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超大城市」之上海和重慶,城區常住人口均在2000萬以上

2020-10-18 地理沙龍

聚落是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聚居的場所,聚落可以分為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兩大類。城市是非農產業和非農業人口聚居而形成的較大居民點,城市是人類文明高度集中的場所。城市是區域的中心,城市能夠卓有成效的帶動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和引擎。

「超大城市」之上海和重慶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許多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之間的差距也不斷擴大,所以也就需要對城市進行等級劃分。當然,劃分城市等級的因素很多,包括城市GDP總量、人口數量、城市面積、城市行政級別、城市開發及創新能力等等。

上海

按照城市人口數量對城市進行劃分是常用的方法,截止2016年末,我國總共有城市數量657座,根據這些城市人口數量的多少我們可以劃分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等五大類,等級越高的城市數量就越少。「超大城市」是指城區(城鎮)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

上海衛星地圖

請注意,這裡的人口是指城區常住人口,而不是該城市的總人口,也就是說我們還要考慮這個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除去鄉村人口,因此,根據這個標準我國目前超大城市數量僅為七個,分別是上海、重慶、北京、深圳、天津、廣州和成都,其他還有一些城市,可能全市常住人口也在1000萬以上,但是城區常住人口就達不到1000萬了,就只能歸類到特大城市行列。

「魔都」上海

上海市是我國的直轄市,位於長江入海口,我國海岸線中線,具有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上海自開埠以來,經濟迅速發展,到目前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製造業基地的經濟中心,2018年末上海的GDP總量為3.26萬億元,位列我國所有城市第一位。上海市的面積並不大,僅為6340平方千米,截止2018年末上海市的常住人口數量為2423萬人。

重慶

那麼,上海城區常住人口有多少呢?2018年上海市的城市化水平為88.1%,是四個直轄市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也就是說上海城區常住人口約為2132萬人,是我國城區常住人口最多的超大城市。重慶市也是我國的直轄市,位於長江上遊地區,地處嘉陵江和長江的交匯處,是我國西南地區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重慶衛星地圖

和上海不同,重慶市是我國四個直轄市中面積最大的,總面積達到了8.24萬平方千米,比其他三個直轄市面積總和還要大,2018年末重慶的GDP總量為2.04萬億元,位列我國所有城市第五位。截止2018年末重慶市的常住人口數量約為3101萬人,是四個直轄市中人口數量最多的,不過重慶市的城市化水平僅為65.5%,所以,重慶城區常住人口約為2031萬人,比上海大約少了100萬人,是我國城區常住人口第二多的超大城市。

重慶朝天門碼頭

相關焦點

  • 我國的「超大城市」之廣州和成都,城區常住人口均在1100萬以上
    截止2016年末,我國總共有城市數量657座,根據這些城市人口數量的多少我們可以劃分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等五大類,等級越高的城市數量就越少。「超大城市」是指城區(城鎮)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我國目前超大城市數量僅為七個,分別是上海、重慶、北京、深圳、天津、廣州和成都。
  • 這些城市實際人口超過2000萬
    根據此前發布的廣州國土空間2035規劃草案,到2035年,廣州將建成國際大都市,常住人口規模在2000萬人左右,按照2500萬左右管理服務人口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按照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配置公共服務,無疑是務實之舉,更具前瞻眼光。
  • 從城市規模劃分標準來看,我國有哪些城市是「超大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大城市是指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特大城市是指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
  • 我國目前總共有六座城市實際人口超過2000萬,有兩座在珠三角地區
    Ⅰ型小城市、Ⅱ型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至1000萬的城市)和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目前我國城市常住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城市有七座,分別是上海、重慶、北京、深圳、天津、廣州和成都。一座城市常住人口在1000萬以上,這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呢?如果是一個國家的話,1000萬以上的人口大約可以排名全球88位以內。
  • 人口普查:上海16區常住人口一覽!
    上海是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物流樞紐,也是是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是上海的「水路門戶」,貨櫃的吞吐量佔上海港的70%以上,2019年常住人口204.43萬人。
  • 中國城市人口規模共分為5等,目前超大城市有6個,特大城市9個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鎮率不斷提升,城市的規模也越來越大,而對城市大小劃分的標準也在不斷變化,而且每個國家的情況不同,劃分的標準也不盡相同。比如1980年的時候,我國將市區常住非農業人口超過100萬就列為特大城市,50到100萬為大城市,20到50萬為中等城市,20萬以下為小城市,當時還沒有超大城市的概念。
  • 城區人口超500萬,中國這15座城市為特大城市!
    近日,住建部公布《2018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下稱「《統計年鑑》」)。與2017年相比,我國城區人口超500萬的特大城市由13個擴大到了15個,有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深圳、天津、武漢、成都、瀋陽、東莞、南京、杭州,鄭州,而西安和青島首次躋身特大城市行列。
  • 中國常住人口八百萬以上城市排名
    這一代寶馬3系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將內飾和空間進行了大革新。在幾款車型對比中。最高時速限制為90公裡)、麋鹿測試、S繞樁、顛簸路面等。那麼,我國哪些城市的常住人口最多呢?你所在的城市常住人口又是多少你知道嗎? G20綜合表現更像純粹家用車。所以大家買車時都很謹慎。大眾這個德系汽車品牌。兩翼也能夠帶來強烈的包裹感。既能滿足家用代步的要求。卻只能負擔得起一輛國產SUV的價格。
  • 中國11座特大城市,成都、武漢和東莞,誰更有望成為超大城市?
    對於一座城市而言,衡量城市人口的標準是「城區人口」,所謂「城區人口」,有別於常見的「常住人口」、「戶籍人口」等統計口徑,指劃定的城區(縣城)範圍的戶籍人口。在中國,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屬於超大城市。城區人口介於500萬到1000萬之間的,屬於「特大城市」,雖然一字之差,但城市人口規模上卻是差了一個檔次。
  • 我國最大城市群的10大城市,1市城區人口超千萬,兩城晉級特大城市
    但是,如果要劃分每個城市的大小,一般都是以城區常住人口的多少來區分的,如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的叫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至1000萬之間的叫做特大城市,而300萬至500萬的稱為Ⅰ型大城市、100萬至300萬的稱為Ⅱ型大城市。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目前大家最關注的長三角城市群的10大城市分別是誰?它們中間有哪些是超大城市?又有哪些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呢?
  • 濟南憑啥為特大城市,東莞武漢競爭超大城市
    國務院明確,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1.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為小城市,其中20萬以上5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小城市,2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小城市;2.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為中等城市;3.城區常住人口 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
  • 城區人口破500萬,青島:請叫我特大城市!
    近日,國家住建部發布《2018城市建設統計年鑑》,備受關注的全國各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排名揭曉,青島城區常住人口突破500萬,正式晉級特大城市。 城區常住人口是衡量城市人口規模大小的關鍵指標之一,城區人口規模的大小,對城市集聚資源要素的能力和自身對外輻射能力至關重要。
  • 中國城市城區人口排行榜
    城市人口,如果單純統計整個城市範圍,異議較大,比如重慶市人口3000多萬,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但是內部很多地區其實還是屬於農村地區,因此,我們今天重點來看城市建成區內的人口數量,統計的是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
  • 人口普查:廣州11個區常住人口一覽!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廣東省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廣州市總面積7434.4平方千米,下轄11個市轄區,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30.59萬人,常住人口規模僅次於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天津,是我國第六人口大市。以下為廣州11區常住人口分布情況(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均為2019年末數據):
  • 超大特大城市郊區落戶放開,這四類中心城市要優化發展
    根據2014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 特大超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落戶京滬有戲了?
    而根據最新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按此標準看,京滬廣深為超大城市,重慶、杭州、武漢、南京、天津、成都等均為特大城市。換句話說,之前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城市戶籍是要嚴控的,現在新表述是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 中國第一大城市是哪?是人口最多城市、還是相當於3個東京的城市
    我國人口第一大城市,「勒是霧都」重慶,2019年調查常住人口總數在我國城市中排名第一,3124.32萬。是我國唯一人口超過三千萬的城市,也是我國唯一轄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轄市。重慶,別稱山城,有「霧都」之稱。
  • 官宣,廣州人口2200萬!還有這些城市也超過2000萬
    文 / 孫不熟中國超大城市的實際管理人口,已經全面邁入2000萬時代。據南方都市報報導,今年的廣州市政政府工作報告透露,目前廣州是「實際管理服務人口超過2200萬、流動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草案中提出,到2035年廣州常住人口規模在2000萬人左右,按照2500萬人左右管理服務人口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這是門戶城市的典型特徵,不僅為本地人口服務,還為超大規模的常態化外來流動人口提供服務。實際管理服務人口與常住人口的差額越大,城市的門戶屬性就越強。
  • 特大城市擴至15個,鄭州排在哪兒
    根據2014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 控不住的人口: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在近期嚴厲人口調控政策下,北京、上海常住人口增長放緩、甚至轉負。但是,當前北京、上海的經濟-人口比值高達1.9以上。在邁向國際都市或全球城市的路上,經濟-人口分布平衡法則將驅動北京、上海未來人口顯著增長,從土地資源看仍有較大空間。  交通擁堵、環境汙染、資源約束均不是嚴控人口規模的理由。因不尊重人口集聚客觀規律所造成的城市規劃不足,才是導致「大城市病」的關鍵。