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的中師生,可能是最好的一代老師,網友:真正優秀的人曾經的中師生,不該被遺忘的一代優秀人才!可惜了一代芳華
每每聊到現在的教師群體,不知為何,筆者就總是會想到當年的中師生群體。在筆者看來,當年的中師生可能算得上是中國最優秀素質最高的一群老師了,當然他們的人生際遇也在歷史的發展中變得可嘆可感。那一代人的芳華歲月,那一段歷史中的回眸,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當年的中師生。
1. 何謂中師生?
中師生,其實是當年特殊的歷史環境下的特殊產物。上世界八九十年代,那時候的國家,各項事業都在起步中,教育事業的發展急需要大批量的優秀人才。百廢待興,怎麼辦?
於是,當時出了這樣的政策,從各地的初中畢業生中篩選最優秀的一批學生,選拔到中等師範學校集中學習,學成之後讓這群人回到各自的地方尤其是鄉村地區當老師。
這群人,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師生。
可以說,在當時,能夠成為中師生的都是班裡最最優秀的學生,是百裡挑一的水平,實現了「讓最優秀的人才去當老師」。
另外,當時中師生的培養標準是很高的,不僅要學習基本的課程內容,還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健康、書法,以及音樂、美術、豎笛等一系列課程。所以說,那時候的中師生都是個個身懷絕技,水平很高的,很多人都是全才!
中師生們下到地方去從教,也可以說是撐起了我國的鄉村教育,為國家的人才培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是對人民有功的一代人!
2. 芳華落寞
但是,時過境遷,上世紀90年代後,中師生就沒有再招生了。他們這一代人,也就成了「空前絕後」的一批人。
當年的這些中師生們,如今基本依然堅守在各自的三尺講臺,按年齡來看,也都四五十歲的樣子了,很多人把一輩子都奉獻給了鄉村教育。
可是,有時候人們也會在想:這些當年最優秀的人才,如果沒有從教,而選擇了走別的路,他們的人生是不是會比現在更輝煌?生活是不是也會過得比現在好很多?
就像他們當年班裡那些成績不如他們的同學一樣,現在一個個的都混得風生水起。
他們也只是普通人,面對這樣的現實很難不產生一些落差感和對命運的唏噓之情。
在歷史的洪流面前,個人真的是微不足道,這一代人的芳華似乎也就一點點的落寞了。
3. 不該被遺忘的中師生
筆者始終認為,中師生是不應該被我們所遺忘忽視的一代人。
在這個學歷迅速貶值的年代,中師生們恍然發覺,自己竟然已經處在了學歷鄙視鏈的最低端,日漸老去的年華,不變的三尺講臺,一茬接著一茬的年輕的孩子。
可是,是中師生們,撐起了我們的鄉村教育啊!他們為我國鄉村教育的發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這是應該被銘記的。
我們不應該就這麼遺忘這群人,這對他們不公平,對我們就更可悲。
記住他們的名字:中師生。
關於中師生,大家有什麼想聊的呢?你們身邊有曾經的中師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