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師生,不是當年的學霸嗎?
這一段時間,我們創建的《中師生》這個公眾號,得到眾多中師生的關注和支持。 以《中師生》這個公眾號為平臺,我們建了三個中師生交流群,一個中師生圖書漂流群,開展了一些中師生的紀念活動。
-
王開東:中師生,一代人的夢想,一代人的憂傷
當然人家看他寫啊寫的,本身就已經嘲笑了。後來,蔡老師文章寫好了,就在中師生中傳來傳去,互相學習。直到最後蔡老師文章不斷在核心期刊發表,才使得所有人刮目相看。每一個不曾寫作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走著走著,春天就來了;走著走著,世界就敞亮了;終於在最後的臨水一照中,發現了自己天鵝的樣子,然後忽悠一聲,翱翔於藍天之上,把當初嘲笑過他的小雞小鴨驚得目瞪口呆。其實,只要你內心有一顆天鵝蛋,這顆天鵝蛋不是你註定能成為天鵝,而是你有一個飛翔於藍天的夢。
-
對李吉明同志「中師生幽靈說」的史辯性思考——兼談「中師生」歷史性概念
查閱有關中師生的文獻,黨和政府當初委託師範院校培養小學師資,是經過社會調查並經專家、教師及人民團體公決而由教育部出臺了相關文件,一錘定音:考入師範,免費培訓,走入小學教師序列。但實話實話,中師生的確曾綻放出過最美的芳華,卻也給中國教育發展帶了來不少的羈絆。想必現在還在講臺上的中師生都說這樣的一句話:這部分內容不考,可以不學。想必現在還在講臺上的中師生都曾有過這樣的一種苦惱:以前家長學生見到老師都很尊敬,現在全社會都不知道啥叫尊師重教了。
-
《芳華---一代中師生的記憶》徵稿啟事
,年輕或者老去, 此生,我們都有同一個名字:中師生!放眼全國,一代中師生,當初都是從學校的佼佼者中千挑萬選上師範的,畢業後,我們因為紮實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業務能力,春風化雨般地滋潤了中國基礎教育的苗圃,心無旁騖地撐起了中國基礎教育一片蔚藍的天空,也為不少初級中學奉獻輸送師資。
-
爸,我看不起俺老師,他是中師生。父親說:你不懂啊
「爸,我看不起俺老師,他是中師生。」父親說:「你不懂啊!」這是12歲的小麗和父親之間的對話。小麗是離P市不遠的一所農村小學的六年級學生,生性活潑愛動,是班級的語文班長。有一次,她抱著一摞作業去老師辦公室交作業,老師不在,她就大膽地進去了,發現老師辦公桌上有一張剛打好的表格,她很好奇,就偷偷的看了。誰知不看不要緊,她竟然發現了一個秘密。
-
魏智淵,從一篇文章開啟,去了解一位中師生
秋天來了。一代教師有一代教師的夢想與憂傷,當初不是我們選擇了中國教育,而是中國教育選擇了我們,這是時代之殤,而任何個人,永遠是大時代中的小人物而已。文章說,中師生這一頁遲早要翻過去的,不妨以平常之心,淡然一些也努力一些,給中國教育留下一些模糊的背影,至於湮沒或者流傳,那又有什麼重要的呢?
-
那個年代的中師生,後來後悔了嗎?這是來自他們的心聲!
那時初中畢業的我們什麼都不懂啊!無法彌補的遺憾!,當年因為家裡窮選擇了中師,看著當年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都考上大學,心中酸楚難過,那也是自己曾經夢想的象牙塔啊。現在有學習的欲望,可是缺少學習的持久力。願這個夢支撐著我走下去,與孩子們一起前行!
-
《中師生》讀後:教書十年,考上公務員,我驕傲,曾是一名中師生
按:2020年6月,我們開啟了《中師生》閱讀漂流活動,大家一起閱讀曹清萍老師的長篇小說《中師生》,如今,在這「《中師生》閱讀漂流群」中,已有60多位中師生預約閱讀,10多位中師生完成了閱讀此書。今天,我們來分享劉繼雄老師的讀後感。
-
20多年前的中師生,可能是最好的一代老師,網友:偉大的一代人
可惜了一代芳華每每聊到現在的教師群體,不知為何,筆者就總是會想到當年的中師生群體。在筆者看來,當年的中師生可能算得上是中國最優秀素質最高的一群老師了,當然他們的人生際遇也在歷史的發展中變得可嘆可感。那一代人的芳華歲月,那一段歷史中的回眸,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當年的中師生。1. 何謂中師生?
-
中師生最大的遺憾:沒有讀高中上大學?
今年7月,我們創建了《中師生》,一個非常小眾的公眾號。兩個月來,有眾多的中師生關注了我們,和我們進行互動。我們推出了長篇小說《中師生》的漂流閱讀活動,讓更多的中師生有機會閱讀這本描寫中師生人生發展的優秀作品。
-
羅玲:我驕傲,我是一名中師生
文化課上,沒有專業分類要求,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所有學科都是主科,也因此,現在我們同學中有教從小學到初中、高中的各類學科的老師。文化課以外,還要求我們琴棋書畫、舞蹈等等樣樣精通。三筆字、演講、播音、主持各種課程都對我們有非常高的要求。記得師範三年級的時候,來了一個體育學院健美操系的實習老師,還教我們全班練習了半年健美操。但是,唯獨沒有開設英語課。
-
曾經有些學生叫做「中師生」。
我們於一九八六年初中畢業,當時十四五歲的我們是被學校稱之為優秀學生的,初中畢業會考我們都考了630分以上的成績,當地的高中很想留住我們讀高中考大學,但年少的我們為了祖國的教育事業而選擇了讀師範學校,成了一名中師生,三年以後,十七八歲的我們就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
小說《中師生》有幾部?都是誰寫的?
這兩天,《中師生》公眾號接到眾多關注者的詢問,怎樣讀到小說《中師生》?但凡問到這樣一個問題的朋友,忽略一個事實,就我所知,以《中師生》命名的小說,不只一部,最少有兩部。現在,最有影響力的小說《中師生》有這兩部:第一部:四川作家曹清萍老師的《中師生》。這部書40多萬字,2015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
-
30年前的中師生:不該被遺忘的一批人
一、中國教育步履維艱 中師生應運而生現在可能很少有人聽說過中師生,30年前的中國剛經歷過十年動蕩,百廢待興,尤其是我國的基層教育,迫切的需要一大批優秀的師資力量來推動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而當時的民辦教師團體的能力不足,難以擔起大任。
-
20年前的中師生,一個應該永遠銘記的群體
因此在現在的教師隊伍中良莠不齊的現象很嚴重。「中師生」的起因來於祖國的號召,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剛剛經歷過各種革命大洗禮的中國漸漸意識到越來越多人口的泱泱大國需要教育。由於中師生的難考,考上的學生就猶如一個村的狀元。全村全鄉的人都會跑來為其慶賀,突如其來的聲名遠播讓那一個時代淳樸的民心並沒有因此膨脹,反而更添一份使命感和責任感。這些中師生經過4年的學習後,都會被分配到各鄉村的普通中小學教書,而這一教就是十幾年,甚至一輩子。
-
以前的中師生比現在師範大學畢業生更受學生和家長歡迎?那倒未必
以前的中等師範學校培養的教師比現在師範大學培養的老師更受學生和家長歡迎,這個結論也不一定完全正確,以前的中師生跟現在的師範大學生各有千秋。一、以前的中等師範學校的生源是相當不錯的。經過學校的專業培養後素質確實不錯,扛起來了農村教育這面大旗,為農村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中師生是很受當時村民喜歡和尊重的。三、現在的師範大學培養的教師知識和能力不會差。現在師範大學入學至少是高中畢業生,高考分數在三本以上,又經過四年的大學學習,學的知識和技能是比較適合現在教學的。
-
新的學年,最早的那一屆中師生們杏壇謝幕了
那時能考上中師的學生,都是絕對的學霸,他們以全縣第一至前幾十名的成績選擇上中師,大多是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捧上鐵飯碗,成為國家幹部。 但這並不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對大部分人而言,這一選擇後來都成為他們一生的不甘和隱痛。
-
曹振峰《中師生》連載(5):食堂燒水工,每學期都打傷幾個學生
他把手在上衣襟上擦了擦,輕輕拿起《萌芽》,懷著虔誠的心認真地看起來。正看得入迷,有人卻把書搶走了——胡世林進來了,手裡拿著《三國演義》。陳前武也跟腳進來,手裡拿著《三個火槍手》。宋春明說,你們借書了?未等回答,閱覽室管理員就「啊哼」了一聲,意思是小聲點,宋春明趕緊拉起世林和前武走向門外。在樓道口,宋春明說,閱覽室有好多報刊雜誌,夠咱看的。
-
25年前的中師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25年前的中師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你的老師是二十五年前的中專生嗎?不要小看你的老師是中師畢業,你知道二十五年前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嗎?現在很少人知道什麼是中師?如果拿現在的學歷參考,本科已經不足以形容他們了。他們如果放在現在,基本都可以上985、211高校。
-
20年前的中師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不要小看你的老師是中師畢業,你知道20年前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嗎? 作為一個初中畢業考入師範學校,18歲就走上講臺的樂爸來說,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師生感到自豪! 現在很少人知道什麼是中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