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生活是小事的家,卻在用無數實例警示我們這些「娃娃」,無論在哪兒,無論做啥,都不可以以自己為中心,也不能片面行事,學會冷靜思考,客觀分析,一切都將更全面,更具體,更真實。
事情是這樣的:
蘭姐用蜀錦給西西做了條公主裙,小傢伙樂呵呵穿著去了幼兒園。結果,到去接時,她卻換上了幼兒園裡的備用裝,蘭姐不解,誰知一問,這寶寶竟然大哭了起來:就因為這破裙子,茵茵說是綠的,甜甜說是藍的,可,明明是紫的嗎?結果,我們爭來吵去,被老師聽到了就罰了站。一下課,她倆都怪我,這破裙子,我再也不穿了。
蘭姐聽完,笑著對女兒說:好!你順著媽媽手看,前面的數字是幾?西西看了下地上大大的「6」字,肯定地說:6唄!說著母女過了馬路,蘭姐又指著剛才的數字問女兒,現在是幾?小寶寶剛張開嘴卻又閉上了。原來剛才的「6」變成了「9」她愣住了!
蘭姐摸著女兒的頭,溫和地說:這就是位置不同產生的相異效果。和你那裙子的顏色是一樣的。生活中很多事也這樣,還記得從前給你講的《盲人摸象的故事》不?道理都是相同的。
淺析:
01
人生的很多爭執與困惑,往往也是如此,只需換個角度、換個位置,便能豁然開朗。
生活中感同身受之所以難,就因立場不同,視角不同,才導致的觀點偏差。
西西裙子的面料,橫看一色,斜看一色,映著陽光又變種顏色。其實,幾個孩子都沒錯,錯的是她們都站在自己位置去看的,就以為是正確答案。就如那個6和9一樣,位置一變,答案也跟著變了。
所以,無數人感慨,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情商。因為,如此才會觀點一致,理解他人,減少衝突和矛盾,不僅有利於團結,還會形成凝聚力。
02
懂得換位思考,才能讓你跳出情緒的漩渦,獲得心靈的解脫。
人際交流最大的障礙,就是缺乏共情力。
比如:身為顧客,覺得商家暴力,變成商家又覺得顧客挑剔;身為員工,希望老闆寬鬆,當了老闆又怪員工懶散;身為孩子,渴望父母寵愛,當了父母又怕孩子學壞……
所謂的共情力,既能從不同位置看別人,也能從不同角度看自己,從而相互體諒,達成共識。
因為,這世間,真心都是互給的,信任都是互換的,尊重都是互相的。唯有自己柔和與美好,才會見到他人的友好與微笑。
03
懂得換位思考,心胸自會寬闊,歲月亦可從容。
俗話說:世間人心不同,但情懷卻是相似的。
誰的人生都不是永遠一帆風順,誰的生活也不可能一直風平浪靜。遇人難處,拉一把;遇到不平,幫一下。給別人打打傘,自己遇霜雪才有人送得炭。善因才結善果,真心才換真情。
正如拿破崙·希爾所說:懂得換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立場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並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
04
卷尾語:
老師說,人與人的相處,是心與心的溝通,而換位體諒和設身處地是必備的前提條件。唯如此,才能少摩擦,少矛盾,達到更好的效果,從而相處更融洽,走得更長遠!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