星家不是優秀的管理者。
B.有些善於思考的人不是謙遜的智者。
C.所有謙遜的智者都是善於思考的人。
D.謙遜的智者都不是善於思考的人。
E.善於思考的人都是謙遜的智者。
【正確答案】E。
【中公解析】
第一步:題型判定
題幹中出現邏輯關聯詞「所有,都是」「有的,不是」。因此,本題屬於翻譯推理。
第二步:解題思路
(1)題幹翻譯:管理者思考;智者非佔星術;佔星家佔星術;有的佔星家管理者。
(2)切入點:題乾沒有確定結果,從選項出發進行推理。
(3)解析過程:
A項不正確,翻譯為有的佔星家非管理者,由無法推出,並且與題幹不構成矛盾,因此無法反駁。
B項不正確,先將有的思考和智者之間建立關係,+遞推可得,有的佔星家思考,經過換位可得,有的思考佔星家,再與進行遞推可得,有的思考佔星術,最後將其與逆否等價之後得到的「佔星術非智者」進行遞推可得,有的思考非智者,與B選項意思一致,因此無法反駁。
C項不正確,翻譯為智者思考,由B項可知智者和思考的關係是有的思考非智者,換位之後為,有的非智者思考,C項內容推不出,並且與題幹不構成矛盾,因此無法反駁。
D項不正確,翻譯為智者非思考,而題幹推出的是有的非智者思考,因此D選推不出來,並且也不是矛盾關係,因此無法反駁。
E項正確,翻譯為思考智者,由B項解析內容可知有的思考非智者,兩者是矛盾關係,因此可以反駁。
【考點總結】
1、換位規則
2、遞推
3、矛盾關係
通過這兩道題,大家可以發現若出現選項中的主項和謂項與題幹中的主項與謂項調換了位置的情況,那麼大家可以優先考慮去應用換位規則,並且換位規則經常與遞推等知識點結合在一起進行考查,所以大家在課後還是要多複習,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這樣解題時才能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