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師的自白:我為什麼不願教窮人家的小孩?

2020-09-20 混沌錄

此處「窮人家」的小孩,並非針對貧困的揶揄,而是指代另一種「窮」。教師與學生素來平等。學生是主體,教師則起主導作用。

隨著出國熱、「90」後成為父母、二孩政策出臺等等,教育越來越成為國民的焦點。新出生的孩子,總能接受到與家中大寶,或從前同齡人更豐富的教育方式。相較於從前同年齡段的學生,一批批新學生在世界觀、價值觀上也大有變化。

現代家長們對教育問題越來越關注,給予孩子的教育資源也更加優質密集。部分教育資源是否起到期望的作用,還有待觀察。除了優質教育資源,家長還需注意觀察引導孩子。

有這樣一位北京輔導班老師,在多年觀察學生後,在公眾號上發文,總結出「不願」教「窮人家」的小孩的觀點。這裡的「窮人家」並非指代物質貧窮,並無貶義。這位老師觀察到了什麼現象,該觀點又是什麼呢?

一、「學不動」的小孩

這裡的「窮人家」沒有諷刺意味,並非指代家庭的經濟狀況。這裡的「窮」指的是教育方法普及的缺失,指父母在從小觀察、引導孩子方面了解較少的現象。

在小學階段,很多孩子參加各類舞臺表演、演講主持等。各科成績也不分伯仲,門門高分。但小升初後,孩子們的差距逐漸拉開,且愈發明顯。同樣是初中數學題,有的孩子能輕鬆拿分,挑戰難題,且在體育、藝術特長等各方面大放異彩。有的孩子卻在作業中頻頻卡住,寫不出下一步驟。

很多家長用補習班將孩子的周末安排得滿滿當當,希望孩子能查漏補缺,在考場上多拿分。孩子也花大把時間坐在書桌前,一心一意地啃數學題。但很多最努力的孩子,在考試時成績還是上不去,讓孩子自己和家長都很煩惱。

在微信推文中,這位輔導班老師結合自己多年來觀察到的現象,總結出相關規律。該輔導班老師在北京一家大型輔導機構任職多年,負責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教學經驗豐富。臨近中考,很多家長將孩子送進輔導機構,希望藉助一對一的教學,幫助孩子再上一層樓。

在與不同初中生接觸時,老師發現學生的學習狀況有所差異。部分學生一點就通,思維活躍,還懂得舉一反三。部分學生則稍有吃力,對知識點的掌握需反覆學習。

對於較為吃力的學生,輔導班老師可針對同一題型、同一知識點增加練習量,達到熟練地步。對某種題型,做一道不會,可以做三道,多做幾遍就會了。但在大型考試中,這些學生很可能還是拿不到分數。

該老師指出,很多非常努力,但成績依然上不去的孩子缺乏家人的言傳身教。不少家長從未仔細觀察過孩子,從不思考孩子在哪方面較為薄弱,相反,在孩子面前經常刷劇、打遊戲、看視頻。這些家庭狀況,便符合該老師所說的「窮人家」,是精神不富足的家庭。

在臨近中考、高考時,這類家長急急忙忙將孩子送進輔導班,花大價錢買下一對一課程,希望孩子從輔導班出來便能金榜題名。但在那幾周、幾個月的輔導班裡,補習老師無法解決孩子缺失了10年的邏輯能力,無法幫孩子迅速達到自主性極高的狀態。

這也是該老師自白不願教「窮人家」小孩的原因,是父母不愛學習,不注重思考,不從小關注孩子的短板,卻希望通過考試前的輔導班抱佛腳,希望孩子「跳龍門」。

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曾有張照片火遍網絡,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照片中,乘坐地鐵的母親一手將幼小的兒子抱在膝上,一手拿著厚厚的書,專心致志地閱讀。

背靠母親懷裡的孩子也用小手撐開一本兒童書,安靜地看著。這與地鐵中其他茫然無聊的人形成鮮明對比。很多網友道出自己的觀點,認為父母是兒女的榜樣,兒女的行為很多可以從父母身上找到原型。

正如一位網友所分享的,當自己批評兒子看電視而不看書時,兒子沒有像以往一樣反駁,而是在該網友打遊戲時,將這張圖發給了她。

國外有部短片《Children see, children do!(孩子們看到,孩子們去做)》,在短短一分多鐘裡誇張地展現出孩子對家長的行為模仿。短片選取了部分不文明現象,如隨意將香菸扔到地上踩滅、碰倒他人行李卻不扶、朝他人怒罵、對家人實施暴力等。

諷刺的是,人物的孩子緊隨父母,演出同樣的動作。這些小事表現在孩子身上,具有強烈的反差效果。踩滅香菸、街頭醉酒、對家人揮起拳頭等,在孩子身上顯得無力幼稚,讓觀者既想發笑,又對反差中隱含的不符合孩子年齡階段的負面影響感到不安。

很多作業要人催,個人作息一塌糊塗的孩子,其父母多散漫隨意;很多熱愛學習、勤奮自律的孩子,其父母也往往是工作投入且極其自律的。不需要他人催促,明確任務堅決執行,止於至善,這種態度與習慣也將伴隨孩子走過學生階段,踏入工作,甚至展現在下一代的面前。

然而陪伴確實不容易。緊張忙碌的工作佔據大部分時間,個人休息顯得非常寶貴。在地鐵中與孩子一起看手機的父母,雖與看書的家庭形成鮮明對比,但「子非魚」,在不了解他人心理時,不應貼上簡單的標籤妄加評論。

即使生活的壓力減少了父母對自身的關注,剝奪了長時間陪伴孩子的機會,大部分父母還是打心裡愛孩子的。這種關切不可能因與孩子一起看手機的瞬間而被否定,不應該在更廣大時間中被漠視。

三、教育一直在路上

每位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都有自己的特徵。從幼年到小學,再到初中、高中、大學等,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一直貫穿其中。

該老師在文章中指出,部分家長在孩子3歲時,便拿出當初念書的勁頭,研究記錄孩子的行為。他們意識到,通過中考、高考選拔人才的機制尚未改變,孩子依然需要通過這些考試獲得更優質的教育機會。因此,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這些家長對該老師說,自己孩子年幼時仔細觀察,找出了孩子的短板(比如多動、注意力不集中),便想著如何補上。通過查閱教育相關的資料,與教育行業的老師交流,該家長慢慢總結出針對孩子薄弱點的訓練方法。

最終,在孩子小學將要畢業時,該家長成功幫助孩子改掉了當年發現的短板。這位孩子在該老師的物理輔導班上也觸類旁通,在該老師點撥下,成績突飛猛進。對此,該老師表示,這位孩子的進步並非自己的功勞,而是孩子自己的能力在。

對於花大把時間學習,卻無所突破的孩子們,該老師表示,這些孩子是最心疼的,老師會盡力幫助他們,但取得的效果不一定很好。短暫的補習不能補上孩子缺失10年的邏輯能力,不能一步登天。

不少文章都在宣揚自己的教育觀點,與教育有關的書籍也浩如煙海。很多教育觀點背後有其教育哲學,否則更像立不住腳的經驗堆砌,很難遷移。但理論與實踐終究有一段距離,正如這位補習老師,憑多年經驗慢慢明白「窮人家」孩子的學習狀態。

現實教育問題總比白紙黑字的理論來得複雜靈活。如何才算教育的成功,相信每位父母都有自己的觀點。

有家長夢想孩子獲得比自己高一些的收入地位,有家長希望孩子留在身邊,安穩地度過餘生,有家長希望孩子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在高強度的鍛鍊中闖出自己的天地……無論想法如何,教育將一直引人不斷思考。

這思考的結果可能呈現在二寶身上,可能表現為與子女心連心的溝通。當一批批子女為人父母時,教育也將成為他們繞不過的話題,成為他們生命中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一直思考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一位老師的自白:「為什麼我不願教窮人家的小孩」背後原因扎心了
    一、「我不願意教窮人家的小孩」前些天,約了位老師朋友喝茶,期間聊了孩子的學習問題,感觸頗深。朋友讀書的時候學習成績就非常好,大學畢業後也順利成為了一所重點中學的老師。用朋友的話說:「所謂家庭階級不同,父母教出的孩子也不同,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和窮人家的父母打交道,因為這類家長追求的結果,你永遠都達不到。」朋友的學校前段時間剛做了月考測試,結果有名學生的成績卻非常差,為此家長怒不可言,直接打電話訓斥朋友作為班主任根本沒有管過孩子。
  • 一位教師的自白:"窮人家"的小孩缺少素質教育,我不願意教
    子女的教育現在越來越需要父母的見識與文化水平託底,近日有一位教師的自白就很好的反映了這一點。最近這位老師接到了一位家長的反映,家長反映他們的孩子因為期中考試數學與物理沒有考好,遭了一頓打罵,在孩子的求饒下才能避免繼續。這通電話其實是想暗示這位老師:在你這裡學了這麼久沒有長進,是不是有問題。
  • 一位教師的自白:我不願教「窮人家」的小孩
    今天接到一個家長的電話,說小姑娘期中數學、物理考得不好,罵了孩子一頓,還想動手打,幸虧小孩哭著求饒保證以後好好學習數學和物理,才能倖免。其實我知道,小姑娘的媽媽給我打電話就是想告訴我,在你那學了那麼長時間沒有長進,你是不是水平有問題?
  • 一位老師的自白:我為何不願意教「窮人家」的小孩?
    而有一位教師卻說:「我不願意教『窮人家』的小孩」。這裡的「窮」,並不是指的是家境的好與壞,而是家庭教育的情況,是說那些自己不愛學習、不會思考,精神貧困的孩子父母,在這樣的父母教育之下,孩子前途未卜。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而家長好似園丁,孩子能長成參天大樹或是殘花敗柳,很多時候不是取決於在學校老師的教育,而是家庭裡父母的影響。「子不教,父之過」。
  • 來自一線教師的自白:我為什麼當教師?
    你是否想過自己為什麼當老師?為何在千萬種職業中恰恰就選擇了這一種職業?今年是您從業的第幾個年頭了?還記得您為人師者的初心嗎?下面來聽聽老師們的自白。你為什麼要當老師?@蘿蔔頭:三尺講臺,帶來的影響遠遠大於這三尺;教他們畫畫讓她們感受美好;同樣她們也給予了我最純淨的世界;我喜歡孩子,我想做至今對我有很大影響與念念不忘的恩師那樣的老師,真的很偉大,實現自我價值的感覺棒棒噠!
  • 一位教師媽媽的自白:孩子,媽媽做的「不稱職」!
    今天這篇文章來自一位80後教師媽媽的自白,也許,你能看到自己的身影!樓下又傳來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接著是同事一聲高過一聲的訓斥聲。這樣的情況已經不知道多少次了,我推開宿舍破舊的門,猶豫再三還是下了樓。同事是一名英語老師,對待學生不僅認真負責,而且還是學生們的知心姐姐,是學生們口中讚不絕口的好老師。
  • 我為什麼不願教「窮人家」的小孩?
    現在的我特別不願意給「窮人家」的小孩上課,我知道說到這要挨罵了,肯定有人說我嫌貧愛富,呵呵,那就接著看吧,看完再罵我。01初三再來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晚了小姑娘的父母經濟上不是特別寬裕,學歷也不高,所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也理解他們的心情。
  • 一位培訓校長的自白:江蘇教培大清剿,我的店都陸續關門了
    11月13日,i黑馬&火柴盒接觸到一位江蘇省蘇州市的民辦校外補習培訓機構的校長,通過他的自白,我們也許可以真切地體會到這次政府整改的決心以及基層辦學人員的無奈。i黑馬&火柴盒也整理了陸續出臺的政策額時間和要點,以及各位校外補習培訓機構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蘇州是江蘇的縮影,江蘇是全國的縮影。
  • 【我是教師】夏昆:我不願做這樣的老師
    我不願意作這樣的老師,不顧一切地佔用學生的時間,恨不得他們睡覺都夢到上我的課。我會告訴自己,不管是在時間還是在空間上,我教的專業對於學生來說都只是很小的一個部分,他們需要的是整個世界,我應該給他們開一扇窗戶。  我不願意作這樣的老師,以為教育可以替帶一切,以為自己可以做到所有。我會承認:有很多我沒有教好的學生,更有很多我教不好的學生。
  • 還有7年就退休了,女教師卻突然辭職!她說:「教了31年,不願一生被...
    她說:「教了31年,不願一生被安排」 2020-05-23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已婚女人的自白:婚後我不願婆婆同住,懷孕時婆婆的舉動讓我感動
    已婚女人的自白:婚後我不願婆婆同住,懷孕時婆婆的舉動讓我感動我叫李帆帆,26歲我終於和相戀5年的男友結婚了,不過因為結婚前母親千叮嚀萬囑咐。所以在結婚的時候我和老公說婚後我不願意和婆婆同住,當時雖然老公有些不願意,但還是答應了。
  • 為什麼窮人家的孩子一眼就會被認出來?李玫瑾:這3點根本藏不住
    有時候我們總是通過一個人的外表去分辨一個人的家境,然而為什麼窮人家的孩子總是被人一眼認出呢,實際上是有很多比較明顯的特徵,這往往不是身上的衣物或者穿著的牌子決定,而是一些特徵。③消費觀念過於保守因為自身家境的緣故,即使孩子以後靠著努力有消費能力了,但是在消費上觀念還是會比較保守,即使消費上也不敢敞開,並不是比較拮据的不敢敞開,而是會讓人覺得非常的不捨得花錢,這樣在社交上會讓人覺得很小氣而不願來往
  • 對比了窮人家和富人家的子女教育,我有了驚人的發現
    如果把富人對孩子的教育比作那一彎明月,那麼窮人家對孩子的教育只是月亮旁邊的小星星。繁星比皓月的既視感,就是兩個不同階層教育最生動的反映。皓月是什麼?光芒四射,既閃耀又照得遠,來源於富人家那些具有真知灼見的家長;而繁星就好比那些來自普通家庭家長的短視行為,或者他們對教育的成見,偶爾會有光芒,但是卻不夠有滲透力,也照得不遠。
  • 為什麼窮人家女兒,卻比有錢人嫁得好?情感專家給出解釋,扎心了
    這才得知原來我們的老同學、著名貧困生小米嫁給了國稅局家的小公子,成功跨越階層,成為一眾女同學裡嫁的最好的一位。而文文的感嘆點在於:窮人家的女兒果然個個能嫁給比自己條件好的,相反,當年在同學裡家境優渥的我,反而成了婚姻「扶貧」的一方,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 我為什麼不願當富翁
    老詹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我為什麼不願當市長》,文章發出以後,引起廣泛反響。
  • 基層公立學校一些教師為什麼不願多代課?
    基層公辦學校一些教師不願多代課是什麼原因?其實,基層公辦學校不是一些教師不願多代課,而是所有的教師都不願多代課。為什麼?當然是多代課對自己並沒有多少好處。實際工作中常常出現「出力不討好」的現象,比如,帶兩個班的課成績很可能沒有隻帶一個班的好,反而在績效評估中不佔優勢,反倒影響了教師獲取榮譽和、拿較為理想的績效工資。出力不討好,教師當然不願意多帶課。第三,是身體和精力不允許。
  • 為什麼窮人家的孩子不去考公務員,他們是不知道公務員的好嗎?
    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最隔閡的就是每個工種之間的不了解。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我來說個反對意見,其實考公的人群裡,大部分還是家境普通、甚至貧窮的孩子,畢竟按照國家說的,有6億人每月收入1000元,考公群體裡條件優越的還是少數。
  • 教師節一位老師的頭疼事:怎麼回絕家長送禮
    今天是教師節,這個教人尊師、感恩的日子,近年卻成了「送禮日」:禮物小到兩百元現金或超市購物券,大到可令普通工薪階層咋舌,教師收禮成了「行業潛規則」,成了老師「提高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  老師們是不是真的像社會熱議的那麼「貪婪」?
  • 為什麼中國人嚴父慈母?為什麼教小孩要在13歲以前?
    為什麼中國人嚴父慈母?老實講,一個家庭裡面,爸爸沒有一點權威性,那就根本不像爸爸。為什麼不像爸爸?因為你做到沒有人把你當一回事,可是你要嚴,你嚴的起來嗎?你也嚴不起來的。你要做很多事情,你才可以得到嚴父這個地位,不是那麼簡單的。
  • 為什麼窮人家的孩子,通常一眼就能被看出來?這幾點特徵明顯
    導讀:為什麼窮人家的孩子,通常一眼就能被看出來?這幾點特徵很明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窮人家的孩子,通常一眼就能被看出來?這幾點特徵很明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